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打破砂鍋「問「到底「?多年來人們都被誤導了

2020-12-12 會天羽

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俗語「打破砂鍋問到底」,表達出一種鍥而不捨的探索精神,有時也被用於對工作的一種認真態度,也有對事情刨根問底的意思。

可是,為什麼是打破「砂鍋」問到底呢?為什麼不是別的鍋呢?下面請聽天羽為大家細細講來。

咱們先說一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由來,其實這裡的「問」真實的字是「璺」(wèn),是裂紋的意思,這就要從砂鍋的材質說起了,砂鍋是由泥經過燒製做成的器具,多用於煲湯或者熬藥,熬湯味道鮮美,熬藥能保證藥效不易流失,但砂鍋本身確實非常脆弱的,稍有不慎就會破碎,只要破碎,裂紋就會一裂到鍋底。所以原句是「打破砂鍋璺到底」「璺」(wèn),是裂紋的意思,因為與問同音,所以慢慢就變成了「問到底」了。

其實,「問到底」也是有故事的。

從前,有這麼一戶人家,婆婆精明能幹,做什麼事都特別認真,而兒媳婦卻很馬虎,做什麼事都不太講究,因為這娘家性格有很大的差異,所以這婆婆和媳婦經常吵架,每次都是公公從中調節。

公公出遠門去外地工作了,一天這媳婦做飯不小心打破了一口砂鍋,心想,這樣讓婆婆知道了又得是一頓數落,於是,偷偷的將砂鍋扔掉了。過了幾天,精明的婆婆發現家裡的砂鍋少了一口,便質問媳婦,媳婦見瞞不過去,就把打破砂鍋又把砂鍋扔掉得事跟婆婆坦白了,這下,婆婆火就不打一處來了,這媳婦主意太大了,弄壞了東西還想隱瞞,以後還得了,於是又跟媳婦吵了一架。

媳婦也是心虛,惹怒了婆婆可怎麼辦呢?晚上等婆婆睡著了,便偷偷起來給外地的公公寫了一封信,講事情原尾都告訴了公公,想讓公公調節下。

公公收到信一看,原來這婆媳吵架就是因為一口砂鍋,於是便回了一封信,信中寫道:打破砂鍋問到底,切莫吹毛又求疵;二十年的媳婦,二十年的婆,互敬互重,萬事皆如意。

婆婆和媳婦看了這封信後,彼此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都覺得不好意思,於是相互道歉講和,從此,婆媳關係變得和睦起來。就這樣,打破砂鍋問到底也就這樣流傳起來了。

