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奇英語起訴兩級市場監管局 因商標侵權被處三千萬罰金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網

原標題:因商標侵權被處三千萬罰金,麥奇英語起訴兩級市場監管局

因「VIPABC」侵權「豐臺ABC學校」商標,北京創意麥奇佳偶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下稱麥奇英語)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稱朝陽局)處以3100萬罰款。為此,麥奇英語將朝陽局及上級單位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起訴至法院,要求撤銷行政處罰。該案今天(4月16日)上午在朝陽法院線上開庭。

庭審現場,原告出示自己的商標稱曾多次修改設計。 新京報記者 劉洋 攝

商標侵權糾紛多年

麥奇英語稱,該公司隸屬麥奇教育集團,1998年在臺灣地區首創「TutorABC」品牌並提供英語培訓服務,2004年開始提供在線英語培訓服務。2008年麥奇教育集團以「VIPABC」品牌進入中國大陸地區,在中國的經營通過北京公司(原告)和上海公司進行。

2010年2月,麥奇教育集團申請註冊「VIPABC」商標,因「ABC」商標已經被案外人劉某進行註冊,商標局最終不予核准註冊「VIPABC」商標。經過長達多年的行政複議及行政訴訟,2019年7月,北京市智慧財產權法院一審判決「VIPABC」不予核准註冊。

在此期間,因仍在使用「VIPABC」商標,麥奇英語的其它訴訟爭議不斷。早在2008年左右,「ABC」商標便被行政許可給北京市豐臺區ABC外語學校(簡稱豐臺ABC學校)使用,為此,近年來「豐臺ABC學校」和劉某對原告和上海公司使用「VIPABC」商標進行了訴訟、舉報等程序。

市場監管局給予4倍多處罰

麥奇英語稱,「豐臺ABC學校」和劉某起訴侵權案索賠5000萬,通過2016年高院二審,認定麥奇英語和上海公司侵權成立,判決賠償「豐臺ABC學校」100萬元。2017年敗訴後,原告對上述二者履行了100萬賠償款,並將「VIPABC」商標更換為「TUTORABC」商標,在最快時間內按照法院最嚴格的要求於2017年5月份完成。

同時,因麥奇英語的侵權行為,在起訴之後,「豐臺ABC學校」於2017年1月向朝陽局進行了舉報,被告一朝陽局認定原告在侵權期間的違法經營額,決定對原告處罰3100萬元的罰款。行政複議後,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維持原處罰決定。

為此,麥奇英語此次起訴上述朝陽局和市局,認為被告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在認定原告侵權行為的主觀故意和惡意上、在對「非法經營額」的認定上,存在嚴重的事實認定和適用法律錯誤;被告一在對原告實施行政處罰時,沒有遵循「過罰相當原則」,給予「非法經營額」4.05倍的3100萬罰款,屬於「行政處罰顯失公正」。因此要求撤銷上述行政處罰。

朝陽局:因原告主觀惡意大

該庭審今日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開庭,媒體記者和旁聽人員均在線參與旁聽。上午9時許,兩級市場監督管理局當事人及代理人均在線出廳。

作為被告一的朝陽局答辯稱,作出上述的處罰是重點考察了原告的主觀惡意。其稱,在2012年的時候,對於「VIPABC」的商標,已經有了國家商標局的結果,不予核准註冊。但是原告還是一直在進行更大投入的宣傳,包括明星代言等,這一系列舉動能夠看出原告主觀惡性非常強的。「其使用VIPABC的商標有一個志在必得的感覺,明確以擴大宣傳的行動佔領市場,且在全國範圍內使用的行動。」

