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阮氏兄弟為何不按序取名,而叫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2021-03-05 不才說歷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不才說歷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水滸傳》中阮氏兄弟之所以叫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因為他們就叫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很多人說你這不是廢話麼!還真不是廢話。《大宋宣和遺事》記載「宋江三十六人」中,這三兄弟就這個名字。他們是活閻羅阮小七,立地太歲阮小五,短命二郎阮進。 而在《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活閻羅阮小七、短命二郎阮小二、立地太歲阮小五分別名列第5、第12、第25。這裡邊阮小二在《大宋宣和遺事》中叫阮進。

  從這個最早的記錄裡我們知道三阮的排名一直是阮小七拍首位。甚至屬於梁山的元老人物。事實也如此。三阮上山早,有地位,有人望,如果不是後邊宋江將隊伍越做越大,三阮的地位會更高。

  說回他們三兄弟的名字。《水滸傳》中說三人一奶同胞。爛賭成性。是不成器的混子,但從阮小七和母親談話中可知,三兄弟很講義氣,輸就輸了,從不打饑荒和耍賴。賭品很好。

  至於三人的名字其實沒什麼可說的。聯繫到後面大明的開國皇帝朱重八,父親叫朱五回,爺爺叫朱初一。可知宋明時期,有名字的大多都是有社會階層的人,沒有社會階層的人大多都叫個數字而已。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也一樣。而李逵本來叫黑牛,王矮虎,還有我們最喜歡的武大,武二,這都是沒名字的。武松這名字估計是他出來闖江湖了,才給自己起的。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或者曾經有過七個兄弟,只活了他們三個,或者是叔伯兄弟排行,或者他們本就是同族兄弟。這都可能造成三人的名字不是阮大阮二阮三。但從他們的名字可以肯定這三兄弟確實出身社會最底層。

  三阮當中只活了阮小七,這雖然讓人感嘆,但阮小七確實也是梁山最好的人物。據說他後來去了越南,然後越南姓阮的都是…這就不說了。有知道的歡迎留言!

