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鍋問到底——孩子到底做得對不對?

2020-12-12 兒童健身管理教練

打破砂鍋問到底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出自宋·黃庭堅《拙軒頌》:「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打破沙盆一問,狂子因此眼開,弄巧成拙,為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安屋,畢竟巧者有餘,拙者不足。」。

生活中也有這樣的孩子,統稱為「認死理,較勁」甚至有的家長不耐煩或不能繼續解答或妨礙了正在做的事就直接來一句「你怎麼那麼煩人,問你媽/爸去」,你經常這樣對待孩子嗎?你可能一時讓孩子安靜下來了,你可以專心看書、做工作,可是有沒有想過當你拒絕孩子的同時也向他傳達一個信息「你這樣很招人煩」,久而久之就害怕回答問題,害怕「打破砂鍋問到底」只是不想招人煩。

有孩子的家庭,話題永遠是孩子,當兩組家庭在一起的時候又要讓孩子多說話,多表達自己的觀念,問題是這時候的孩子還有自己的觀念嗎?都已經被磨沒了在上學時也會有這樣的情況,有的老師急急忙忙走,根本來不及解答學生的疑問,也有一些老師特別的有耐心幫助學生把一個問題吃透。記得初中寫一篇文章,題目選的是「改革開放帶來的發展」,自信滿滿地寫了很多,以為可以得到滿分,等到試捲髮下來時,傻眼了,10分而已(作文滿分40分),跟預想的天壤之別,我非常不服氣的找到老師,為什麼不是滿分,老師告訴我:「你選的題目,太大了,不是你現在能寫得,以後不要再寫這類題目」當我再去表達什麼原因卻被告知以後別寫就行,我承認這這樣的題目太大了,當去進一步了解的時候卻被「不耐煩的打發」並沒有告訴如何去寫好一篇文章,沒有告訴一篇文章都有什麼架構,如何選標題,如何開頭,如何寫內容,如何結尾。

當然有很多的書籍教學生如何寫好一篇文章,也有的老師教學生去寫一篇好的文章,可是這只是佔了其中的一小部分,還有其他的課程需要教授。如果每個學生都能看得懂,理解透,那是最好不過的,很顯然學生是無法獨立完成的,畢竟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有限。也就因為學生單獨的看書理解不透,不懂如何去看,如何去下手寫,如何去編排順序,才需要老師,去做「燈塔」指明方向,去做「引導者」讓學生走好每一步~

老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我非常相信老師已經完成了「傳道授業」,可是面對我們的「惑」卻有的老師沒有沒有解答,是認為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夠,還是老師本身都不知道如何寫好一篇好的「文章」,只是知道不能去寫這麼大的標題!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為什麼老師不去「授業解惑」,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提高寫作能力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哪這個所謂的老師根本不能叫做「老師」只是按照「系統識別、設定程序」去判斷對與錯,跟機器沒什麼區別。而沒有解答「為什麼,怎麼做,怎麼改」,

在語文裡有一個題是「古詩詞鑑賞」,

首先「古詩詞」本身就離我們100~500多年的歷史了,當時的歷史什麼樣?當時的社會環境怎麼樣?當時作者所處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什麼樣的?當時的作者遇到什麼事情寫下了這篇詩詞?作者是多大的年齡?經歷過什麼?這些我們作為學生都懂嗎?不懂,都不能說不懂,是根本不了解,怎麼去表達。

再說「鑑賞」,那簡直就是讓我們跟作者來個「靈魂互換」,要不然怎麼回答出來呢,就算回答出來了也不是「鑑賞」而是背誦的答案,那就不叫「古詩詞鑑賞了」而叫「古詩詞搬運」,是「答案」的搬運工。

我自己的真實經歷了一次這樣的「尷尬」場面,在上大學期間跟著專業老師做培訓班,剛剛入健身行業,對很多的知識和技能特別的渴望,記得在一次晚上上課,請來了一個大師兄講解專業的知識,師兄在上面正在激情四射的講,下面突然有一個學員舉手詢問其中一個知識點,師兄只做了簡單的回答。

為了不影響其他學員課程的進度,她課下又是「打破砂鍋問到底」,最後還是把師兄難住了。當時我的感受特別的尷尬,特別的不好意思覺得無地自容,可是反過來想,如果她的學員這樣問她而沒有回答上來是不是就影響了她在學員心中的形象進而影響到她的工資。

後來我一改常態,也抱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心態去看待每一節課,每一個動作。

作為一個老師不僅僅是「傳道授業」,更要去「解惑」,不能讓學生在學習上有困惑,有不解,不能死記硬背,只是記住了表面意思,沒有真正理解「內部的結構」作為家長在孩子有困惑或不解的時候一定要耐心給孩子解釋,消除孩子心中的疑問,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可以大大方方的告訴孩子:「這個問題我也不懂,不過咱們可以一起打開電腦找出來,或去圖書館找資料」,在這樣的過程比那些刻意營造親子關係還要有用,更加的真實。沒有同一樣的葉子,沒有同一個模樣的人,作為老師也是如此,職業高低各有不同,相信每一個老師的人都是值得信賴和敬佩!都期望自己的學生可以「解惑」,達到真正的「會」,考取自己理想的學校。

