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軍隊陣亡十六人,明軍陣亡五十二人。------《武宗實錄》
01
古代的皇帝要麼是明君,要麼是昏君,亦或者平庸的君主,但是明武宗朱厚照顯然是一個例外。說他昏庸確實昏庸,正如文首對他的記載一樣,貪圖享樂,任用小人。說他英明著實英明,在大事上不犯糊塗,雖然平日裡寵信小人,但是該殺的時候一點也不含糊。在他身上最有爭議的事情其實是應州大捷。
為什麼說應州大捷最有爭議呢,因為雙方加起來十萬大軍,參戰人數不低於6萬。從早晨打到下午,打的是天昏地暗,結果戰罷後明朝官方表示雙方總共加起來死了六十八人。朱厚照還稱自己親手消滅了一人。這種結果明顯就是數據造假,就算是十萬人拿著拳頭打,也不至於才死六十八人,還不用說短兵相接,雙方戰罷加起來至少有上千人的傷亡還說的過去,幾十人的傷亡明顯是有人對數據做了手腳,要搞清楚這件事,我們需要了解明武宗以及應州大捷。
02
明武宗還有一個外號——將軍皇帝,為啥叫將軍皇帝呢,這是他自己出徵前給自己封的,全天下的人都渴望成為皇帝,他堂堂的一國之君卻給自己封了個大將軍,確實是滑天下之大稽。平日裡喜歡尋歡作樂,不喜歡打理朝政,在朝廷百官的眼裡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昏君,特別是在史官眼裡,這樣的皇帝成何體統。確實用世俗的觀念去評價這位皇帝,實在是太離譜,這種皇帝應該早點下臺。不過當你看完應州大捷後,你或許對他另有看法。
1517年,蒙古小王子率大軍犯境,換做一般的皇帝可能馬上召集群臣商量禦敵之策,要知道北方遊牧民族是很難對付的,這次五萬人大軍壓境,對明朝的政權威脅很大。但是明武宗絲毫不慌,甚至還真的很興奮,原因很簡單,他終於可以打仗了。於是決定御駕親徵,而且直達最前線陽和,這可把大臣們嚇得不輕。
03
當時蒙古小王子進攻大同,王勳建議暫避鋒芒,因為確實兵力不夠。但是此時明武宗卻讓王勳集結部隊迎敵,並且做好全部的軍事部署,還嚴申違令者斬,大家只好按照命令行事。王勳先是全力反擊,讓對方覺得自己是主力部隊,不敢貿然進攻,結果第二天被對方識破,對方一鼓作氣準備拿下王勳所部,王勳被迫回到應州城內堅守,當王勳正感到絕望之際,明武宗猶如神兵天降,帶著部隊馳援而來,與蒙古小王子擺開陣勢正面對抗。
決戰之際,雙方混戰,明武宗越打越興奮,一邊給士兵鼓舞士氣,一邊還衝到最前線斬殺敵人。最終蒙古軍隊抵擋不住,選擇北撤。這場戰爭最終的結果應該是明武宗打贏了,但可惜當時沒有史官跟隨。回去後他說的內容沒什麼人相信,百官都以為他在吹牛。我們不能知道戰場具體是什麼情況,但結果是小王子同年死亡,而後很長一段時間北方邊境也很安定,沒有再犯。
04
這一場十萬人混戰的決鬥,史料記載只有幾十人的傷亡是絕對不可能的,從蒙古軍數年不敢犯邊就可以知道,他們應該是損失不小,不然沒理由常年沒有再進攻。這一切可能只是史官為了塑造明武宗荒唐的形象罷了。
如果你對明朝的歷史感興趣,可以看看《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明朝300年的歷史,無論是人還是事都在書裡。全書採用小說的寫法,語言幽默風趣,不同於史書的晦澀難懂,讓人回味無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下方橫條連結購買。
05
華西村曾是「天下第一村」,如今卻負債纍纍,到底經歷了什麼?
因為一次測量意外,義大利一個村子「獨立」386年,差點宣布立國
7年前她成為國家一級演員,後來因買不起房回歸農村,如今怎樣?
《推背圖》第五十六象:對未來戰爭的猜想,飛者非鳥,潛者非魚
古人云:「男看女看膘,女看男看毛」,是何意?老祖宗識人的準則
參考資料《武宗實錄》《明武宗本紀》《韃靼列傳》
文章題目:明朝應州大捷,十萬大軍打了1天死亡68人,皇帝:朕親手消滅一人文章作者:尋歷史真相----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