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究竟有多厲害?

2021-02-23 老王觀歷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老王觀歷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受封為燕王,後發動靖難之役,攻打侄兒建文帝,奪位登基。明成祖的統治時期被稱為"永樂盛世"。

從永樂八年(1410年)開始,明成祖朱棣親自率領明軍進行北伐,迫使蒙古本部的韃靼稱臣納貢。永樂十年(1414年),明成祖朱棣舉行第二次北伐,擊敗了蒙古另一部瓦剌。永樂十七年(1421年),永樂帝舉行第三次北伐,大敗兀良哈蒙古。明成祖五次親徵蒙古,有效地打擊了蒙古貴族勢力的侵擾破壞,保障了各民族的安寧,有利於促進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進一步鞏固了中央政權的統治。

農業是立國之本,歷朝歷代基本都是奉行重農抑商政策;農業是本,得到重視,商業是末,受到歧視。在此背景下,中原王朝就成了如今西方史學家所說的"農耕文明之守護者","綠色文明之捍衛者";而西方則是"海洋文明之開拓者","藍色文明之創造者"。

確實,中國帝王,很少重視對海洋之開發,海外貿易大多是民間進行;帝王只知道捍衛華夏疆土,很少去考慮開發與利用外海資源。漢朝、唐朝、宋朝雖然重視海外貿易,"絲綢之路"玩得不亦樂乎,但並不能算是國家的"海洋戰略"。朱棣則不一樣?他是第一個重視"海洋戰略"著眼全球之帝王,西方史學家說他是"世界級大帝"。

鄭和下西洋,不只是老生常談的朝貢貿易,炫耀國威,尋找建文帝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聯合印度洋國家,抄襲帖木兒帝國後路,讓其不敢輕舉妄動。要知道,帖木兒帝國可是大明帝國之外,世界第二強國,前不久還幹翻正在崛起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並成功將其肢解成四份。

朱棣在歷史上也算得上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帝王了,在位時期的豐功偉績還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僅僅一次閱兵就震撼了很多國家。

在永樂十九年的時候,朱棣當時已經遷都北京,在北京周圍集中了十萬兵馬,精心挑選了神機營,五軍營等等,表演各種項目,騎兵步兵等想配合,表演很多軍事科目。震撼住了當時跟明朝接壤的,也一直是明朝心腹大患的,帖木兒帝國,當時帖木兒帝國經常跟明軍發生戰鬥,但是這次 之後,一直派遣使節,明朝就前來朝貢了六十多次。