因此,被告一認為,行政處罰對侵權危害後果認定是「嚴重的」,本案違法金額是巨大的,四倍的處罰適當。被告二答辯認為,行政複議程序合法,事實部分同意被告一意見。

該案近三個小時的審理,雙方在「四倍處罰」上爭論不休,原告當事人認為處罰過重,並提到了受疫情影響,3000多萬的處罰金額令企業難以為繼,希望合議庭充分考慮。

對此,朝陽局否認「四倍處罰基於原告不配合」,「違法金額高、涉及範圍廣、主觀惡性都是處罰因素。」最後陳述中表示堅持庭審意見。

該案未當庭宣判。

新京報記者 劉洋

相關焦點

  • 因商標侵權被處三千萬罰金,麥奇英語起訴兩級市場監管局
    因「VIPABC」侵權「豐臺ABC學校」商標,北京創意麥奇佳偶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下稱麥奇英語)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稱朝陽局)處以3100萬罰款。為此,麥奇英語將朝陽局及上級單位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起訴至法院,要求撤銷行政處罰。
  • 國內首起教育商標糾紛落定,VIPABC被判侵權ABC英語
    ABC外語培訓學校(下稱ABC英語)於1995年創辦,經過近20年的經營與發展,ABC學校以英語培訓和基礎教育為核心,已發展成為一所全國性的連鎖培訓機構,在北京、上海、廣州、哈爾濱、長沙、寧波等城市開設有30餘家綜合教學部。  上海麥奇公司成立於2008年5月22日,經營範圍為教育培訓(英語培訓),今年11月17日更名為上海麥奇科技教育培訓有限公司。
  • VIPABC被判侵權,ABC英語稱其仍未停止侵權行為
    2012年,麥奇教育集團開始以VIPABC為品牌標識開始進行大量的推廣宣傳,並於同年對「ABC」商標提出撤銷申請,認為ABC商標在教育培訓行業已淡化為通用名稱,希望藉此獲得「ABC」商標使用權,但先後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所駁回。期間,ABC英語通過中北智慧財產權的律師給上海麥奇集團發了律師函,請他們停止使用這個商標。
  • 國商所 - 商標侵權的後果
    傍名牌,搭便車,越來越多的品牌商標侵權案件頻繁出現,很多人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商標被無效,究竟什麼是商標權?商標侵權都會帶來哪些後果呢?今天我們來詳細解析一下。案件實例近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審結了美巢股份有限公司起訴北京秀潔新興建材有限公司等侵害註冊商標專用權一案,法院判決被告賠償原告共計1000萬元。
  • 北京快手起訴哈爾濱快手公司商標侵權
    「快手快影」商標侵權,賠償費用共計 100 萬這不是快手第一次起訴商標侵權。快手表示,抖音將「快手」設置為付費關鍵詞對自身產品進行推廣宣傳,損害了快手的商標專用權,構成商標侵權。因此,快手以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為由,將抖音告上法庭,並索賠500萬元。
  •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19年侵權假冒十大典型案件
    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1080.52元,並處罰款1080.52元的行政處罰。  李某唐銷售防水卷材案  2018年底,豐臺區市場監管局接到豐臺區人民檢察院移轉的檢察意見書,對李某唐等人涉嫌銷售假冒防水卷材行為進行查處。
  • 某夜總會因商標侵權,三個字被罰2000萬,如何救濟?
    工商行政機關在行使該自由裁量權時,應當根據《行政處罰法》第四條第二款確立的「過罰相當原則」,綜合考慮處罰相對人的主觀過錯程度、違法行為的情節、性質、後果及危害程度等因素,決定是否對相對人並處罰款。本案中,因相關事實並未全部對外披露,該企業被處罰2000萬元,行政機關是否遵循了「過罰相當原則」是值得討論和關注的問題。
  • 侵權鮑師傅!看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罪如何立案
    基本案情2020年4月22日,北京市東城區市場監管局根據鮑師傅商標註冊人北京鮑才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舉報,對轄區內兩家涉嫌侵權的「鮑師傅」糕點店立案調查。執法人員同時查明,2018年6月15日,兩名當事人曾因商標侵權行為被東城區市場監管局分別處以罰款2萬元的行政處罰。但是,自2018年7月14日至2020年4月20日,兩名當事人再次實施商標侵權行為,佳文佳樂商貿線上經營額達285.979758萬元,西貢雨小吃線上經營額達168.1726萬元,涉嫌構成假冒註冊商標罪。
  • 售賣假口罩6包被罰10萬,一藥房起訴市場監管局,鼓樓法院依法駁回!
    售賣假口罩6包被罰10萬,一藥房起訴市場監管局,鼓樓法院依法駁回!,羅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羅源縣某藥店出售假冒「飄安」一次性醫療口罩,屬於購進銷售標籤不符合規定的口罩、侵害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對其作出警告並處以10萬元的行政處罰,羅源縣某藥店不服,將羅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起訴至鼓樓法院。
  • 商標被侵權,先別急著起訴
