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最後一次親徵:斬首十六人,卻被稱為一場「大捷」

2020-12-18 歷史人物小故事

關於明朝皇帝的御親政次數,明朝史學家王世正認為「天子御甲痛6師,自衛、文、善、英、武範五廟、出人頭地者7,平內亂3人」。也就是10號。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所以終於放下了朱宸濠的叛亂,與明武宗無關,仁宗放下了。儘管如此,最後御駕親徵的皇帝仍然是名無實的,但這場勝利卻充滿了爭議!

明朝貞德12年8月初1日,明武宗朱厚照帶領數十名親友走出美服出宮,跑到昌平。第二天,趙中信發現皇帝不見了,追趕也趕不上,只好不斷寫信要求皇帝回宮。然而,巡邏御史張欽官因拒絕明武宗通過居庸關,不得不回北京,但他沒有放棄。8月中下旬,明武宗趁著夜色逃離德勝門,經過居庸關來到船夫。

另一方面,明武宗下令宦官曲代首席官。「不要離開景觀臺。」此後,明武宗自稱楊和「總督、軍務、魏武、將軍總兵官」,並在戶部下達了「公款百萬兩在先富」的宗旨。10月,明朝武宗再次來到順城川,就在這時,他得到了前線紀念館,他說:「小王子從玉林侵略者騎了5萬輛,圍城的總兵王勳就像應徵一樣。」

小王子是明朝對蒙古韃靼部長的稱呼。瓦拉衰落後,韃靼逐漸強盛,侵犯明朝邊境。明朝武宗是一個動作好又安靜的皇帝,他還想像著自己的祖先朱謙如此冷漠,所以一直想去邊緣。這次小王子的真兇給明武宗展示的機會,他向胡夫要了一百萬兩銀子,就是為了準備軍隊。

知道小王子包圍了應州,由明武宗親自指揮,於是率領珠江去救援。在交戰過程中,明武宗甚至想出戰,但被隨行人員阻止了。經過拼死作戰,韃靼騎兵被擊退。第二天,雙方又進行了一場戰鬥,最終蒙古騎兵撤退。這場戰鬥被稱為應州大勝。很多人認為這場戰爭是明武宗勇猛神武的體現,因為這場戰爭後「是後世範變,不敢深入」。

戰爭結束後,明武宗非常高興,對相關人員進行了褒獎。首先,他本人、「TEGA威風堂堂將軍公爵」和5萬6千4百人提交給兵部領獎。但是兵部尚書王慶引用「御路九格」提出「勝箱9千555人」。明武宗又頒布法令,跟隨他的娘家12名太監和其他將軍。後人評價說:「軍工的濫用沒有比這更大的了。」

原來所謂的「應州大勝」很熱鬧,但前科很低!據明朝官方記錄,「克群首16級斬首,我軍死亡52人,重傷563人」。「是後人範變,不敢深入。」那麼這句話該怎麼解釋呢?我們應該這樣看,小王子侵略應州的目的不是破城進駐州中原,而是為了掠奪而來,而是為了掠奪而回去。

但是這次小王子沒有想到明君會在明武宗的部署下集結重兵,在正面和他作戰。這大大出乎小王子的意料。因為以前明軍大部分都是不設防的,甚至縮在城市裡。有一次被蛇咬了,十年怕井繩,此後有一段時間,小王子沒能進入明朝邊緣。應該說,明武宗的這場戰爭雖然規模不大,但也有奇效,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相關焦點

