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既然上天不給我皇帝之位,我就靠自己的實力拿下皇位

2020-12-19 姜教授語錄

眾所周知,明成祖朱棣的皇帝之位來得並不光彩。他從自己的侄兒朱允炆手中搶來了皇位。正是因為獲得皇位的手段不正當,他也背負了很多罵名。很多人對他的評價都不好。

不看其他因素,只比較朱允炆和朱棣兩個人的文武才能和處理政事的能力來看,我認為朱棣是勝過他的侄子朱允炆。如果朱允炆當皇帝的話,還真不一定能比他叔叔當得好。畢竟朱允炆耳根子太軟了,有沒有什麼心計,這樣的人處理政事會猶豫不決,也會被大臣們擺弄。

為什麼朱棣更適合當皇帝呢?

朱棣小的時候成長的環境就不是那麼和平。當時他的父親正在開闢他的大業四處徵戰。這時候他們也會被帶上戰場,感受最真實的戰場。所以他不是養尊處優長大的。

朱元璋非常注重孩子的文武教育。除此之外他還個自己的兒子開小灶。當時他讓人給他的兒子做了很多麻鞋和纏腳的布。孩子們出城的時候,如果路途遙遠就讓他們走十分之三的路程,剩下的路程騎馬,這些行為提升了他們的體質。與朱允炆相比,朱棣還是吃了很多苦的在體能方面閱歷方面都勝過朱允炆。

軍事才能卓越

朱棣的軍事才能很強。當年朱元璋派他北徵。北部有一些元朝的殘餘勢力在明朝北部邊界建立了北元,他們的將領叫做乃兒不花 。乃兒不花經常帶人騷擾邊境的百姓。

朱棣實現偵查到敵軍的位置,恰逢此時下起了大雪。當時將士們非常的疲憊,車馬在雪中也很難走。朱棣說惡劣的天氣正是攻擊敵人的好機會,風雪還能掩護我們。於是率大軍追趕乃兒不花的軍隊。

他們已經追上敵軍了,乃兒不花還沒有察覺。朱棣就派乃兒不花的老相識觀童去勸他投降。最後他毫不費力就拿下了他們。當時朱元璋知道了這件事一直在誇獎他。

太子死亡,傳位給皇孫

太子朱標在世的時候,朱棣想不想當皇帝我們沒法知道。但是朱標死後,朱棣一定蠢蠢欲動了。畢竟剩下的幾個皇子裡面,只有朱棣的實力最強。後來幾個皇兄相繼都死了朱棣當時肯定也認為,朱元璋會把這個位置傳給他。

沒想到朱元璋直接略過兒子,將皇位傳給了一個懦弱的孫子,朱棣這時候很生氣,但是他也無能為力,畢竟自己的父親還活著,他總不能殺了父親。

在朱元璋自然之道朱允炆根本就鎮不住朝廷裡面的那些文武大將們。所以朱元璋大開殺戒,殺死了很多功臣。冤枉了很多好人,實際上這全部是在給自己的孫子鋪路。其實他也忌憚朱棣會搶了朱允炆的皇位。