註:(本篇由小編進行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相關焦點

  • 水滸傳:為何只有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怎麼沒有小三小四小六?
    水滸傳:為何只有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怎麼沒有小三小四小六?在愛好《水滸傳》的讀者當中,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書中的梁山好漢,阮氏兄弟三人的名字由來,水滸傳:為何只有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怎麼沒有小三小四小六?為此,也讓許多人提出了疑問。
  • 為什麼阮小七能被評為「上上人物」?阮小七披龍袍是故意的
    水滸傳中,有一位好漢被評為梁山眾好漢中的「上上人物」,那便是阮氏三兄弟裡的老么阮小七,阮小七有什麼本事?那就是水裡的本事很厲害,要說起水裡的本事,梁山上比阮小七厲害的人不少,他的兩個哥哥的水性和武功就比小七強,更別說混江龍李俊、船火兒張橫、浪裏白條張順了。
  • 水滸中,阮小二為何會在戰場上自盡?李俊明白卻不敢說
    關於這一點,雖書中並未有具體描寫,可在排位中卻體現了出來,因為6位水軍頭領,排位最高的是排在第26位的混江龍李俊,他也擔任了水軍頭領,緊隨其後的才是阮小二,然後是張橫、阮小五、張順、阮小七,等於是「江州三雄」,完全壓制住了阮氏三雄
  • 不是宋江,是阮小七、魯智深和武松
    在大家的印象中,梁山好漢對待招安的態度分為兩派,宋江吳用等人是主張招安的;武松、魯智深、李逵、阮小七等人是反對招安的,事實上也是如此。
  • 《水滸傳》中最後一個戰死的好漢是誰?是被自己的綽號害死的?
    水滸傳中,阮氏三兄弟都是屬於非常豪爽彪悍的人,他們本事身份地位,但是卻從來不會對誰屈服,當然朝廷也不列外,所以當時宋江的招安就引起了他們的強烈反對,那時候阮小七就把朝廷送來的御酒給喝了後裝了水,之後更是穿上龍袍,蔑視皇權。
  • 姜廣富:徵方臘班師回朝,阮小七被封了個蓋天軍都統制,這是多大的官...
    梁山好漢阮小七,隨軍打開了幫源洞,穿上方臘偽造的龍袍鬧著玩,被奸臣告發,皇帝下旨撤了他的職務,變為庶民。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可也躲過了奸臣們的設計陷害,逍遙自在的活在人世上,娶妻生子,在平安中度過餘生。
  • 《水滸傳》作者失誤寫錯了綽號,還有人煞有介事地追捧,謎底揭開
    那就是阮氏三雄中阮小二的外號叫立地太歲,而阮小五的外號卻叫短命二郎。為什麼不讓阮小二叫做短命二郎?這樣不是更合理嗎?難道是作者搞錯了?為此,子非特意在網上查了一下。 「短命二郎」就是說阮小五就如二郎神一樣兇悍無比。 也有人說:阮小五為兄弟赴湯蹈火,情願上梁山"替天行道"。為了給兄弟報仇將他人全部殺死,正好體現了他"使他人短命"的意思。 還有人說:阮小五眼似銅鈴,手如鐵棒,臉笑心狠,善降災禍,像廟裡立的「二郎神」神像。
  • 阮氏三雄為何叫做二五七?真實原因可能隱藏在跳皮筋的童謠之中!
    在《水滸傳》中,吳用在計劃智取生辰綱時就對晁天王說:若是沒這三人相助,此舉難成。而這三人便是阮氏三雄,這三人雖是打漁的農家出身,沒有什麼文化,但是架子卻大得很,只有吳學究親自去請才能夠請得動,哪怕時晁天王親自出馬,人家都不一定會給你這個面子。這阮氏三雄是何來頭?
  • 阮姓福利,全國各地阮氏字輩派行匯總,你給後代取名字還用排行嗎
    現在家譜在年輕人心中地位越來越低,很多人一輩子都沒看到過一次自己姓氏的族譜,給後代取名老一輩基本上百分之九十都是按照祖先傳下來的字輩派行取名,但現在年輕人為了追求名字的個性化百分之九十都棄用了姓氏派行,你給兒女取名還用派行嗎?請留言。
  • 劫生辰綱時,吳用為何拉上阮氏三兄弟入夥?
    又因為宋代把押送大批貨物的隊伍叫「綱」(比如花石綱,就是押送石頭的隊伍),所以給蔡京送禮就叫「生辰綱」。晁蓋、吳用、劉唐、公孫勝和阮氏三兄弟以及白勝,這八人在楊志押送生辰綱時,用高明的方法下藥,騙過楊志,取得了生辰綱。這個過程,便是「智取生辰綱」。不過,有人好奇:智取生辰綱時,吳用為何拉上阮氏三兄弟入夥呢?
  • 折從阮
