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四大特務機構分別是什麼?哪一個最厲害?

2021-01-15 歷史上的今天官網

明朝四大特務機構分別是: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可以說當這四個機構並存的時候,也是中央集權最甚之時。政治高度緊張,人人自危。

錦衣衛

錦衣衛,是明代專有軍政特務機構,其前身為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其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毀錦衣衛刑具,所押囚犯轉交刑部審理;同時下令內外獄全部歸三法司審理,將錦衣衛廢除。明成祖時,錦衣衛又得以恢復,並由北鎮撫司專門處理詔獄。有明一代,錦衣衛一直存在。

他們直接聽命於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延續至1661年南明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與掌衛事任子信於咒水之難被殺才可說是正式結束長達290年的歷史。

清朝入關以後,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設立錦衣衛。順治二年(1645年),改稱鑾儀衛。清朝的錦衣衛僅存在一年。

東廠

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明成祖朱棣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力量,決定設立一個稱為「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的新官署,命所寵信宦官擔任首領。建立東廠還有監視錦衣衛的意圖。東廠建立更深的背景是明代加強中央集權。

東廠的職能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一人掌理,委以緝訪刺探的大權。東廠的偵緝範圍非常廣:一、朝廷會審大案、錦衣衛北鎮撫司拷問重犯,東廠都要派人聽審。二、朝廷的各個衙門都有東廠人員坐班,監視官員們的一舉一動。

東廠的首領稱為東廠掌印太監也稱廠公或督主,是宦官中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第二號人物。通常以司禮監秉筆太監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擔任,其官銜全稱為「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簡稱「提督東廠」。

除此以外,設掌班、領班、司房四十多人,由錦衣衛撥給,分為子醜寅卯十二顆,顆管事戴圓帽,著皂靴,穿褐衫。其餘的人靴帽相同,但穿直身。

具體負責偵緝工作的是役長和番役,役長相當於小隊長,又叫「檔頭」,共有一百多人,也分子醜寅卯十二顆,一律戴尖帽,著白皮靴,穿褐色衣服,系小絛。役長各統帥番役數名,番役又叫「番子」,又叫「幹事」,這些人也是由錦衣衛中挑選的精幹分子組成。

東廠不僅在機構及人員配置上更加精幹合理,而且在偵緝行動上制訂了相當嚴密的制度。如每月初一東廠都要集中布置當月的偵緝工作,廠役在東廠內抽籤決定所負責的地盤。在文獻記載中可以發現,東廠廠役的工作種類都有特殊的名稱。例如監視朝中各部官員會審大獄及錦衣衛拷訊罪犯者名為「聽記」,在各處地方官府訪緝者名為「坐記」,還有某位官員有何舉措,或某城門捕得要犯,胥吏記錄上報東廠者名為「打事件」。

西廠

西廠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稱,全稱"西緝事廠"。明憲宗時為加強特務統治,於成化十三年(1477年)於東廠之外增設西廠,與東廠及錦衣衛合稱廠衛,用太監汪直為提督,其權力超過東廠,活動範圍自京師遍及各地。後因遭反對,被迫撤銷。正德元年短暫復開五年後又被撤銷。

西廠直接聽命於皇帝,不受其他任何機構和個人的節制。西廠作為一個短命的特務機構,前後只有兩任提督,分別是汪直和劉瑾。

到了憲宗的孫子武宗繼位後,大太監劉瑾掌權,宦官勢力再度興起,正德元年(1506年),西廠復開,由太監谷大用領導。好笑的是,西廠與東廠雖然都受劉瑾的指揮,但兩者之間不是互相合作,而是爭權奪利,互相拆臺。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劉瑾又自建了一個內行廠,由本人直接統領,其職能與東、西兩廠一樣,但偵緝範圍更大,甚至包括東西廠和錦衣衛。一時間,錦衣衛、東西廠、內行廠四大特務機構平存,緹騎四出,天下騷動。

正德五年,劉瑾倒臺,明武宗下令撤銷西廠和內行廠。西廠作為一個臨時產品,就這樣在歷史上永遠地消失了。

內行廠

廠衛是明代特務政治的工具,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東廠、西廠和內行廠的頭目,多由司禮監太監充任。明武宗正德初年,以當時八虎之一的馬永成掌管東廠,以八虎的另一成員谷大用掌管西廠。當時司禮監太監劉瑾因與他們有矛盾,又在京師榮府舊倉地(即四司之一的惜薪司)另設內行廠,自成系統,偵緝範圍比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三個特務機構還要大,除監察臣民外,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也在監察之例,權勢居東、西廠之上,用刑尤為酷烈。錦衣衛偵伺一切官民,廠則偵察官民和錦衣衛;西廠有時還監視東廠,內行廠則監視官民和廠衛,而皇帝直接領導與監督所有偵察機關,構成一套偵察特務體系。

