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發了兩篇有關孔鎮的文章
孔鎮(上)
孔鎮(中)——孔鎮村莊
近日,熱心讀者張法文先生,發來《探討孔鎮村名的由來》,拜讀後,深受感動,一位年盡80歲的老人離開家鄉這麼多年,心卻一直思念和牽掛著故鄉。他多方打聽、查閱文獻、網絡資料,探索「孔鎮」何時建村,村名由來,圖文並茂。彰顯遊子深切而濃厚的思鄉、懷鄉之情。
現附原文,對張先生對本平臺的支持深表感謝!
作者 張法文
村名是代表聚落實體的一種語言符號,同時也蘊涵著濃厚歷史文化和複雜的民俗傳承,與居民、民居和居住民俗都有相當大的關係。
人類始於群居,逐漸形成部落。部落中就有了各家各戶。他們在部落中聚集生活。這聚集生活的範圍漸漸有了穩定的地點,這地點漸漸需要有個名稱。有了名稱就可以區別於其它地點,各地點之間就有了往來與交流,開始把各個聚集點叫成村落。村落中包括了各個家庭。區別各個家庭後來就有了門牌。由一個村落到另一個村落去,就把原來的叫成了家鄉。村落之間作區別,就有了村名。各村的戶數增多,就是村莊的擴大。
村名有歷史村名、群眾俗稱和標準村名之分。歷史村名是指原始村名和歷史上曾經有過的村名。群眾俗稱是人們叫出來的,約定俗成的名稱。標準村名是指由官方確認的固定名稱。有時三類名稱一致,有時又各不相同。
孔鎮村立村時間和村名起源,在村內沒有發現文字和口傳記載。我查閱了大量的縣誌、各種志書和諸多參考資料,走訪了許多老前輩,對建村時間說法不一,相差甚遠。
收集到孔鎮村名由來有如下幾種:
孔家鎮村立村時選村址在一個高崗上。這個高崗多年流傳著王莽趕劉秀的故事,傳說王莽趕劉秀,劉秀在村址處設下一座「空陣」,從而王莽空趕一陣。立村後起村名為「空陣」又稱「誆陣」。
這個村名是以奇聞軼事,歷史傳說命名的。村名流傳很久,隨著時代的變化,老輩人離世,稱孔鎮為「誆陣」的人越來越少,「誆陣」的村名被大家淡忘,逐步消失。
1981年8月29號樂陵縣民政局做村名調查時,當時任村幹部的張本貴會計,就是按村民世代口傳王莽趕劉秀的故事整理後提供的村名起源,被山東省地名錄用。
孔鎮村自立村以來,到2019年底,居住的全是漢族人,初步統計曾有(按姓氏筆畫排列)於、王、鄧、尹、巴、田、尼、齊、劉、孫、李、吳、宋、張、陸、陳、範、周、孟、趙、弭、侯、高、桃、班、賈、郭、曹、韓、譚等30個姓氏在村中居住過,形成一個多姓氏居住的村落。其中張、宋、周三個姓氏人口最多。
文化大革命中,村裡各姓氏的族譜書大部分已燒毀。現在年歲大的村民知道尼、桃兩姓立村的也很少,當前尼姓村民也提供不了他們家族立村時間的資料;已經沒有人記得桃姓人在孔鎮居住的傳說。巴、張兩姓氏是立村後入住孔鎮最早的兩個姓氏,兩姓氏的族譜書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從其後裔那裡也沒有收集到關於孔鎮村名起源的傳說。周、宋、曹、孫、吳等姓家族保存有清朝、民國時代的族譜書,譜書裡也沒有村名起源的記載。
在孔鎮村沒有收集到立村起源、村名的口傳和書面資料。
1956年前,孔鎮隸屬德平縣管轄,從清朝乾隆、嘉慶、光緒德平縣誌和民國德平縣誌上,都可以查到標註的村名都是「孔家鎮」。
這些縣誌中沒有查到村名來源的記載。
清朝光緒十九年 德平縣誌記載
清朝乾隆38年德平縣誌卷一 疆域 八(8.pdf)記載的村名是「孔家鎮」。
1936年德平縣前志記載
明朝、清朝、民國的行政區劃中均稱村名為「孔家鎮」, 孔家鎮是德平縣區域內的中心鄉鎮,影響力較大。
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前,德平縣誌和村民的各種證書上的村名均是「孔家鎮」村。
1956年德平撤縣,孔鎮村劃歸樂陵管轄前村名仍為「孔家鎮」
圖為軍工廠證籍貫為山東省德平縣河流(劉)區孔家鎮村
紅色印章為「德平縣第十區孔家鎮初級小學印」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後改稱為「孔鎮」,村名更改的具體原因和時間沒有查到記載。
山東省地名網上記載村名起源是:「孔鎮,據傳王莽趕劉秀空趕一陣,因『空陣』二字不真,而起名『孔鎮』」。
這個村名的資料的來源,是樂陵市民政局1981年收集村名資料時,由孔鎮大隊會計張本貴提供資料整理而得。
1991年10月前豎立在村東門外的村名碑上碑文是:……相傳東漢初(公元45年)王莽趕劉秀徵戰到此不見蹤影,空趕一陣,因而,此地取名"空陣";傳尼、桃兩姓始祖,於宋淳佑十年(1250)遷此,立村取名"空陣",後演變為孔鎮。……
豎立在孔鎮村東門外的村名碑上碑文如下圖。
村名碑上的文字,是依據1990年8月樂陵市民政局「地名補查和資料更新成果」中的「名稱來歷含義及演變」一欄整理而得。
這個村名起源資料是誰提供的,通過什麼渠道收集到的,樂陵市民政局地名辦原制表人也記不得了。尼、桃兩姓始祖於1250年遷此,立村取名「空陣」,後演變為「孔鎮」,這段文字來自何處無從考證。
據史書記載,王莽於公元23年10月去世,不可能於公元25年再追趕劉秀,再者,東漢是劉秀建立,王莽跟東漢沒有關係。村名碑文上描述的年代年份時間不對。
7、網上查詢有關孔家鎮村名的記載:
網上沒有查到孔鎮村名來歷的記載。僅僅查到簡單描述。
在「中國古代地名大詞典」上有 「孔家鎮,在山東德平縣北三十裡馬頰河西岸,為聖裔居,京稱孔鎮,接樂陵縣及河北省寧津縣界」的記載。
在<金史地理志> http://www.guoxuedashi.com/diming/10822u/ 網頁上查詢到:
在網頁http://www.guoxuedashi.com/diming/75445n/查詢到:
以上資料來自何處誰提供的沒有描述。
依據這些資料分析 「古鎮名。金置,……為聖裔所居」,孔鎮村立村時間應該是在金朝。中國「聖裔」則是指孔子和顏子、曾子、孟子嫡裔,自古以來被稱作"聖門後裔"。穆斯林國家聖裔(Abna'al-Nabiy) 穆斯林對先知穆罕默德的兒女及其後代的統稱。阿拉伯語"艾布納·奈比"的意譯,亦稱"先知的後代",以上都屬於外族聖裔。
孔鎮村沒有「聖裔」族人居住過的傳說和記載。目前收集不到立村與「聖裔」居住的有關聯的相關資料。
關於孔鎮村村名的起源,缺少各種歷史資料記載,已無法考證是何時何人因何起名為「空陣」「誆鎮」「孔家鎮」「孔鎮」,終無結論,留下遺憾。
張法文 收集整理
2020年5月16日
孔鎮(上)
孔鎮(中)——孔鎮村莊
歡迎留言 ,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