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後生仔丨援疆再出發

2021-01-11 澎湃新聞

在新疆天山北麓,古「絲綢之路」的北道重鎮——瑪納斯,一群三明後生仔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與勤勞勇敢的瑪納斯人共同生活、相互融合。至2020年,三明市共派出八批援疆幹部,結合三明市的優勢特色與新疆瑪納斯的具體縣情進行幫扶,在農業、醫療、教育、生態等方面打造全方位、立體式援疆格局。

援疆再出發

2020年4月9日下午,三明市10名援疆幹部人才滿懷激情全部抵達新疆昌吉州瑪納斯縣,正式開啟我市第八批援疆工作。

一起看看新晉三明後生仔們在瑪納斯這片土地上進行著怎樣的創造吧!

聯誼篇

天山雪松根連根,明瑪兒女情誼深!歷屆三明援疆幹部通過與瑪納斯縣人民結對認親,為精準扶貧戶送去家庭圓夢禮物,走訪慰問瑪納斯縣福利院,看望集體幫扶對象,共同慶祝當地節日等一系列文體活動與當地人民手拉、心連心,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真正做到結窮親、辦實事、築真情,建立長效的幫扶機制,架起援疆幹部和貧困群眾的連心橋。

01

— 看望集體幫扶對象 —

02

— 送冬衣 —

三明援疆指揮部幹部為瑪納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送冬衣

農業篇

從2010年起,三明市援疆指揮部就充分結合三明的技術優勢和當地的資源優勢,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讓食用菌產業從無到有並向優質化、特色化發展,鑄就了百香果產業——南果北種的典範。

通過開展食用菌產業發展培訓班,積極傳播生產技術。運用「師帶徒、手把手」的教學方式,在實踐上提高菇農的生產技術水平。

從溫室大棚的試種到農器栽培法等技術改進,三明援疆幹部人才根據百香果的生長特點,全程跟蹤技術指導,奔波在田間地頭,還運用種植微信群等方式為農戶答疑解惑,解決地域生產所遇問題,像關注自家小孩一樣細心照料百香果的生長。

教育篇

2017年9月,三明市教育局與瑪納斯縣人民政府籤訂了教育對口幫扶協議。「送培送教」活動是實施對口幫扶協議的重要體現,也是持續深化明瑪兩地教育援疆和交流交往的重要舉措。2020年12月15日,三明市教育系統專家團隊到瑪納斯縣開展「送培送教」活動。進一步推動教學理論的交流與探討,促進瑪納斯縣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左圖:▲三明市梅列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高級教師朱鵬——《基於「五課」的校本教研研修策略》

右圖:▲三明市永安市實驗小學高級教師江雪與瑪納斯一小王曉豔《憶讀書》同課異構

醫療篇

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三明後生仔們不僅將先進的醫技、制度、理念引進新疆,還在一次次的大型義診當中,在疫情嚴重危及人民生命最關鍵的時刻,將醫生的那份責任和關愛切切實實傳遞給了瑪納斯的人民。

▲三明市第一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羅增輝滿懷熱情地投身於援疆工作。

▲福建省第八批對口支援新疆、清流縣總醫院主管檢驗技師李水生和其他核酸檢測人員,爭分奪秒與病毒面對面「交戰」。

▲變輸血為造血,三明援疆醫生與瑪納斯年輕骨幹醫師結成師徒對子,發揮「傳幫帶」作用,提升當地醫院醫療技術管理水平和促進專業技術人才培養。

生態篇

瑪納斯縣旱卡子灘鄉閩瑪生態村,是福建三明市對口援疆2010年示範項目。十年來,閩瑪生態村已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幸福文明村。

·2009年秋 十年前的閩瑪生態村舊貌

·2010年 明瑪兩地第一次牽手 經驗豐富的規劃師攜手繪下藍圖

·2010年6月26日 禮炮聲聲拉開生態村建設序曲

·2020年夏 綠樹成蔭閩瑪生態村

一張藍圖幹到底,三明援疆幹部用青春和汗水換來了現在的綠水青山。閩瑪生態村十年援疆項目,從牧民搬出來,擺脫逐水草而居,定居下來的1.0版本,到駝奶產業成長、畜牧業升級、牧家樂蓬勃發展,牧民定住的2.0版本,再到文化中心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的傾力打造,文化潤疆深度實施,促進牧民精神層面再提升,定居工程煥發新活力的3.0版本。

