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有趣!國外網友討論「明明在我們國家很正常的事兒,為啥你們會...

2020-12-20 騰訊網

大家應該都知道

東方君是個不折不扣的「網癮少女」

平時就喜歡翻翻外網、刷刷油管

每次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好玩帖子

就總想著分享給大家一起樂呵一下

這不

今天我又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話題:

What’s completely normal for people from their country and absolutely weird for foreigners?

有哪些事情在一個國家司空見慣,

而在其他國家就是奇葩無比?

比如在中東一些國家

男人經常手挽手走在街上

說明這兩個人濃厚的兄弟情誼;

但要是放到西方國家

就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總之,在Reddit網站的熱帖裡,

國外網友們分享了一些

對於他們國家的人來說是完全正常的,

但對外國人來說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No.1

菲律賓:吃飯靠手抓著吃

Eating with our hands.

菲律賓的傳統長桌手抓飯其實很講究。

所有飯菜都擺好放在新鮮的香蕉葉上,主食作為中間的主線,各式香噴噴的菜比如烤魷魚、烤雞肉等鋪在米飯旁邊,青菜再鋪一層,大家用手抓著吃。

用餐的時候,只需要用右手(千萬要記得)抓取飯菜放到自己面前的香蕉葉上,搭配好之後捏成適合的大小一口塞進去,超級滿足。

1969年,也就是人類登上月球的那一年,在環球小姐大賽中,有望成為菲律賓第一位世界環球小姐的代表選手格洛麗亞·迪亞茲(Gloria Diaz)在問答環節被問到:

「你們菲律賓人吃飯的時候真的用手嗎?」("Is it true that you Filipinos use your hand when you eat?") 她回答說,「怎麼?你用你的腳吃飯麼?」("Why? Do you use your feet?")

然後她就贏得了冠軍。

No.2

阿富汗:牽手走路的哥倆好

Men holding hands.

在阿富汗,關係好的兄弟會在公共場合拉著手以表示深厚的友誼。

這種行為在很多中東國家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放到其他國家,就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網友評論:

"I'm from Canada and I think it's weird that that's weird in the west. Really, most women don't hold hands either, it's just a couples thing."

「我是加拿大人,我覺得這種行為在西方國家看來很奇怪哎。實際上,很多女生也不會手拉手,這只是情侶之間才會做的事情吧。」

No.3

巴西:碎玻璃片插到牆上

Broken glass bottles on the walls.

在巴西,我們會在房子周圍的牆上插很多破碎的玻璃瓶碎片,這樣就能防止竊賊越過圍牆搶你家的東了。

等我搬到了加拿大,我才發現,他們的房子周圍甚至都沒有圍牆!

網友評論:

"I haven't seen this in the USA but we do have guns waiting for you once you break in."

「我在美國並沒見過這種情況,不過你一旦闖入,我們倒是會拿著槍等著你。」

"In China we used to stick glass shards in wet cement on walls we dont want ppl to jump. It also looked rlly pretty :)"

「我們中國人過去曾經也會把玻璃碎片插在潮溼的水泥牆上,不希望人們翻越。它們看起來也很漂亮哦 :)」

No.4

英國:喝茶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Have a cup of tea!

Upset? have a cup of tea.

Happy? cup of tea.

Bored? cup of tea.

Literally any feeling? cup of tea.

Edit: yes, I'm from the UK, tea is our answer to all of life's problems.

喪了?喝杯茶吧。

開心了?喝杯茶吧。

無聊了?喝杯茶吧。

啥感覺都沒有?來一杯茶吧。

補充回答:是的,我來自英國,喝茶是我們生活中所有問題的解決答案。

網友評論:

"Everyone else: 'I was lost in the desert for days... I need water...' All Brits: 'I seem to have quite the thirst. You wouldn't happen to have a cup of tea, would you?'"

「其他國家的人:『我在沙漠裡迷路好幾天了……我需要水……』英國人:『我似乎很渴了。您是否碰巧也想要共進一杯下午茶呢?』」

No.5

荷蘭:騎自行車到任何地方

You canbike everywhere.

走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都是大量的自行車。走在人行道、馬路旁邊,你隨時隨地都可以見到很多人騎著自行車經過。

你幾乎可以騎著自行車去任何地方,汽車的使用率反而不高。如果距離太遠,你通常可以選擇火車或者公交車這種交通工具。哦對了,身高6英尺(182cm)在荷蘭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網友評論:

"Dutch public transport is designed on the basis that it only transports you on times that are too late to places where you don't have to be. It also isn't available when it's too cold, too warm, too wet or too dry. Average height in the Netherlands is 180 cm which isn't very tall compared to other countries."

