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生活就是教室、食堂、宿舍的三點一線?
今天向大家介紹一個由交大設計總院設計的「不一樣的大學」方案—江蘇開放大學。
它榮獲2020年德國設計委員會主辦的Iconic Award大獎,它打破學生黨三點一線的枯燥校園生活軌跡,將校園生活、學習、社交活動融為一體。
關於Iconic Award
Iconic Award標誌性設計獎由德國設計委員會主辦;在德國聯邦議院的大力倡導下,於1953年參與成立。Iconic Award標誌性設計獎覆蓋全建築·大設計的理念,獎項分「標誌性建築設計獎」(Iconic Awards: Innovative Architecture)和「標誌性產品設計獎」(Iconic Awards: Innovative Interior)兩個類別獎項。
而獲獎的江蘇開放大學設計方案則屬於「標誌性建築設計獎」類別。該獎項是一個涉及全建築領域的大設計獎,包括建築、室內、材料、導示. 概念等五大類別。授予建築、建造、不動產和製造行業等各領域的前瞻性建築、創新型產品和可持續性交流,旨在促進建築範圍內各個具體行業內的整體規劃和互動。
總平面圖
校園鳥瞰圖
項目背景
項目位於江蘇南京市江北新區橋林新城,地處浦口經濟開發區,園區匯集智能製造、高端交通裝備、新材料等特色產業。園區已吸引臺積電晶圓製造、上汽集團橋林基地等一批行業知名企業。基地西鄰浦口機場,北鄰秋江路兩條城市主幹道,南側有地跌林山站,並有錦文路過江隧道與南岸溝通,便捷的交通網絡優勢顯著。
設計思路
傳統校園的空間結構往往呈線性,校園中各功能體塊沿著校園交通幹道或其他公共開放空間布置。線性的布局雖然具有良好的宏觀控制能力和擴展能力,有利於形成完整的景觀環境,但也導致各個組織單元相互割裂,校園結構分散,各個單位間缺少應有的交往和聯繫。
由於基地的不規則地形,如果使用傳統行列式布局,將加強基地的割裂感,並使得空間利用率較低。基於以上思考,項目設計打破傳統功能散落的形態,用圓環串聯一系列開放兼容的複合多功能空間,使學校一體化,創造全新校園理念。
多樣化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們能找到適應於他們學習習慣的差異化空間,形成一個「網際網路+教育」生態環。
設計剖析
該項目設計由兩大部分組成,即中心圓環形「智慧環」和沿「智慧環」外圍各個方向呈放射狀分布的建築群組成。
用圓環串聯起放射形空間,使學校一體化,打破傳統功能散落的形態,形成共享、共融、開放的校園布局。
「智慧環」公共教育綜合樓
剖面圖
「智慧環」內部為集信息中心、圖書館、餐飲中心、會議中心、學生活動中心、教師活動中心、產學研中心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教育生活綜合體。
「智慧環」共設六層,共172600平米,其中一層為6米層高,主要放置大型空間,二至六層成高4.5米放置公共空間和教室。
室內電子閱讀室
開放客廳
室內餐廳
「智慧環」的頂部為屋頂花園。設置有環形的連廊,連廊上面為太陽能板,下面為咖啡吧、酒吧及休閒空間。同時還設有一條「1公裡」環形健身跑道。
「智慧環」內設中心花園,朝向中心花園方向嵌入景觀餐廳、小型研討室、大型報告廳等不同功能屬性的「盒子」,打破了單一布局。
「智慧環」與放射體塊通過空中廊道連接,加強區塊之間的有效聯繫。
放射狀建築群
本片區功能主要有行政樓、教學樓、宿舍、醫院、公寓等。
學生宿舍/輪訓公寓
行政樓
小結
江蘇開放大學的設計突破傳統校園布局思維,以圓環串聯一系列開放兼容的複合多功能空間,
使學科與學科之間、學生與學科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有助於產學研相結合以及全新的教育模式的產生,打造共享、共融、開放的校園環境。
主創設計師:金凌駿、杜春宇、黃建雲設計師:陳林、田宇桐、曾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