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者網
滬深:
在周末消息面與政策面利好與利空交織的情況下,投資者總體偏于謹慎,今日滬市微幅高開,深市則略有低開,基本是一個平開格局,開盤後大盤略作上攻就出現了一波快速回落,投資者入場熱情明顯下降,午盤收盤前,在謹慎資金加大拋售力度的情況下,大盤再度出現了一波明顯的回落。午後開盤後大盤雖有企穩回升,但並未獲得量能的支持,尾市在謹慎資金逢高減持的壓力下,大盤再度震蕩回落。收盤時,上證綜指報收於3416.60點,下跌27.98點,跌幅0.81%,成交3368億;深證成指報收於13973.48點,下跌53.18點,跌幅0.38%,成交4321億。滬市上漲家數為554家,平盤49家,下跌1210家;深市上漲家數為745家,平盤62家,下跌1557家。兩市漲停板家數為35家,跌停板家數為11家。兩市合計成交7690億元,北向資金今日淨賣出11.6億元。
從今日盤面來看,銀行股、保險股和券商股等金融股走勢較弱,對指數的拖累還是較大的。汽車股、採掘服務、可燃冰、中藥股、雲遊戲、港口航運、機場航運、生物製品、地下管網、中字頭股票、RCS富媒體通信、儀器儀表、深圳國資改革、鋼鐵股、白色家電等板塊也均表現不佳,處於板塊跌幅榜前列。養殖業、養雞股、大豆股、豬肉股、農產品加工、農業種植、種植業與林業、玉米股、生態農業、鄉村振興等農業農村股出現了不錯的表現,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市場人氣。白酒股、HIT電池、乳業股、醫美概念股、半導體及元件等板塊也均有所表現,處於板塊漲幅榜前列。總的來看,今日滬深兩市個股的下跌家數還是明顯偏多的,量能與上周五基本持平,還是偏於縮的,場外資金的入場步伐有所放緩。
港股:港股早上高開34點,已見是日高位26870,隨後沽盤湧出,恆指回落倒跌,最多跌579點,低見26256。恆指午後延續早盤低迷,截至收盤,恆指跌1.23%,報26506點。盤面上,光伏板塊逆勢走強,全天領漲,油氣、生物醫藥股午後走強,新經濟概念尾盤拉升回暖,大金融概念股全天走低,物業板塊領跌。個股方面,協鑫新能源漲超40%,恆大汽車漲近10%,恆大物業跌近9%。
消息面:1、海關總署: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增長1.8%
11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3.09萬億元,增長7.8%。其中,出口1.8萬億元,增長14.9%;進口1.29萬億元,下降0.8%;貿易順差5071億元,增加92.6%。按美元計價,11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4607.2億美元,增長13.6%。其中,出口2680.7億美元,增長21.1%;進口1926.5億美元,增長4.5%;貿易順差754.2億美元,增加102.9%。
2、長江汽車公開招募投資人進行破產重組
記者獲悉,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已公開招募投資人,對長江汽車進行破產重組。「長江汽車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已經召開,目前沒有相關進展信息可以透露,後續會及時向社會公布。」長江汽車破產管理人沈律師告訴記者。(每日經濟新聞)
3、上海國際集團攜國泰君安等多家機構組建上海金融科技產業基金
今日上午,上海國際集團與華為科技進行戰略合作籤約。由上海國際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嘉善縣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市黃浦區政府、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橫店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上海錚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金浦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機構設立的上海金融科技產業基金正式成立。與此同時,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與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也進行了合作籤約。
