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流逝,明成祖也不步入了老年,儘管還不是風燭殘年,但是已經到了修養的時候了,但是他卻沒有能夠閒下來,因為此時的阿魯臺又開始蠢蠢欲動了,隨著蒙古部落的再次整合,阿魯臺不遺餘力的壯大自己的勢力,他知道自己那個時候沒有實力與明朝對抗,但是這並不代表以後他沒有希望。
阿魯臺在整合勢力後,再次對明朝邊界進行騷擾,在明朝的邊界犯下了許多事端,並且直接侵擾到了山西北部,大同等都受到了阿魯臺的影響,要知道,山西北部實際上距離北京十分近了,因此大明帝國無法對蒙古的這種挑釁行為進行妥協,畢竟一旦放縱他們,他們就很有可能直接威脅到北京,因此儘管明成祖此時已經過了橫刀立馬的年紀,但是他依然還是披上了他的戰袍,出徵蒙古。
這就是明成祖的偉大,許多事情他都是親力親為,尤其是打仗這種國家大事上,明成祖向來都是毫不含糊。明成祖知道,這可能是他的最後一次出徵了,因此這次他並沒有向往常那樣不帶大臣前往,這次他帶上了他所看重的年輕大臣,意思是今後如果再出現這種事情,這些大臣就要擔起責任了。
此時是六月天,北方的天氣還是十分舒適涼爽,對於大明帝國而言,這無疑是盛世太平之日,但是對於朱棣來說,這是他最後一次遠徵蒙古了。阿魯臺在得知朱棣又御駕親徵的時候,再次發揮了他善於逃跑的特點,搬離了自己的老巢,如今的阿魯臺在大明面前就像是一個小偷一般,想做案卻又不能正面他的目標。
跟隨明成祖出徵的有楊榮和張輔,這兩人都是明成祖即位器重的大臣,尤其是楊榮,在明成祖死後,楊榮在對抗蒙古這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也多虧了明成祖的栽培。由於阿魯臺的逃跑能力實在是太強,明成祖這次出擊的收穫並不大,七月的時候在一番討論下,他開始班師回朝了,此時朱棣的身體狀況已然每況愈下。
朱棣本以為他還可以回到朝中過段時間,但是卻沒有想到行軍至榆木川那裡,他便病逝了,這位偉大的明朝一帝駕崩了,享年65歲。朱棣是一位偉大的皇帝,可以說他的一生都在鬥爭中度過。甚至可以說是戎馬一生,即便他是一個皇帝。
朱棣的死去,是明朝一個時代的謝幕,明朝的前三任中皇帝都是勵精圖治,朱元璋和朱棣都是狠角色,有著極強的意志,手段厲害,目的性強。明朝在他們的治理下,已經走上了強盛的時代,周邊沒有強敵,蒙古已然不是不足為懼,海外各國來朝,文化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文化輸出大國。明朝幅員遼闊,甚至一定程度上都超過了漢唐時期,朱棣是一個有著雄才大略的皇帝,雖然朱棣沒有讀過多少書,但是朱棣卻也是能文能武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