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應州大捷,十萬大軍打了1天死亡68人,皇帝:朕親手消滅一人

2020-12-20 尋歷史真相

蒙古軍隊陣亡十六人,明軍陣亡五十二人。------《武宗實錄》

01

古代的皇帝要麼是明君,要麼是昏君,亦或者平庸的君主,但是明武宗朱厚照顯然是一個例外。說他昏庸確實昏庸,正如文首對他的記載一樣,貪圖享樂,任用小人。說他英明著實英明,在大事上不犯糊塗,雖然平日裡寵信小人,但是該殺的時候一點也不含糊。在他身上最有爭議的事情其實是應州大捷。

為什麼說應州大捷最有爭議呢,因為雙方加起來十萬大軍,參戰人數不低於6萬。從早晨打到下午,打的是天昏地暗,結果戰罷後明朝官方表示雙方總共加起來死了六十八人。朱厚照還稱自己親手消滅了一人。這種結果明顯就是數據造假,就算是十萬人拿著拳頭打,也不至於才死六十八人,還不用說短兵相接,雙方戰罷加起來至少有上千人的傷亡還說的過去,幾十人的傷亡明顯是有人對數據做了手腳,要搞清楚這件事,我們需要了解明武宗以及應州大捷。

02

明武宗還有一個外號——將軍皇帝,為啥叫將軍皇帝呢,這是他自己出徵前給自己封的,全天下的人都渴望成為皇帝,他堂堂的一國之君卻給自己封了個大將軍,確實是滑天下之大稽。平日裡喜歡尋歡作樂,不喜歡打理朝政,在朝廷百官的眼裡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昏君,特別是在史官眼裡,這樣的皇帝成何體統。確實用世俗的觀念去評價這位皇帝,實在是太離譜,這種皇帝應該早點下臺。不過當你看完應州大捷後,你或許對他另有看法。

1517年,蒙古小王子率大軍犯境,換做一般的皇帝可能馬上召集群臣商量禦敵之策,要知道北方遊牧民族是很難對付的,這次五萬人大軍壓境,對明朝的政權威脅很大。但是明武宗絲毫不慌,甚至還真的很興奮,原因很簡單,他終於可以打仗了。於是決定御駕親徵,而且直達最前線陽和,這可把大臣們嚇得不輕。

03

當時蒙古小王子進攻大同,王勳建議暫避鋒芒,因為確實兵力不夠。但是此時明武宗卻讓王勳集結部隊迎敵,並且做好全部的軍事部署,還嚴申違令者斬,大家只好按照命令行事。王勳先是全力反擊,讓對方覺得自己是主力部隊,不敢貿然進攻,結果第二天被對方識破,對方一鼓作氣準備拿下王勳所部,王勳被迫回到應州城內堅守,當王勳正感到絕望之際,明武宗猶如神兵天降,帶著部隊馳援而來,與蒙古小王子擺開陣勢正面對抗。

決戰之際,雙方混戰,明武宗越打越興奮,一邊給士兵鼓舞士氣,一邊還衝到最前線斬殺敵人。最終蒙古軍隊抵擋不住,選擇北撤。這場戰爭最終的結果應該是明武宗打贏了,但可惜當時沒有史官跟隨。回去後他說的內容沒什麼人相信,百官都以為他在吹牛。我們不能知道戰場具體是什麼情況,但結果是小王子同年死亡,而後很長一段時間北方邊境也很安定,沒有再犯。

04

這一場十萬人混戰的決鬥,史料記載只有幾十人的傷亡是絕對不可能的,從蒙古軍數年不敢犯邊就可以知道,他們應該是損失不小,不然沒理由常年沒有再進攻。這一切可能只是史官為了塑造明武宗荒唐的形象罷了。

如果你對明朝的歷史感興趣,可以看看《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明朝300年的歷史,無論是人還是事都在書裡。全書採用小說的寫法,語言幽默風趣,不同於史書的晦澀難懂,讓人回味無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下方橫條連結購買。

05

華西村曾是「天下第一村」,如今卻負債纍纍,到底經歷了什麼?

因為一次測量意外,義大利一個村子「獨立」386年,差點宣布立國

7年前她成為國家一級演員,後來因買不起房回歸農村,如今怎樣?

