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行記 | 聆聽美與詩意——記蔣勳與羅智成

2021-02-08 周公子愛讀書

朋友們好:

 

上周參加了網易蝸牛讀書和網易LOFTER共同舉辦的「網易一見.尋美臺灣」活動,見到了蔣勳,羅智成,張大春,阮義忠四位老師,今天特來匯報此番行程的收穫~

 

恰好也很久沒有寫「致讀者」的文章和大家嘮嗑了,9月份接到網易蝸牛讀書的活動邀請時,看到蔣勳和張大春兩位老師的名字真的是立馬一陣熱血上湧啊,這絕對是一件令人無法拒絕的事!!

 

可是坦白講,應承下來後心裡卻頗有些忐忑和不安,作為一個寫作的初學者,可以說不論是寫作還是文學,我都是一個連門把手都沒摸到的門外漢,感覺這樣一個學識尚淺的自己,實在還遠不夠資格和分量去和自己喜歡的大師級人物對話。

 

但是,那麼喜歡的老師,如此難得的機會,讓人如何說不呢?於是就這樣既滿懷期待又心有惶恐地去到了臺灣。

現在我只想說,太慶幸自己有機會參加了,見到幾位老師感覺真的太棒了!收穫和感概也有很多,而此刻最想做的就是把這一切分享給大家,沒有你們的支持和鼓勵,我不會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

第一站  雲門劇場

對話:對美著迷的蔣勳老師

分享主題:美,看不見的競爭力

大家都知道蔣勳老師除了是作家,也是著名的美學家,但他說他不是對冰冷的美學理論著迷,而是對「美」著迷。

我覺得這一句真的很贊啊,美學和美的概念是不一樣的,美學聽起來高高在上,陽春白雪,可是「美」卻是無處不在的,也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感知和欣賞的。

 

關於美是一種競爭力,蔣勳老師以很多臺灣的植物為例,講在3億年的進化過程中,每一朵花每一片葉他們的顏色他們的形狀,都是他們生命價值的最佳體現,如果他們不是長成這個樣子,他們不會生存到今天。

 

比如花兒豔麗不是為了討你我的歡心,而是為了招蜂引蝶——「美是我要被看到」,因為只有如此它才能繁衍下去。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凡是白色的花朵必定香氣撲鼻,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白色的花朵在顏色上不佔優勢,在色彩上它無法第一時間引起蜂蝶的注意,所以它必須發展出比絢麗的顏色更能吸引昆蟲的另一種「美」的特質:香氣。

 

「你最弱勢的地方有一天也許會變成你最強勢的地方。」


除此之外,整個分享過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兩點:

 

一個是蔣勳老師對於孩子美學啟蒙的觀點。

 

他說美的教育要從小開始,而最好的方式不是給孩子讀康德的美學理論或者去看高大上的藝術展覽,而是把孩子帶到大自然中,去發現每一朵花兒的色彩,氣味,每一片葉子的形狀,聆聽每一種鳥叫的聲音,看雲,聽風……幫助孩子們充分打開感官世界,這才是最好的美學功課。

 

第二個是蔣勳老師對於美的定義。

 

「我對美的定義第一是回來做自己,第二是他人不能取代你。」

 

地球上有60億人,我們每一個人的存在卻都是唯一,都具有不可替代性。每一朵花也是如此,都有其他花所不能取代的美。正如植物學家所言,如果它可以被取代,它就沒有存在的理由和價值。

 

蔣勳老師說:一定要相信那個「做你自己」的力量,那個美比什麼力量都要大。

 

這是2個小時的分享中最最打動我的一句話,因為閱讀和碼字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強烈的「回來做自己」的感覺,因為做自己才發生了一系列神奇的事:比如認識了你們這些讀者朋友,比如見到了喜歡的蔣勳老師……

 

所以這也是這次臺灣行我最想分享給大家的一句話:美很簡單,美就是回來做自己。

 

你們也一定都要發現自己,做自己,綻放生命中最大的那個美!