我是賀計劃,一個在健身行業「摸爬滾打」八年的小白,每天分享兒童健身以及「成長發育」的那些事,希望了解更多實用小技巧,關注我每天學習一點,

畢竟

成長不易,且行且珍惜

相關焦點

  • 打破砂鍋問到底
    比如走在外面,在路邊看見一棵葡萄樹,朵朵問:那是什麼?我答:是葡萄樹。朵朵又問:葡萄樹是幹什麼的?我說:葡萄樹上結葡萄。她又問:結葡萄是幹什麼的?我說:結葡萄是吃的,葡萄可好吃了。她又問:吃是幹什麼的?直到把大家問得不知道說什麼好。
  • 俗語:打破砂鍋「問「到底「?多年來人們都被誤導了
    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俗語「打破砂鍋問到底」,表達出一種鍥而不捨的探索精神,有時也被用於對工作的一種認真態度,也有對事情刨根問底的意思。可是,為什麼是打破「砂鍋」問到底呢?為什麼不是別的鍋呢?下面請聽天羽為大家細細講來。
  • 馬後炮還是打破砂鍋璺問到底
    螞蟻莊園回答知識送飼料活動開始啦!  螞蟻莊園非常好玩,養雞的同時還能做慈善,最近的知識問答還可以免費送飼料。  今天的問題是:  以下哪個是成語?  馬後炮  打破砂鍋璺問到底  答案:打破砂鍋璺問到底  答案解析: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 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是把什麼第一次給了男朋友?
    3、講道理這麼大的桌子4、女孩的背包有個性5、這是家裡有礦啊,炒菜用這麼大的鍋6、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是把什麼第一次給了男朋友?7、來吧,我已經準備好了,怎麼不按套路出牌啊8、您是否曾經在現實中遇到過這種情況?9、老司機開始表演!
  • 「馬後炮」和「打破砂鍋璺到底」哪個是成語
    從「馬後炮」和「打破砂鍋璺到底」中選擇哪個是成語,這便是2020年10月10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今天小雞這個問題,正確答案是——打破砂鍋璺、到底!(為什麼要在璺後面加個頓號,因為連在一起,百家號的質量檢測會告知我璺要改成「問」)首先說一下,「璺」字讀「wèn」。
  • 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學生(案例分析)
    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學生雖然我教的這個班是零起點,剛開始學語音,但是在進行聲韻拼合練習的時候,我還是有意識地給這些語音賦予了一些實際的意義。儘管我知道,在處理初級班的語法問題時,應該採取「化難為簡」的策略,能不涉及的語法知識儘量不涉及,但是在課堂上我卻不能完全避免此類問題。例如,之前練習「e」的時候,我告訴學生「è」就是「fame」(餓)的意思,學生們就會問:「那"Io ho fame'怎麼說?」我告訴學生是「我餓」, 我刻意避免說「了」。是怕學生問有關「了」的問題。可是。我後來不小心說漏了嘴,「我餓了」就脫口而出了。
  • 好奇心重,遇事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星座
    有些人的好奇心很重,遇到自己不清楚的事情就會打破砂鍋問到底,不把事情弄清楚就不罷休。其實這種性格好壞參半吧!放在學習上,能夠用心的去專研學業,那麼對於自身的成功肯定是大有幫助的。如果是放在生活中,稍不注意,就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了。
  • 打破沙鍋問到底
    經過歷代改良,夾砂陶演變成了我們使用的砂鍋。砂鍋能均衡而持久的把外界熱能傳遞給內部原料,相對平衡的環境溫度,有利於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這種相互滲透的時間維持得越長,鮮香成分溢出的越多,煨出的湯的滋味就越鮮醇,被煨食品的質地就越酥爛。砂鍋傳熱快,散熱慢,保溫能力強,一般砂鍋在關火後,鍋內食物還能保持接近沸騰的熱度很久。
  • 以下哪個是成語馬後炮打破砂鍋璺到底 一起來看看吧
    以下哪個是成語馬後炮打破砂鍋璺到底 一起來看看吧時間:2020-10-10 06:40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以下哪個是成語馬後炮打破砂鍋璺到底 一起來看看吧 螞蟻莊園2020年10月10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是:以下哪個是成語?
  •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10.10 以下哪個是成語馬後炮還是打破砂鍋璺到底
    ,今天的問題有點難,問題是關於成語的「以下哪個是成語馬後炮還是打破砂鍋璺到底?」打破砂鍋這個像歇後語,但是事實答案就是這個,那麼為什麼呢?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螞蟻莊園今日答案。今日答案:打破砂鍋璺到底成語:打破沙鍋璺到底(打破砂鍋璺到底)拼音:(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解釋:璺,坼裂。諧聲為「問」,今徑改用「問」。比喻追根究底。亦作「打破砂鍋璺到底」或「 打破砂鍋問到底 」。語本:宋.黃庭堅《拙軒頌》:「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