    折從阮(891~955),字可久,初名從遠,因避後漢高祖劉知遠諱而改,唐末、五代雲中人,五代著名戰將。  折從阮的祖先系甘肅羌族折掘氏,後來移居到雲中,成為當地的望族。折從阮出生於官宦世家,父親折嗣倫曾任唐麟州(今陝西神木)刺史,官至太子太師。折從阮為人溫和厚道,有長者之風。20多歲時父親去世,「居 父喪,以孝聞」(《新五代史•折從阮傳》)。
  • ——阮
    當然也許到現在為止大家沒有聽說過,沒有見過的原因還是由於阮這個樂器在現代社會當中的流傳度已經不是特別高了,已經沒有太多的人會專門的去學習和去了解他。如果大家有做聽過,想來是因為你看到了許多戲曲方面的表演和一些國家級知名樂隊的表演,在這些表演中還會時常有阮的出現。
  • 「原創」馬龍阮家的「父子銓樞」
    清代許日藻編纂的雍正《馬龍州志》記載:「『父子銓樞』立大街中,明崇禎間御賜兵部武選司阮近賢、吏部文選司阮元聲。」據當地老人回憶,該牌坊上書「父子銓樞」四個大字,四字中間有直書的「綸音」二字及其他一些文字,牌坊威嚴莊重,下部由石頭鑲嵌,上部為石雕木樑的石木結構。其中有一根長方形木樑,數丈長,上有浮雕及雙排石雕小菩薩,在一前一後的菩薩中間嵌有兩本線裝書。
  • 明代馬龍進士阮元聲生平略考
    阮元聲作為名人,要從志書、碑刻等中查證其人其事,才比較嚴謹。不能道聽途說,或單憑老百姓流傳下來的口傳資料就信以為真了。馬龍民間傳說阮家先人擁有一塊風水寶地,下葬時撬開一塊石板,石板下有一潭清水,兩條紅鯉魚遊於其中。葬墳的人把一條魚挖成兩截,另一條魚被穿起來掛在樹上。阮家的人聞訊趕到後,就連忙把兩條魚放回原處,合上石板,再下棺安葬。
  • 沉睡而醒的樂器:阮
    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上,記者看到了一種很特殊的樂器——阮。上面記錄了從北魏到隋唐五代共約50多幅各種形制的阮。阮,屬於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也是中國最早的抱彈式樂器,起源於秦漢,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打開絲綢之路。由於絲綢之路受到外族侵犯,漢武帝就把烏孫公主嫁到西域和親。為了在路途上派遣寂寞,漢武帝下令製作樂器,這時阮就誕生了。
  • 水滸傳108位人物綽號及歸宿
    小編整理了水滸傳人物綽號和歸宿,希望對同學們有幫助。  19 天空星 急先鋒 索超   20 天速星 神行太保 戴宗   21 天異星 赤髪鬼 劉唐   22 天殺星 黒旋風 李逵   23 天微星 九紋龍 史進   24 天究星 沒遮攔 穆弘   25 天退星 挿翅虎 雷橫   26 天壽星 混江龍 李俊   27 天剣星 立地太歳 阮小二
  • 為什麼越南有那麼多人姓阮?
    亞洲國家的姓氏非常多,每個國家的姓氏特點也不同,比如說中國有「百家姓」,其中姓李、王、張的人數最多;韓國姓氏也比較集中,以樸、金、李為主;日本姓氏則比較隨意,以事物和地點取名,比如村上、渡邊等,因此日本姓氏最多樣,大約有28萬個姓氏。
  • 大阮與樂隊《花下醉》作曲:林吉良 大阮演奏:梅多子
    瀋陽音樂學院民樂系阮專業教師、中央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阮專業教師。啟蒙於深圳藝術學校楊蕾老師,2008年起師從中央音樂學院阮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導師徐陽教授。曾任職中央音樂學院民族室內樂團擔任建團首位阮演奏員、阮族室內樂團成員、「不亦樂乎」室內樂團成員。
  • 越南古代史,一個見證阮朝興衰的女人,太太皇太后範氏姮
    在她14歲的時候被阮福映一個妃子,阮朝的第二個皇帝明命帝的親媽-順天高皇后看中,召選入宮,成為了明命帝長子阮福暶的妾,但是同時,阮福暶還納了另外一個同樣是國家功臣的女兒-阮氏。有一天,大概是盼孫心切,順天高皇后拿著一個鳳扣,一個花扣,用紙給密封著,對範氏姮和阮氏說,你們誰拿到了鳳扣,就會先生兒子,阮氏先來選,結果他選的那個裡麵包的是花扣,而範氏姮得到的自然就是鳳扣。雖然選扣就是討個吉利,但是也說明了範氏姮運氣很好,很快範氏姮的確也接連生下了兩女一子,而且她兒子特別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