  • 明朝應州大捷,十萬大軍打了1天死亡68人,皇帝:朕親手消滅一人
    蒙古軍隊陣亡十六人,明軍陣亡五十二人。在他身上最有爭議的事情其實是應州大捷。為什麼說應州大捷最有爭議呢,因為雙方加起來十萬大軍,參戰人數不低於6萬。從早晨打到下午,打的是天昏地暗,結果戰罷後明朝官方表示雙方總共加起來死了六十八人。朱厚照還稱自己親手消滅了一人。
  • 明朝正德皇帝親徵應州大捷,十萬人廝殺一天:殺死16個蒙古軍
    很多人都對十多萬人參戰,互相砍殺一天,結果,蒙古人才死亡16人的應州大捷非常質疑,這是明武宗被黑了啊!這一戰導致蒙古不敢南下啊!《武宗實錄》如此描述此戰:是役也,斬虜首十六級,而我軍死者五十二人,重傷者五百六十三人。
  • 大明王朝:明朝最有爭議的一次親徵,明武宗到底是昏君還是明君?
    大明王朝:明朝最有爭議的一次親徵,明武宗到底是昏君還是明君? 眾所周知,皇帝在駕崩後都會被冊封諡號,用來讓後人知道這位皇帝在位期間的所作為為。而「武」這一諡號的擁有者裡,明武宗朱厚照絕對是最具有爭議的一位。
  • 明朝最後的「大捷」:擊退清朝鐵騎,挽回面子,卻失去機會
    對於明朝來說,清朝駐軍關內,這四座城池猶如四把鋼刀,讓明朝的統治崇禎皇帝坐臥不安。因此清軍主力還沒有完全退出關內,明朝就已經決定收復四座城池。最先出徵的是兵部右侍郎劉之綸,他率領一萬人來到遵化城外。結果劉之綸幾乎全軍覆沒,八營兵只有一營趁著夜色逃跑。
  • 明朝十六帝如果綜合能力和貢獻該怎麼排名?
    如果按照明朝十六帝綜合能力和貢獻排名的話,我認為首當其衝第一名肯定是朱元璋,其次是他的第四子永樂大帝朱棣。第一:明太祖朱元璋說到朱元璋這個名字,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介乞丐通過十餘年打拼最終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不可謂不傳奇。和普通的開國皇帝不同的是,他什麼都沒有。
  •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為何卻皇陵卻叫做明十三陵?有三人不在裡面?
    皇帝去世以後,都要安葬在各自的陵墓之中,陵墓的規格和隨葬品,也是極盡的奢華,不過也有作為皇帝,沒有被安葬在應有的皇帝陵墓中,在明朝就有這樣的現象,明朝一共十六位皇帝,卻只有十三座陵墓。明朝的十三座陵墓到了現代社會後,還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那為什麼明朝明明有十六位皇帝,卻只有十三位皇帝,能夠被安葬在皇陵中,剩餘那三位皇帝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沒有葬入皇陵之中呢?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明朝政治中心遷移的問題。
  • 明朝的奇葩皇帝這麼多,為什麼明朝國祚還能延續276年之久?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也是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傳承了12世,總共有16個皇帝,國祚共計276年。朱元璋原先是個乞丐,憑藉著自己的本領,在亂世之中硬是殺出了一條血路,登上了皇位,成為了一個布衣皇帝。
  • 《正德演義》講述的是明朝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一生!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部由何炅、陶飛霏主演古裝電視劇《正德演義》;影片講述的是明朝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一生,由《走向共和》原班人馬創作表演,民間流傳的關於正德的譬如「遊龍戲鳳」的傳奇故事也被人津津樂道...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一身充滿矛盾,他不願意當皇帝而又不得不當皇帝,他的一身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和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之間掙扎
  • 明朝十六位皇帝,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較長?分別活了多大?
    明朝一共統治了二百七十六年,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後一個崇禎皇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在這十六位皇帝中,哪三位皇帝活得比較長呢?分別活了多大歲數?明朝活得最長的皇帝,排名第一位的就是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 大明風華:為什麼帝王喜歡御駕親徵?
