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90 口罩」冒充「N95」 合肥一藥房起訴兩級市場監管局一審被...

2021-01-19 網易

2021-01-09 01:42:08 來源: 中安在線

舉報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2020年,合肥一藥店將「KN90 口罩」搖身一變成「N95 口罩」進行銷售被合肥市場監管部門查獲並處以20萬元罰款後,該店不服將省、市兩級市場監管部門告上法院。記者1月8日從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獲悉,近日,高新法院一審判決支持市場監管部門的處罰決定。

  2020年1月26日,根據群眾投訴舉報線索,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對位於包河區屯溪路259號的安徽省立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店進行了現場檢查,檢查發現,該藥店銷售商品標價籤標註商品「朝美 N95口罩」零售價40元/只。

  檢查中執法人員還發現,該商品外包裝標註執行標準為 :GB2626-2006 KN90,並非標註的「N95口罩」,該藥店利用價籤對商品的功能、質量作引人誤解的宣傳,誤導消費者,實施不正當競爭違法行為,合肥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虛假宣傳的口罩採取了扣押措施,後決定對其予以罰款20萬元。之後,該藥店不服,以合肥市市場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違法為由向安徽省市場監管局提起行政複議,省局依法維持了行政處罰決定。2020年9月7日,該藥店以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和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為共同被告,向安徽省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的行政處罰決定和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的行政複議決定。