「荷蘭公共運輸的設計基礎是,它只會在很晚的時候把你送到你根本不需要去的地方。而且如果太冷、太熱、太溼或太幹的時候,也都會停運。荷蘭人的平均身高是180釐米,與其他國家相比不算高。(這還不算高???)」

No.6

美國:高中生早上要幹什麼?

Stand and recite the pledge of allegiance.

In my high school (US) we had a group of australian students come to live a day in the life of an american high school. They all thought it was so bizarre and cult-ish that every morning we had to stand and recite the pledge of allegiance to the flag with our hands over our hearts. I couldn't agree more that it is, indeed, bizarre and cult-ish.

在我的高中(我在美國),曾經有一群來自澳大利亞的交流學生過來,體驗一天的美國高中生活。我們每天早上都要站在一起、用手捂住心臟位置、背誦效忠國家的誓言,他們都認為這很奇怪,有點太過狂熱。我完全同意,實際上確實有點像是奇怪的狂熱儀式。

No.7

挪威:把寶寶放在冰天雪地裡

Leaving your baby alone outside.

在挪威,即使外面下雨甚至下雪,也要讓你的寶寶獨自一個人睡在外面。

我來自東歐,幾年前我父母的鄰居是挪威人。在一月份的時候,他們每個人都被鄰居一家驚呆了:他們把孩子丟在外面的嬰兒車裡,只有一條毯子裹著!當人們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時,他們告訴人們,挪威的孩子必須要適應寒冷,因為挪威的天氣要冷得多。

網友評論:

"That just strikes me as ... needless. Not saying that 'babies can survive this and be healthy' but that you don't need to and probably aren't 'toughening up' babies by doing this."

「我覺得……這其實沒什麼必要。並不是說什麼『寶寶們能挺過這一關,並且會很健康』,而是說你並不需要這麼做,而且這麼做可能也不會讓寶寶們『更堅強』」。

No.8

波蘭:嘮嗑我是認真的!

Small talk is quite sincere.

在波蘭,是沒有「寒暄」這個概念的——他們對待每一段聊天都非常真誠。所以如果有人問你「嗨,最近怎麼樣?」(What's up),你要確切地告訴他們你最近的情況與心情。

而關於「閒聊寒暄」這個話題,很多網友都給出了很多好玩的看法!

網友評論:

"That's what I love at my polish friends. And one of the best things at the polish/german weeding I attended. It was just honest."

「這就是我最喜歡波蘭朋友的一點。在波蘭和德國的跨國婚禮上,我也覺得這種真誠的聊天是我參與過的最棒的事情之一。就只是實話實說哦。」

"Russia too! Years ago I had a very interesting conversation about it with a Russian online friend. When I asked him 'how are you?' for the first time, he wanted to know if I actually wanted to know or not; he said that while western people don't expect an actual answer, eastern people will tell you their whole life story.XD"

「俄羅斯人也是這樣的!幾年前,我和一個俄羅斯網友有一場非常有趣的對話。我第一次問他『你最近好嗎?』(how are you?)的時候,他問我是不是真的想要了解他的近況;他說,一般西方人不會期待一個真實的答案,而東方人會把自己一生的故事都講給你聽。哈哈哈哈!」

"Here in the US most people don't really care to hear your actual answer. They want a quick I'm good, and to move on. So impersonal."

「在美國,大多數人並不想聽到你的真實答案。他們只想聽到一個很簡短的回答『我很好』然後就可以繼續幹自己的事情了。太沒人情味了。」

No.9

英國:當在餐廳打碎盤子時……

Cheering when a plate is smashed.

在英國,如果在餐廳聽到有盤子或玻璃杯打碎的聲音,整個餐廳都會歡呼,有人甚至會起立鼓掌。所以有一次我在加拿大的一家酒吧度假時,服務員掉了一盤玻璃杯。

當我從座位上起立開始歡呼「耶……」當時的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網友評論:

"Yeah, this would be beyond rude in the US. You don't laugh at people who've had an accident. The waiter would feel mortified, and someone loudly calling attention to their mistake would be seen as a giant asshole."

「是的,這在美國是非常不禮貌的。你不能嘲笑那些出了小事故的人。服務員會感到羞愧,而大聲提醒他們犯了錯誤的人會被認為是個壞蛋。」

"I sort of love this UK tradition.. it defuses the floor swallowing horror of having just smashed a million glasses and everyone moves on with their lives."