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出來朱棣是明朝歷史上最為強大的君主之一,他在位期間親徵蒙古保證了國家的穩定,開發海洋促進海外忙一的往來,派鄭和下西洋不僅僅是宣傳郭偉更是為了震懾周邊國家。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明成祖朱棣與紫禁城
    歷史上有功有過的朱棣歷史上,朱棣廟號原本是明太宗,為何後來卻變成了明成祖。朱棣死後最開始稱的是宗,是為明太宗,畢竟是篡位,不光彩。只是後來嘉靖皇帝,把他的廟號改了!嘉靖皇帝朱厚熜是個幸運兒,他本是藩王,但因明武宗無嗣,被群臣舉為皇帝。
  • 明成祖朱棣為何要活剮三千宮女?
    明成祖朱棣應該算是歷史上爭議比較大的皇帝了,一是創造了明初盛世;二是好大喜功,殺戮成性,所以這裡就不評價他了,省的被噴。這裡要談到的一件事就是朱棣為什麼要活剮三千宮女,這其中到底是有著什麼不可告人的原因?
  • 某國以前就那樣:明成祖朱棣真的「活剮」了三千宮女嗎?
    明成祖永樂帝朱棣是明朝十六個皇帝中最有作為、功業最高的皇帝,一生取得了輝煌的文治武功,開創了明朝的盛世巔峰,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完全意義上的盛世——永宣盛世,堪稱「千古一帝」。所以明成祖朱棣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具爭議的皇帝之一,甚至有人說他曾活剮了三千宮女。那麼明成祖朱棣真的「活剮」了三千宮女嗎?據說在永樂年間,明成祖發現有宮女和太監談戀愛。如此有傷風化的事情讓明成祖震怒,案子牽扯的也越來越大,最終明成祖親自監督在紫禁城中活剮了三千宮女。這個故事也被某個網絡著名節目引用。這事是真的嗎?
  • 明成祖朱棣:雖然皇位是搶來的,但功績卻被譽為遠邁漢唐
    明代歷史上有許多奇葩皇帝,但是有一個皇帝比較勵精圖治,一度將明朝的國力推向頂峰。沒錯,就是永樂大帝,我們熟知的明成祖朱棣。 北京王爺 要知道朱棣是明代的第三位皇帝,皇位本來是輪不到他坐的,這是怎麼一回事,沒錯,這是他硬生生從自己侄子手裡搶來的。
  • 為什麼朱元璋被稱為「明太祖」,朱棣被稱為「明成祖」呢?
    無論是「太祖」,還是「成祖」都皇帝去世後在太廟裡的廟號,按照《孔子家語·廟制》裡的規定:「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所以,以「祖」為廟號的皇帝,其功勞都比較大,一般都是開國皇帝,或者開國之後的前幾位有大功績的皇帝。
  • 明成祖朱棣的三個兒子,一母所生卻水火不容
    明仁宗朱高熾朱高熾,明成祖朱棣長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出生於鳳陽府,洪武二十八年被立為燕王世子,為人儒雅、仁愛,深得朱元璋的喜愛,但卻不為朱棣所喜,朱棣起兵靖難時,以朱高熾鎮守大本營北平府《大明風華》朱高煦劇照朱高煦,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熾同母弟,自幼生性兇殘,洪武年間曾被朱元璋召往京師學習,但他不肯向學且舉止輕佻,因此並不為皇祖所喜。
  • 明成祖朱棣,上馬搶天下,下馬治天下,一代英主
    永樂十八年(1420年)九月,明成祖朱棣正式下詔遷都北京。大都陷落、元朝滅亡約半個世紀後,全國的政治中心再度回到北方。自石敬瑭向契丹割讓燕雲十六州後,北京附近已有約500年不在漢族朝廷中央政權控制之下;而靖康之變後,整個華北地區也已經有近250年由異族統治。成祖遷都後,北京及其周邊成為明朝的核心統治地域,漢族政權對華北的控制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明朝時,日本處於南北分裂的狀態,南方的勢力經常在明朝沿海地區為非作歹。
  • 明成祖朱棣為了最愛的女人,竟然活剮三千宮女,真是殘忍至極
    古往今來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能得到一致好評的屈指可數,明成祖朱棣是歷史上充滿傳奇色彩的君主,知人善任、文武雙全,遇到災荒之年便減免賦稅,以便賑災。但是有歷史記載明成祖朱棣曾活剮三千宮女,歸根結底這是不是真的呢?歷史上用后妃陪葬的帝王不計其數,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明成祖朱棣了!朱棣是明太祖的第四子,被朱元璋封燕王,佔據北平。
  • 明成祖朱棣四個兒子,結局不同,誰死得最慘?
    靖難之役,朱棣成功攻進了南京,取代了建文帝朱允炆,自己即位為皇帝,成為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改年號永樂,也就是永樂皇帝,死後廟號為明成祖。朱棣的後宮妃嬪很多,除了皇后徐氏,即明朝開國名將徐達的長女,朱棣後宮還有至少二十幾位妃嬪,其中,還有朝鮮女人。