 

互動環節,我問了蔣勳老師一個關於王維的問題,因為之前寫王維的時候,蔣勳和葉嘉瑩兩位老師的書我都有參讀過,其中葉嘉瑩老師有一個觀點是說她覺得王維天分很高,但是不足夠真誠,他內心深處,還是有很多矛盾和痛苦沒有很真摯地表現出來。

 

我之前在寫王維的時候對這個觀點是有一些共鳴的,因為覺得王維真的很克制,很少在詩篇中表露大喜大悲,他的後半生我揣摩的相當辛苦,幾度寫不下去……

 

所以我問蔣勳老師:他對葉嘉瑩老師的觀點怎麼看,王維的克制是否恰恰是他生命中的一種美,而非葉嘉瑩老師所說的不真誠?

 

蔣勳老師是這樣回答我的:

 

他說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談王維,因為其實感覺對王維很抱歉,說自己年輕的時候看不到王維,也看不到杜甫,只看到李白,因為年少讀李白實在太過癮了!李白身上有一種背叛世俗的快樂,年少的人最早看到的一定是那個瀟灑豪邁,跟月亮喝酒的李白。

 

直到現在他都鼓勵他的學生20歲的時候就去愛李白,狂放、自傲、叛逆都沒有關係,這就是年輕的樣子。當有一天當我們到了三十歲,四十歲,我們可能會開始懂得杜甫詩中的人文關懷和責任感。

而遇見王維可能要更晚,也許要經歷過足夠的愛恨生死,人生起落之後,我們才能懂得詩佛「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境界。

 

詩仙,詩聖,詩佛在蔣勳老師眼中代表了人生的不同階段,只有哪一個都不完美,我們會在不同的年紀裡讀懂他們。

 

只是問了王維,蔣勳老師把李白杜甫都談到了,感覺超級賺!

 

最後說說對蔣勳老師的印象:典型的「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類型啊,聲音好聽,溫和謙遜,回答別人的問題都會走近提問者,頜首致意,有很多的眼神交流,果然——越優秀的人,越懂得尊重別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位於海濱山坡的雲門劇場周邊環境簡直是人文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和老師分享的美的主題完美呼應,大家如果去臺北建議一定去那裡走走,欣賞一場演出,到大樹書房看看那棵富含自由與生命之美的大榕樹,在淡水河邊吹吹晚風看看夕陽……

你會發現,美,真的是無處不在。

藍天白雲下的雲門劇場:

超文藝的大樹書房:

夕陽下的淡水河畔:

第二站 紫藤廬

對話:金句頻出的羅智成老師

分享:秘密花園的秘境,關於詩的想像



羅智成老師是臺灣極負盛名的詩人,曾經是臺灣vougue、GQ的主編,是一個想像力豐富又極幽默風趣的人。

 

2個小時妙趣橫生的分享中金句頻出,真可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篇幅有限,挑最精華的部分分享給大家哈。

 

詩是最古老的文學形式,也是一種非常害羞的文學形式,它是人類所有文學形式中最依賴讀者的。」

 

羅老師說 「詩」是很容易尷尬和懷才不遇的,喜歡寫詩的朋友有沒有同感?你耗盡心力或者傾注深情譜就的詩篇,如果讀者沒有和你相似的心境或者不願意去揣摩,對方極大可能是無動於衷的。

 

一個從未離開過家的人,大概不會懂得王維「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的細膩鄉愁;一個從沒相思過的人,也不會被李清照「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的精準描述擊中心靈……

 

如果讀者不願意配合,讀者沒有進入狀態,再好的詩也打動不了人,是不是很無奈?

 

所以,其實「詩」對讀者的要求是很高的,他需要讀者有深層溝通的欲望。

 

而恰如羅老師所說:這世上可能90%的人是不需要詩歌的,因為他們不需要深層溝通。多麼慶幸,我遇到了另外10%的你們~

 

VIP小班授課,哈哈~

羅老師的分享中還有一個問題是我以前未曾思考過的,那就是:文字可以說是這世界上最古老的工具和媒介之一,但其實文字很不好用(寫文章很難啊),且文字只是一種符號,本身是無意義的,閱讀的時候其實我們同時都還在擔任一個翻譯的角色。

 

可是為什麼幾千年來我們還是會覺得文字是最迷人,最讓人有所寄託的一種媒介?

