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東大街三個英文名 專家稱將規範英譯名

2020-12-15 騰訊網

我要爆料:西安這些地方的英譯名也有問題...

本報訊(記者 劉振) East Street?Dongdajie Street?Dongdajie? 西安市「東大街」的英譯名就有好幾種,來旅遊的老外拿著地圖也得轉暈,到底哪種翻譯才是準確規範的?

11月10日,市語委成立西安市公共場所標識中文名稱英譯專家委員會,將給出標準答案。

西安正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很多景點、路牌等公共標識都列出了英譯名,但至今仍沒有一部公共場所中文名稱英譯法的基本規範,導致錯誤百出,甚至成為笑料。

「比如『小心地滑』,正確的翻譯是『Caution! Slippery』,很多譯為『Carefully slip down』,成了『小心地滑倒』。讓外賓覺得很可笑。」委員會特聘專家、西安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副教授賀鶯說。

她總結,目前公共標識翻譯不規範主要存在三類問題。第一類是內外不分,有些標語是對內的,不適合翻譯。「像『禁止隨地大小便』,如果譯成英文,外賓看到後可能認為中國有很多不文明現象,造成不好的影響」。第二類是翻譯不恰當,只是將漢語和英語字對字翻譯,比如上述的「小心地滑」。第三類是翻譯本身無誤,但標識製作環節由於缺少把關,出現錯誤。

翻譯有誤的現象在旅遊景點比較突出。不久前就有網友爆出,路牌上大雁塔被譯為「big wild goose pagoda」,翻譯成漢語就是「大野鵝塔」。賀鶯說:「隨著專家委員會的成立,這種現象將得到改善。」

