這所英國中學培養出20位首相,在英國人心中比牛津、劍橋還重要

2020-12-15 老嚴說教育

有一所學校,以「精英搖籃」、「紳士文化」享譽世界。

這所學校,培養出了20位英國首相, 歷史上最出色的英語詩人之一的雪萊、現代經濟學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凱恩斯和一大堆世界名人。

關鍵是,這所學校還只是一所中學。

在英國乃至全世界,這所學校的重要性和知名度,完全不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它便是英國的伊頓公學。

這所學校到底有何特別之處呢?

一、有近600年的辦學史,與英女王行宮隔江相望

單從地理位置來講,伊頓公學就是十分引人矚目。它地處白金漢郡泰晤士河河畔,與英女王的行宮溫莎宮隔岸相望。

能和英女王當「對門」,可見在英國地位之高貴。

二、每年學費+住宿費接近30萬人民幣,但不是有錢就能上

伊頓過去是貴族學校,但現在學校的貴族所剩無幾,「貴族」已變成「昂貴一族」。即使如此,哪怕你再有錢,也不一定能去伊頓公學讀書, 必須要合「財+才」才行。

在英國,有些家長為了讓男孩子能進入伊頓讀書,在孩子出生時便憑"出生證"向學校報名排隊。

三、只招男生的伊頓公學,曾經為日本公主破過例

伊頓公學是名副其實的男校。由於學校只招男生,曾經一度引發部分群體不滿。可伊頓公學背景實力太強,基本沒人能撼動它的歷史傳統。

但只招男生的伊頓公學,曾經為日本的愛子公主破過例,不過這位公主來頭可不小。

就在今年,日本明仁天皇正式退位 ,皇太子德仁即位成為下一代天皇,而愛子公主是皇太子的唯一後代。由於沒有男性繼承人,日本打算修改《皇室典範》,允許女性皇室成員繼承皇位。如此一來,這位公主極有可能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天皇!

四、除了盛產首相,還有你認識的明星也就讀於這裡

伊頓公學除了盛產政界精英,也盛產了一些非常出名的實力派明星。比如被譽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貝爺。

還有《復仇者聯盟》裡扮演洛基的抖森,以及扮演過偉大科學家霍金的千億富二代——小雀斑。小雀斑當年,還曾經和英國王子威廉是同班同學。

五、學校建校者身世顯赫,是兩個國家的國王

伊頓公學能有這麼大的名氣,和它的建校者也有很大關係。

伊頓公學的建校者,是亨利六世,曾經的英法兩國的國王。英國和法國是當年歐洲實力最強大的兩個國家,這所學校的背景如此顯赫也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伊頓公學的校徽,右上角是代表英格蘭王室的獅子紋章,左上角是代表法蘭西王室的鳶尾花徽章。

六、伊頓公學錄取過中國人嗎?