 

羅老師用一個很形象的例子回答了這個問題:

 

金庸迷應該都會很喜歡趙敏,大家也都看過香港影星張敏扮演的趙敏,她漂亮演的也好,但你會發現她會壟斷我們對趙敏的想像(我覺得黎姿版的也很不錯),如果只是讀小說的話,一千個人心裡會有一千個趙敏的形象。

 

所以答案就是,文字的魅力在於:「一種不完美的媒介,它卻創造了完美的溝通和想像。」

 

每一次閱讀的過程中,我們都會把自己的理解和想像加諸其間,這意味著作為讀者的我們其實也都參與了創作。

 

這也是為什麼其實我不傾向於在人物誌的文章中配音頻的原因,音頻也會限制我們對文字和人物的想像。

 

最後再分享羅老師兩句閃閃發光的金句:

 

一、你對一件事情的想像,決定了你能把這件事做得多好。(如果你把一件事想像的平庸乏味,它絕不會回饋給你奇蹟和精彩)

 

在人文領域,真正的優秀不是你比別人都強,而是你能夠接受和理解別人和你的不同。(文無第一,所謂的文人相輕,說到底還是不夠包容吧)

 

羅老師的分享地點選在紫藤廬,是一座兩層的日式建築風格的小樓,因屋前有3棵老紫藤攀纏而得名,紫藤廬是臺北的活古蹟,文化地標。龍應臺曾說臺北市有58家星巴克,卻只有一個紫藤廬,這裡聚集過一代又一代創造歷史的臺灣政界及藝文界風流人物。

掩映在綠樹與幽徑間的紫藤廬:

紫藤廬離臺北大學很近,大家以後來臺北可以到紫藤廬喝茶吃午飯,然後順便到臺大逛逛,我只在午飯間隙跟著導遊匆匆到臺大走了一圈,分享幾張照片給大家。

校園裡的椰林大道:

每天應該有三個小時用來沉思:

我真的太喜歡榕樹了!

只分享了兩位老師就已經超過3千字了,原諒我的囉嗦,實在太想把諸位老師分享的精華傳遞給大家,畢竟風景大家都可以去看,高人的智慧卻不一定都有機會聆聽。

 

張大春和阮義忠兩位老師的分享後續會作為第二彈另起一篇,一來為避免篇幅過長,大家看的累,二來我實在太太喜歡張大春老師了,必須平復一下狂熱的心情再下筆,哈哈~

 

最後講講對臺北的整體印象。

 

首先,感覺臺灣人民很可愛。大家講話都很溫和,服務業水準極高,常掛在嘴邊的話是「不好意思」、「麻煩您」、「謝謝您」。

各種溫暖的小細節:問路會很耐心細緻的講解;乘計程車師傅會貼心幫助開車門,放置行李;我離很遠去拍一個小廟,廟前的一個大叔發現後,趕緊躲到柱子後面為我營造好的畫面……

就是這位戴帽子的大叔:

 

其次感覺臺北的生活節奏,有一種很珍貴的「慢」,曾聽他人說過臺灣人民的生活理念是「賺生活而不是賺錢」,此番深有感觸,整體感覺大家都不疾不徐,熱情,微笑,沒有像很多大城市那種被功利和焦慮包圍的感覺。

臺北夜市:

 

城市建設上,臺北看起來好像更新很慢,整體看起來舊舊的,沒有很多的高樓大廈,大多都是四五層的樓房,街上門市林立,招牌參差不齊,這樣的環境讓我很是歡喜,感覺既有民國遺風又很有溫熱的人情味。

 

臺北街頭:

在酒店俯瞰清晨的臺北,建築物都不高,有很多綠地,看起來很舒服:

在地鐵上(臺灣叫捷運)隔著車窗隨手拍到的風景:

