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創新100」是臺灣親子天下主辦的教育創新項目,持續關注臺灣教育的創新和轉型。21世紀教育研究院作為大陸地區的唯一合作單位,負責大陸地區項目的評選。
從3月份開始,經過徵集、報名、評選,最終大陸有10個項目入圍。LIFE君和擔當者行動、分鐘美麗小學的小夥伴一同前往臺灣參加了今年的「教育創新100頒獎共創會」,一起來看看我們遇見的臺灣教育創新吧!
2019年「教育創新100頒獎共創會」於6月22日在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現場近兩百多名來自兩岸三地的團隊、個人參與了交流。今年入選者的樣貌更多元,包括兩岸三地、體制內外、企業及非營利組織等,推動領域包括閱讀教育、體育教育、自然生態教育等。
《親子天下》執行長何琦瑜提到,在觀察今年的報名項目時,可以看到許多年輕人將教育的定義擴大,像是關注移工教育的One Forty、關注環境的Rethink,也看見大型企業如IBM、中強光電分別持續支援技職教育與藝術教育,希望這些企業投入能帶動更多有資源者投入教育。」 她也期待,「教育創新100」可以連結各領域,形成生態圈。
今年農村小規模學校聯盟項目也入選了「教育創新100」,並代表大陸地區入選單位發言。通過分析中國農村小規模學校面對的困境與問題,村小聯盟從平臺搭建、教師支持、學校培育等措施一一回應這些學校的需求。通過搭建平臺,分類需求,針對性地幫助學校連結資源;通過線下參與體驗式的培訓,幫助一批學校校長、教師在管理能力、職業認同、教育教學技能方面獲得提升;通過挖掘 「小而美」種子學校進行持續的培育,將這些優秀的案例進行傳播,從而影響到全國的鄉村學校,讓鄉村老師 「看到未來和希望,看到理想的鄉村學校變成現實的樣子」。
今年的共創會以「EduTalk」短講為主軸,邀請來自體制內外、不同類型的15組教育工作者,每組以8分鐘的時間分享,說出自己的教育創新故事。
臺灣原聲教育協會執行理事廖阿貫提到,孩子的聲音其實就透露了他們真實的生命與思想,也介紹、原聲教育協會希望讓孩子透過兩種語言,分別是「最古老的語言」音樂與國際語言英語,來向世界發聲,並希望透過原聲國際學院的教育,為孩子建立自信。開場臺灣原聲國際學院的學生穿著原住民服飾,帶來一曲多部合唱的《Hallelujah》,動人歌聲讓在場者情緒全都被牽引、感動,許多人拿起手機拍下精彩表演,曲畢引起現場熱烈掌聲。
蝌蚪自然文創負責人呂軍逸直接帶著他的助教——一條蛇與蜥蜴出場,引起大家的驚呼聲。呂軍逸說。呂軍逸自2001年開始巡迴學校、博物館、動物園,帶大家認識動物,也帶著小朋友走進自然、在真實情境裡學習,像是建立不要隨便餵食野生動物的觀念、以及靜下心來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動物在小朋友面前是很特別的生物,我講再多話,都沒有比小朋友直接摸蛇(能夠引起注意)」。未來,呂軍逸希望有臺充滿動物的車子,開到偏鄉學校、為孩子們上堂有趣的動物課。
彰化二林高三學生魏心屏今天從彰化二林搭了三個半小時的車來到臺北。短講中、她介紹二林高中的信天翁團隊的學園祭活動,由高三已錄取大學的學長姊籌備,並透過高一修課的學弟妹協助,帶領初中三年級學生認識高中課程。這樣由學生大量參與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如魏心屏所說:「因為有這樣的自我嘗試跟突破,我今天才站在這裡跟你們分享我的故事。」
共創會當晚上,主辦方還舉辦了一場「歡樂趴」,給眾多入選機構、個人互相交流的時間,在輕鬆歡樂的氛圍中,聽臺灣的小夥伴分享自己機構的項目和理念,交流未來的合作機會。90s的「我有一個願望」環節,有人對全場發出合作的邀請,也有人表達了對臺灣教育創新的期待,讓人很是感動。
短短一天的活動,LIFE君也感受到了臺灣教育工作者的激情和活力。在鼓勵教育創新的政策環境下,「實驗教育」成為近年來臺灣教育改革的新面貌,臺灣的教育創新顯得更加多元,可能性更大。覆蓋國小、國中到高中教育的12年一貫教育的108課綱將在今年9月份正式實施,未來臺灣還會有哪些教育創新?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