「我倒是有點喜歡這個英國傳統……這種歡呼消除了服務員剛剛打碎價值一百萬玻璃杯的恐懼,然後每個人都繼續著他們的生活。」

No.10

加拿大:今天你吃藥了嗎?

You been taking vitamin D?

我們這裡見不著陽光。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們跟人們問好的方式有了新變化:「你今天吃了維生素D了嗎?」所以,不管你是在寒暄什麼悲傷的事情、應對流感的問題、失去四肢……「嗨兄弟,你今天吃藥了嗎?」

網友評論:

"It depends on where you are in Canada obviously. We have plenty of sun here on the West coast."

「當然,這取決於你位於加拿大的什麼地方。我們這裡是加拿大的西海岸,陽光很充足哦。」

No.11

墨西哥:為逝者的狂歡盛宴

We celebrate dead.

Dead. We celebrate dead and we have parades about dead. We laugh about dead. Dead is our friend. In Mexico we treat dead with love and fun.

死亡。我們為死去的人慶祝,甚至為他們在大街上遊行。我們為死亡而開心大笑。死亡是我們的朋友。在墨西哥,我們用愛和樂趣對待死亡這件事情。

網友評論:

"I actually find it very positive about the death in Mexico, because people are probably better prepared for things to come. We usually don't talk about it much, it is something we don't want to call into our lives, so we pretend it does not exist until it is here and I think it is much harder to deal with it then."

「事實上,我覺得墨西哥人面對死亡的態度是非常積極的,因為這樣的話,人們就可能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有更好的準備。而我們通常不怎麼談論死亡,它是我們不想在生活中提及的東西,所以我們就假裝它不存在、直到它出現,可我認為那時候我們就很難處理死亡這件事情了。」

No.12

美國:不給小費後果自負哦

You have to tip almost everywhere.

美國的小費文化幾乎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當然,在很多歐洲國家,給小費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在美國,你幾乎要在每一個你吃東西的小館、餐廳、酒吧留下你的小費,否則你就會被議論。而如果你留下的小費不夠多,其他人也會對你評頭論足。這簡直是太愚蠢了。

No.13

德國:歸還塑料瓶有獎勵哦

get money back.

德國人有一個非常環保的好習慣:人們如果把空塑料瓶帶回到超市,就可以返還現金。在德國,他們將這個行動稱為Pfand,每個瓶子可以換回25美分。

網友評論:

"I wish we had that where I live. "

「我真希望在我的家鄉也能有這樣的活動啊。」

No.14

芬蘭:陌生人之間會做什麼?

Sitting totally naked skin to skin…

大家可能對芬蘭人的冷淡、獨立印象頗深,哪怕是在大街上排隊的時候,人與人的間隙也要相隔1米遠。

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芬蘭網友透露,在芬蘭,陌生人會完全赤身裸體坐在一間80℃到100℃的桑拿房間裡,有可能皮膚貼著皮膚,靜靜地坐著……比賽誰能撐得最久。

果然芬蘭人的畫風永遠讓人猜不透呢!

網友評論:

"Wait. Aren't you the ones who stand two meters apart from anyone else at bus stops because you have this huge need for personal space?? Have you been lying to us all this time?"

「等一下……你們芬蘭人不是在公交車站都要站得兩米遠嗎?你們不是對個人空間的需求很大嗎??難道你們一直都在騙我們???」

你覺得今天分享的這個帖子有趣嗎?

快來找東方君一起討論下吧!