 

第三個感受是臺灣對於宗教很寬容。特別是佛教,在臺灣非常蓬勃,到處可見佛具店和寺廟。臺灣朋友說在臺灣繁華的地段就一定會有廟,因為有廟,大家都來拜拜才會發展成商業街區。這些街頭的廟一般都不需要門票,但是臺灣人民很虔誠,會主動往功德箱捐贈很多。

 

一個小特寫,佛教之盛可見一斑:

最後要感慨的是臺北的書店實在太多了,雖然也有受到網購和電子書的衝擊,但是整體還是比大陸要好的多,如果你到了臺北一定也會像我一樣驚嘆臺北書店數量之多,種類之龐。

在這家書店挑了一些書:

 

一日不讀書口中生荊棘(綠茶老師攝於二手書店舊香居):

最值得一說的當然還是誠品書店,因為第三天張大春和阮義忠老師的分享就選在臺北的誠品總店,當天是周末,很多人席地而坐安靜讀書,即使佔用過道,店員也不會阻止,氛圍很好。

在臺北匆匆一周,還沒有離開時就立下了要儘快再來一次的心願,這是一個能滿足熱愛文藝的人所有想像的城市,那裡曾經有梁實秋、胡適、林語堂、三毛,現在有蔣勳、張大春、余光中、龍應臺……

很感謝網易組織的這次活動,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和碰撞,很有意義,還要謝謝蝸牛讀書那一群超有情懷的小夥伴,行程安排非常貼心細緻,選的地方也都非常能夠代表臺灣文化特色。

最後,借用臺灣聯合文學李文吉老師對我說的一段話作為結尾:「我們有著一樣的膚色,說著同樣的語言,大家不多來臺灣走走要去哪裡呢?多接觸多交流才會有更多的理解和更少的誤會……」

 

