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援助專欄】
面對疫情「自我心理調適技術」(四十三)
出現職業倦怠,我該如何應對?
職業倦怠是指個體在工作重壓或長期壓力下產生的身心疲勞狀態,是最容易在助人行業中出現的情緒性耗竭症狀。嚴重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狀態稱之為「職業耗竭」,表現為:
(一)心理方面
情感衰竭:情感乾枯、缺乏激情、易於焦慮、抑鬱、憤怒。
人格解體:憤世嫉俗、同情心喪失。
缺乏個人成就感:對工作厭倦、感覺沒有意義、不在乎工作質量。
(二)軀體方面
失眠、疲乏、頭痛、胃腸不適、腰酸背痛,消化系統紊亂等。
職業倦怠不利於個體的工作效能,更不利於自身的身心健康。
出現職業倦怠,該如何進行應對呢?
1.面對真實的自我( 生活與工作)。
2.周期性地評估工作內容和狀態:
每周評估工作的進度,減少或排除不必要的任務。
將剩餘的工作列為可執行的表格。
周期性地對目標、技能及工作熱情進行評估與調整。
3.增加對耗竭的抵抗力:
培養心理彈力和耐力,保持適度的壓力,有利於激發動機和表現。
樂於與同事分享和交流,建立起工作信任網絡。
連接社交媒體,分享個人興趣愛好。
4.保證充足的休息:
將獲得充足睡眠及定期鍛鍊列入你的日程安排。
充分利用假期,調整自己的目標與期望。
保證膳食營養均衡,並關注自己的個人需求。
5.有效的減壓方法:
培養個人興趣,養花弄草、書法音樂、感受藝術、自然、社交禮儀。
定期運動鍛鍊,堅持有氧運動,保持身體健康和積極的情緒狀態。
【作者:陶明,浙江省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浙江省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理科主任醫師、教授】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展,不同人群中出現恐慌、焦慮、害怕等心理問題持續增多,急需心理方面的疏導和積極情緒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