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裸奔有多恐怖?超級黑客教你如何保護隱私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韓焱精選 湛廬文化

你好,這裡是韓焱精選。今天,我要為你推薦的書,叫作《捍衛隱私》。

在大數據時代,隱私越來越「透明」。你去了哪兒,做過什麼,吃了什麼,買了什麼,甚至連在想什麼,你身邊的智能設備都一清二楚。要想守住自己的隱私,成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這期音頻,我要為你分享的是:「世界最強黑客」凱文·米特尼克在《捍衛隱私》這本書裡,告訴你的一些非常實用的隱私保護方法。

比如,怎麼能夠確保你手機裡的隱私不被洩露?怎麼能夠保證智能家具的安全?怎麼保證你上網的信息不被洩露?

稿件提供 | 韓焱精選

編輯排版 | Eurus

如何避免生活中的各種智能設備窺探你的隱私?

現代社會,人們已經離不開智慧型手機等設備了,但是也因為智慧型手機的存在,我們已經沒辦法做到完全隱身了。

嚴格來說,只要你帶著手機,那你就一定會處在被監控的狀態之中。比如說,哪怕你的手機沒有啟動位置跟蹤系統,只要你的手機開著,GPS就會持續跟蹤你的位置信息。

所以,要想完全擺脫手機的監控,你只有兩個選擇:要麼不帶手機,要麼直接把手機關了。

但是,畢竟我們現在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了,所以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及時地刪除這些信息了。

推薦閱讀

作者:[美] 凱文·米特尼克 羅伯特·瓦摩西

譯者:吳攀

點擊書封即可購買

具體的方法就是,及時使用清理軟體,清理掉自己的瀏覽信息、位置信息等等。

除了及時刪除信息,作者還特別強調,在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其他智能電器的時候,一定要少用或者定量不用雲服務功能。

因為在使用雲服務的時候,你雖然得到了便利,但是同時也會讓你處在各種智能電器的監視之中。

比如,現在有很多電器,都是有語音激活功能的。我們只要躺在床上說話,電視就可以打開,音樂播放器就可以播放,冰箱就可以解凍。

但是你知道嗎,只要你打開這個功能,那就意味著這些電器都在時刻監聽著你們家裡的每一句話。

所以不是非常必要的時候,還是犧牲這個功能,保護好自己的隱私比較好。

包括蘋果手機的siri功能,也要儘量關閉。因為只要你開著它,那就意味著,你的手機一直都在聽你的談話。

另外,大多數手機瀏覽器,也都是默認麥克風開啟的,所以要想徹底杜絕被監聽,那最好直接關閉手機的麥克風。

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關閉麥克風的功能,那就是找一個壞掉的耳機,把耳機的線剪掉,然後把耳機的插頭插在麥克風的孔上,這樣麥克風就沒辦法正常使用了。等你想用麥克風的時候,你只需要把這個插頭拔下來就好了。

同樣的道理,手機的攝像頭在平時不用的時候,也可以用膠布擋起來,這樣手機就沒辦法主動給你拍照了。

另外,最好也不要隨便在網上上傳照片。照片只要上傳到網上,就再也沒辦法徹底刪除了,就算你在上傳的網站上刪除了,也無濟於事,因為它早已經在網絡上流傳開了。

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完成「終極匿名上網」操作?

在這本書裡,作者一直在傳達一個原則,那就是:你自己的信息在網上透露得越少,那你的隱私就會保護得越好。

相反,如果你總是在網上發布自己的信息,那你的隱私就越容易洩露。

聽到這兒,你可能會說,那有沒有一種辦法,能在網上完全隱藏自己的信息呢?當然有,這個方法就是「終極匿名上網」。

要實現「終極匿名上網」,一般需要創建一個虛擬計算機。虛擬計算機,其實就是在一臺電腦上,通過特定的軟體,模擬出一臺沒有硬體的計算機。

這臺虛擬計算機,可以運行單獨的作業系統,而跟之前的電腦互不幹擾。

所以,創建這樣的虛擬機之後,就可以實現一臺電腦「同時」運行幾個作業系統,相互還能獨立工作。而且,這幾個作業系統之間還可以進行互聯,形成一個虛擬網絡。

也就是說,通過創建虛擬機,一臺電腦就可以馬上變成好幾臺電腦。這麼一來,你就可以選擇其中的一臺虛擬電腦,專門保存自己比較重要的信息了。

因為這臺虛擬電腦不會用來幹其他任何事情,跟外界也沒有什麼聯繫,所以也就比較安全了。

不過創建虛擬計算機比較複雜,普通人操作起來不是很方便。所以作者還介紹了一個更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多花一些錢,購買一臺單獨的筆記本電腦。