是啊,大家同是炎黃子孫,承襲著共同的文化基因,相識方能相知。

臺北,我們下次見~

相關焦點

  • 臺北書遊記:書店是臺北美學之旅不變的聲場
    應網易蝸牛讀書邀請,參與「一見臺灣」臺灣美學之旅來到臺北。借活動間隙,在臺北街頭巷尾偶遇各種獨立書店和舊書店。於我,臺北美學之旅中,最美的風景之一就是書店,主辦方在安排蔣勳、羅智成、張大春、阮義忠的交流活動時,也貼心安排在書店或閱讀空間裡,從中也能看出,書店是臺北美學和文學的重要現場。
  • 美學大師蔣勳和他的「少年臺灣」
    其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  談創作心得 「這不是一本閱讀的書」  導報記者 (以下簡稱記):您這本書 (《少年臺灣》)斷斷續續寫了十多年,初衷是什麼呢?
  • 出走臺灣丨與蔣勳、楊渡、劉若瑀一起探索人文與美的故事
    在我們心中,那是一片完整保留著中國文化的靜美之地,更是一片被鄉愁詩意包裹的異鄉。她是故鄉也是異鄉,她是遠方也是家鄉。這一次我們想把最好的臺灣推薦給大家白日夢旅行攜手愛智書院一起遇見蔣勳,楊渡,劉若瑀探索人文與美的故事,走進海峽那一端在臺灣遇見蔣勳:這才是旅行真正的意義限量首發
  • 臺北有什麼好吃的? 和記娛樂打造七月臺北旅遊攻略
    說到臺北,除了九份的咖啡店、101大廈、中正紀念堂以外,最應該聯想到的就是各種美食。有人說,臺北的美食是臺灣縮影,而吃對東西、找對地方,則是去臺北旅行的必修課。而值得慶幸的是,作為7月29/30號羅志祥瘋狂世界演唱會臺北站贊助商的亞洲線上娛樂尖端品牌和記娛樂H88,攜手VIP用戶費用全包專人接待的奢華臺灣行之際,還不忘給要從內地過去臺北的粉絲打造了一份臺北美食地圖。古人云,民以食為天。臺北有什麼好吃的?讓和記娛樂H88M.COM帶你先睹為快吧!
  • 臺北探索館三歲館慶登場
    ,館慶活動昨起熱鬧上場,不僅有自我挑戰的臺北達人賽,還有愛的留言板,讓你寫愛上臺北的聲音。 據了解,臺北探索館紀錄了臺北城今昔,昨天以「聲聲不息臺北城」為主題,上演臺北樂曲說書秀、口技模仿互動秀、節奏打擊舞蹈秀等一出出精採好戲,揭開三周年慶序幕,湧入二、三百位大小市民聆聽臺北動人的聲曲,系列活動將持續至月底。
  • 蔣勳:梳理三千年文脈,用美的啟示滋養心靈
    當了七年的美術系主任,因看見一個學生在草地上讀詩集,為之動容,他捨得辭去教職; 馬英九 力邀他出任臺北文化局長,他認為 龍應臺 更適合,也捨得拒絕。 有人這麼評價他—— 「他Hold住大題目:孤獨、人生、儒家傳統。
  • 臺灣尋味記 | 飽島人的在地古早味(臺北站)
    至於木瓜牛奶,當然屬於我等保持容顏的愛美のboy不可錯過的,哈哈,開玩笑!知道高記的原因,大抵是因為李大仁和程又青的《我可能不會愛你》這部電視劇,劇中的一個場景便是李大仁給程又青慶祝生日時在高記打包外賣。
  • 臺灣詩人羅智成評詩歌POS機:就好像靈魂被種了一顆詩的種子
    傳統的新聞裡,留守兒童們可能沒辦法像城市孩子一樣有很好的物質條件,但在詩歌世界中,他們的富足一點也不少,小腦袋從來都沒有停下思考,這是一種自然賦予的治癒與詩意。 今年的詩歌節,主題定為「新詩與古典的交響」,有為世界矚目的大家詩人,也有著無數熱愛詩歌與詩意生活的人光臨。
  • 隈研吾 & 蔣勳:如何塑造新時代的東方美學?
    蔣勳:「曲折」與「留白」之美Chiang Xun 微紀錄片《蔣勳:記憶消失太快,人會很焦慮》,Lens出品,雷克薩斯贊助壓力過大的時候,蔣勳會跑到臺東的小鎮池上。▲ 臺東池上三個小時的車程對蔣勳來說像是一種必要的出逃,在都市與鄉村之間尋找一種可退可進的平衡。臺北一切都很便利,關燈就是晚上,開燈就是白天;在小鎮池上,自然之美卻讓他找回慢下來畫長卷的心。
  • 用音樂述說少年蔣勳的臺灣故事
    蔣勳音樂劇《少年臺灣》劇末的九重唱,歌詞來自蔣勳的詩《願》:「如果你是島嶼,我願是環抱你的海洋」 曾獲臺灣金鐘獎、金鼎獎及三度金曲獎最佳男歌手的殷正洋,飾演「少年蔣勳」這首歌的歌詞來自蔣勳的詩《願》,在他內心,這代表了《少年臺灣》真正深沉的心事。書寫臺灣的心事《少年臺灣》出版時,「喚回少年臺灣的精神」成了臺灣媒體熱衷討論的話題。但提及這個問題,蔣勳卻說,「我沒有能力談什麼是『臺灣精神』。」這本關於臺灣島嶼故事的小說,描述的是蔣勳青少年歲月的記憶。
  • [臺灣萬象]臺北圓山飯店興衰記
    [臺灣萬象]臺北圓山飯店興衰記
  • 《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在節氣更替中找回生命的秩序
