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蓮龍小學的老師和前來報名的小朋友「面談」。
製圖/李甦歆
聽到老師問「皮鞋和拖鞋有什麼不同」,小男孩一口氣說了兩三點,聲音越來越嘹亮,一度還抬起腿,展示自己腳上的涼鞋。今天上午的一年級新生面談現場,不少可愛的小朋友聊起天來「剎不住車」,老師不得不巧妙地引導他們進入下一題。
我市公辦小學一年級入學報名今明兩天舉行,針對的是本市戶籍以及政策性照顧對象,參加積分入學的非本市戶籍孩子將在7日至8日填報志願。
【報名現場】
與孩子面談是為了均衡分班,對錄取沒有影響
上午8點半,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入讀公辦小學一年級開始報名。同其他學校一樣,蓮龍小學也安排了簡單的面談環節。每個孩子進入教室後,分別和語文老師、數學老師進行交流。
不少孩子是第一次接受如此正式的「面試」,但他們並不緊張。孩子們自我介紹、背誦古詩詞、看圖找不同點,就像在玩一樣。老師說,面談主要是為了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如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生活常識等,便於均衡分班,對錄取並不會有什麼影響。
據悉,報名不分先後順序,只要是本市戶籍生源,都有公辦小學可上。從上午情況來看,經過前期宣傳引導,往年家長熬夜排隊的場面不見了,現場更加有序。
一些不符合條件的家長抱著僥倖心理想試一試。早上有一位家長給蓮龍小學的吳校長打電話,稱是「某人的朋友」,被當場拒絕。吳校長說,往年也有家長想走後門,這些都是行不通的。
【積分入學】
7日至8日填報志願,12日前電腦派位
今年我市戶籍適齡兒童依然爆棚。據摸底,今年思明區戶籍人口就學人數預計達8300人,同比去年比增3.8%。集美區戶籍適齡兒童預登記3441名,其中近2個月來新遷入200多名。海滄區預估戶籍適齡兒童也達到了2400多人。
公辦校完成本市戶籍生源招生後,若有剩餘學位,將用於招收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今年隨遷子女申請就讀小學一年級,看的是積分,分數越高,可能性越大。家長關心的「某公辦校有多少學位招收隨遷子女」,則要到8月7日才能揭曉。8月7日,學校將公布本校招收符合條件隨遷子女的招生名額;8月7日至8日,家長還需填報志願;8月12日前,學校按照「積分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根據積分排序位次,進行電腦派位,並公布電腦派位結果。
【背景】
本市戶籍適齡兒童
近5年年均增6000多人
近年來,本市戶籍適齡兒童逐年增長,特別是去年比前年增長了1.3萬多人,近五年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平均每年增長6000多人。
與此同時,近五年,我市隨遷子女均呈高位增長態勢,平均每年增長1.3萬多人,並從2011年起已超過本市戶籍學生的人數。根據各區積分入學報名人數的統計情況,今年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的人數將繼續增長。
在隨遷子女和本市戶籍適齡兒童雙增長的情況下,雖然我市連續實施義務教育學校建設計劃,不斷新增義務教育學位,但學位淨增速度趕不上適齡兒童增長的速度。據統計,2010-2014年,全市共完成58個中小學建設項目,累計新增學位6.65萬個,但遠遠趕不上適齡兒童近8.5萬人的增長。(廈門晚報文/記者 郭文娟 圖/劉東華)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