歷屆三明援疆幹部人才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決心,久久為功,砥礪前行,不斷提升援疆綜合效益。

來源:綜合自三明援疆

原標題:《三明後生仔丨援疆再出發》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三明後生仔宣講團面向青年,形式多樣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
    三明後生仔宣講團面向青年,形式多樣宣講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2-17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薑有話說:「大田後生仔」的家鄉——三明
    很多人都對歌曲裡那種樂觀開朗的生活很感興趣,那今天就來說一說,那些「大田後生仔」們的家鄉——三明。三明位於武夷山脈與戴雲山脈之間,地處閩中和閩西北結合部,擁有泰寧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2個世界級品牌和國家級、省級旅遊品牌各50多個,數量和等級名列全省前茅。不過今天並不打算說大田縣,而是另外一個縣——泰寧縣。
  • 網紅背後的故事:福建「大田後生仔」歌唱家鄉
    顏全飈 攝中新網三明11月11日電 (葉秋雲 林芳芳 顏全飈)「一條大路分兩邊,隨你要走哪一邊;不怕不怕我不怕,我是年輕人;風大雨大太陽大,我就敢打拼……」近日,這首閩南語歌曲在網絡上十分流行,詞曲創作者林啟得由此進入大家的視野。「後生仔」,為大田方言音譯,意為年輕人。
  • 三明火遍全國
    過去的一周,三明著實在全國火了一把,「C位」出道,火遍全國!連續一周,有關三明的微博話題持續霸榜微博熱搜,#三明後生仔#更是於11月29日登上熱搜置頂位置;《三明後生仔》MV刷屏朋友圈,在3個公眾號點擊量超10萬+,微博話題總閱讀量超1億。
  • 援藏援疆工作促進會2020年秣馬厲兵再出發 郝小學原創
    河北省援藏援疆工作促進會2020年秣馬厲兵再出發 媒體聯盟訊(郝小學 李鳳梅)1月11日(農曆臘月十七),新春佳節到來之際,為了回饋援藏援疆朋友們的熱情支持和關愛,河北省援藏援疆工作促進會舉辦了2020年鼠年迎新春茶話會。
  • 龍港這些援疆教師今天出發!快來看看都是誰?
    2015年以來,溫州市共選派109名優秀教師援疆支教,僅今年,我市選派援疆教師75名。其中,由省教育廳派出的「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援疆教師67名,8月22日出發;省委組織部通過市委組織部派出的第九批第二期援疆教師6名,26日出發;省委組織部通過省教育廳派出的第九批第二期援疆教師2名,也將在近期出發。
  • 援疆工作巡禮丨醫療援疆: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援疆工作巡禮丨醫療援疆: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2020-10-18 14:2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大田後生仔」新歌上了新華社!福建這地要火!
    今天,「大田後生仔」新歌上了新華社!福建這個地方要火呀!林啟得這樣唱:" 我生活的地方叫做三明,紅軍長徵的故事,一直在這裡流傳,林深水美的氧吧,讓你醉倒在畫裡。00 後的同學,勇往直前 ……" 《三明後生仔》MV 中,提到了 " 紅色三明 "" 綠色三明 " 等靚麗的城市名片,同時也展現了年輕人的蓬勃朝氣和打拼精神。
  • 大田後生仔歌詞諧音:大田後生仔閩南語歌詞諧音音譯
    大田後生仔歌詞諧音大田話,其實是福建省大田縣所有的方言總合,而大田話也是閩南五大方言的一支。據了解《大田後生仔》的演唱者林啟得,是來自於福建三明的一位民謠音樂人。很多不會講大田方言的網友,都紛紛想要通過歌詞諧音學唱這首歌。
  • 三明檢察宣傳「本、要、效」三位一體樹品牌
    三明檢察宣傳「本、要、效」三位一體樹品牌 2020-12-15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二期):黨的領導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保證丨...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二期):黨的領導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保證丨附上一期成績單 2020-10-20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滿意在三明丨2020年永安市中考再創佳績