    知名美學大家蔣勳在最新的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人民文學出版社)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書寫日常生活中面對人生、面對社會、面對大自然的省思。二十四節氣不僅蘊藏著自然流變的節奏,也提醒著我們在時序更替中找回生命的秩序。
  • 銷毀回收糕餅8000多公斤 臺北犁記師傅心疼落淚
    原標題:銷毀回收糕餅8000多公斤 臺北犁記師傅心疼落淚   臺北犁記16日銷毀回收的8000多公斤糕餅,統統載到木柵焚化爐處理,業者心中不舍。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犁記16日銷毀回收8000多公斤糕餅。
  • 臺北犁記退貨費破1500萬元 餿油餅發票僅1張
    臺北犁記昨放寬退費規定,所有犁記產品皆能退費,消費者可憑發票,或就剩餘品項單價進行退款東南網9月11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犁記「芝麻肉餅」捲入餿水油風暴,連日來湧入大批民眾排隊退貨,至昨日為止,退費金額破1500萬元(新臺幣,下同),但只有一張430元金額的發票是用到餿水油的「芝麻肉餅」,其餘退款都是沒出問題的中秋禮盒。
  • [鳳凰網讀書會特別活動預告]蔣勳:美——看不見的競爭力
    主題:美——看不見的競爭力嘉賓:蔣勳、吳秀波、張越時間:10月8日(周六)19:45-22:30地點:北京劇院(北京朝陽區亞運村安慧裡三區10號)其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等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得各界好評。他對《紅樓夢》獨特且全方位視角的解讀,讓林青霞每周必自香港飛臺灣親聽蔣勳授課《紅樓夢》,並稱蔣勳老師是她唯一的偶像。吳秀波,中國內地男演員。曾從事過歌手、電視劇監製、音樂編輯、商人等職業,於2002年回歸表演。
  • 《昆蟲記》一課四上後的思考
    自我審課後,再走一步便有了第四次上《昆蟲記》,這一次課型定為讀書報告會,主題依舊為「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整堂課分為「致科學」「覓詩意」「悟情懷」三個環節,每個環節的展示都依託於學生對整本書的「真閱讀」,得益於精選任務驅動,最終以小組為單位形成閱讀成果在讀書報告會上展示。
  • 臺北梨記銷毀退貨12萬顆 大部分產品皆屬「躺槍」
    臺北梨記銷毀退貨近12萬顆,大部分產品未用餿水油。(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9月17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北犁記捲入餿油風波,7日起開放辦理退貨,回收產品已將倉庫擠爆。昨下午2點「國稅局」及衛生局人員前往倉庫清點,總計退貨11萬9千餘顆產品,退貨金額逼近4000萬元(新臺幣,下同),已送往木柵焚化廠銷毀。
  • 李毅臺灣觀選記1:研究臺海
    ) 旅美社會學家 人大重陽研究員 李 毅 久仰中國寶島臺灣省。終於降落在臺北桃園國際機場...tieba.baidu.com/p/4406...  - 百度快照 - 評價李毅臺灣觀選記1:研究臺海_李毅_新浪博客2016年1月20日 - 李毅臺灣觀選記1:研究臺海(2016年1月10日)李 毅久仰中國寶島臺灣省。終於降落在臺北桃園國際機場。蔡英文當選已成定局。
  • 許飛金大川臺北尋找地道美食 嘗好記擔仔麵讚不絕口
    金大川夾菜  搜狐娛樂訊(劉卓/文) 「搜狐新聞馬拉松」結束之後,明星大咖陸續返回臺北,開啟「明星帶你逛臺北」直播模式。其中,許飛、金大川、李響、張皓然、於莎莎幾位明星組成的「時尚隊」,首先沿著吉林路尋找地道的臺北美食,風味絕佳的好記擔仔麵讓他們讚不絕口。
  • 【鋒語者】《忘言書》之「宿舍」 · 蔣勳作品
    前面的院子闢成了小小的花圃,除了早先栽的竹子已經叢翠挺秀之外,肥美鮮潔的一株繡球開在庭中,六株復瓣杜鵑、一株杏花、四株茉莉都時時有花;最新種下的是一樹紫藤,也已經有新的葛蔓,纏繞上架子去了。我的書房一開窗,可以看到左邊一棵含笑,躲著一球球白胖的花苞;右邊是一棵黃色的夾竹桃,葉尖細而長,在光影中迷離搖曳。這兩株花樹,馥馥鬱郁,一到天熱,特別想開窗去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