事實就是在他死後沒多久,朱棣就打著靖難的旗號出徵,搶了自己侄子的皇位。總之朱棣是靠著自己的實力拿下了皇位。

你覺得朱棣該不該這樣做?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進行評論。

相關焦點

  • 明成祖朱棣與紫禁城
    故宮由來明清兩朝皇帝的居所——故宮,已經建成了600多年。明清時期,故宮一直充滿的神秘色彩,它是皇權的象徵,威嚴而神聖。1402年,朱棣經過艱苦的戰鬥,終於取得勝利,從侄子朱允炆手裡拿下大明江山,成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當時明朝的皇城在今天的南京,朱允炆一把火,把皇宮燒了個大半,從此銷聲匿跡。
  • 明成祖朱棣:雖然皇位是搶來的,但功績卻被譽為遠邁漢唐
    明代歷史上有許多奇葩皇帝,但是有一個皇帝比較勵精圖治,一度將明朝的國力推向頂峰。沒錯,就是永樂大帝,我們熟知的明成祖朱棣。 北京王爺 要知道朱棣是明代的第三位皇帝,皇位本來是輪不到他坐的,這是怎麼一回事,沒錯,這是他硬生生從自己侄子手裡搶來的。
  • 朱棣明明更喜愛朱高煦,可為何最後偏偏將皇位傳給了朱高熾?
    明成祖朱棣最為寵愛的兒子,莫過於在靖難之役中立下赫赫戰功的朱高煦,但是,最終明成祖還是選擇將皇位傳給了自己並不喜愛的朱高熾。甚至在明成祖眼裡,朱高熾是一個肥胖遲鈍的傢伙,事實上,明成祖的認為似乎也沒錯,最起碼朱高熾身體素質十分不好,以至於登基僅十個月,便過世了,那麼,明成祖為什麼不傳皇位給朱高煦呢?
  • 靖難之役後,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是為了抵禦外族還是做賊心虛
    明成祖遷都北京 最後實現遷都的是明成祖朱棣,他遷都的地點不是朱元璋選定的西安或者洛陽而是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當時的燕京是十分落後的,自938年後晉皇帝向契丹割讓燕雲十六州後,北京一帶已經不在漢族政權的控制下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而靖康之難後,整個華北地區幾乎都淪為元朝統治長達兩百多年。洪武元年,徐達攻克元大都,搗毀元朝宮殿,將北面城垣南移,南方的物資改為海運和陸運,京杭大運河基本廢置,繁華的元大都很快就成為了一座相對清冷的北方邊城。
  • 朱元璋曾斷言朱棣不合適做皇帝,朱棣說:我做出點成績給你看看
    明朝歷經十六帝,共計276年,朱元璋定鼎天下,勤於政務,明朝經濟繁榮,政治昌盛,眾多明朝皇帝中最有作為的皇帝一共有兩個,第一個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而第二個就是明成祖朱棣。不過,曾經的朱元璋卻斷言朱棣並不適合做皇帝,而且還幾次三番的打壓朱棣。你可知道這是為什麼?小編這就來為你解密。
  • 為什麼朱元璋被稱為「明太祖」,朱棣被稱為「明成祖」呢?
    開國皇帝擁有開創國祚的不世之功,後世子孫功勞再怎麼大,也不可能超越開國之功,所以,一般情況下開國皇帝基本都被授予「太祖」的廟號,在太廟中永享祭祀,其他的皇帝去世後,會根據其一生的功績給予相應的廟號。朱元璋作為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有開國之功,他自然要被授「太祖」廟號,這點沒什麼可說的,那麼,朱棣為什麼又被成為「成祖」呢?
  • 奪侄皇位御駕親徵,朱棣如何實踐天子守國門的治國理念
    也許得國不正,明成祖朱棣一生開拓進取,似乎想用赫赫戰功讓後世忘記謀朝篡位的事實,嚴格的說,成祖並非長於深宮婦人之手的皇家公子哥,當初朱元璋還在打天下,朱棣便已經成年,為父分憂領軍作戰,朱元璋即皇帝位,為了江山永固,便將幾個兒子分封到全國各處為王,自家的江山,自然要自家子弟去鎮守。
  • 他屢立戰功,還多次救皇帝,後來學朱棣對侄子造反,卻被活活烤死
    歷史記載,明成祖朱棣想要從朱高熾和朱高煦兩個兒子中選出下一代帝王,按照長子繼承制度應該選擇朱高熾,但是朱棣認為朱高煦功勞過高,多次救自己於水火之中,也是皇帝的首選。經過了靖難之役,明成祖朱棣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將自己的兒孫派發到各地當藩王,久而久之,各地藩王的勢力越來越大,有人想要謀反爭得皇位,明成祖朱棣前去鎮壓反賊,消除建文帝朱允炆,朱棣稱帝,史稱靖難之役,在此次戰役中,朱高熾多次救助朱棣,為朱棣多次獻策,最後贏得戰役的勝利。
  • 明成祖朱棣為了最愛的女人,竟然活剮三千宮女,真是殘忍至極
    古代的皇帝都是高高在上的,掌握著文武大臣及平民百姓的生死。古往今來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能得到一致好評的屈指可數,明成祖朱棣是歷史上充滿傳奇色彩的君主,知人善任、文武雙全,遇到災荒之年便減免賦稅,以便賑災。但是有歷史記載明成祖朱棣曾活剮三千宮女,歸根結底這是不是真的呢?
  • 明朝王爺當皇帝的4位仁兄,第一個最霸氣,第二個好皇帝卻最悲催
    明朝有這麼四位仁兄,是以王爺身份當上皇帝,然而由於他們性格不同、處境不同,也有很大差異,今天我們按照歷史的先後順序說一說這4位走王爺路線的皇帝。 第一位最霸氣,這位仁兄知名度很高,即便是我不說是誰,大家也能猜到,那就是明成祖朱棣。為何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能夠稱"明成祖"?
  • 明成祖朱棣的三個兒子,一母所生卻水火不容
