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有專家提議廢除漢字,才子寫下奇文反駁,全文只有一個讀音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新文化運動中,其中有一條叫做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因此,當時出現一批專家學者對用於記錄文言文的「漢字」也展開激進的抨擊。

其中,以語言學家錢玄同(錢家人才輩出,其子錢三強被譽為中國原子彈之父)、文學家魯迅、原北大校長蔡元培以及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等專家學者都或多或少的主張廢除漢字,將漢字用拉丁字母取代。

學者專家之所以要主張廢除漢字,要用看似簡單的拉丁方案改良文字,原因就在於當時社會的文盲太多,國民又剛從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走出來不久,其封建奴性思想嚴重,思想麻木,民智未開,只有將複雜的漢字廢除,讓中國人轉而學習簡單的拉丁文字母,才能改變中國多文盲這一現狀。從而促進思想解放。

民國時有專家提議廢除漢字,才子寫下兩篇奇文反駁,全文只有一個讀音

針對漢字拉丁化(拼音化)的局面,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在1930年曾寫下一篇「同音文」,《施氏食獅史》一文,此文堪稱千古奇文,題材為文言文,全文只有一個音,即「shi」。隨後又寫下一篇《季姬擊雞記》,全文亦只有「ji」這一個讀音,實在讓人佩服。

趙元任,他出生於光緒十八年,他的先祖是清代著名詩人趙翼,父親中過舉人,母親馮萊蓀亦是擅長詩詞歌賦。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趙元任雖然很早就開始接觸傳統文學,但他本身的語言天賦更是讓人稱奇。

成年後出國深造,並先後任教於美國的康奈爾大學、哈佛大學、我國清華大學等等著名院校。他不僅在語言方面有著深厚的造詣,同時還是我國現代音樂學之先驅,曾在加州伯克利學院任教數十年。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兩篇奇文:

《施氏食獅史》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據說在一件石頭屋子裡有一位詩人姓施,他的喜好與常人不同,喜歡獅子,還曾發誓要吃掉十隻獅子,為了完成這一願望,施先生經常去市場找獅子。

在一天十點鐘的時候,他又一次到了市場,市場中恰巧有十頭大獅子,施先生看到這獅子後,決定用自己十把石頭弓箭將之射殺。射殺後施先生便將獅子的屍體帶走了。到了自己的住所後,因為石屋很潮溼,他特意讓侍者來擦拭乾淨。等到擦乾淨後施先生才決定吃這些獅子,可是這時他才發現,這十頭獅子屍體竟然是用石頭做的。請解釋這件事情。

《季姬擊雞記》

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嘰,季姬及箕稷濟雞。雞既濟,躋姬笈,季姬忌,急咭雞,雞急,繼圾幾,季姬急,即籍箕擊雞,箕疾擊幾伎,伎即齏,雞嘰集幾基,季姬急極屐擊雞,雞既殛,季姬激,即記《季姬擊雞記》。

文章應用了古代的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為春秋時期季國大臣季康子的妹妹,此人也是齊悼公呂陽生的夫人,因此被稱為季姬。文章講道,季姬因為感到寂寞,於是便收集了一些雞來養,而這些小雞都是那種出自荊棘叢中的野雞,性子比較野。

野雞餓了嘰嘰亂叫,季姬就拿竹箕中的小米餵它們。雞吃飽了,跳到季姬的書箱上,季姬怕髒,忙叱趕雞,雞嚇急了,就跳到幾桌上把桌弄髒了,季姬更著急了,就借竹箕為趕雞的工具,投擊野雞,竹箕的投速很快,卻打中了幾桌上的陶伎俑,那陶伎俑掉到地下,竟粉碎了。

季姬睜眼一瞧,雞躲在幾桌下亂叫,季姬一怒之下,脫下木屐鞋來打雞,竟把雞打死了。想著養雞的經過與艱辛,季姬情緒激動,就寫了這篇《季姬擊雞記》。

中國千百年留下了很多絢麗的文化,歷來也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形成了美妙的漢字,而語音和文字本身也具有獨立性,如果僅僅只是追求簡單,裡面的「魂魄」就被捨棄了,最終也會走不遠,反而還丟了自己千年來形成的燦爛文化。