本文僅作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

相關焦點

  • 為啥國外沒有「新型不孝」?國外老人不幫兒女帶娃的底氣在哪裡?
    為啥國外沒有「新型不孝」?國外老人不幫帶娃嗎?真相是這樣所謂「新型不孝」:指的就是國內一些年輕一族在結婚養娃後,把孩子丟給老人養育,自己幾乎不聞不問,也不支付給老人任何帶娃薪資,而導致老人出現身體、經濟、情緒等多方面壓力的一種新現象。
  • 出現「小留學生」現象,知道原因後,網友:我們不歡迎你們回來!
    點擊標題下藍字「跨越全球」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怎麼現在要求回來呢,是回來報效祖國來了,還是看見咱們國家治理疫情快速有效,疫情得到了控制啊,你們這些家長為了所謂的對孩子好,早早就給自己的孩子鋪好一切路,孩子只要順從地走就可以了,但是反之問問孩子,這些是他們喜歡的嗎?這個問題值得大家一起討論討論!
  • 幼兒園老師撞臉「楊穎」,網友: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為啥要當老師
    ,為啥要去當老師?看完這位幼師的顏值,網友也是感嘆: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為啥去當老師?高顏值會打扮的老師,帶孩子有這些優勢!首先,親和力高人們對於美的事物都是嚮往的,別看孩子小,他們一樣喜歡漂亮長得好看的老師。之前我家女兒的老師就是一位二十多的年輕姑娘,女兒整天誇獎她的老師好看,一臉的驕傲與有榮焉。
  • 為啥明明是偷看「成人網站」,黑客卻一清二楚?答案已經確認了!
    為啥明明是偷看「成人網站」,黑客卻一清二楚?答案已經確認了!但有些網友,就覺得納悶了,畢竟自己開啟了「無痕模式」,才敢打開這些「成人網站」,按理來說,應該不會被發現啊!那既然如此,為啥明明是偷看「成人網站」,黑客卻一清二楚?答案已經確認了!其實筆者首先需要聲明一點,那就是所謂的「無痕模式」,並非真的無痕,事實上,只做到了本地無痕。
  • 【防控課堂】明明是額溫槍,為啥測手腕?體溫忽高忽低正常嗎?
    ●關於測體溫這些事防疫期間,進出小區、單位、地鐵等場所,測體溫成了必選項~為啥體溫忽高忽低?究竟體溫多少為正常?專家介紹,體溫波動是一種正常現象,體溫會隨環境、時間、狀態、年齡、生理等因素而忽高忽低。①氣溫高則體溫高,氣溫低則體溫低體溫會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在高溫環境下(比如開暖氣的車內),體溫可能會稍有升高,在低溫環境下(比如冬天的室外),體溫則可能稍有降低。
  • 由於比正品質量還好,被發現是超A貨贗品,我們中國製造不差
    我們慣性的思維理解,正品一定比山寨的仿冒品好,無論是從用戶體驗還是產品的質量來說一定是很好的,我們日常穿戴的衣服鞋襪很多人也比較樂意購買國外的一些品牌,除了這些產品的品牌效應外,更多人可能都會覺得外國的產品一定造得比中國好,但是事實是這樣嗎?
  • 國外網友討論:一到七月新冠病毒確診前二十的國家
    中國是一個很棒的國家,那裡的人民也都非常好!但令人悲哀的是,西方媒體只會報導中國的陰暗面,實際上,中國有很多積極的一面值得我們報導。比如,中國的美食(例如餃子)!!有些人需要做做功課,去探索中國好的一面。我希望,這個評論能夠幫助一些「仇中者」改變他們的想法。我知道,人們對中國有很多負面的看法,但你們應該多聽一聽中國的流行音樂!我真的非常喜歡中國的 Tfboys,他們就代表了中國積極的一面。
  • 明明是額溫槍,為啥測手腕?體溫忽高忽低正常嗎?
    ●關於測體溫這些事防疫期間,進出小區、單位、地鐵等場所,測體溫成了必選項~為啥體溫忽高忽低?究竟體溫多少為正常?發熱意味著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同體溫計有何區別?拿額溫槍測手腕溫度合理嗎?專家介紹,體溫波動是一種正常現象,體溫會隨環境、時間、狀態、年齡、生理等因素而忽高忽低。氣溫高則體溫高,氣溫低則體溫低體溫會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在高溫環境下(比如開暖氣的車內),體溫可能會稍有升高,在低溫環境下(比如冬天的室外),體溫則可能稍有降低。
  • 明明是仿妝,為啥叫cos?明明是coser,為啥要play?
    國漫熱,國漫潮,現在都是網際網路時代嘛,抖音、頭條、微博更是生活必不可少,於是我們就經常能見著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比如2019《哪吒之魔童降世》大火,全網都在仿妝哪吒與敖丙,包括明星楊冪、關曉彤、宋祖兒、李現、羅志祥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
  • 明明是中國人,為啥很多富豪卻選擇移民海外?原因無非這4點