  • 馬後炮打破砂鍋璺到底哪個是成語 螞蟻莊園10月10日答案
    2020年螞蟻莊園10月10日莊園小課堂問題以下哪個是成語?馬後炮打破砂鍋璺到底2020年螞蟻莊園10月10日莊園小課堂答案打破砂鍋璺到底答案解析: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璺是指陶瓷的裂痕,成語「打破沙鍋璺到底」指沙鍋被打破,裂痕從頂到底,比喻追根究底,現在也時常被寫作「打破砂鍋問到底」。馬後炮則是象棋術語,不是成語。
  • 凡是有學問的人,必定是勤於思考,而且總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
    人生在世,每個人的知識結構是不一樣的,有些不如自己的人在某一方面可能會超過自己,所以,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懂得不恥下問,虛心求教。人們稱知識淵博的人為「有學問」的人,其實,所謂「學問」,就是既學還問。所謂善學者必善問,「問」是由思考得來的。
  • 「5問法」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才算解決問題!
    一種是應付式地解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另一種是從根本上找出原因來解決問題,打破砂鍋問到底。很顯然,後者才是在真正解決問題,這也就是管理所說的「5Why分析法」。所謂5why分析法,又稱「5問法」,也就是對一個問題點連續以5個「為什麼」來自問,以找出其根本原因。
  • 蛇王現身《打破砂鍋猜到底》神秘馴蛇技現江湖
    到底誰的鼻孔才能穿蛇而過?誰的嘴裡又會口吐活蛇呢?6月6日晚10點18分四川衛視《打破砂鍋猜到底》讓您見識一下神秘「訓蛇」絕技。訓蛇傳人將現場表演「蛇穿七竅」絕技,新鮮,刺激,驚險,機會千萬別錯過。    「你是我的眼」 盲人歌手楊光現實生活大解密  「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你是我的眼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帶我閱讀浩瀚的書海,因為有你我的世界才會不一樣。」
  • 林豔紅:入戶走訪,養成了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彆扭勁兒」
    為了維繫日常開支,她丈夫除了做綠化環衛工作外,還經常外出打零工。即便這樣,日子依然過得捉襟見肘。帶隊的老同志憑藉多年的基層工作經驗告訴我,屁股坐不到群眾的家裡,就聽不到群眾的真心話。對此,一畢業就在街道工作的我深有體會,只有用心把民眾的衣食住行之苦、生老病死之需了解清楚了、處理好了,才能真正地將護航脫貧攻堅的監督責任履行到位。
  • 打破砂鍋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打破砂鍋問到底,打破砂鍋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用於探究。 打破砂鍋的詳細解釋: 成語名稱:打破砂鍋(dǎ pò shā guō) 成語釋義:比喻追根究底 成語出處:明·高明《琵琶記·幾言諫父》:「你直待要打破砂鍋,是你招災攬禍。」
  • 馬後炮和打破砂鍋璺到底哪個是成語 支付寶小雞莊園答案10月10日
    馬後炮和打破砂鍋璺到底哪個是成語 支付寶小雞莊園答案10月10日時間:2020-10-10 10:4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馬後炮和打破砂鍋璺到底哪個是成語 支付寶小雞莊園答案10月10日 馬後炮和打破砂鍋璺到底哪個是成語?
  • 「5why分析法」,教你如何「打破砂鍋問到底」
    於是,大野耐一與工人進行了以下問答對話:一問:為什麼機器總是停了?答:因為每次超過了負荷,保險絲就斷了。二問:為什麼超負荷呢?答:因為軸承的潤滑不夠。三問:為什麼潤滑不夠?答:因為潤滑泵吸不上油來。四問:為什麼吸不上油來?答:因為油泵軸磨損、鬆動了。
  • 打破砂鍋問到底:既無尿蛋白,為何如此多管型?
    一般而言,尿蛋白陰性尿標本不應該出現管型,但在臨床上的確有乾式化學法檢測尿蛋白陰性,而尿液自動化分析儀提示透明管型或病理管型陽性的標本。雖然蛋白是形成管型的重要物質基礎,但尿蛋白定性測定的蛋白以白蛋白為主,對球蛋白和Tamm-Horsfall蛋白並不十分敏感,而Tamm-Horsfall蛋白最易形成管型的核心。
  • 馬後炮打破沙鍋璺到底,以下哪個是成語?
    馬後炮打破沙鍋問到底,以下哪個是成語?這是螞蟻莊園2020年10月10日的題目。又到了周末了,這次的題目有點難度哦,大家都習慣叫打破沙鍋問到底,那打破沙鍋璺到底究竟是不是一個意思呢?讓我們來看看這次螞蟻莊園的題目及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