    古往今來,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魏孝文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隋煬帝楊廣(三徵高麗)、唐太宗(徵高麗)、宋太宗趙光義、明英宗朱祁鎮(土木堡之變)、康熙(親徵葛爾丹)都有過御駕親徵的歷史記載。不過說這起其中的佼佼者,那就是今天要說的這位,明朝永樂大帝朱棣,五次徵漠北,每次都是身先士卒,不大殺四方誓不罷休的一位「大將軍」,他絕對是中國歷史御駕親徵第一人。
  • 明朝皇帝朱厚照:誰說我荒唐,我不過是不一樣的煙火!
    有明一代,共十六位皇帝。雖說都有著同樣的DNA,但基本上個個性格鮮明。明武宗朱厚照尤甚。朱厚照生於1491年,是明朝第十位皇帝。他的父親是明孝宗朱佑樘。朱佑樘是眾多皇帝中難得的情種,一生只愛了張皇后(朱厚照母親)一個人。但是天不假年,明孝宗在三十六歲就時離開了人世,只留下了十六歲的太子朱厚照。
  • 大明這位皇帝兩度入獄,短暫一生牢中度過24年,比崇禎還骨氣!
    大明朝在中國歷史上都一直被認為是最有骨氣的王朝,因為這個朝代的歷位皇帝個個都有血性,還很有個性!他這些皇帝中屢次御駕親徵的也不少,比如明成祖朱棣特別喜歡帶兵徵戰,公元1410年至1424年,他就五次出徵漠北,最後他也是在軍營中逝世,可以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軍事皇帝。隨後還有明宣宗朱瞻基,1426年他也親徵朱高煦叛亂。
  • 恣意妄為的明朝荒唐皇帝武宗朱厚照
    那些大臣們雖然已經盡心輔佐,時常冒死勸諫、教育皇帝,但是朱厚照一概不聽。明孝宗是歷史上有名的明君,其實他給朱厚照留下了很好的基業,就拿臣子們來說吧,朱厚照登位之初朝廷幾乎都是清一色的賢臣良將,這些人不能忍受皇帝縱情娛樂,他們軟磨硬泡地勸諫朱厚照。
  • 明朝皇帝中的熊孩子:論玩物喪志,我朱厚照還沒服過誰
    他叫朱厚照,別名朱壽,是明朝第十位皇帝。與明朝的其他皇帝不同,朱厚照的皇帝之路一帆風順,毫無波瀾。他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張皇后的嫡長子,兩歲就被立為太子。因為有著一個皇帝老爹罩著,朱厚照從小就是眾人的掌上明珠,要星星不給月亮,是京城一眾高幹子弟的大哥大,黑白兩道都得看壽爺的臉色。
  • 歷史上明朝皇帝列表年號
    明朝皇帝列表(含畫像)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承元朝、下啟清朝的朝代 1368年朱元璋滅元稱帝,國號大明,歷十二世,傳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樂)、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統/天順)、明代宗(景泰)明憲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
  • 明朝十六帝,北京明十三陵,另外三座哪去了?
    導讀:明朝(1368年 ―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但是去過北京的朋友都知道,在北京昌平區天壽山麓只有十三座明朝皇家陵寢,那麼這十三座陵的墓主人都是誰?其餘三座陵墓哪裡去了?
  • 明朝三個地位非常尷尬的皇帝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朝代,在明朝276年歷史當中,出現了很多奇聞異事,其中就有三個地位非常特殊的皇帝。直到南明時期,1645年才追認朱允炆為「讓皇帝」,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的追諡朱允炆為恭閔惠皇帝,因年號建文,通常稱建文帝,這時候已經是1736年了,明朝滅亡差不多一百年了。
  • 在豹房擼貓的同時,親自參戰拿下應州大捷
    但明朝的皇帝大多短命,他的父親也不例外。 朱厚照少年即位,一切都是和父親唱反調,寵信宦官「八虎」,沉迷百戲,建造豹房,縱情聲色,喜歡「收養」各類動物,把玩樂發揮到了極致。 皇帝愛玩,好事壞事?歷史上看壞事居多,北宋的畫家皇帝宋徽宗,明代的木匠皇帝天啟帝,但也有例外,朱厚照還真沒耽誤什麼事。
  • 天可汗李世民最後一次親徵高句麗敗了?
    首先,李世民為什麼要和隋朝皇帝一樣,出兵滅高句麗?高句麗不是高麗,現在韓國人的祖先其實是被高句麗壓著打的新羅。高句麗這個國家是中國東北民族扶餘人所建,立國已有七百年,當時擁兵三十多萬,佔據遼東和朝鮮半島大片區域。
  • 明朝十六位皇帝的簡介,明太祖還下令名字中必須要帶有金木水火土
    明朝裡顏值最高的皇帝,同時他身材最好,也是最會打仗的一個。用工作狂來形容他一點也不誇張。 他因為不想早起上朝,而拒絕當皇帝,最後皇位被哥哥拿回去了。最後只剩下以他的年號命名的一種工藝:景泰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