《推背圖》第五十六象:對未來戰爭的猜想,飛者非鳥,潛者非魚

古人云:「男看女看膘,女看男看毛」,是何意?老祖宗識人的準則

參考資料《武宗實錄》《明武宗本紀》《韃靼列傳》

文章題目:明朝應州大捷,十萬大軍打了1天死亡68人,皇帝:朕親手消滅一人文章作者:尋歷史真相----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明朝正德年間的應州之戰,十萬人打了一天陣亡幾十人?
    明朝正德十二年,蒙古韃靼小王子率軍五萬進犯明朝邊境,正德皇帝親自指揮並上陣殺死一人,在應州一戰將韃靼小王子擊退,使得韃靼小王子二十年都不敢再進犯明朝邊境。但明史記載的此役雙方陣亡人數,蒙古軍隊陣亡十六人,明軍陣亡五十二人,一場十萬人的大戰,總共才陣亡幾十人?
  • 明朝正德皇帝親徵應州大捷,十萬人廝殺一天:殺死16個蒙古軍
    很多人都對十多萬人參戰,互相砍殺一天,結果,蒙古人才死亡16人的應州大捷非常質疑,這是明武宗被黑了啊!這一戰導致蒙古不敢南下啊!《武宗實錄》如此描述此戰:是役也,斬虜首十六級,而我軍死者五十二人,重傷者五百六十三人。
  • 明朝皇帝最後一次親徵:斬首十六人,卻被稱為一場「大捷」
    關於明朝皇帝的御親政次數,明朝史學家王世正認為「天子御甲痛6師,自衛、文、善、英、武範五廟、出人頭地者7,平內亂3人」。也就是10號。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所以終於放下了朱宸濠的叛亂,與明武宗無關,仁宗放下了。儘管如此,最後御駕親徵的皇帝仍然是名無實的,但這場勝利卻充滿了爭議!
  • 在豹房擼貓的同時,親自參戰拿下應州大捷
    作為明朝歷史上第十位皇位,後世對明武宗的評價分歧嚴重。有人說他玩物喪志,整日在自建的豹房中,「盤」各種動物。也有人贊他少年英才,14歲登上王位,坐擁萬裡江山。那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物,讓後世對其評價有如此大的分歧?
  • 明武宗:應州大捷注水?別光看陣亡人數,倒是分析下戰術
    序言:作為正德年間唯一一次,同時也是明朝最後一次的帝王御駕親徵案例,由明武宗朱厚照親自策劃且戰勝蒙古「達延汗」的「應州大捷」,勢必會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可是,雙方總計將近十萬的兵力配置,卻僅造成了「蒙古軍隊陣亡十六人,明軍陣亡五十二人」的戰爭結果,明顯與理論中的「戰損比例」有著很大出入,所以,也就讓很多人都誤認為這場「應州大捷」應該是注水了,但事實上,這場戰役的水分其實並不大。——《明武宗實錄》
  • 明朝皇帝中的熊孩子:論玩物喪志,我朱厚照還沒服過誰
    他叫朱厚照,別名朱壽,是明朝第十位皇帝。與明朝的其他皇帝不同,朱厚照的皇帝之路一帆風順,毫無波瀾。他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張皇后的嫡長子,兩歲就被立為太子。因為有著一個皇帝老爹罩著,朱厚照從小就是眾人的掌上明珠,要星星不給月亮,是京城一眾高幹子弟的大哥大,黑白兩道都得看壽爺的臉色。
  • 明朝最有爭議的皇帝——正德皇帝
    至於寵幸宦官,這也沒什麼說的,我們之前講過明朝的文官實力強大,所以明朝的皇帝把扶持宦官,對抗文官作為既定國策,所以他寵幸宦官這不是應有之禮嘛。至於第三個,荒於政事,熱衷軍事。從表面上看,好像確實不對,但仔細想想也不是那麼回事,下放政權,抓住軍權,這是相當英明的一個行為啊!畢竟掌握軍事實力的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啊!
  • 明朝皇帝朱厚照:誰說我荒唐,我不過是不一樣的煙火!
    有明一代,共十六位皇帝。雖說都有著同樣的DNA,但基本上個個性格鮮明。明武宗朱厚照尤甚。朱厚照生於1491年,是明朝第十位皇帝。他的父親是明孝宗朱佑樘。朱厚照喜歡給人取「諢名」,曾經有一個叫楊芝的歌童,因為皮膚白皙,就被他賜名為「羊脂玉」。對於玄幻的的宗教靈異、怪力亂神,朱厚照更是深愛,經常與來自西域、回回、蒙古、西藏、朝鮮半島的異域法師、番僧相伴,討論不休。朱厚照行事風格不合時宜,甚至有些怪誕,但是他在國家大事上卻不糊塗。
  • 大明王朝:明朝最有爭議的一次親徵,明武宗到底是昏君還是明君?
    大明王朝:明朝最有爭議的一次親徵,明武宗到底是昏君還是明君? 眾所周知,皇帝在駕崩後都會被冊封諡號,用來讓後人知道這位皇帝在位期間的所作為為。而「武」這一諡號的擁有者裡,明武宗朱厚照絕對是最具有爭議的一位。
  • 明朝最後的「大捷」:擊退清朝鐵騎,挽回面子,卻失去機會
    1629年,皇太極親率10萬大軍,繞過山海關,突破長城防線,直插關內地區,兵鋒直指北京城下,史稱「己巳之變」。在此期間,皇太極的大軍先後攻破灤州、永平、遷安、遵化四城,他在撤退時,並沒有放棄這幾座城池,而是派兵駐守,作為插入關內的楔子。
  • 正德皇帝到底得罪了誰?為何死於非命
