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和一個朋友閒坐時,他突然說:其實我們有時候親眼看見的東西,也不一定是真實的。我盯著他,很奇怪他為什麼突然說這個問題。他以為我不相信,就說:我媽媽以前講過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窮人在一富人家當傭人,負責做飯。有一天,這傭人揭開鍋,看到鍋裡的飯上有一小塊髒東西。傭人將帶髒東西的那一小塊飯剷出,因為不捨得扔掉,所以就把帶髒東西的飯吞進了肚子。沒想到這一舉動被富人家的小主人在廚房門口看到了,以為傭人偷飯時,並告之了父母。東家在了解事情的真相時,小主人堅持說傭人偷飯吃,傭人堅持說是那塊飯髒了,不捨得扔掉才吃的,真的不是偷吃。最後傭人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竟然拿刀剖開自己的肚子把剛吞進去的飯拿出來給東家看。
這是一個悽慘的故事,但是它卻絕不僅發生在富人與窮人之間,它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我們經常為了一件大情小事,都在堅持著「我對他錯″的信念。在這一堅持的過程中,不管最後證明了「我是對的″,或「他是對的″,爭論的雙方都失去了自己的自由。
失去的自由,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人身自由。在爭論的時候,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當然不能抽身離去。爭論不休,沒有結果,那還要報警,這個時候人就更不能離開了。另一個方面是自己內心的自由。首先,我們在堅持「我對他錯″時,我們的內心都在交戰。交戰最少有兩個理由,一是:「我真的是對的嗎?″;二是:他怎麼是這樣?要他認個錯就這麼難嗎?這時候自己還會想:自己怎麼會因為這麼一點小事與人發生爭吵?使得自己如此焦慮、憤怒。
我們的痛苦大多來自無法接受的事實以及對他人的要求與批判。回看前面的事例:小主人對傭人偷飯吃而拒不承認,感到痛苦;傭人對自己被冤枉以及東家的不信任,感到痛苦。在堅持「我對他錯」的時候,自己的心都已經跑到別人身上了,弄得自己的身上卻沒有了心來照顧。傭人為了證明「我對他錯″,丟了性命,小主人為了證明「我對他錯」,一輩子也要活在內疚中了。真正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是讓自己的內心平靜與安寧,而「我對他錯"的實質是在向外求助或企圖改變他人。
THE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