    2020年我市中考再創佳績近年來,我市認真落實三明市委市政府的「十六條」要求,緊盯問題短板,聚焦群眾期盼,推進教育優先發展,持續實施初中「壯腰」工程,紮實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8月6日,三明市2020年中考成績揭榜,我市今年中考考生3597人,廣大師生克服疫情影響等困難,成績有亮點、有新的突破。
  • 大美三明入畫來
    十二月的三明,仍然綠水環山,青山繞城。  從革命老區「風展紅旗如畫」,到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囑託三明要畫好「山水畫」,再到精神文明之花在三明這方水土綻放新姿,一幅三明山水長卷正在徐徐展開。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
  • 口述歷史丨那首《援疆兄弟》,我們共同填詞
    時至今日,一首當年上海援疆幹部們共同填詞的《援疆兄弟》仍在心頭迴響:「援疆兄弟心在大漠飛翔,心系金色胡楊,情牽歡騰的多浪,援疆兄弟胸中有朝陽,待到邊疆賽江南,舉杯把歌唱……」抓調研定方向2008年7月27日,我帶領第六批援疆幹部抵達阿克蘇時,上海援疆工作正步入第11個年頭,由最初的摸索階段,到漸漸踏出清晰路徑,而後步入正軌
  • 福建三明特色宣講挺進基層 宣講+互動讓全會精神深入人心
    11月16日,在福建三明梅列經濟開發區黨工委舉辦的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講座上,紅色三明故事宣講團專家組成員、市委黨校科社黨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陳錦琪以理論聯繫實際的方式,深入淺出對全會精神進行深入闡釋。轄區各企業負責人、開發區全體幹部、職工紛紛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
  • 營口:退伍不褪色 援疆再建功
    來源:營口組工 援疆是一種情懷,是一種奉獻,是一種追求,曾經是一個兵的我為踏上援疆徵程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今後的三年,我將不忘初心使命,再建新功。牢記援疆使命,不負組織重託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我來到烏蘇已經有四個月的時間了。回想當時報名時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
  • 一波三折援疆行,一片冰心支教情
    10點接到任務,要為「閔行援疆」公眾號寫篇通訊稿。於是,便有了下面的這篇短文:2020年9月11日凌晨,第36個教師節剛過,有一批特殊的教師,便頭頂繁星地拉著大大小小的行李箱,急匆匆地趕到了上海虹橋機場。他們是上海閔行的援疆教師。今天是他們離滬赴疆的日子。
  • 寧化的他,兩次援疆支教,是一段不可多得的人生經歷
    今年的4月9日,他踏上援疆之路。這是他第二次援疆支教。此前的2018年8月,他走進新疆昌吉州瑪納斯縣第二中學,成為了福建省首批萬人援疆支教隊伍中的一員。夏縣發兩次援疆支教生活裡有什麼故事?支教會給一個人的成長帶來什麼?8月13日,記者採訪了夏縣發。
  • 浙江援疆「第一課」陸續開展: 580名援疆教師陸續到崗
    援疆「第一課」是集中展示浙江援疆教師政治素養和專業能力的窗口,記者了解到,不少老師為了備好這一課,群策群力,制定符合阿克蘇地區學校的教案。今年是浙江對口援建阿克蘇地區和兵團第一師的第十年,浙江將支持教育優先發展,拓展智力援疆的實效。
  • 【教育援疆】溫宿縣第二中學開展了援疆教師專題系列講座
    為了發揮援疆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促進教師迅速成長,提升教學質量,近日,溫宿縣第二中學開展了援疆教師專題系列講座。 化學篇 12月8日下午,溫宿二中錄播教室裡,浙江援疆教師吳樂平給數學組教師開展了《高三數學複習講評課芻議》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