    就拿今天我們講的這個人來說,他的名字叫朱厚照,也就是明朝的武宗正德皇帝。關於他,江湖上流傳有很多烏七八糟的髒東西。而我為什麼卻說正德是一位難得的聖主呢?如果他的計劃能成功,很可能就沒有後來的滿清入關了。而這樣一位雄才大略的少年天子,怎麼就死於非命了呢?關於正德皇帝,多數不良少年通過一些亂七八糟的書,偷窺更多的是關於他豹房的野史八卦。
  • 明朝末年,李自成大軍直逼北京,崇禎皇帝堅決不南遷,其實是假象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農民起義軍李自成率大軍攻入北京,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殺掉妻子兒女後,逃亡到了煤山,自縊而死。至此統治了中國長達276年的大明王朝,消失在了戰火之中。崇禎皇帝朱由檢在位十七年,兢兢業業不僅沒能阻止明王朝的衰敗,反而加速了朱明政權的瓦解速度。
  • 一介書生王守仁,史稱明朝十大名將,手中無兵如何擊敗十萬大軍?
    王守仁,浙江餘姚人。是明朝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創立過「陽明心學」。曾經用35天,平定了寧王朱宸濠10萬大軍,那麼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王守仁出生就註定了他一生不平凡,他的父親是成華十七年的狀元,任南京史吏尚書。因有良好的家世,所以也擁有了一個優越的學習環境。
  • 明朝奇葩皇帝朱厚照,精通五種語言,除了不會做皇帝其他樣樣精通
    明朝亦是如此,明朝一直都是一個褒貶不一的朝代,明朝既有過經濟大繁榮時期,也走過下坡路。明朝眾多的皇帝之中,他們有的心懷雄才大略,而有的卻是玩物喪志。這大概就是歷史社會現象的變化。明朝有這樣一個皇帝,玩物喪志,荒淫無度被後人所謾罵,有這樣一個皇帝,他樣樣精通,但是卻不是做皇帝的料。但是為什麼他能夠成為皇帝呢?他就是朱厚照。
  • 這位對貪官狠對百姓厚,親徵力挫外敵的皇帝,為何卻被罵作昏君?
    而在這個無比「黑」的大明王朝裡,有哪個皇帝,又堪稱形象最黑最招罵的皇帝呢?答案也無可爭議一位:明武宗朱厚照。他形象有多黑?隨便下幾個影視劇就知道,就連天后王菲,都演過以他為主角的電影《天下無雙》,此外類似《再與天比高》之類的武俠片,都少不了他各種荒唐事。銀幕上的形象,常年吃喝嫖賭性格叛逆,哪裡是個皇帝,分明就是二世祖!
  • 「頑皮皇帝」朱厚照:託名朱壽帶兵出徵,取一法號被大臣斥責
    明朝是我國眾多封建王朝中最後一個由漢族人建立的政權,當清軍入關,南明被滅,人們對明朝的感情變得不一般起來,但是,小佛不得不說明朝是一個出奇葩皇帝最多的王朝,為什麼小佛要這樣說呢?朱厚照的父親是明朝中期一個十分不錯的皇帝,他寬厚仁慈、不近聲色、勤於政事、任用幹臣,同時他也是一個用情十分專一的人,身為皇帝的他並沒有三宮六院,一生只有皇后一個女子,自然這也讓他子嗣稀薄,僅有二子一女,長大成人的兒子只有朱厚照。
  • 明朝皇帝朱祁鎮,打錯一仗,殺錯一人,為何死後廟號卻為英宗?
    在朱高熾和朱瞻基這兩位大能把持的朝政下,明朝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國力達到了空前鼎盛的境況,史稱「仁宣之治」。 而朱祁鎮同志在整個明朝歷史的皇帝中都非常特別,並不是因為他有多大的能耐,而是他從皇帝到俘虜、到囚犯、再到皇帝的傳奇經歷,以及他在政績上的兩大敗筆——打錯一仗,殺錯一人。
  • 生育率超前的明朝,他是獨生子,荒誕奇葩背後是被耽誤的軍事家
    中國古代信奉「多子多福」的傳統生育觀,更何況是位居天下之主的皇帝,如生育能力屈指可數的北燕君主馮跋,據不完全統計,後代子嗣竟然高達三位數。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一再強調開枝散葉的重要性,鼓勵各地藩王早生早育,主張寬宥宗室子孫。
  • 明朝最奇葩的皇帝,兩次御駕親徵,手刃韃靼兵,卻死因成謎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1505年繼位,年號正德。明武宗朱厚照行事荒誕不經他可謂是明朝最貪玩的皇帝,貪玩到什麼程度呢?明孝宗駕崩後,就再沒人管得住朱厚照了,他可以滿足自己當將軍的願望了。」,點齊五萬兵馬,直奔應州;朱厚照有條不紊地發布軍令,此刻,那個嬉戲玩鬧的青年天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久經沙場、沉著冷靜的大將軍,他和士兵同吃同住,忍受了軍營的惡劣環境,在兩軍陣前縱馬狂奔,鼓舞士氣,甚至還親自上陣殺了一名蒙古兵;最終在朱厚照的指揮下,明軍擊潰了來犯的蒙古軍,朱厚照興高採烈的宣布班師回朝,並搞了很隆重的閱兵儀式,他回京城後,興奮地對老師楊廷和說自己親手消滅了一個蒙古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