今天天羽也借這個故事說一說婆媳關係,婆婆都是從媳婦熬過來的,媳婦將來也會變成婆婆,都互相體諒互敬互愛,也就沒有什麼婆媳矛盾了。

如果你喜歡天羽的文章,還請後續多多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打破砂鍋問到底
    比如走在外面,在路邊看見一棵葡萄樹,朵朵問:那是什麼?我答:是葡萄樹。朵朵又問:葡萄樹是幹什麼的?我說:葡萄樹上結葡萄。她又問:結葡萄是幹什麼的?我說:結葡萄是吃的,葡萄可好吃了。她又問:吃是幹什麼的?直到把大家問得不知道說什麼好。
  • 馬後炮還是打破砂鍋璺問到底
    馬後炮  打破砂鍋璺問到底  答案:打破砂鍋璺問到底  答案解析: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璺是指陶瓷的裂痕,成語「打破沙鍋璺到底」指沙鍋被打破,裂痕從頂到底,比喻追根究底,現在也時常被寫作「打破砂鍋問到底」。馬後炮則是象棋術語,不是成語。
  • 打破砂鍋問到底——孩子到底做得對不對?
    打破砂鍋問到底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出自宋·黃庭堅《拙軒頌》:「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打破沙盆一問,狂子因此眼開,弄巧成拙,為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安屋,畢竟巧者有餘,拙者不足。」。
  • 打破沙鍋問到底
    砂鍋,光是聽到這兩個字,仿佛都能流口水似的,砂鍋體現著中國人的烹飪智慧,並延續至今。傳統的砂鍋是陶器的一種。陶的發明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劃時代的標誌,也是人類發展最偉大的發明。傳說是堯帝發明了砂鍋,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期,人們就開始使用類似於砂鍋的夾砂陶。
  • 「馬後炮」和「打破砂鍋璺到底」哪個是成語
    從「馬後炮」和「打破砂鍋璺到底」中選擇哪個是成語,這便是2020年10月10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今天小雞這個問題,正確答案是——打破砂鍋璺、到底!(為什麼要在璺後面加個頓號,因為連在一起,百家號的質量檢測會告知我璺要改成「問」)首先說一下,「璺」字讀「wèn」。
  • 以下哪個是成語馬後炮打破砂鍋璺到底 一起來看看吧
    以下哪個是成語馬後炮打破砂鍋璺到底 一起來看看吧時間:2020-10-10 06:40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以下哪個是成語馬後炮打破砂鍋璺到底 一起來看看吧 螞蟻莊園2020年10月10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是:以下哪個是成語?
  • 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是把什麼第一次給了男朋友?
    3、講道理這麼大的桌子4、女孩的背包有個性5、這是家裡有礦啊,炒菜用這麼大的鍋6、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是把什麼第一次給了男朋友?10、還是選深色衣服的吧,以後孩子不會餓著11、當你老了,我會送你去最好的養老院12、你男朋友太有才了,這種水上神器都能研究得出來13、誰能告訴我?怎樣才能把手拿出來就因為這個錯過了好幾個站?
  • 人們常說的「王八蛋」竟是這個意思,這些年我們都誤會了
    中國上下五千年,有很深的文化底蘊,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古老的文化氣息比較濃厚,因為農村地區如今還流傳著各種各樣的俗語,而這些術語是通過人們一代代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的,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通俗易懂,但是在長時間的流傳過程中,有一些俗語,漸漸的被人們誤解了,今天想給你做談一談農村那些被人誤解的俗語
  • 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學生(案例分析)
    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學生雖然我教的這個班是零起點,剛開始學語音,但是在進行聲韻拼合練習的時候,我還是有意識地給這些語音賦予了一些實際的意義。也就是說,適時適量地穿插一些有用的表達,讓學生覺得不僅僅是在練習語音,而是讓他們覺得每一次課後都有一些實際的收穫,學會說一兩句漢語。我想這樣也許能讓他們保持學習漢語的熱情,因為「今天又學會了一句漢語」的感覺應該不錯。不過,在找有意義的語音時,我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
  • 好奇心重,遇事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星座
    有些人的好奇心很重,遇到自己不清楚的事情就會打破砂鍋問到底,不把事情弄清楚就不罷休。其實這種性格好壞參半吧!放在學習上,能夠用心的去專研學業,那麼對於自身的成功肯定是大有幫助的。如果是放在生活中,稍不注意,就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了。
  •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10.10 以下哪個是成語馬後炮還是打破砂鍋璺到底