有!但是數量非常少。

伊頓公學作為一所私立學校,是面向全球招生的。但選拔條件極其嚴苛。據統計,自2000年以來,成功就讀伊頓公學的中國大陸學生僅有10名左右。

如果你有去英國,可以去學校附近逛逛,因為附近真的很美。但這所學校,是禁止遊客進去參觀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證學校的教學氛圍。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頂級的中學,培養出20位英國首相,英國貴族的搖籃
    在英國,有一所中學,它創辦於1440年,由當時的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一手創辦。至今已經有570多年的歷史,它就是被稱為「世界級精英人才的搖籃」的伊頓公學,也被稱為全世界最好的中學。經過時代的變遷和發展,伊頓公學如今已經成為一個貴族男校,而且還培養出不少文化精英、軍事領袖和王室人物和大量的著名作家、演員及科學家。截止至今,伊頓公學已經造就了20位英國首相,36位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獲得者。包括威靈頓公爵和查爾斯王子、哈裡王子,以及未來英倫法定繼承人威廉王子也出自該中學。
  • 「牛津劍橋升學季」如何與英國首相成為校友
    今年牛津和劍橋的面試暫告段落,全英進入聖誕和新年假期,靜待明年1月的發榜了。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執政時期的14位英國首相,是代表英國王室和民眾執掌國家行政權力的最高官員,是英國人之中人才的代表。那其中有多少位畢業於牛津大學呢?
  • 英國本地人裡的好學校,都是牛津劍橋嗎?
    英國人心中的好學校,有你的Dream School嗎?有人說,在英國人的眼裡,大學可以分為牛劍和其他(離家近的、離家遠的),雖然這是一種調侃,但也側面反應出牛津、劍橋在英國人心裡至高無上的地位。那麼這些在英國人眼中擁有很好的聲譽但是卻被各種排名嚴重低估的英國大學,究竟有著怎樣的特點呢?一、聖安德魯斯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是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相遇的地方,坐落在英國蘇格蘭北部的同名臨海小鎮,是英國最古老的七所大學之一。
  • 牛津、劍橋大學本科放榜,廈門這兩名學生收到錄取通知書
    謝宇軒認為,他被牛津錄取,一中除了為他打下基礎的學科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讓他擁有了一種態度:遇到難題,遇到不懂的知識點,要用盡一切手段搞懂,搞清楚,而不是草草了之。他認為,這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他後面參加牛津的面試也有幫助。
  • 誰的英國,牛津或劍橋?
    英國首相牛津產一本英國經典政治教課書曾總結過首相特徵:白人,男性(柴契爾夫人和特雷莎·梅打破過慣例),四十歲以上,伊頓公學加牛津大學。這個刻板印象至今沒有完全被打破,這也暗合不列顛從來沒有鼓吹過「英國夢」的孤島情調,這裡只有很現實的階層與背景。
  • 牛津劍橋公開互懟!究竟誰才是英國No.1?
    就像清華北大一樣,人們首先想起的一定是世界級頂尖學府牛津和劍橋,但是在牛津和劍橋裡還要分出個高下?這真是難分伯仲了。最近網上有一個關於牛津、劍橋為爭奪全英最棒大學Title的視頻,看完相信大家會對這兩所牛逼大學到底牛逼在哪裡有更直觀的認識,同時可以看看高手間是如何過招的
  • 英國還有力壓牛津劍橋的「工程王國」?——英國布裡斯託大學
    是英國常春藤聯盟羅素大學集團與科英布拉集團創始成員,同之前作者介紹的曼徹斯特大學一樣同屬於英國著名的六所紅磚大學之一,在英國每7年發布一次的官方REF調查中被評為全英最好的五所頂尖研究型大學,而且榮獲的5分的學科總體數量位居全英第四,僅次於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和牛津大學
  • 英國除了牛津劍橋,還有哪些好學校?
    留學英國,除了牛津和劍橋大學,還有哪些比較好的院校呢?今天小英和大家聊聊紅磚大學。>這六所世界著名大學 。這六所紅磚大學是除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以外,英格蘭最著名、最頂尖的老牌世界名校。伯明罕大學伯明罕大學是英國第一所紅磚大學,也是英國羅素集團大學成員之一,創辦於1900年,擁有超過一個世紀的優秀科研歷史,先後誕生了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培養多位英國首相以及李四光,姚桐斌等國內優秀科學家。
  • 如何成功進入牛津劍橋?多位校長、專家零距離揭秘英國精英教育
    這些學校源源不斷地為英國乃至世界各地輸送了精英人才——英國王子、眾多英國首相、約旦國王、印度總理、牛津、劍橋等高校校長……大量畢業於英國頂尖寄宿學校的校友活躍於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混校教育愈加顯示出強大的活力,英國九大公學中,除了伊頓公學、聖保羅男校、溫徹斯特公學,其他六所學校都逐步完成了從單別學校到混校制度的改革。這是否也意味著混校教育成為未來趨勢呢?英國中學如何幫助有潛力的學生申請牛津、劍橋?此次參會的學校中,不少學校都有很高的牛劍申請率。