    《大明風華》朱高熾三兄弟劇照公元1402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時任燕王的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奪取了自己侄兒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自立為帝,即位後的朱棣正式冊封自己的王后徐氏為皇后,明仁宗朱高熾朱高熾,明成祖朱棣長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出生於鳳陽府,洪武二十八年被立為燕王世子,為人儒雅、仁愛,深得朱元璋的喜愛,但卻不為朱棣所喜,朱棣起兵靖難時,以朱高熾鎮守大本營北平府
  • 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朱棣?跟朱棣的血統有關係嗎?
    朱元璋的稱帝、為帝之路,可謂是非常成功的,曾落魄到做乞丐的他,最後卻成為了一位文治武功的優秀皇帝,多年來,他的所做出的功績依舊被世人所稱讚,但是,在他臨終前的一個做法,卻讓世人感到不解:朱元璋為何不把皇位傳給朱棣?跟朱棣的血統有關係嗎?
  • 朱棣篡了朱允炆皇位,為何其他幾十個藩王不反對,對皇位沒興趣?
    朱元璋是明朝開國皇帝,他在皇位的繼承人上一直糾結不斷,他不知道該傳給孫子朱允炆還是四子朱棣。但如果傳給朱棣,他害怕二子、三子會出來爭奪皇位,最終還是傳給了朱允炆。但在建文帝削藩後,朱棣發起了靖難之役,以「清君側」名義當上皇帝,讓人奇怪的是,為何其他幾十個藩王不反對呢?他們對皇位沒興趣嗎?一、馬皇后生了幾個兒子,朱棣就是四子,而長子英年早逝,二子、三子因數次犯錯受到了責罰,且他們在靖難之役前就離世了。如此來看,朱棣是嫡系,還是眾多藩王中年齡最大的一個,因此大家都擁護他。
  • 明成祖搬家記:執意將國都遷到北京,用意何在?
    洪武13年,明太祖將自己的四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明成祖朱棣封為燕王。其用意就是為了防止原來的元朝捲土重來。從此,北京就與朱棣結下了不解之緣。明成祖朱棣內心不安只是很小的一個因素,既然把自己侄子的皇位搶過來,自己做了皇帝。要知道,當時明王朝剛剛建國沒多久,國家形勢是穩定的,朱元璋靖難,還成功了,這種機率在前代是非常少見的。
  • 明成祖朱棣五次北伐,都取得了成功,為什麼沒有佔據更多的領土?
    明成祖朱棣奪位成功後,並沒有在南京登基,而是遷都北京,回到當藩王的地方。過去,朱元璋給朱棣的任務就是防備北方的蒙古人進入中原,朱棣當藩王時,這個任務完成得很好。但當了皇帝後,卻沒有放下這個擔子,而是以天子的身份,當起了國門的守衛者。
  • 明成祖朱棣究竟有多厲害?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受封為燕王,後發動靖難之役,攻打侄兒建文帝,奪位登基。明成祖的統治時期被稱為"永樂盛世"。從永樂八年(1410年)開始,明成祖朱棣親自率領明軍進行北伐,迫使蒙古本部的韃靼稱臣納貢。永樂十年(1414年),明成祖朱棣舉行第二次北伐,擊敗了蒙古另一部瓦剌。
  • 耗資248萬兩銀子重建的大報恩寺,其實是朱棣的懺悔之作!
    在南京,也有一座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被稱為「百寺之首」的千年寶剎,它,就是大報恩寺,而大報恩寺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評價,與明朝一位皇帝是密不可分的,他就是明成祖朱棣,應該說,大報恩寺是一座滿含朱棣愧疚之心重建而成的寺廟,其箇中原因,可謂大有深意。
  • 明成祖朱棣四個兒子,結局不同,誰死得最慘?
    靖難之役,朱棣成功攻進了南京,取代了建文帝朱允炆,自己即位為皇帝,成為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改年號永樂,也就是永樂皇帝,死後廟號為明成祖。朱棣的後宮妃嬪很多,除了皇后徐氏,即明朝開國名將徐達的長女,朱棣後宮還有至少二十幾位妃嬪,其中,還有朝鮮女人。
  • 某國以前就那樣:明成祖朱棣真的「活剮」了三千宮女嗎?
    明成祖永樂帝朱棣是明朝十六個皇帝中最有作為、功業最高的皇帝,一生取得了輝煌的文治武功,開創了明朝的盛世巔峰,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完全意義上的盛世——永宣盛世,堪稱「千古一帝」。但「譽滿天下者必毀滿天下」,明成祖是造反奪位,當皇帝後又得罪了不少利益集團。所以明成祖朱棣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具爭議的皇帝之一,甚至有人說他曾活剮了三千宮女。那麼明成祖朱棣真的「活剮」了三千宮女嗎?據說在永樂年間,明成祖發現有宮女和太監談戀愛。
  • 模仿「靖難之役」,朱高煦處心積慮發動叛亂,緣何沒成朱棣之二?
    其次,也是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朱瞻基本人確實比當年的建文帝朱允炆飽經磨礪和更有才幹,而且再加上之前有過朱允炆失掉江山的例子作為前車之鑑,也確實令朱瞻基吸取教訓而「更有後人知警也」,從而成功粉碎了大明歷史上第二次出現的叔叔奪取侄子皇位的陰謀。殘疾皇帝朱高熾的帝王之位 居然是朱棣衝著朱瞻基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