正德五年劉瑾倒臺後,內行廠與西廠亦一同被裁撤。雖然內行廠僅存在五年,但亦殘害了不少忠良。

相關焦點

  • 明朝的四大特務機構,誰最厲害?都以為是東、西兩廠,其實並不是
    明朝的錦衣衛作為特務機構,想必很多人已經了解。但鮮有人知的是,除了錦衣衛之外,明朝還曾出現過三大特務機構。每當緹騎出動時,天下必會因此騷動。四大特務機構掌權時期,上至藩王宰相,下至普通百姓,幾乎都處於其監視之下。若是有人稍稍拂逆了他們的命令,就會面臨家破人亡的悲慘下場。
  • 明朝令人毛骨悚然的特務機構,你認識嗎?
    明代的廠衛特務機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又有過哪些令人髮指的惡行呢?「緹騎」鏑衣衛錦衣衛是明朝的一個官署名稱,全名叫作「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也就是皇帝的侍衛親兵兵署。根據明代初年的軍隊設置,皇城的禁衛軍由12個親軍衛隊組成,而錦衣衛是其中之一。錦衣衛由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設立。
  • 明朝時期,錦衣衛與東、西廠有什麼區別,哪一個權力最大
    錦衣衛,東廠和西廠,大家知道,他們是明朝的特務機構。但是,他們成立的背景,隸屬關係,權力大小,很多讀者並不清楚,小編用這篇文章,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對中央和地方政權機構,進行了巨大的改革。
  • 東西廠和錦衣衛,明朝皇帝的特務機構和私人衛隊,誰的權力更大
    東廠、西廠、錦衣衛通稱廠衛制度,是明朝所特有的一種政治形式。皇帝的私人衛隊——錦衣衛錦衣衛雖然名氣沒有東西廠大,但是卻是三者之中成立最早的,也是存在時間最久的。明朝的詔獄基本上就是皇帝的私人監獄,錦衣衛在皇帝的直接指揮下,繞過司法制度,直接皇帝讓辦誰就辦誰。這裡需要注意一下密緝兩個字,密緝就是秘密的偵查逮捕,從這裡可以看出錦衣衛還有特務的職能。
  • 古代的特務機構最早產生於何時?歷史上有哪些特務機關?
    古代的特務機構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在歷代都有大量的特務機構花樣翻新一般湧現出來,那麼他們都是如何選拔?他們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一、 歷史悠久的帝國暗衛 古代的特務機構,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當然不是今天的著名動漫《秦時明月》裡面的「羅網」那種虛構的機構。
  • 最早的「國家特務機構」在中國,卻成「黑暗」與「恐怖」的代名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最近網絡上很火的一句話,叫做「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都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光明不可能照耀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因此,歷史上任何一個王朝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需要有人去處理。而這個機構設立的初衷,恰恰就是為了處理這些陰暗的事情。
  • 歷朝歷代的「特務」機構都有哪些,他們是如何工作的
    古代的特務機構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在歷代都有大量的特務機構花樣翻新一般湧現出來,那麼他們都是如何選拔?他們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一、 歷史悠久的帝國暗衛 古代的特務機構,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當然不是今天的著名動漫《秦時明月》裡面的「羅網」那種虛構的機構。
  • 明朝的廠衛是什麼意思,分別是指什麼
    廠衛,是明朝內廷偵察機構。廠,指東廠、西廠、大內行廠;衛,指錦衣衛。合稱廠衛。1.錦衣衛,是明朝專有軍政搜集情報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依仗和侍衛。
  • 《爵跡》四大魂獸分別是什麼?看不見摸不著的竟然最厲害
    《爵跡》四大魂獸分別指的是什麼?《爵跡2》一上映就受到了很多的關注,網友們對這部電影中的謎團存在了一些疑惑。那麼,《爵跡》四大魂獸到底指的是什麼呢?又有什麼神奇的能力呢? 首先,《爵跡》中四大神獸分別指的是自由、寬恕、祝福和諸神黃昏四個。
  • 明朝最牛的兩個廠長,文武百官都怕,小孩聽到都嚇哭
    當今美國有CIA和FBI,明代也有自己的特務機構那就是中國有錦衣衛和東廠。錦衣衛的資格很老,是明朝第一屆扛把子朱元璋設立的,由一些他自己信得過的人來擔任,負責監督這些文武百官。這個機構實際說白了就是用來除掉一些創業元老,保障朱元璋的個人利益,等到這些元老被清理得差不多,那些工具人也就被辭掉了,辭退的理由是:你們錦衣衛用刑太過,一個刑具幾百斤重會壓死人滴,這樣下去不行啊,會引起公憤,為了你們著想還是把這個機構取消掉吧。於是朱元璋又成了老好人即取消掉了錦衣衛,自己的利益更是得到了保障。