相關焦點

  • 專家建議廢除漢字改用字母,他寫下96字奇文反駁,全文僅一個讀音
    文/阿聞標題:專家建議廢除漢字改用字母,他寫下96字奇文反駁,全文僅一個讀音這個漢語在我們中國的歷史當中非常的悠久,也是現在全世界以來使用人數最多的一個語言但是就是對於這樣一種特殊的文化,近代的一些專家學者卻認為應該要從根本上將這一組漢字廢除掉,因為根本的原因就是說漢字的音譯拼寫太複雜,根本就不利於國家的教育和推廣普及,甚至還想用簡易的字母來代替漢字。在當時的時候,這個人提出來這些意見的時候,還處於民國時期,當時全國的文盲幾乎已經超過了80%,一個國家只有首先在精神上面富足起來,物質才能跟著有所發展。
  • 專家提議廢除漢字,改用字母,他寫下2篇奇文反駁,全文讀音一樣
    當然,沒有一個文明的發展過程都是順利的,而漢字也是不例外的。曾經有專家提出要廢除漢字,直接改用字母,而有一個奇人就寫下2篇奇文反駁,全文的讀音竟然都是一樣,是怎麼一回事? 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西方的文化相互衝撞,不少人都在懷疑漢字的存在必要。甚至有不少專家直接表明,用西方的字母來代替中國的漢字。
  • 專家提議廢除漢字,改用字母,他寫下2篇奇文反駁,全文讀音一樣!
    當然,沒有一個文明的發展過程都是順利的,而漢字也是不例外的。曾經有專家提出要廢除漢字,直接改用字母,而有一個奇人就寫下2篇奇文反駁,全文的讀音竟然都是一樣,是怎麼一回事? 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西方的文化相互衝撞,不少人都在懷疑漢字的存在必要。甚至有不少專家直接表明,用西方的字母來代替中國的漢字。
  • 民國專家建議廢除漢字,他寫下96字奇文反駁,全文只有一個讀音
    因此,中國人開始反思落後的原因,很多人對幾十年來的中西文化進行了對比,有些人則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即落後是因為古老的傳統文化,而漢字是頑固的傳統文化的「元兇」,蔡元培、陳獨秀、魯迅、等人都紛紛表示贊同。但有這樣一個人卻不怎麼認為,他就是民國時期的第一個鬼才趙元任。
  • 專家聯名要求廢除中國漢字,此人寫下2篇文反駁,全文讀音一樣!
    因此在當時,專家們聯名要求廢除中國漢字,這種激進的做法,引起了很多讀書人的反對與抗議,其中有人特地寫下兩篇文章反駁,全文讀音居然一樣!近代時期,為了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社會面貌,許多仁人志士都曾在各自擅長的領域中,做過很多嘗試。民間時期,胡適引導的「白話文運動」,首次將白話文引進到文學創作之中。
  • 專家要廢除漢字,他寫2篇奇文反駁,全文讀音相同,專家讀完服了
    專家要廢除漢字,他寫2篇奇文反駁,全文讀音相同,專家讀完服了 眾所周知晚清至民國時期,國家貧弱,屢受他國欺負,這讓我國的學子十分憤然,因此非常想改變國家的狀況,所以仔細研究了中西方文化,一些專家得出,國家之所以落後、腐敗,歸根結底在於舊的傳統文化,而舊傳統文化之所以這麼頑固,原因則在於漢字,
  • 有人提倡廢除漢字,他寫下奇文反駁,文章全篇僅一個讀音
    當然,這樣成系統的文字工具想要被造出來是十分浩大的工程,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而在國人以漢字為傲的今天,很難想像曾經近代的一些專家學者卻想要廢除漢字,甚至文學大家魯迅也曾贊同過這一觀點。
  • 專家提議廢除漢字,他寫2篇奇文對其反駁,全文讀音一樣
    不過在近代時期,卻有著一群專家提議廢除漢字,還好有一位文人,他寫2篇奇文對其反駁,全文讀音一樣,這才保留了漢字。 更有一部分人認為國家之所以落後腐敗,完全是因為傳統文化,而漢字則是傳統文化根深蒂固的主要原因。因此他們認為想要改變拯救國家,必須要廢除漢字,掃除舊文化,而原本的漢字則改用為簡單易學的拉丁字母。
  • 專家建議漢字全部改為拼音,他寫千古奇文反駁,全文只有一個讀音
    然而,近代的一些專家學者卻認為應該要廢除漢字,因為漢字的音譯拼寫極為複雜,不利於我國教育的推廣和普及,甚至是想改用簡易的拉丁字母來替代漢字。 當時還處於民國時期,國家內憂外患,正值百廢待興,全國的文盲率超過了百分之八十。一個國家只有在精神上先富足起來,物質上才能有所發展。
  • 激進學者提出「廢除漢字」,他寫下兩篇奇文反駁,全文讀音相同
    其中就包括漢字領域的改革。要知道民國時期推行的繁體字相比於現在的簡體字來說,不但結構複雜,書寫起來更是難上加難,如此一來,中國的文盲率是居高不下。而此時虎視眈眈的日本已經在著手研製航空母艦,可是中國居然還有百分之八九十國民都是目不識丁的文盲。眼看中國的文盲越來越多,有志之士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絞盡腦汁在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 專家提議廢除漢字,用字母代替,他寫2篇奇文反駁,全文一個讀音
    不同的文化體系有著不同的文字,這些文字都發揮著相同的作用——傳承文化,中國的漢字就是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關於漢字的起源,歷史上眾說紛紜。漢字對於我國的發展可以說是至關重要,但在近代時期,專家提議廢除漢字,用字母代替,他寫2篇奇文反駁,全文一個讀音。
  • 專家提議用拼音代替漢字,他寫2篇奇文反駁,全文只有一個讀音
