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收感謝信,連續五年獲評星級司機,浙大這位校車師傅值得一個大寫...

2020-12-17 浙江大學

365天全年基本無休

除夕夜仍堅守崗位

入職浙大校車隊5年

從未發生事故

連續5年獲評星級司機

恪盡職守、助人為樂的他

是師生口中親切的「樊師傅」

也是屢次收到感謝信的「樊師傅」

他就是浙江大學優秀校車司機樊建慶

接二連三的感謝信

源於他「義不容辭的小事」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好感動……點讚!」前不久,樊建慶收到了一封感謝信,而其實這已經是他近期收到的第三封感謝信了。看到感謝信,樊建慶一個勁兒地說:「這都是我義不容辭的小事,不用放在心上。」

義不容辭,是樊建慶提到自己善舉時用得最多的詞。今年4月9日是華家池校區高知到玉泉校區體檢的日子,樊建慶負責接送這批退休教職工。大家上車時,細心的樊建慶就注意到了步履蹣跚的沈少白老師,看他行動不便就主動上前將他攙扶上車並安頓他坐好,到達玉泉校醫院後又將他攙扶下車。體檢完返回華家池校區時,樊建慶發現年邁的沈老師已經沒有力氣下車回家了,於是他趕快上前將沈老師抱下車安頓在附近的椅子上休息,自己去借了一輛小轎車親自送沈老師回家。

面對眼前這位不知姓甚名誰,家住哪裡,但卻急需幫助的老人,樊建慶毫不猶豫地施以援手。當他把86歲的沈老師送回家並交到他愛人手裡時,老教授的愛人不停地道謝並詢問他的名字。樊建慶只說這是他力所能及的小事,沒想著要得到表揚,便匆匆離開了。

校車司機中有位善良又貼心的樊師傅,這在浙大師生中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看著一封接著一封被送到車隊的感謝信,樊建慶只是笑呵呵地說著,這都是義不容辭的,真的不需要感謝。

而這樣的義不容辭樊建慶說與他自身的經歷有關。如今,他仍然清晰地記得,前些年,自己八十多歲高齡的老父親走丟,多虧了好心人送回家時的激動與感恩。從那時起他就下定決心以後見到這樣的事情一定要做。推己及人,現在樊建慶在開車時看到遠處有老人或小孩都會主動停下來等他們走過,「老人和小孩走路不靈活,作為司機要多照顧他們一段路。」

蟬聯兩屆的四星級司機

在服務師生中感受快樂

樊建慶在車隊裡連續五年獲評星級司機、蟬聯兩屆四星級司機(五星級空缺),要說什麼是他的法寶,那就是端正心態。「心態擺正,工作就能順順利利地進行了。」樊建慶一來到浙大工作,就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並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就是為師生服務。

除了主動攙扶接送老教職工,平日裡,樊建慶主動為師生提供服務的時候還真不少。樊建慶的班車是教師專用,但是在保證教職工夠坐的前提下,他還是會接受著急上課的學生;只要是在他車上丟的東西,樊建慶都會收起來並聯繫失主或委託車隊尋找失主;看到車隊在所有班車上統一配置了針線包、雨傘、垃圾袋等便民物件以備不時之需,樊建慶便妥善保管,合理利用,「東西雖小,對急需的人而言卻很重要。」而坐過樊建慶車的老師們都知道,他的車廂總是特別整潔,原來為了給師生提供良好的乘車壞境,每天出車前他都會進行一次清掃,「一般用拖把清理後,還會用毛巾再仔細地擦一遍。」

除了積極服務師生,這位優秀校車師傅還心系同事。一年365天,樊建慶基本不休假,因為是杭州本地人,他常常關照同事,主動多包攬一些任務,遇到節假日就讓外地的同事們先休假。每年除夕,樊建慶都會接送華家池校區的留校生到紫金港校區吃年夜飯,「安全地將他們送到紫金港校區,看到他們開心地吃著團圓飯,哪怕自己晚點回去陪家人我也感覺很幸福。」

樂觀外向的樊建慶很健談,乘坐班車的師生們常常搞不清班車的運行路線,他會一遍一遍耐心地介紹;現在坐車的教職工見到他都會主動跟他聊聊天,樊建慶也很享受這樣的交流,「每天和大家笑一笑、聊一聊工作中的小事,我很開心。」