    企業在初創之時,會挖空心思設計一個簡潔有力的商標,但商標並不是原創就萬事大吉,還要儘快去商標局進行註冊,看一下是否已經有被註冊過的類似商標,如果有的話要儘早更換,防止被已註冊商標的企業起訴。3、 商標侵權,需要有實際損失產生不僅是商標,在所有侵權案件中,都需要證明有實際的損失發生,否則並不構成侵權。在商標案件中,許多商家或許忿忿不平,覺得自己的創意被盜了,但實際上或許兩家銷售的產品完全不同,壓根沒有任何影響,既沒有搶市場,也不會造成混淆,更沒有營業額減損,此時就難以認定其構成侵權。所以只有確實因商標類似造成了損失發生,才有可能構成侵權。
  • D站被判賠B站300萬,商標侵權如何處理?
    ,因侵犯商標的緣由賠償B站300萬。原告認為,三被告惡意使用與原告註冊商標高度近似的標識,意圖造成廣大網絡用戶的混淆、誤認,進而牟取不法利益,其行為系商標侵權行為,嚴重損害了原告及B站的良好品牌形象和商譽,也有損社會公共利益。商標侵權如何處理?
  • 合肥一藥店起訴省市兩級市場監管局
    市場監管局認為,藥店在價格標籤上標註口罩商品名稱是「朝美N95」,但其實是KN90型號口罩,藥店虛假宣傳,罰得沒錯。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發現,涉案的口罩型號規格為「KN90」,執行標準也是KN90,屬於KN90口罩,並非藥店價格標籤上所稱的N95口罩。因此,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藥店的行為構成虛假宣傳,對該藥店作出罰款20萬的行政處罰決定。後藥店向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申請複議。
  • 奎文區市場監管局查獲侵權「清風」衛生紙399件
    奎文區市場監管局查獲侵權「清風」衛生紙399件近日,記者從奎文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根據「清風」註冊商標持有人紅金葉紙業集團有限公司舉報,該局執法人員在奎文區四平路南首4家紙品店查獲侵權「清風」衛生紙399件,貨值3120元。
  • 商標侵權刑事立案標準
    如今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商標所承載的品牌價值在市場競爭中越發突顯優勢,而與之相對的商標侵權現象不斷蔓延  二、商標侵權可能觸犯的刑事罪名  就商標侵權可能觸犯的刑事罪名,《刑法》規定如下:  1、假冒註冊商標罪。
  • 合肥一藥房起訴兩級市場監管局
    12月4日上午,合肥市高新區人民法院法庭內,原告安徽省立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店與被告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簿公堂,合肥市首例智慧財產權行政訴訟案件開庭審理。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發現,涉案的口罩型號規格為「KN90」,執行標準也是KN9O,屬於KN90口罩,並非藥店價格標籤上所稱的N95口罩。
  • 抖音起訴「廣州抖音公司」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索賠300萬
    等商標,擅自註冊、使用「抖音」作為企業字號進行虛假宣傳,涉及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抖音官方將「廣州抖音公司」告上法庭,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費用共計人民幣300萬元。
  • 江蘇發布2015年商標侵權典型案例
    上述行為侵犯了杭州諾貝爾集團有限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宿遷市宿城區市場監管局依法責令深圳華南裝飾公司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侵權磁磚400片並罰款18萬元,責令南京華耐建材公司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罰款22萬元。
  • 快手起訴抖音,商標侵權永遠是商戰的導火索
    這不是快手第一次起訴商標侵權。快手視頻曾經起訴抖音短視頻,起因是在360手機助手內輸入「快手」兩個字在搜索結果裡出現在第一的是抖音。快手表示此行為構成了商標侵權,損害了快手的商標專用權。無獨有偶,商標侵權的案例數不勝數。今年9月份,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商標侵權糾紛案。
  • iTutorGroup 推新青少兒品牌「vipjr」,官方同時回應商標糾紛事件
    既有的英語課程則與其成人英語服務一樣,利用 DCGS 動態課程系統匹配教師,上課形式包括45分鐘的小班制、30分鐘的1對1制。同 51Talk 一樣,vipabc 也將目標放在了 K12 上,並試圖打造一個 「K12 全學習平臺」。但在公布新品牌的同時,卻有媒體報導了一則涉及 vipabc 的商標侵權糾紛案。
  • 「KN90 口罩」冒充「N95」 合肥一藥房起訴兩級市場監管局一審被...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2020年,合肥一藥店將「KN90 口罩」搖身一變成「N95 口罩」進行銷售被合肥市場監管部門查獲並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