這個電腦不用太好,可以是一個最低價位的windows筆記本電腦。不過要注意,這臺電腦的使用和設置,是有嚴格的條件的。

首先,這臺電腦不能在任何公共場所登錄WiFi,包括你自己家的WiFi也不行。

那既然不能連WiFi,這臺電腦還怎麼上網呢?這就需要你給它專門配備一個手機熱點來上網。注意,配備的這臺手機,也必須是匿名購買,而且不能跟任何人有聯繫。

準備好這些之後,就可以開始新電腦的註冊了。一定要注意,既然已經打算匿名,那新電腦從開始註冊安裝的時候,就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信息。

比如,註冊windows帳號時,要跳過帳號的選項,這樣你就可以不在你的電腦和微軟之間創建任何連接。

再比如,創建電子郵箱的時候,如果電腦一定要手機認證。那你只能使用單獨配備的,做熱點網絡的那隻手機,而不是你日常使用的手機。

完成這些工作之後,你的這臺電腦和熱點手機,就會變成一個類似「虛擬機」的,完全和外界沒有交集的系統。

你可以放心大膽地把自己的隱私存放在這臺電腦裡,而不用擔心被其他人竊取了。

最後總結一下:在現代社會,雖然網際網路和智能設備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了,但是同時也讓我們的隱私,更容易洩露了。

推薦閱讀

作者:[美] 凱文·米特尼克 羅伯特·瓦摩西

譯者:吳攀

· 韓焱精選·

湛廬創始人韓焱老師將用專業出版人的視角,每天為你推薦一本好書。專欄將用一條音頻,一段文字,解開你的閱讀困擾。和你一起親自閱讀,與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

