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西廠?西廠到底有多厲害?

2020-12-14 迪博愛學習

我們在看跟明朝有關的電影電視劇時,都會接觸到三種組織機構:錦衣衛、東廠和西廠。在影視劇中,這三個組織機構的人都是能飛簷走壁、以一敵十甚至是能利用空氣打爛桌椅的武林高手。

不僅功夫高深,多是以太監的身份出場,話不多但是神秘感十足。最近很多短視頻平臺在翻拍陳坤主演的電視劇裡面西廠的形象,可以說很多人看完對於這個組織更是充滿了好奇。

今天給大家普及一下明朝的東西廠和錦衣衛到底是什麼?

01什麼是錦衣衛?

錦衣衛與東西廠三個機構被合稱為廠衛。錦衣衛是明朝專有的軍政搜集情報機構也可以說是特務機構。它在組織當中可以說建立最早、存在的時間最長的。錦衣衛的前身是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來改置錦衣衛,首領被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是皇帝親信的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錦衣衛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在內,並且有權對他們進行不公開的審訊。

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此外錦衣衛也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

02什麼是東廠?

明成祖朱棣起兵靖難成功後,當時朝中很多大臣並不承認朱棣王朝的合法性,朱棣本身對於朝中的大臣也不是很信任,並且民間還有朱允炆還活著的傳說。那時的人民只認正統,如果朱允炆真的還活著那必將威脅到自己的統治。

為了能夠加強中央集權,明成祖朱棣便想著利用一個部門去收集監督和鎮壓反對力量,因為錦衣衛是外部機構,使用起來很不方便,於是明成祖朱棣設立了東廠,也就是「東輯事廠」,是明代的特權監察機構、特務機關和秘密警察機關,併兼專門監視錦衣衛的意圖。

朱棣不重視太祖關於宦官不得幹預政事的禁令,重用親信宦官為東廠首領,起初是直接接受明成祖朱棣的統領,後來指揮管理權下放到了宦官的手中,權力超過了錦衣衛。由於東廠權力在錦衣衛之上,且只對皇帝負責,不經司法機關批准,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從而開明朝宦官幹政之端。

03什麼是西廠?

說到西廠,很多人會想到電影裡陳坤說的:

你問我什麼是西廠?東廠管不了的事我來管,東廠做不了的事我來做!

從這句話可以能看出,西廠肯定是獨立於東廠之外的一個組織,且擁有比東廠更大的權力。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成化初年,東廠由太監尚銘掌管。尚銘是個很貪婪而且深藏不露的人,他利用職權敲詐勒索,手段高明,獲取了大量不義之財。這時,有個在外偵事的太監汪直特別眼紅東廠,也想得到這塊肥肉,於是他不斷地向明憲宗表態,如果由他來掌管東廠,一定會比尚銘管理得更好。

明憲宗經過再三考慮,決定再設立一個與東廠一樣的特務機構,由汪直管理,看他和尚銘究竟誰的本事更大。於是在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由汪直主管的西廠建立起來。

西廠設立以後,汪直開始排除異己,很多朝中大臣如兵部尚書項忠、左都御史李賓、侍郎程萬裡等人都被他誣陷而被罷免官職。很多被西廠盯上的大臣都是嚴刑逼供,行為過激,導致朝野上下怨聲載道。最後導致亦思馬進犯宣府,明憲宗由此對汪直十分惱火,便下旨撤銷了西廠,汪直也被調到南京御馬監任職去了。正德元年,西廠短暫復開五年後又被撤銷。

《明朝錦衣衛和東西廠》書中收錄了吳晗先生論及廠衛制度的大部分作品,並以廠衛制度的端倪、初創、興盛、衰亡為線,對章節內容進行了編排,系統、詳細地闡述了錦衣衛、東西廠等特務機構的歷史、特點、功用、危害,讓你一本書洞悉明朝的廠衛制度!