    明明是中國人,為啥很多富豪卻選擇移民海外?而在這時候,我們不禁好奇,明明都是中國人,為啥很多富豪卻選擇移民海外?原因無非這4點!首先就是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要知道,我國留學生的數量已經高達百萬,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小學生。
  • 為啥微信只在中國受歡迎,而國外的社交軟體能盛行近百個國家呢?
    為啥微信只在中國受歡迎,而國外的社交軟體能盛行近百個國家呢?在社會這個大家庭當中,我們每天都要與人交流和溝通。社會不斷的發展和進步,網際網路時代也逐漸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微信逐漸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微信取代了我們的電話和簡訊更方便了人們的溝通和使用。在國內微信遍及我們每個人的手機,而在國外微信就不這麼受歡迎了,但國外的社交平臺軟體能盛行近百個國家。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 出國旅行,哪些在國內符合規矩的禮儀,在國外卻是不正常的
    我們知道每個國度的文明都是不一樣的,也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一些規矩,那我們出遊的時候,一些行為,我們認為理所應當,甚至是在我們國家,覺得是十分文明的行為。但是在國外卻不是這樣認為的。那麼有哪些行為是在我們國家實屬正常,卻在國外不符合「規矩」的行為呢?
  • 去國外旅遊比在國內遊便宜?為啥國內景點門票那麼貴?
    你們就不能在國內轉悠轉悠,也給國內旅遊做點貢獻?不聽,還是去國外當暴走族。今天見到那個男生,我問:又去哪了?回答:越南,胡志明市。我說:又給國外做貢獻去了。他說:報告領導,我們是坐南航去的,給國內航空公司貢獻了。我說:胡志明市有啥好玩的,你去個廣州、南寧啥的,哪不比胡志明市好玩?
  • 當男人們私下討論化妝品,就是一場刺激的菜雞互啄!
    卻總是一副「香奶奶靈魂附體」的風發模樣接著屢屢上演翻車live男生私底下討論化妝品究竟會發生哪些趣事?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男生看看他們對化妝品的蜜汁心理▼男生私底下討論化妝品的樣子總能突破常人的想像力比如下面這位啥都想吃的兄弟
  • 壽司店控訴女人做壽司被歧視,網友:拉倒吧,明明是你們不衛生!
    然而這家店上新聞以後卻引來大量噓聲,網友吐槽這家店的問題明明是穿著輕飄飄的和服到處沾黏髒汙,而且大家沒戴帽子還掛著髮飾又化妝處理生魚超級不衛生,店長將批評全部導向歧視女性根本是轉移焦點!大家又會支持哪一方的說法呢……【女性不能做壽司?
  • 《全職高手》在國外也很火?網友:「君莫笑」被翻譯成什麼了?
    今天要聊的主角《全職高手》,在去年就因為動畫的播出而在國外掀起一波讀書熱,書粉間互相交流的樣子好不熱鬧。自己喜歡的東西被其他人喜歡、被其他群體熱烈討論,我們當然也是開心外加一點小自豪的。開心之餘不禁好奇起來,他們能get到遊戲ID裡的點嗎?
  • 美國人:中國與世界格格不入,我們都想去,為啥中國人老想去國外
    現如今我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了,很多人都喜歡上了旅遊,特別是隨著短視頻平臺的走紅,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全世界的美景,很多人在網上看到一些國外的美景視頻,就有了出國旅行的念頭,所以這幾年,每年出國旅行的人數都在創新高。
  • 南方網友已經炸了……
    同時,南方同學會站起來:明明是叫「外婆」!  中國地域遼闊,方言眾多,對於「外祖母」的稱呼各地不盡相同,這很正常。沒什麼可分個高低的。上海教委稱「外婆」是方言 小學課文全改「姥姥」(via觀察者網)  明明作者的原文是「外婆」,為啥非得改成「姥姥」呢?
  • 日本人疑惑:中國人明明沒學過日語,為啥能看懂我們的「偽中文」
    中國文化對於世界的影響力其實是極大的,不管是比較臨近中國的國家,又或者是比較遠的國家都是如此,就比如說我們的鄰國,實際上以前日本和韓國使用的都是中國文字,也就是漢字,但是國家在慢慢發展的過程中,其實都發生了一定的改變,韓國是完全廢棄了漢字,但是至今韓國的一些古代文物上,也都還是漢字
  • 明明氣溫低於體表溫度為啥還覺得熱?
    明明氣溫低於體表溫度為啥還覺得熱?這兩天氣溫明明都在35℃以下,低於人的正常體溫(37℃左右),但還是會人感到很熱,這是為什麼呢?按照一般的物理原理,環境溫度低於人體溫度時,人應該感覺涼爽才對,可為什麼還是覺得熱呢?其實,這種「熱」的感覺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雖然說人的正常體溫在37℃左右,但這並不表示室外或室內保持37℃的溫度,人就感覺最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