生活井井有條

工作踏實細心

18歲入伍參軍,22歲退伍,四年的部隊生活不僅鍛鍊了樊建慶的獨立生活能力和嫻熟的駕駛技術,也給他樹立了一生以貫之的道德準則。部隊上講究良好的軍民關係,所以他到了地方上也能很好的擺正心態幫助大家。部隊上要求嚴格,那句「行車別疏忽,疏忽終身苦,害人又害己」的口號,他一直銘記在心。

樊建慶說,部隊所給予自己的「財富」讓他受用終生,所以他把自己唯一的兒子也送到了軍隊。樊建慶的妻子早逝,他獨自帶著兒子生活十多年了。提起兒子,他的眼裡心裡都流露著歡喜。「成績從小就名列前茅,聽話不惹事,還考上了重點大學……」講到這裡,樊建慶泛起笑意。

兒子喜歡魔方,做得也像模像樣,樊建慶便支持他的興趣,平日裡一些魔方的專業詞彙樊建慶也能信手拈來。現在兒子已經研究生畢業參加了工作,父子倆的生活平靜而有規律。同樣經歷過軍隊生活的父子倆生活很合拍,下班後鍛鍊身體,飲食作息規律,樊建慶說:「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照顧好自己不給兒子添亂。

樊建慶出車的班次排得很滿,一周之間除了常規班次還安排了三次長途外派,終於在周日才有了短暫的時間接受採訪。採訪間隙,樊建慶拿出自己的一沓任務單,已經安排到下周日了。