  近日,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定該藥店將KN90型口罩標註為N95口罩銷售,嚴重擾亂了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和正常的市場秩序,損害了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其行為構成虛假宣傳,行政機關適用法律準確;同時,行政機關根據疫情防控形勢,通過在線QQ方式舉行行政處罰聽證會,保障了行政相對人的陳述申辯和聽證權利,程序合法,遂判決駁回原告安徽省立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店的訴訟請求。(湯傑 記者 蘇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安徽省立藥房總店KN90口罩當N95賣被罰 起訴兩級市場監管局一審被...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突然襲來,口罩作為防護品,一罩難求,尤其是防護性能較好的N95口罩,更是緊俏貨品。不過,安徽省立藥房總店因將「KN90口罩」標註為「N95口罩」銷售,被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萬元。
  • KN90口罩當N95口罩賣?被罰20萬元!合肥一藥房不服起訴兩級市場監管局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年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突然襲來,口罩作為防護品,一罩難求,尤其是防護性能較好的N95口罩,更是緊俏貨品。不過,合肥一藥房因將「KN90口罩」標註為「N95口罩」銷售,被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萬元。
  • 賣口罩被罰20萬!合肥一藥房起訴兩級市場監管局
    12月4日上午,合肥市高新區人民法院法庭內,原告安徽省立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店與被告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簿公堂,合肥市首例智慧財產權行政訴訟案件開庭審理。2020年1月22日,安徽省立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店從安徽某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購進朝美牌口罩100隻。購進後,藥店在其價格標籤上標註,商品名稱為:「朝美N95」口罩,對外銷售。消費者購買後,對其中70隻口罩要求退貨。
  • 賣口罩被罰20萬!合肥一藥店起訴省市兩級市場監管局
    12月4日上午,合肥市高新區人民法院法庭內,原告安徽省立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店與被告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簿公堂市場監管局認為,藥店在價格標籤上標註口罩商品名稱是「朝美N95」,但其實是KN90型號口罩,藥店虛假宣傳,罰得沒錯。
  • 這樣賣口罩被罰20萬,藥房不服起訴兩級市場監管局,你怎麼看?
    今年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突然襲來,口罩作為防護品,一罩難求,尤其是防護性能較好的N95口罩,更是緊俏貨品。不過,安徽省合肥市一藥房因將「KN90口罩」標註為「N95口罩」銷售,被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萬元。
  • 合肥一藥房狀告市場監管部門 因銷售的N95口罩涉嫌虛假宣傳被罰20...
    12月4日上午,一起銷售假口罩的行政案件在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大致案情是,在今年的疫情期間,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因安徽省立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店(以下簡稱「安徽省立藥房」)銷售的N95口罩虛假宣傳,對其做出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 合肥一藥房銷售無合格證明醫用口罩 被罰29萬元
    原標題:合肥一藥房銷售無合格證明醫用口罩被行政處罰29萬7月3日,記者從安徽省市場監管部門獲悉,日前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聯合雙打行動」典型案例(第三批)中,合肥市玉永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銷售無合格證明醫用口罩被行政處罰298500元。
  • 合肥新站高新區向115家藥房發起「決不發國難財」倡議
    原標題:合肥新站高新區向115家藥房發起「決不發國難財」倡議連日來,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市場上醫用口罩、酒精等防疫用品難求。2月2日,記者從合肥市新站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協助市區兩級應急指揮部及相關單位,協調調撥隔離服、口罩、酒精和84消毒液等各類防疫用品。
  • 售賣假口罩6包被罰10萬,一藥房起訴市場監管局,鼓樓法院依法駁回!
    售賣假口罩6包被罰10萬,一藥房起訴市場監管局,鼓樓法院依法駁回!,羅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羅源縣某藥店出售假冒「飄安」一次性醫療口罩,屬於購進銷售標籤不符合規定的口罩、侵害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對其作出警告並處以10萬元的行政處罰,羅源縣某藥店不服,將羅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起訴至鼓樓法院。
  • 銷售來源不明口罩 合肥珠光南苑國思大藥房被查
    原標題:合肥一藥店銷售來源不明口罩被立案查處記者從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截止1月28日18時,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4619人次,檢查藥店2629家次,抽查藥品1536批次,檢查醫療器械經營單位1733家次。立案查處價格違法案件12起、質量案件1起。
  • 麥奇英語起訴兩級市場監管局 因商標侵權被處三千萬罰金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因商標侵權被處三千萬罰金,麥奇英語起訴兩級市場監管局 因「VIPABC」侵權「豐臺ABC學校」商標,北京創意麥奇佳偶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下稱麥奇英語)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稱朝陽局
  • 口罩「三無」 照常賣 合肥福康大藥房被罰
    3月11日,合肥市廬陽區逍遙津市場監管所向轄區廬江路56號的福康大藥房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該藥房因銷售無生產日期、保質期口罩被罰沒5661元。  1月29日,接群眾投訴舉報,逍遙津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對該藥房進行了明查暗訪,發現該藥房銷售的標稱為「江蘇創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清沁衛生口罩」未標註生產日期、保質期等有關信息,該藥房現場也未能提供隨貨同行單、進貨單據及供貨商資質、檢驗報告等證明性文件材料,執法機關遂對其立案調查。
  • 合肥查獲28萬隻假口罩!進價6分賣3塊!
    經查,該倉庫租賃人曾某趁近期口罩脫銷之際,以普通的工業勞保口罩冒充品牌KN95口罩,在網購平臺大量銷售。4、合肥經開區已售「三無」口罩6萬餘只1月30日,合肥經開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檢查中發現,在一公寓樓內有人通過網店和微信朋友圈銷售無生產廠名和產地、無質量合格證及無生產日期的口罩,且現場無法提供營業執照。
  • 1月份竟買到2月生產口罩 益豐藥房上海一加盟店被立案調查...
    2月21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集中通報疫情防控期間第五批違法典型案例。  其中,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監督檢查上海益豐廣泰大藥房時,現場有消費者向執法人員反映,其1月27日在該藥店處購買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內的合格證生產日期為2020年2月16日。經查,涉案口罩系上海益豐廣泰大藥房私下從某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供應商處購得。
  • 穿越1月份竟買到2月生產口罩 益豐藥房上海一加盟店被立案調查涉案...
    2月21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集中通報疫情防控期間第五批違法典型案例。  其中,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監督檢查上海益豐廣泰大藥房時,現場有消費者向執法人員反映,其1月27日在該藥店處購買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內的合格證生產日期為2020年2月16日。
  • 因商標侵權被處三千萬罰金,麥奇英語起訴兩級市場監管局
    因「VIPABC」侵權「豐臺ABC學校」商標,北京創意麥奇佳偶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下稱麥奇英語)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稱朝陽局)處以3100萬罰款。為此,麥奇英語將朝陽局及上級單位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起訴至法院,要求撤銷行政處罰。
  • 兩級聯動 協同查辦——浙江溫州市市場監管局查處銷售偽劣口罩案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張律 記者曹吉根)從一條「微信朋友圈銷售問題口罩」的舉報線索順藤摸瓜,浙江溫州市市場監管局藉助案件分析研判、市縣兩級聯動和技術執法手段,使一起銷售極為隱蔽、涉案產品源自印度、涉案金額近500萬元的銷售假冒偽劣口罩案逐漸浮出了水面。
  • 「315行動」合肥市場監管局曝光十大查處違法典型案例
    湯傑 合肥在線記者 王旭假冒名牌、虛假宣傳、銷售不合格藥品……3月14日,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公布年度查處違法經典案例合肥施凱公交天然氣有限公司龍崗加氣站未經許可充裝液化天燃氣案2018年10月,瑤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合肥施凱公交天然氣有限公司龍崗加氣站進行檢查,發現當事人未經許可為公交車輛充裝液化天然氣氣瓶。
  • 9起涉疫案公布,賣假3M口罩,康佰馨大藥房董事長獲刑15年
    記者注意到,其中包括北京康佰馨大藥房售賣假3M口罩案件,其董事長李東一審被判有期徒刑15年,罰款人民幣400萬元。經檢驗機構鑑定,上述口罩過濾效率數據不符合相應的國標要求。朝陽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李某1等三人以低價購進過濾效率不符合(KN90)標準要求,呼氣閥氣密性數據不符合標準要求的假冒3M口罩後進行銷售,三人的行為屬於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均已構成銷售偽劣產品罪。三被告人的行為同時構成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根據從一重罪處斷原則,認定為銷售偽劣產品罪。
  • 民用口罩偷偷塞進醫用口罩包裝袋
    明明是一次性民用口罩,卻偷偷塞進一次性醫用口罩的外包裝袋內,假冒醫用口罩對外銷售。因涉嫌假冒註冊商標、以非醫用口罩冒充醫用口罩,涉案企業負責人已被刑拘。今天,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開曝光一批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