    ,今天的問題有點難,問題是關於成語的「以下哪個是成語馬後炮還是打破砂鍋璺到底?」打破砂鍋這個像歇後語,但是事實答案就是這個,那麼為什麼呢?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螞蟻莊園今日答案。今日答案:打破砂鍋璺到底成語:打破沙鍋璺到底(打破砂鍋璺到底)拼音:(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解釋:璺,坼裂。諧聲為「問」,今徑改用「問」。比喻追根究底。亦作「打破砂鍋璺到底」或「 打破砂鍋問到底 」。語本:宋.黃庭堅《拙軒頌》:「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
  • 凡是有學問的人,必定是勤於思考,而且總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
    人生在世,每個人的知識結構是不一樣的,有些不如自己的人在某一方面可能會超過自己,所以,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懂得不恥下問,虛心求教。人們稱知識淵博的人為「有學問」的人,其實,所謂「學問」,就是既學還問。所謂善學者必善問,「問」是由思考得來的。
  • 打破砂鍋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打破砂鍋問到底,打破砂鍋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用於探究。 打破砂鍋的詳細解釋: 成語名稱:打破砂鍋(dǎ pò shā guō) 成語釋義:比喻追根究底 成語出處:明·高明《琵琶記·幾言諫父》:「你直待要打破砂鍋,是你招災攬禍。」
  • 蛇王現身《打破砂鍋猜到底》神秘馴蛇技現江湖
    「訓蛇」以其驚險刺激和神秘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你也許曾親眼見過雜耍蟒蛇或者生吞活蛇,可是你見過蛇穿七竅嗎?兩條活生生的毒蛇從兩個鼻孔鑽進,然後慢慢地從嘴裡爬出來,半截蛇身纏在頭上……難以置信的事實,驚心動魄的感受。  究竟誰才是中國真正的蛇王?到底誰的鼻孔才能穿蛇而過?誰的嘴裡又會口吐活蛇呢?6月6日晚10點18分四川衛視《打破砂鍋猜到底》讓您見識一下神秘「訓蛇」絕技。
  • 「5問法」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才算解決問題!
    一種是應付式地解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另一種是從根本上找出原因來解決問題,打破砂鍋問到底。很顯然,後者才是在真正解決問題,這也就是管理所說的「5Why分析法」。所謂5why分析法,又稱「5問法」,也就是對一個問題點連續以5個「為什麼」來自問,以找出其根本原因。
  • 馬後炮打破砂鍋璺到底哪個是成語 螞蟻莊園10月10日答案
    馬後炮打破砂鍋璺到底2020年螞蟻莊園10月10日莊園小課堂答案打破砂鍋璺到底答案解析: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璺是指陶瓷的裂痕,成語「打破沙鍋璺到底」指沙鍋被打破,裂痕從頂到底,比喻追根究底,現在也時常被寫作「打破砂鍋問到底」。馬後炮則是象棋術語,不是成語。
  • 農村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啥意思?有道理嗎?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農村小毛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用到一些俗語,而一段話有了俗語的點綴後,瞬間富有了生機,比如說對方一直問某人一個問題,對方不耐煩時就會說,「你啥事都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嗎?」「打破砂鍋問到底」就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也是俗語的一類,這類俗語頗有趣味。而有些俗語則警示著一些道理,比如在農村常聽老人說這樣一句俗語「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這裡的活漢妻指的是二婚女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娶離過婚的女子,很容易引起非議或者在今後的生活中有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 俗語一詞的簡單解釋
    俗語,也稱常言,俗話,包括諺語、熟語、歇後語三個部分。諺語,是指一些總結知識經驗,寓有思想意義的俗語。如:1.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熟語,這個術語的定義並不十分明確,一般用來專指那些描述性的俗語。如:1.橫挑鼻子豎挑眼。2.上氣不接下氣。歇後語,形式上是半截話,實際上是要把話說得更形象一些。
  • 馬後炮和打破砂鍋璺到底哪個是成語 支付寶小雞莊園答案10月10日
    馬後炮和打破砂鍋璺到底哪個是成語 支付寶小雞莊園答案10月10日時間:2020-10-10 10:4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馬後炮和打破砂鍋璺到底哪個是成語 支付寶小雞莊園答案10月10日 馬後炮和打破砂鍋璺到底哪個是成語?
  • 「5why分析法」,教你如何「打破砂鍋問到底」
    一、5why分析法的簡介「5why分析法」,就是連續反覆使用5次「為什麼」方式提問或自問,以打破砂鍋問到底它不限定必須或只做5次為什麼的提問,而是以找到問題根因為準,也許是3次,也許是10次都有可能。5why分析法,也經常搭配「黃金圈原則」組合使用,能夠幫助更高效的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