    所以我們的漢字仍然在不斷地演化和發展的,而在這些演變過程中,也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曾經就出現過一次幾乎能給漢字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在民國初年的時候,因為當時時局的混亂,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和當時湧入中國的西方文化發生了激烈的碰撞。胡適等文人在這時發起了「新文化運動」,倡議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簡化文字,這大大促進了人們的交流,促進了人們的覺悟,極大推動了我國近代科學和民主的發展。
  • 專家建議廢除漢字,用字母替代,他寫兩篇奇文反駁,全文一個讀音
    但是在近代,卻有專家提議廢除漢字,改用字母替代,幾千年的文化,自然會有人反對,有個人寫了兩篇神奇的文章來反駁專家,全文都是一個讀音。民國時期,大量的西方思想湧入國內,對中國的文化造成了極大的衝擊,中西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也讓社會各界的人士產生了激烈的碰撞。
  • 專家提議廢除漢字,改用字母,他寫下兩篇文章反駁,通篇一個讀音
    對於中國人來說,漢字是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又是一個極為寶貴的一部分,在「古四大文明古國」之中其餘的四個國家的文化早已經斷層,只有中國的文化傳承了下來,這其中我們的歷史和文字佔據了很大的功勞。而漢字的魅力卻遠遠不在於此,比如接下去兩句話:「中國大勝某國」以及「中國大敗某國」,只有一個字之差且這兩個字是反義字,其表達出來的意境卻是一樣的,其中的味道你品、你細品。然而就是這麼優美的漢字當年差點面臨著被廢除的風險,若非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趙元任那麼現在這優美的漢字可能不存在世上了,而可能是用字母寫出來的,那麼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專家學者要廢除漢字,學霸寫2篇千古奇文反駁,全文只有一種讀音
    專家學者要廢除漢字,學霸寫2篇千古奇文反駁,全文只有一種讀音!漢字,又稱之為中文、中國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同時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者,迄今為止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
  • 民國專家建議廢除漢字,他寫下96字奇文,全篇只有一個讀音!
    而有一人,身為語言之父,也很提倡,並寫下一篇奇文《施氏食獅史》,全篇96字,讀音皆為「shi」(當時沒有聲調之分)。一個對於語言有著純粹情感的學者,為什麼也對廢除漢字持贊成態度呢?還寫下一篇奇文,作為回應: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施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施氏始試食是十獅屍。
  • 專家要廢除漢字,此人寫下2篇「奇文」反駁,全文竟讀音相同
    漢字是否應該被廢除在整個文學環境中鬧得沸沸揚揚,眾人為了加快拉丁文的普及,不約而同地贊同廢除「誤國誤民」的漢字,在千鈞一髮之際,有一個專家挺身而出,用兩篇文章來表示自己的抗議!兩篇奇文在不聲不響中就擊潰拉丁化文字,怎樣的魅力留住了漢字?
  • 專家建議廢除漢字,他寫下2篇奇文諷刺,全文讀音都相同!
    不過,漢字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曾經也出現過一次關於文字的討論,專家建議廢除漢字,不過愛國人士寫下2篇奇文諷刺,全文讀音都相同,從此也打消了有人想要廢除漢字的念頭了。 不過,針對文化變革肯定不可能只有一個聲音,於是有人提出,漢字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象徵,它也代表了中國的歷史,和中國一起並存了數千年,是無比重要的文化,根本不能被字母所取代。
  • 專家要求廢除中國幾千年漢字,他寫2篇奇文反駁,全文讀音相同
    漢字難度過高,一些專家學者主張廢除漢字漢語是世界上公認的最難學的語言,而文言文更是最難學的語言中,最難學的「語言」,相信許多人在上學時期,都有過被文言文為難的痛苦。而因為漢字太難,曾有專家要求廢除中國幾千年漢字,他寫2篇奇文反駁,全文讀音相同近代以來,為了挽救國家危亡,並徹底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許多能人志士在各個領域,都做出了偉大的嘗試,其中就包括漢字領域。相比於現在通行於中國大陸的簡體字,在民國時期所使用的繁體字,不僅結構複雜,並且傳授書寫相當困難,不利於向廣大下層民眾推廣使用。
  • 專家聯名要求廢除幾千年的漢字,他寫2篇奇文反駁,全文讀音一樣
    而一個新思想的提出,有著支持者,就一定會有反對者。這是無法避免的當時的情況下,支持者他們認為漢字字數眾多,並且就連字體,字的寫法也是各有師承,形式眾多。在西方因為工業革命帶來種種先進近代科學的衝擊下,漢字變得不夠使用,也難以普及識字率。那麼既是要廢除漢字,那麼,就一定要想辦法找一種替代漢字的文字。於是他們決定將漢字拉丁化,字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