  • 清朝「六部尚書」分別是哪六部?哪個部門最厲害?
    隋朝初年,為了更有效率地管理龐大帝國的各項事務,"吏部、禮部、兵部、度支、都官、工部"六大部門應運而生,它們分管不同方面,有效提高了政府機構的辦事效率。後來唐朝建立,度支、都官這兩個極富異域色彩的名詞變為了戶部、刑部。因為六部制度的顯著優勢,此後的歷朝歷代將其沿用,直至清朝滅亡。那麼,尚書制度末期的清朝時,"六部尚書"中哪個部門最厲害?
  • 明朝為什麼有那麼多厲害的太監?是皇帝太昏庸,還是太無能?
    如果我們不用歧視的目光看太監,回到明朝的政治體系中去研究,就會發現,明朝的太監沒有理由不厲害。明朝太監之所以厲害,它是有制度保障的,宦官集團被作為一派政治勢力,協助皇帝,用於平衡文官集團。 歷史上,還沒有哪一朝的宦官,被作為政治勢力集團,得到制度層面的保障。
  • 國軍四大特務的後代如今怎樣?除毛人鳳後人外,其餘人大都很平凡
    所謂的地下工作就是特務工作,每個軍隊在戰爭期間都會培養地下工作者,然後將他們派出去。這些地下工作者的主要任務就是監測敵軍動向,竊取敵軍情報,並且擾亂敵軍的後方工作。 國民黨在內戰時期就培養了許多厲害的特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戴笠、毛人鳳、李士群以及徐恩曾四人,他們也被稱為國民黨的四大特務。
  • 古代特工機構:漢朝的最陌生,唐朝叫作不良人,清朝的隱藏最深!
    其實特工不是近現代的產物,也不是只有美國的特工最厲害。在中國古代,也有很多特工存在,他們或潛伏於敵軍陣營執行監視任務,或受皇帝、太后委派行走在朝野與市井之間,體察官情、民情。明朝--錦衣衛和東廠說起中國古代特工,大家最熟悉的應當是明朝的錦衣衛和東廠逐了。錦衣衛是朱元璋時期為了加強皇權統治,而專門設立的特務機構,由皇帝直接統領和指派任務。主要負責監察官員和民間的情況。
  • 什麼是西廠?西廠到底有多厲害?
    今天給大家普及一下明朝的東西廠和錦衣衛到底是什麼?01什麼是錦衣衛?錦衣衛與東西廠三個機構被合稱為廠衛。錦衣衛是明朝專有的軍政搜集情報機構也可以說是特務機構。它在組織當中可以說建立最早、存在的時間最長的。錦衣衛的前身是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來改置錦衣衛,首領被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是皇帝親信的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
  • 中國四大機場群,一個比一個厲害,哪一座機場有你的貢獻?
    對於經常長途旅遊的人來說,乘坐飛機是最便捷的一種交通方式。雖然國內的航空事業發展起步較晚,但取得的成績卻不俗,在2018年全國累計乘坐飛機的旅客人數達到12.6億人次,其中國際航線完成了1.26億人次,增幅最高,這和日趨火熱的出境旅遊是分不開的。
  • 《特務生涯》熱拍,王亞楠演繹最善良的特務
    《特務生涯》劇照  搜狐娛樂訊 由實力明星王亞楠主演的電視劇《特務生涯》正在揚州緊張拍攝,劇中一向以正面、陽光形象示人的王亞楠,詮釋一個潛伏特務的悲劇人生王亞楠透露:劇中年度跨越40年,從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演到老年,要拍500多場戲,他坦言自己快被累瘋了,但是碰到一部自己喜歡的作品,再辛苦也值得。  連續十幾天拍到凌晨3、4點  王亞楠成名很早,還在學生時代他就主演多部作品,並取得觀眾廣泛認可。
  • 《特務生涯》熱拍 王亞楠演繹史上最善良的特務
    王亞楠主演的電視劇《特務生涯》正在揚州緊張拍攝,劇中一向以正面、陽光形象示人的王亞楠,詮釋一個潛伏特務的悲劇人生。王亞楠透露:劇中年度跨越40年,從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演到老年,要拍500多場戲,他坦言自己快被累瘋了,但是碰到一部自己喜歡的作品,再辛苦也值得。
  • 中國歷史上最不敢惹的神秘組織,朝陽群眾暫居第二,榜首無人敢惹
    不過,有一些什麼組織非常的厲害,根本就不敢惹。我們一起來看看。  TOP 7 墨家  墨家,先秦諸子中特殊的代表,尚賢任俠,助貧扶弱,是與戰國亂世似乎格格不入的正義使者。墨家素以紀律嚴明、組織嚴密為其團體特徵,這使他們在百家之中顯得尤為神秘。墨家是先秦時代唯一的有嚴密組織和嚴格紀律的學派,學派的首領稱為「巨子」,下代巨子由上代巨子選拔賢者擔任,代代相傳。
  • 民國四大特務後代如今怎麼樣?戴笠家罪不可赦,毛人鳳家成董事長
    ——南朝·梁·蕭衍《新酒肉文》對於國民黨內部人員來說,最討厭也是最害怕的部門就是中統局和軍統局。這兩個單位的人都是國民黨內部的狠角色,專門幫助老蔣幹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老蔣可以把外面的將領控制得死死的,這兩個單位功不可沒。這單位裡面的人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特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