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長徵8號安排發射3次,新一代載人飛船有哪些科技?8個字形容

2020-12-14 1號哨所
長徵五號成功發射

2019年我國航天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被萬眾期待的長徵五號成功發射,引來了全世界的側目。2019年的輝煌,在2020年將延續下去,我國長徵五號將發射三次,這三次長徵五號的發射,將為我國在太空創下怎樣的輝煌,新一代載人飛船又被怎樣形容?

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長徵五號的發射計劃了,年末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也為我國後續航天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據透露,在2020年,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共安排三次發射,將分別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火星探測器和嫦娥五號探測器。

將由長徵五號運送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具備用第二宇宙速度返回的能力,因此可以用來進行載人、載貨等多種任務,也可以滿足我國近地空間站運營,以及未來更遙遠的載人探測任務需求,是高可靠,可重複使用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當然,得先對新一代載人飛船進行試驗才行。

新一代運載火箭

我國將利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首飛任務,開展對試驗船的,全尺寸狀態在軌飛行試驗。據估計,試驗船將在軌飛行試驗大約三天,通過多次軌道控制,將軌道抬升至大橢圓軌道後制動返回,實現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再入的熱流條件。

其中將採用多種高技術裝備技術,來完成全部測試。採用新型返回制導策略控制再入飛行過程,採用三具主傘實現群傘減速,還要採用大型氣囊緩衝著陸。在這次試驗中,將驗證多項關鍵技術,獲取重要飛行參數,為之後的研究和技術改進收集數據。

新一代飛船採用返回艙與服務艙兩艙構型,採用了新型防熱材料、雙層返回艙結構、群傘減速、氣囊緩衝回收系統、無毒發動機、大型表面張力儲箱等一系列新技術。它是按照模塊化設計思想,採用統一返回艙,通過配置不同的服務艙模塊的,因此既能夠適用於運輸,也能夠適用於載人任務,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國天地往返運輸能力。

新一代載人飛船模型

對於新一代載人飛船使用的這些科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在介紹完這些文字後,配上了一張圖片,圖片上書寫著八個大字:「太過先進,無法展示。」留下的懸念,讓人的好奇心更重,新一代載人飛船被用這八個字形容,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謎團將留到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時,才能解開。

另一方面,我國探月三期計劃也即將收官,長徵五號將助力它的完美收官。據了解,長徵五號將經過地月和環月飛行,在月面選定區域著陸,採集月球樣品。再經過從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月地轉移和再入回收等過程,把月球樣品安全送到地面,進行研究。

至於我國火星探測任務,這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不走其他國家走的老路,開創屬於我國的新道路,希望通過這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並對火星表面的重點地區進行精細巡視勘察。

中國火星探測器構型圖

2019航天輝煌將被2020延續,我國已經連續兩年航天發射世界第一了,今年的重大任務重、發射密度高,應該能夠蟬聯三屆冠軍,浩瀚的宇宙中,中國是先鋒探秘者。(李昕)