  • 靖難之役後,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是為了抵禦外族還是做賊心虛
    等到明朝統一全國的時候,朱元璋就動了遷都的念頭,一方面是因為歷代統一的王朝都城大多是在中原地區,另一方面他很清楚南京並非是最佳的定都選擇,因為南京的地理位置偏於東南,其地緣優勢比西安、洛陽、北京等地還是要差一些的,南京雖然有長江做主要屏障,但長江一旦失守,就直接暴露在敵人的包圍之下。
  • 朱棣為何匆匆北伐?背後有更深層次的目的?
    我們今天從明成祖朱棣的歷史中告訴大家事情真相。如果說起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那些戰爭,很多人都會發現,一般都發生在剛剛建朝的前期或者是在,政治腐敗之後的民不聊生而導致的農民起義,很少是發生在朝代中葉鼎盛時期,除非有外來侵略,這一切背後究竟蘊含著什麼樣的道理?
  • 「古蹟探真」明成祖朱棣是否葬於長陵 這裡的名貴楠木從何而來
    那麼,這些木材是從哪裡來的,朱棣死後是否葬入了長陵?今天,讓我們一起探尋和帝王一起埋入地底的滄桑歷史~明長陵明代帝王陵墓的典型代表長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位於北京昌平天壽山中央。★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營建。
  • 阿魯臺侵犯明朝邊境,明成祖最後一次遠徵蒙古,於榆木川駕崩
    這就是明成祖的偉大,許多事情他都是親力親為,尤其是打仗這種國家大事上,明成祖向來都是毫不含糊。明成祖知道,這可能是他的最後一次出徵了,因此這次他並沒有向往常那樣不帶大臣前往,這次他帶上了他所看重的年輕大臣,意思是今後如果再出現這種事情,這些大臣就要擔起責任了。
  • 明成祖朱棣五次北伐,都取得了成功,為什麼沒有佔據更多的領土?
    明成祖朱棣奪位成功後,並沒有在南京登基,而是遷都北京,回到當藩王的地方。過去,朱元璋給朱棣的任務就是防備北方的蒙古人進入中原,朱棣當藩王時,這個任務完成得很好。但當了皇帝後,卻沒有放下這個擔子,而是以天子的身份,當起了國門的守衛者。
  • 西廠到底有多厲害?
    不僅功夫高深,多是以太監的身份出場,話不多但是神秘感十足。最近很多短視頻平臺在翻拍陳坤主演的電視劇裡面西廠的形象,可以說很多人看完對於這個組織更是充滿了好奇。今天給大家普及一下明朝的東西廠和錦衣衛到底是什麼?
  • 故宮地磚有多金貴,專家修繕時一身冷汗,建紫禁城的朱棣真是狠人
    明朝的時候,有兩個皇帝給歷史留下了永遠的記憶,一個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另一個就是明成祖朱棣。要說朱棣這個皇帝,真是明朝史上的一朵奇葩,本來是一個藩王,正當安逸享樂的年紀,非得跟親爹朱元璋對著幹,最終還奪走了他的基業,確實是個狠人。
  • 明成祖朱棣,既然上天不給我皇帝之位,我就靠自己的實力拿下皇位
    眾所周知,明成祖朱棣的皇帝之位來得並不光彩。他從自己的侄兒朱允炆手中搶來了皇位。正是因為獲得皇位的手段不正當,他也背負了很多罵名。很多人對他的評價都不好。不看其他因素,只比較朱允炆和朱棣兩個人的文武才能和處理政事的能力來看,我認為朱棣是勝過他的侄子朱允炆。如果朱允炆當皇帝的話,還真不一定能比他叔叔當得好。畢竟朱允炆耳根子太軟了,有沒有什麼心計,這樣的人處理政事會猶豫不決,也會被大臣們擺弄。為什麼朱棣更適合當皇帝呢?
  • 南京值得一去的3個冷門景點,都與明成祖朱棣有關,你去過嗎?
    閱江樓內部裝飾格外的金碧輝煌,無論是壁畫、雕刻還是匾額,給人的感覺都格外的大氣磅礴,且都是圍繞著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這兩位帝王,尤其是在底層還擺放著一把仿製「紅木龍椅」,重量多達千斤,龍椅上的九條龍雕刻十分精美、栩栩如生。
  • 明成祖朱棣「一箭之地」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軍隊在東昌府遭到了伏擊,朱棣險些喪命,於是恨恨咬牙,「有朝一日,我要屠城三日!」後來東昌府被攻破,將軍顧成做了一件事,朱棣只能收回成命。當年,燕王朱棣攻打濟南之時,遭到了守城將領盛庸的奮起抵抗,濟南城久攻不下。朱棣還在東昌府遭到了伏擊,差點命喪亂軍之手。
  • 在明朝朱棣五次北伐蒙古,也為明朝奠定了和平的基礎
    文/旋律姐【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朱棣五次北伐蒙古你都知道嗎?在明朝的歷史上有過這麼一段,那就是明成祖朱棣遠徵蒙古,而且還去了五次,朱棣的皇位是從朱允炆手裡搶過來的,後來他又遷都北京,這一輩子幹的事情還真不少,那麼朱棣在坐穩皇帝的寶座之後,五次北伐蒙古都是什麼樣的過程那?咱們今天就來揭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