End

原標題:《韓焱精選 | 網際網路裸奔有多恐怖?超級黑客教你如何保護隱私》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裸奔」的網際網路時代:APP如何偷窺你的隱私?
    另外,你的手機是否頻繁收到一堆優惠活動的垃圾簡訊;除了快遞小哥給你打電話,更多時候對方直接報上你的大名,當你以為是老朋友或者同事時,卻發現對方讓你帶上小孩來參加課程體驗,或者某某房源又有優惠。對於個人隱私洩露,你是否深惡痛絕呢?對于越來越懂你的手機,你懂它嗎?本文起底惡意APP如何竊取你的隱私,以及教你如何防範。
  • 網際網路時代的「裸奔」:APP如何偷窺你的隱私?
    對于越來越懂你的手機,你懂它嗎?本文起底惡意APP如何竊取你的隱私,以及教你如何防範。隱私洩露屢禁不止,精準詐騙頻發2020年5月15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一批)。
  • 當手機變成「監視器」 如何讓隱私信息不再「裸奔?
    儘管如此,上述事件再度引發了對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用戶個人隱私該如何得到安全保障的反思。  一邊咒罵軟體開發商沒有道德,一邊把自己定為弱勢群體的「超級無敵小納野」說:「你每天帶著一個移動的監視設備,每一秒都在洩露你的信息。」
  • 人民日報:為隱私保護多上一把鎖
    IT之家11月22日消息 近日,有媒體曝出多地高校獎學金公示名單中洩露了學生的隱私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日和完整的身份證號等。信息化時代,公民隱私能否安全保障就成為了越來越重要的問題。今天,人民日報就刊文《為隱私保護多上一把鎖》,針對「信息公開洩露隱私」,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數字廣告,如何突破隱私保護瓶頸?
    視頻的末尾有一句文案,大致是說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看重隱私,那麼你在線上也理應如此。通過這段視頻,蘋果凸顯了對用戶隱私的重視。這個視頻指向了一個真實存在的問題:我們是否忽視了線上隱私保護的重要性,以至於容忍隱私在線上世界長時間「裸奔」?2、隱私保護的難題2018年的劍橋分析門,是用戶隱私意識抬頭的標誌性事件。在這個醜聞中,不當洩漏的個人數據被用於政治廣告的精準投放,這讓人們意識到數據的巨大威力並產生恐懼。恐懼又誘發用戶通過輿論反抗,迫使立法者不得不作出回應。
  • 還有多少公民隱私在政府官網上「裸奔」
    文|嚴奇近日,有網友向記者反映稱,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官網2017年8月30日公布的《關於新都區軍屯小學2017年秋一年級新生分班花名冊的公示》存在洩露公民個人隱私信息的情況。不可否認,2017年有不少單位的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並沒有那麼強,但時至今日,當時出現的問題不也早該解決了嗎?實際上,《網絡安全法》第四十二條明確指出:「網絡運營者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網絡運營者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洩露、毀損、丟失。」
  • APP自動打開攝像頭麥克風問題頻發 網際網路時代如何保護隱私?
    來源:中國經營報APP不請自「開」,網際網路時代如何保護我們的隱私?戎麗娟近日,網際網路大佬周鴻禕的一席話引發網民的深深不安。他說,有的軟體會打開用戶的攝像頭,或打開麥克風錄音,從中找一些關鍵詞,來試圖匹配用戶第二天的興趣愛好。
  • 別讓我再裸奔了,好嗎?
    現在的人已經沒有隱私了。不要讓隱私成為奢侈品,好嗎?我們的每一次操作,說的每一句話,甚至腦海裡的任意一個念頭都有可能被記錄下來,然後以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方式,傳到別人耳朵裡去。在新時代面前,我們一個個都成了「光屁股」的人,各自裸奔。
  • 大數據時代,如何更好的保護隱私
    而數據具有雙重屬性,既有隱私屬性,同時有價值屬性。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數據的隱私屬性越來越強,尤其是社交網站中經常會分享照片、位置等等,這些內容都需要被保護。但隨著數字經濟的興起,數據成為了競爭力,依靠數據可以獲取更好的發展。那麼,在大數據時代,我們該如何更好的保護隱私?網絡圖片。  如何在維護個人隱私權和數據利用之間保持平衡?
  • 手機裡這兩款非常熱門的APP,能讓你的隱私「裸奔」,趕緊卸掉!
    手機裡這兩款非常熱門的APP,能讓你的隱私「裸奔」,趕緊卸掉!   無論是安卓手機系統還是蘋果手機系統,軟體商店裡都有一款叫做Wi-Fi萬能鑰匙和Wi-Fi鑰匙的免費軟體。它的下載排名非常靠前,銷售業績非常火爆。
  • 超級Cookie使隱私模式失效 IE被黑哭
    英國倫敦的一名軟體開發者已發現了一串代碼,能在瀏覽器的隱私模式中執行普通會話,這將導致隱私模式的失效。  目前,所有主流瀏覽器都提供了隱私保護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網站的Cookies無法追蹤用戶身份。例如,谷歌Chrome瀏覽器提供了名為「Incognito」的功能,而火狐瀏覽器則提供了「隱私窗口」功能。
  • 資訊時代,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資訊時代,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資訊時代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 你的隱私終於要有法可依了!堪稱中國版「GDPR」即將出臺
    個人信息安全在大數據時代日益凸顯,隱私洩露層出不窮,威脅人身安全,財產受損現象頻繁發生……以下問題你是不是經常遇到?近年來,公民個人隱私的邊界頻頻遭遇挑戰,對於個人信息保護的呼聲愈發強烈。你的隱私終於要有法可依了近期,傳來一個重磅好消息!
  • 航班酒店證件號 "隱私微商"讓藝人信息在網上"裸奔"
    當記者詢問一個「隱私微商」是否有某位藝人的身份證號碼時,對方表示有,並給出了50元的價格。轉帳50元後,記者拿到了這位當紅藝人的身份證號、曾用名、戶籍住址、父母姓名等信息,整個交易過程只用了不到20分鐘。   對方還表示:「我贈送你航班信息,你想要哪個明星的和我說就行。」
  • 當你無所察覺時,你的個人隱私或許已被洩露
    防人之心不可無出門在外,與人交往一定要多加小心但是還有一種隱私安全就算防範意識再高也讓人無所遁形這些都是嚴重侵害個人隱私的行為。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又一次被推向風口浪尖。就在近日國內的一位網際網路大佬有關「中國人願用隱私換便捷和效率」的說法更是引起了各界人士對隱私保護的討論,引起中國網民的強烈反彈的同時,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隱私保護的部分現狀。
  • 《民法典》教你如何保護隱私和個人信息
    近年來,隱私和個人信息洩露的問題頻出,個人信息的合法權益難以獲得保護。為此,《民法典》在人格權編中規定了涉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權益的相關內容,明確了自然人在隱私和個人信息上應該享有的權益。
  • 實測多款APP涉及個人隱私權限 大數據時代你的信息該如何保護?
    近日,有多位市民向商報反映,手機應用在沒有明確提示的情況下被加入社交屬性,令用戶的各類信息暴露在好友甚至陌生人面前。實際上,APP隨意公開用戶隱私和過度索取手機權限的問題一直存在。
  • 該如何保護公民的隱私
    專家表示:在本機沒存儲並不代表在系統內沒存儲,一旦資料庫洩露或被盜用就有風險。 「刷臉」似乎日益成為安檢便利化的手段,在機場和火車站,通過「人臉識別」刷臉驗證身份證件通關常態化,讓越來越多行業大踏步跟進。辦公室大樓和小區物業就是兩個應用場景。
  • 你戴口罩的照片售價2毛錢一張,「口罩」也不能保護隱私了
    你戴口罩的照片可能被賣了,2毛錢一張。疫情之下,口罩被認為是新的「安全隱私面具」。只要戴著口罩就不會被人或機器認出來?你錯了,其實我們早就處於「顯微鏡」之下。如今,有許多科技企業都在研發針對眼睛、眉毛區域的識別技術。
  • 大數據安全 用戶隱私該如何保護
    但在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一場如何構建數據安全新秩序的高端論壇讓她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每天上網的一個個小動作,會給自己帶來隱私洩露的風險。從Facebook用戶數據洩露,到攜程利用大數據「殺熟」,再到今日頭條虛假廣告風波……論壇嘉賓舉出的一個個案例,讓這個90後大學生意識到,隨著大數據產業的飛速發展,中國正在迎來一場空前的「隱私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