4、上海港貨櫃年吞吐量預計再創新高
來自洋山邊檢站的數據顯示,1~11月,上海洋山港貨櫃吞吐量達1840多萬標箱,同比增長約0.48%,預計全年將逆勢上揚,首次超過2000萬標箱。這也意味著,2020年上海港貨櫃吞吐量有望再創新高。12月2日,上港集團上海港年貨櫃吞吐量突破4000萬標箱。這是自2017年在全球首度突破4000萬標箱後,上海港年貨櫃吞吐量連續第四次突破4000萬標箱大關。
5、天齊鋰業或出售Greenbushes鋰礦部分股權 IGO擬接手
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導,澳大利亞IGO Ltd.正考慮從天齊鋰業手中收購Greenbushes鋰礦部分股權,目前雙方正就這筆價值逾20億澳元的潛在交易進行後期談判。
6、北京一人名下最多一個小客車指標
北京市交通委7日發布小客車搖號新規,明確「一人名下最多一個指標」,優先「無車家庭」,關注「高精尖產業」。北京市交通委稱,小客車指標是有限的社會公共資源,應當確立「每人最多可以保留1個指標」的原則。「一人多車」或「背戶」者,只能選擇其中一輛更新指標,但車輛作為個人財產可以一直使用到報廢。同時,允許名下有多輛車的個人,通過線上提出申請,向符合條件的配偶、父母、子女轉移登記多餘的車輛。新政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7、比亞迪:晶片短缺在行業確有存在 但公司可充分自給
對於晶片短缺導致部分車企停擺的傳言,比亞迪方面表示,公司在新能源電池、晶片等方面有一整套產業鏈,不僅可以充分自給,還有餘量外供。公司還表示,目前一些公開報導裡提到的半導體相關產品在汽車行業短缺的現象確實存在,但比亞迪半導體現在也在積極推進市場化,此前已完成A輪和A+輪戰投。
8、正邦科技:保守預計豬價明年全年均價為22-24元/公斤
正邦科技近日舉行電話會議時表示,對明年豬價,比較保守的預計是全年均價維持在22-24元/公斤左右。明年生豬應該在下半年集中出欄,預計明年在5、6月份會有較大突破,上半年的出欄數會逐步上升,一季度可能還是低谷。公司判斷玉米的供給壓力沒有傳言的那麼緊張,需求也並不像想像的那麼迅速增長。
9、格力首款5G手機開售, 搭載驍龍765G晶片
據格力商城網站顯示,格力已上架了自家的首款5G手機。信息顯示,這款5G手機命名為「大松5G手機」,搭載驍龍765G極速5G晶片,支持4頻段雙模5G全網通。同時,大松5G手機最高支持8GB+256GB內存。大松5G手機擁有魅夜極光和曜夜星河兩種配色,售價2699元起。(每經)
對於後市走向,思維財經匯總了各機構的觀點,以供參考。
中金公司分析,近期市場風格較為糾結,新老經濟、周期成長互有表現。一方面,A股近年投資者結構機構化使得更多投資者對偏短的風格輪動機會興趣並不堅定,而更關注那些可以看得更長的邏輯;另一方面,近期政策已在強調「總閘門」和「防風險」,可能使得市場對明年政策退出的影響仍有顧慮,對近期風格轉換的持續性有一定的懷疑。綜合來看,中國市場復甦交易可能仍是短期主線,但實際過程可能較為糾結,臨近年底,流動性和資金面對市場邊際影響增強,「新老配置偏均衡」依然適用,在市場的變化中穩守基本面與估值底線,注重低估值、有正面催化等因素。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市場仍呈3100-3500震蕩格局,短期衝擊上沿,市場對經濟增長預期進一步上修是核心驅動。上證綜指3100-3500點震蕩格局將持續至2021年中,但短期內跨年疊加春季躁動存在突破3500點的可能,市場對經濟增長的預期上修是核心驅動。國內11月PMI數據超預期,海外耶倫上臺推動全球經濟預期加速上升,內外共振下市場對經濟增長預期進一步上修。但上行過程中仍需防範風險偏好的短暫擾動,當前在流動性格局穩定、利率區間震蕩下。綜合來看,市場對經濟增長的預期上修、金融周期的絕對收益機會驅動指數衝擊上沿。
海通證券預測,業績還在,牛市還沒走完,當前階段沒必要恐高。本輪牛市雖然已歷時近兩年但漲幅不大,歷史上滬深300牛市最低漲幅137%,這次才73%。過去牛市頂部對應基本面和情緒面高點,這次基本面回升要持續到明年下半年,情緒指標才位於牛市高點的60%,牛市格局沒變。中短期關注後周期的大金融,中長期牛市主線是代表轉型升級的科技和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