相關焦點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項目負責人:中國防熱材料設計已超美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5月11日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酒泉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船返回艙的平安歸來標誌著我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
  • 今年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 2020年將建成載人空間站
    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對接(模擬資料圖)浩瀚太空將在今年迎來不少中國的「客人」。記者昨天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我國今年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長徵五號和長徵七號運載火箭也將進行首飛,這一年我國的宇航發射次數將首次突破20次。在2016年的宇航發射任務中,有15次為重大專項任務或首飛任務。載人航天工程要完成長徵七號首飛、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發射任務,備受各方矚目。
  • 不止長徵五號,新一代長徵運載火箭家族個個不凡
    一箭多星——長徵六號 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研製的新一代無毒無汙染小型液體運載火箭。長徵六號為三級火箭,有700km高度太陽同步軌道500kg的運載能力。 長徵六號充分應用新一代運載火箭基本型的技術,研製周期短,簡化發射方式,縮短發射周期,滿足快速發射的要求。首飛時發射準備時間只需要一周。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亮點在哪裡?
    5月8日13時49分,返回艙平穩著陸,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圓滿成功。  ●艙體結構設計新、返回艙材料新、「大腦」系統新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送入預定軌道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主要對新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和群傘回收等關鍵技術進行飛行驗證,並在後續研製中加以改進。
  • 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2020年衛星發射匯總
    2020年1月15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將「吉林一號」寬幅01星發射成功。(又稱「紅旗一號-H9」),這是第16顆吉林一號衛星。此次任務還搭載了NewSat7/8衛星、天啟星座05低軌物聯網衛星(人民一號)等3顆小衛星。
  • 近幾年,為什麼我國沒有發射載人航天飛船呢?
    2003年,我國神舟5號飛船順利升空,楊利偉成為我國第一位乘坐載人航天飛船進入太空的太空人,我國也因此進入世界第三個可以實施載人航天的國家。到2016年為止,我國又開展了多次載人航天發射任務,將越來越多的太空人送入太空。
  • 長徵5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載人飛船」用英語怎麼說?
    今天18時00分,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飛射場首飛成功,解開了我國載人航天空間站建設的大幕。祖國現在變得越來越強大,小編感到由衷地驕傲和自豪。接下來,跟小編一起學習,「載人飛船」用英語怎麼說?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下一步計劃公布 一共規劃12次飛行任務
    為充分發揮首飛任務的綜合效益,火箭搭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以及10餘項實驗載荷。 《環球時報》記者從長五B抓總研製單位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以下簡稱「一院」)了解到,長五B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為基礎改進研製而成,主要承擔我國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那長五B和長五相比,有哪些異同呢?
  • 石豪:長徵五號B發射成功,我國深空探測有了一顆定心丸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石豪】2020年5月5日18時00分,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自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等載荷送入預定軌道。長徵五號B的首飛成功有多重要?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專門對這次任務的圓滿成功發來賀電。
  • 載人太空飛船發射前,白宮下達必須成功死命令,俄:不詳預兆出現
    據俄塔斯社5月4日報導,美當地時間1號,SpaceX開始準備第一次Starship靜態點火試驗,和載人飛船的發布會。再此之前,SpaceX已經完成了載人飛船的逃逸塔測試。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序幕
    長徵五號B火箭與長徵五號火箭有哪些不同?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又有哪些新「本領」?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  伴隨著零號指揮員的倒數,海南文昌發射場的夜晚被熠熠火光照亮,「身披」鮮豔五星紅旗與醒目載人航天工程標識的「我」直插雲霄,向太空進發,這是我的家族「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1次飛行,也是我的首次飛行任務。
  • 解讀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項目
    ——深度解讀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搭載項目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微信公眾號「中國載人航天」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試驗船於5月5日18時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軌飛行2天19小時,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階段:什麼樣?怎麼做?啥目標?
    ,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進入應用發展新階段」。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基礎上,「天宮二號」增加了推進劑在軌補加、太空維修試驗等多項功能。重量同在8噸左右,但在載荷方面有很大變化。新任務飛行期間,將驗證貨物運輸和推進劑在軌補加,以及航天員中期駐留等空間站建造與運營的關鍵技術,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和應用試驗。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全家福來了!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它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掌握航天返回技術和航天遙感技術的國家,這對加強我國國防力量,發展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該火箭長32.6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重量19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8噸,推進劑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它是中國運載火箭的基礎型號,共執行過4次發射任務。
  • 外媒:中國載人航天拉開「第三步」序幕
    中國還計劃7月利用長徵五號完成一個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這將是中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嘗試登陸火星。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在其最新報告中指出:「如果中國依照計劃在2020年發射首個長期空間站模塊,那將意味著,它在不到20年裡追趕上美國從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到為國際空間站發射首個模塊的近40年曆程。」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三大關鍵詞
    原標題: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三大關鍵詞 三朵紅白相間的巨大「傘花」在回收著陸場上空綻放,近7噸重的返回艙仿佛按下了慢放鍵,緩緩搖曳著向地面降落。返回艙離地面越來越近,6個氣囊打開,落地緩衝、平穩著陸。
  • 鉑力特金屬3D列印立方星部署器,裝上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南極熊導讀:這次長徵五號B火箭的發射任務,除了涉及到在太空環境下3D列印陶瓷/金屬/連續複合纖維等不同材料的實驗;還把一些金屬3D列印零件帶上了天,例如中國金屬3D列印龍頭廠商西安鉑力特使用金屬3D列印工藝製造的立方星部署器。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小米自主研發處理器跑分首曝 |...
    最新消息,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任務總指揮張又俠剛剛宣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圓滿成功!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徵二號F 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獵鷹9號火箭第100次成功發射 搭載SpaceX升級版貨運龍飛船首飛 為...
    美國東部時間12月6日11時17分,SpaceX執行第21次商業再補給服務任務(CRS-21),全新一代貨運龍飛船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首飛,攜帶超6400磅(約合2903千克)實驗設備和物資奔向國際空間站。
  • 「長徵七號」箭在弦上 「海南時刻」開始讀秒
    據悉,「長徵七號」明年將發射我國首款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實現空間實驗室物資運輸與補給,將為第三步建成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搭建起「天地運輸走廊」。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早在今年2月宣布,2016年中至2017年上半年間,我國將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該任務是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進入應用發展新階段,承前啟後,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