採訪當天,剛下過雨,氣溫還有點低。樊建慶剛剛乾完活,腦門兒上掛著汗珠。他穿著簇新的白色短袖,襯得本就精瘦的他更加精氣神十足。

結束了採訪樊建慶就又要出任務了,「今天很輕鬆,只要往返紫金港校區和華家池校區,我得早點收拾收拾待會兒就要人多起來了。」

文字記者:李靈 | 張沛

攝影記者:李靈

部分圖片來源於樊建慶本人

今日編輯:陸盈盈

責任編輯:葉鑫

相關焦點

  • 浙大「手模」閃亮登場!這,才值得看
    這位逆行的女英雄就是浙大一院的鄭霞。作為浙江省「最早逆行、最晚歸來」的援鄂醫療專家,鄭霞在堅守武漢金銀潭醫院的72天裡有過挫敗,有過疲倦,但令她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欣喜與期待,她說,「看著一個個生命的重生,對我是莫大的鼓舞。」如今,鄭霞已平安回到杭州,正為打贏疫情阻擊戰繼續奮鬥。
  • 內江校車司機鬥氣猛追逼停公交車 車上還有9名學生
    經調查,涉事校車屬內江城區某藝術學校所有。6月1日,校車隨車照管人員鄧女士回憶說,事發當天,校車停在太子碑公交站點等候學生時,隨後駛來的一輛公交車在校車後方連續按喇叭,公交車司機還罵人。公交車超車後,此時仍停車等候學生的校車司機伍師傅認為自己停車並無問題,卻招來罵聲,一時想不過,便發動校車追趕公交車。  鄧女士介紹,事發時,校車上已有9名學生。
  • 兩名小學生,一個8歲,一個9歲,在校車司機倒下後動手剎住了車
    校車突然來了個可怕的轉彎,原來司機患急病癱倒了,而校車仍在行駛。諾蘭和託馬斯看見,司機從座位上倒了下來,像是還想要剎車,就向校車的前部跑去。諾蘭一般都坐在校車的前部,在這裡可以看著司機。正因為他經常看司機開車,對校車的操控就有些熟悉。諾蘭忘了該按哪一個黃色按鈕,但想了一下就知道了。他說,就是那一個,拉出來,旋兩次,然後鬆手。就這樣剎住了車。有記者問:「後來你放心了吧?」他答道:「放心了,感謝上帝。」
  • 五年45次校車事故回顧、分析與對策
    國家教育部及有關部門立即做出部署,要求各地立即開展對中小學生和幼兒上下學乘車安全情況排查,開展中小學和幼兒園接送車輛管理檢查,集中進行一次中小學生及其家長交通安全教育等, 希望切實加強管理,避免再次發生校車事故。2011年11月27日,溫家寶總理在第五次全國婦女兒童工作會議上表示,「近來,一些地方連續出現令人痛心疾首的重大校車安全事故。這件事情提起來,我心裡也很不安。」
  • 這位師傅身處平凡崗位卻有著不平凡的堅守
    2019年9月7日下午16:30分左右,潘東明師傅正載著乘客在倉街上緩慢行駛,突然潘東明師傅注意到前方有一位中年男子(管明超,後稱管先生)神色緊張,懷抱一名小孩匆忙趕到車門前,小朋友當時頭上磕破了一個大窟窿,血流如注,上衣和臉上全是血,潘東明師傅立馬停下車,示意後座的乘客往旁邊坐,讓這位管先生坐進車來。
  • 曝唐嫣連續五年資助貧困學生,曾多次收到受助者感謝信
    從2016年到2020年,唐嫣資助貧困學生這件事,已經堅持了整整五年。8月12日,一位名叫桑東有緣的博主發了一條動態,並附上了兩張聊天記錄截圖。和這位博主聊天的對象大家基本都不陌生,她就是唐嫣。該博主告訴唐嫣,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有個女孩子想高中,問可不可以資助生活費和學費。
  • 校車司機會幫大學生解高數 常用英語與留學生聊天
    通訊員萬襄甜 攝  每天清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學生在北區坐上校園電瓶車時總會發現,司機李師傅在認真地閱讀《CHINA DAILY》(《中國日報》英文版),或是捧著一本考博英語在背誦。這樣的情景已有大半年。  「他連大學英語四級都過了,有時還會幫我們解高數題呢。」天天搭乘電瓶車的該校大三學生巴忠琳感慨道。
  • 東莞:一封感謝信,揭開一段愛心接力故事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偉 通訊員 虎宣2020年12月13日下午,東莞虎門威遠炮臺收到了一封滿滿5頁的手書感謝信和一面印著「助人為樂 情滿人間」字樣的錦旗,從而揭開一段愛心救助遊客的暖心故事。
  • 遼寧撫順:校車司機為爭路與對面司機口角還動手打人 被捅成重傷
    正常情況下,校車應該享有優先通行權,其他司機應該禮讓。然而遼寧撫順清原縣的校車司機左某卻因為爭路和另一名司機鄒某打了起來。左某沒打過對方,被鄒某持刀捅成多處內臟重傷,構成三處傷殘。2020年12月,鄒某因故意傷害罪被判刑3年5個月。 鄒某和左某都是遼寧撫順清原縣人。
  • 五年後的感謝信
    9月10日,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留言,是一封時隔五年的感謝信。 2012年年底,人民網收到一條求助留言:「自2011年至今,上海市閔行區康城四期小高層住宅外牆混凝土構件GRC(注)就不斷脫落,砸壞車輛、門窗甚至威脅幼兒園、路人生命和財產安全。