  • 親子遊就應該去英國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參觀,感受頂級學術氛圍
    今天在這裡就位有孩子的家長推薦英國的兩個知名學府,牛津和劍橋,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去看看。牛津大學說到牛津大學,相信我們都不能否認它的地位和含金量,劍橋大學位於英格蘭牛津市,是英國最古老的的大學了,在漫長的教學生涯中,牛津大學培養出了27位英國首相,69位諾貝爾獎得主,這就是成就,相信國際上的很多大學都不能比得過。
  • 河南這兩個高中生分別被牛津、劍橋錄取
    劍橋大學800多年的歷史中,湧現出牛頓、達爾文等一批引領時代的科學巨匠;造就了培根、凱恩斯等貢獻突出的文史學者;培養了彌爾頓、拜倫等開創紀元的藝術大師,走出了8位英國首相。作為英國的另一所世界頂尖高校,牛津大學湧現出了一批引領時代的科學巨匠,培養了大量開創紀元的藝術大師以及國家元首,其中包括27位英國首相以及數十位世界各國元首、政商界領袖 。
  • 河南這兩名高中生分別被牛津、劍橋錄取
    書寫這個歷史的兩位學生,均來自同一所學校——鄭州外國語學校。鄭州外國語學校國際部劍橋A Level班2015級高三應屆畢業生王佳,獲得劍橋大學彼得學院數學與物理專業的預錄取。王佳的同班同學張家棟,則獲得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泛工程專業的預錄取。
  • 牛津和劍橋我到底要選哪一個?
    哈利波特電影拍攝地在牛津大學,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誕生在劍橋大學。是選擇驚險而又神奇的霍格沃茨學校還是沉醉在徐志摩的康河柔波裡,甘心做一條水草?這是個難題。你可能會問,難道不能兼而得之嗎?不能。英國UCAS申請系統選校中有規定,學生不能同時申請牛津和劍橋大學。
  • 盤點美英法元首大學:巴黎政治學院培養5名總統
    法國巴黎政治學院:  風光背後的政治危機  法國第五共和國的7位總統中,有5位都畢業於同一所大學,那就是巴黎政治學院。這所學院號稱培養了法國70%的政治家、80%的企業管理者,有「法國社會精英的搖籃」之美譽。
  • 讓81歲的金庸都要去上學,培養出牛頓、霍金的英國劍橋是什麼樣?
    帶著反叛、求真與憤世嫉俗基因的劍橋人,在有著靈性河水的滋潤下,哺育出了牛頓、達爾文、霍金等一批開創新紀元的自然科學泰鬥,造就了培根、羅素、凱恩斯等大咖級的哲人與經濟學家,培養了拜倫、彌爾頓等改變時代的文學大師,這裡一共走出過9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如果說牛津是「天才與首相的搖籃」,那麼劍橋就是科學泰鬥與諾貝爾獎得主的孵化器。
  • 英國八所精英中學年考入牛津和劍橋生達數百人
    中新網12月22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把孩子送進牛津和劍橋讀書是許多家長的夢想。英國倘若能夠能把孩子送進八所精英中學,則將會大大增加孩子考取牛津和劍橋的機會。英國八所中學,其中兩所學校為免費公立中學,六所中學為私立學校。
  • 格拉斯哥大學——培養出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2位英國首相的頂級名校
    格拉斯哥大學始建於1451年,有著將近600年歷史,是蘇格蘭地區校齡第二(聖安德魯斯大學為蘇格蘭校齡最長)、全英國校齡第四(前三分別是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聖安德魯斯大學)的一所久負盛名的公立綜合性大學
  • 這個專業申請牛津劍橋成功率最高?錄取率竟高達60%!
    8個國家的12位國王,6位英國國王,7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來自19個國家的53位總統和首相,包括25位英國首相。劍橋則孕育了15位英國首相,120位諾貝爾獎得主、7位圖靈獎得主、11位菲爾茲獎得主,校史匯聚了牛頓、達爾文、凱恩斯、圖靈、華羅庚等科學巨匠,拜倫、培根、羅素、維根斯坦等文哲大師。
  • 英國首相的搖籃——哈羅公學
    這是一種理想的教育觀念,也是中外教育家的一種理想追求。所以學校在要求學生們保持優異的學術成績的同時,還會通過多元豐富的課外活動來挖掘學生們的興趣和潛能。可以說,「全人教育」是英國精英教育的精髓,也是哈羅公學「貴族教育」的本質。學術環境哈羅公學除了幫助學生們進入頂尖大學,還鼓勵他們不斷學習、探索,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有效的學習習慣。
  • 初秋,分外想念的劍橋與牛津
    不同的是,他們在幾十年前,在交通通訊、文化交流還都不發達不多元的年代,就已經遠渡重洋來到牛津求學。那家街角的商鋪老闆,租住公寓的房東太太,甚至那些外國的同學可能都不知道,這對看似再平凡不過的華人夫婦,在遙遠的中國,他們的學術成就帶給了這個國家何等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