對明朝東西廠、錦衣衛歷史感興趣的讀者推薦讀一下這本書,目前做活動領券購買僅需19.8元,相當於5折的優惠。

相關焦點

  • 明朝時期,錦衣衛與東、西廠有什麼區別,哪一個權力最大
    錦衣衛,東廠和西廠,大家知道,他們是明朝的特務機構。但是,他們成立的背景,隸屬關係,權力大小,很多讀者並不清楚,小編用這篇文章,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對中央和地方政權機構,進行了巨大的改革。
  • 從西廠到傳奉官,成化皇帝為什麼一直需要與文官對抗
    我們首先說西廠的事情。關於西廠的影視作品其實大家都曾經看過,特別是《龍門飛甲》當中的雨化田,一句「東廠管的了的我要管,東廠管不了的我也要管」,讓大家對西廠的霸道印象可謂十分深刻。那麼歷史上的西廠是不是這麼厲害霸道呢?答案是肯定的。歷史上的西廠就是這麼的霸道和厲害。
  • 明朝的東廠、西廠、錦衣衛分別是幹嘛的?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西廠是是由明憲宗建立的,也是作為特權特務部門,權力一度壓過東廠和錦衣衛。當時因為李子龍的旁門左道蠱惑人心,讓皇帝疑神疑鬼,遂讓汪植建立起西廠。但是,由於汪植的膨脹,一心想著升官發財,導致民怨紛起,最終西廠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年。
  • 西廠提督汪直真是個權傾朝野的壞人嗎?
    你真的以為汪直僅僅依靠是萬貞兒身邊近侍的身份,就能突然一步登天變成了西廠的廠公?御馬監當時與兵部共同執掌大明兵務,被稱為內廷的「樞府」,汪直就是在御馬監掌印太監的身份基礎上,成為了提督西廠太監。明憲宗有多寵溺,多信任汪直,由此可見一斑。但是成化年間,在有錦衣衛與東廠的情況下,明憲宗為什麼要新設一個職權相似的刑特機構?難道僅僅是為了滿足汪直的權力欲?
  • 名校 「活力教育」激揚學校生命力——廣東省中山市西廠小學「活力教育」品牌探秘
    經過多番思考,李園萍認為還是應該先讓學生從玩開始,在玩中學,學中玩,並以此作為學校長遠發展的新突破口。西廠小學的活力大課間,我們也有幸參與。只見師生們排列在操場上,每人手中都拿著一根彩色海綿棒。他們隨著音樂節奏翩翩起舞,並齊聲呼喊著:「試劍、敬禮、亮劍。」李園萍告訴我們,這是學校老師自行創編的活力擊劍操,最大的亮點在於融合了舞蹈和擊劍精髓,顯得既好看,又好玩。
  • 明朝四大特務機構分別是什麼?哪一個最厲害?
    二、朝廷的各個衙門都有東廠人員坐班,監視官員們的一舉一動。東廠的首領稱為東廠掌印太監也稱廠公或督主,是宦官中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第二號人物。通常以司禮監秉筆太監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擔任,其官銜全稱為「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簡稱「提督東廠」。除此以外,設掌班、領班、司房四十多人,由錦衣衛撥給,分為子醜寅卯十二顆,顆管事戴圓帽,著皂靴,穿褐衫。
  • 【萬姓】明朝「西廠」誰喊廢除的?四川眉山人萬安
    明朝萬姓人大約有12萬,排在第120位以後,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北和浙江,人口佔萬姓總人口的一半多。四川、江蘇和安徽的人口,佔了萬姓總人口的23%。江西是萬姓第一大省,有3.2萬多人。 內閣首輔萬安,廢除了西廠機構 四川萬姓人在明朝最為有名的莫過於萬安了。
  • 南京大廠西廠門17年前命案終於破了!過程離奇
    2003年12月5日南京大廠西廠門畢窪路發生一起命案一名女子在出租房內被人勒死案發後公安機關迅速調集精幹警力成立專案組全力開展工作但受歷史條件限制該案經持續偵查一直未能取得突破輾轉千裡、查閱海量戶籍檔案面對這種劇本都寫不出的曲折情況,警方決定讓擔任過刑警大隊大隊長、且有過戶籍工作經驗的老刑警李冒軍帶隊,帶領一老一少兩名骨幹民警,組成「尋親三叉戟」奔赴西安展開調查。
  • 明朝的廠衛是什麼意思,分別是指什麼
    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時出現,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對新政權並不十分支持,而朱棣也對朝廷大臣多不信任。他覺得設在宮外的錦衣衛使用起來並不是很方便,於是決定建立一個新的機構。在朱棣起兵的過程中,一些宦官和和尚出過很大力(如鄭和、道衍),所以在他心目中,還是覺得宦官比較可靠,而且他們身處皇宮,聯繫起來也比較方便,於是朱棣一反太祖關於宦官不得幹預政事的禁令,重用宦官。
  • 明朝的四大特務機構,誰最厲害?都以為是東、西兩廠,其實並不是
    明朝初年的軍制相對簡單,基層的單位主要為「衛」與「所」,歸屬京城管轄的衛所大約有48處。朱元璋為了進一步改革禁衛軍建制,他組建了12個親軍衛,而「錦衣衛」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負責掌管錦衣衛的指揮使,一般都是皇帝身邊的親信武將,極少出現由太監出任的情況。
  • 刑部尚書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
    封建王朝統治者為了分權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將中央分為六部,而六部的最高長官則被稱為六部尚書,尤其是明代以後,丞相被廢除,六部長官的權力更大,地位更高,成了萬千讀書人十分仰慕的職位,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其中的刑部尚書,刑部尚書在古代究竟承擔什麼職責,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