  • 「表彰錦旗+感謝信」,冰城郵政屢獲高校點讚
    郵政人收到的感謝信和錦旗不計其數,有救人、扶貧等。今天要說的這面錦旗和這封感謝信份量十分重,這是哈爾濱市郵政分公司用高質量的服務贏得的來自兩所高校的最高讚譽!截至8月13日,該分公司累計收寄東北農業大學畢業生包裹30000個。8月初,哈爾濱市郵政分公司結合疫情防控需要,針對畢業生不能按時返校的情況,提供了更具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為安全起見,這次所有進駐校園的郵政工作人員都進行了核酸檢測,全副武裝做好了防範工作。
  • 浙大「超模」保潔阿姨火了:換下工作服,你們都很美
    同時,她又把每一個同學當成自己的孩子,像家人一樣無私地給予關愛。她說:「和同學們在一起我很開心,我努力讓同學們每天一回到宿舍就有回到家的感覺。」江華平 風味餐廳主任從18歲到40歲,她在浙大食堂度過了22個年頭。曾經,她是西溪校區同學口中的「食堂姐姐」,如今她被紫金港的同學親切稱呼為「江阿姨」。
  • 美校車司機受學生鼓勵重返校園,完成副學士學位!
    沃德是校車司機,右圖為其畢業照。(網絡圖片)美國麻省弗雷明漢市一名校車司機早年輟學,但在每天接載學生上下學時受他們鼓勵,令他重燃求學激情。他日前在當地社區大學以4.0的GPA(成績平均積點)的優異成績副學士畢業,勵志故事周日(6月5日)獲外媒報導。沃德(Clayton Ward)曾就讀維珍尼亞州的大學,但幾個學期後因無法兼顧學業及工作而輟學,並搬到麻省成為校車司機。自稱是歷史迷的沃德每日開車接送學生時,都會與他們談論當日課程,獲學生異口同聲指希望沃德做他們的老師。
  • 值得一贊!公交車車司機做好事,得到市民感謝
    韋先生乘坐南寧市誠運鑫客運有限公司的605路99號公車時,因粗心大意把一個黑色雙肩包落在車上,幸好被當班司機周守達師傅撿到並上交調度室保管,並聯繫失主到車隊領取失物,韋先生寫下感謝信感謝周師傅拾金不昧的精神。
  • 文明校車,優雅少年丨國小
    走上校車,放下書包,扣上安全帶,聽著校車老師們精心選擇的校車文化,美好的一天即將啟程。孩子們的一言一行折射的是家長的素養,言傳身教就是如此,看我們的家長朋友也是整齊有序的排隊等候孩子的到來。為保證每一位孩子的安全,上下車都需要憑藉校車接送卡或者由家長籤字確認,確保孩子們安全到位。應急門是為了在校車發生事故時,孩子們能最快速度撤離現場的最便捷快速安全出口。操作方式簡便,校車老師可以在三秒鐘內打開車門,保孩子們離開。知道校車為什麼會安全性能高麼?
  • 父親代駕賺錢供兒子考進浙大 杭州父子獲「橙果獎」
    劉榮鋒,則是這49位受獎嘉賓中唯一一位杭州司機。滴滴「橙果獎」是國內首個關注網約車司機子女教育的公益項目,面向當年高考中成績優異的滴滴網約車司機子女,通過頒發獎學金和開展青年發展夏令營的方式,支持司機家庭,助力教育發展。父親代駕賺錢,兒子考進浙大「我和老婆在杭州打工,兒子在老家上學,這些年我們對兒子的關愛很少。
  • 暖心,得知校車司機生日和自己是同一天,小學生準備蛋糕和他一起過生
    近日就發生了一件很暖心的事情,小學生張同學在得知校車司機和自己是同一天生日後,準備蛋糕送給司機過生日,還招呼校車上的同學們和自己一起唱生日歌。 根據某媒體報導,在11月30日的早上,一位小姑娘捧著生日蛋糕,來到了學校定製的公交車司機谷碗順的面前說道:谷叔叔早上好,生日快樂呀「,車上的小同學們一起拍手唱起了生日歌。
  • 濟南這位公交司機做了啥好事,收到大學生的手寫感謝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12月8日上午,濟南公交集團南部公司一隊駕駛員盧可瑞收到了一封大學生手寫的感謝信,信中感謝司機幫助自己找回書包的事情。盧師傅說這本是一件小事,收到感謝信,真是有些受寵若驚。
  • 遏制「校車奪命」須喚醒管理者責任意識
    對話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交通部管理幹部學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張柱庭《法治日報》記者 趙麗《法治日報》實習生 邢懿銘記者:2017年,教育部針對頻發的幼兒被遺忘校車內身亡事故再次發出通知,要求使用校車的教育機構要建立教師跟車制度和收車驗收制度
  • 踢腳線怎麼收口才好看?師傅的方法就很不錯,值得我們借鑑
    踢腳線一般分為木質的與石材的,石材的踢腳線,我們知道可以採用暗鋪的方法施工,這樣做出來的踢腳線,與牆體在一個平面,看上去會比較美觀,且不容易藏灰;而木質的踢腳線,就只能明鋪了,因此就會出現收口問題,那麼踢腳線怎麼收口才好看呢?下面這位師傅的方法就很不錯,非常值得我們來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