相關焦點

  • 福州三環路三個英文名 專家:譯名不統一易誤導
    昨日,福州市民阮先生向本報熱線968111反映,三環沿線,不同路段的交通指示牌上,對「三環路」的翻譯也不同,易造成誤導,也影響福州的城市形象,望有關部門儘早統一譯名。主路三個英文名,輔路也有兩個SanhuanRd?3RdRingEx⁃pwy?還是SanhuanThrwy?
  • 陝西發布3項地方標準 118景區英文譯名規範
    梁萌攝 圖片來源:陽光報 本報訊 (記者 陳黎) 為了糾正、統一景區、交通標識牌上錯誤百出的英文標識,給世園會遊客創造一個準確的「英文譯名環境」,昨日,省質監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共場所公示語英文譯寫規範》首批3標準正式實施發布。118個景區有了標準英文譯名。
  • 奧運菜單規範菜名 不再有可笑英文譯名
    不過,這些中國菜的英文譯名從令人啼笑皆非到規範化、正規化,走過了一段艱難的歷程。中國菜的英譯名曾令人啼笑皆非。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是「奧運菜單」翻譯組的核心成員,他全程參與了「奧運菜單」的翻譯工作。當初他和他的同事看到許多中國菜那令人啼笑皆非的英文譯名後,在發笑的同時也有了種沉重的使命感。   「規範中國菜的英文翻譯工作是從2006年開始的。」
  • 三部委發布英文譯寫規範 麻婆豆腐、刀削麵等將有正規譯名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記者侯豔)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近日,國家標準委、教育部、國家語委聯合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麻婆豆腐、刀削麵等將有正規譯名。
  • 北京將規範調整地鐵站英文譯名 讓外國人念得出、看得懂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董兆瑞) 記者從北京市外辦了解到,今後,北京市各條地鐵線路的英文播報內容將統一,地鐵站譯名也將統一規範。年底前,地鐵6號線、8號線英文語音播報將按照新規則執行,明年年底前推廣至所有地鐵線路。
  • 上海江蘇浙江統一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
    中廣網北京8月25日消息(記者王權)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9時37分報導,昨天(24日),浙江、上海、江蘇共同發布了《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第一部分:通則》,對公共場所英文譯寫實行統一規範。
  • 九三學社英譯名有了"標準答案" 徵詢多位專家意見
    日前,九三學社中央十三屆四十五次主席辦公會議專題研究了九三學社英文譯名問題,決定九三學社譯為Jiusan Society 。至此,九三學社的英文譯名有了「標準答案」。此時為啥提出九三學社英譯名問題?其背後有著怎樣的考量?原來,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和對外開放的持續擴大,國際社會越來越多地把目光投向中國,對中國道路特別是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關注也前所未有,有好奇、有疑慮、有誤解、也有指責。
  • 奧運菜單不再有可笑的英文譯名
    不過,這些中國菜的英文譯名從令人啼笑皆非到規範化、正規化,走過了一段艱難的歷程。中國菜的英譯名曾令人啼笑皆非。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是「奧運菜單」翻譯組的核心成員,他全程參與了「奧運菜單」的翻譯工作。當初他和他的同事看到許多中國菜那令人啼笑皆非的英文譯名後,在發笑的同時也有了種沉重的使命感。   「規範中國菜的英文翻譯工作是從2006年開始的。」
  • 南京明孝陵有三個英文名 「風景區」譯成美人痣
    同學們反映,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北京奧運會,從本月13日起,他們在公示語翻譯專家、南京農業大學外語學院教授王銀泉的指導下,走上街頭和景區開展「我為奧運做貢獻——公示語翻譯糾錯活動」。幾天下來,發現了一些有差錯和不準確的譯名。  一個明孝陵,三個英文名  明孝陵是目前南京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
  • 中央民族大學英文譯名「minzu」遭質疑
    「民族」被英譯成「minzu」,是不是譯錯了?  近日,有網友反映,中央民族大學的英文譯名將「民族」英譯為「minzu」,質疑不大準確。前日,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值班人員證實稱,學校目前英文譯名的「民族」的確為「minzu」。
  • 英學者到杭州「問診」西湖英文標識 拒絕雷人譯名
    英學者到杭州「問診」西湖英文標識 拒絕雷人譯名 康納夫婦將與包括浙江大學在內的6所高校的翻譯專家一起,研討西湖景區標識牌外文翻譯標準。  研討會為期一周,將涉及景點名的音譯和意譯、朝代及年號的翻譯、西湖十景的翻譯、背景知識的增減等。景區將根據專家意見和建議,對景區內各類標識牌的英文翻譯進行「統一規範升級」。此外,景區計劃制定一套認可度高、符合景區實際的翻譯標準——《西湖景區導覽標識手冊》,作為今後標識牌外文翻譯的權威依據。
  • 《湖北省省級機構英文譯名》的規範表述
    《湖北省省級機構英文譯名》的規範表述 2020-12-11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地多譯亂人思路 上海公共場所名稱英譯將統一
    近日,在上海博物館工作的讀者朱先生向晨報熱線反映,目前上海市軌道交通和不少公交線路都採取了中英文報站,但對於站名和路名的翻譯方法卻不統一。   比如,同屬於地鐵運營公司的三條軌道交通,一號線將「陝西南路」翻譯成「southshanxiroad」,而三號線則將「延安西路」翻譯成「yananxiroad」。
  • 深圳25個公園景區啟動英文標誌規範檢查
    深圳晚報訊(見習記者 歐陽維桑)從4月6日起,市外辦將在各區共25個主要公園景區開展2016年「公示語英文標誌規範」現場檢查,檢查活動持續一個半月。 4月6日,記者跟隨深圳翻譯協會副會長吳學文,外籍專家Mirtha等人來到梧桐山森林公園、仙湖植物園現場檢查公示語英文標誌是否規範。
  • 大學英譯名套路多-校名,譯名...
    它的本名叫中山大學,因英文校名「Sun Yat-sen University」的諧音神似「雙鴨山」被一位網友翻譯為「雙鴨山大學」。  始作俑者「雲湖浪子YZ25T」就此回應稱,「雙鴨山大學」並非錯譯,而是在自己小圈子裡已流傳長達五年的一個梗。
  • "全州醋血鴨"用英文怎麼說?桂林菜名英譯有規範
    桂林市出臺桂林菜名指導性規範條款  「全州醋血鴨」用英文怎麼說  近日,桂林市商務局發布《桂林市餐飲企業中英文菜名規範》(下稱《規範》),為菜單英譯給出指導性的規範條款。列出了7項翻譯規則,涉及冷菜31個、熱菜85個,主食小吃18個,其中很多都是桂林名菜、桂林傳統菜式。
  • 6號線、8號線英文譯名將按照新規範調整
    對此,北京市交通委回應稱,將按照新的譯寫規則進行規範。年底前地鐵6號線、8號線英語語音播報將採用新規範執行,2019年年底前將推廣至全市各地鐵線路。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北京市地鐵站名英文譯寫遵循2006年我市地方標準《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寫規範》中的相關規定,即:「地鐵、公交站名中的地名專名和通名全部採用大寫漢語拼音,如南禮士路站譯寫為NANLISHILU。但場館等名稱作為站名時通常用英語翻譯,如軍事博物館為Military Museum,八角遊樂園為BAJIAO Amusement Park」。
  • 港媒:內地規範食物等13領域英譯名 豆腐不再叫「Tofu」
    參考消息網6月23日報導 港媒稱,中文菜名有時怪得連中國人都搞不清楚。為了讓外國人能更熟悉中菜,內地官方宣布統一英文翻譯,未來看到「Spicy Hot Pot」就知道是麻辣燙,熱炒則譯「Hot Dishes」,而豆腐及米線則叫……據《香港經濟日報》6月22日報導,日前一家位於美國休斯頓的川菜館,販賣的招牌涼菜「夫妻肺片」被評選為年度開胃菜。但這道受歡迎的川菜英文譯名竟然是「史密斯夫婦」(Mr. and Mrs.
  • 網友質疑交通部英譯名 外國人誤以為是信產部
    通部雖大 英譯名不通 莫!莫!莫!  在網友翟華看來,中國交通部的英語譯名不通,可能是世界上惟一把自己的名字譯成Min-istryofCommunications的,如果外國人不了解情況大都會以為這個譯名指的是電信部或者信息產業部。
  • 港媒關注內地統一中餐等領域英文翻譯:麻辣燙有了官方譯名
    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導 港媒稱,內地英語翻譯參差不齊,中譯英的指示牌、餐牌不時鬧出笑話。內地12月1日正式實施《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明確交通、旅遊、文化、教育等13個領域的英文譯寫,提供常用的3500多條規範譯文,包括麻辣燙、刀削麵、豆腐等美食,部分譯名引發網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