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出於禮貌或者留有選擇餘地的考慮,HR一般很少會當場告知面試結果。那麼,如何進行面試表現和結果的判斷?
文姐在各種性質和不同階段的公司面試過銷售、客服、行政、市場、產品等各崗位基層、中層和高層候選人,本文分享一下我們的通常做法以及面試過程的潛臺詞。下一篇文章裡我會分享我們在面試過程中通常會提什麼問題,會對什麼樣的回答更滿意。
遇到滿意的人選,通常我們會這麼做。
1、會詳細介紹公司的發展背景、企業文化、業務開展情況、團隊、薪酬待遇情況。
這裡我們會「主動」進行介紹,希望雙方能儘快增進了解,避免入職後又很快離職,造成雙方的損失。
2、努力了解候選者的細節。
除了了解候選人的能力情況、工作經歷、薪酬構成,還會重點問到一些類似項目的規劃和實施細節、資源情況、對行業和客戶的理解,還包括住址離公司的遠近、是否介意出差、離職原因、選擇公司的關注點、如果入職需要多長時間等等。通常面試時間比較長。
3、面試結束前,介紹下一步面試安排的具體時間和面試官,請對方等待聯繫。
對於不太滿意的候選人,如果僅僅說請等通知結果,這樣是不太負責任的,一般我們說,「2個工作日內我們會給出結果,如果屆時沒有聯繫默認是沒有通過,請您也同時關注其他機會」。
4、挑選到滿意的候選者,面試官也是非常興奮和開心的,也會不吝表現出熱情和誠意。
有位推薦過來的市場總監我很滿意,基本決定錄用,當場就帶她參觀了辦公環境並介紹了團隊。有位產品總監非常不錯,禮貌道別後為了了解她的家庭情況,邊聊邊走又送別到電梯口。
以下情形是HR比較慣常的淘汰表現。
有的人會說面試官在面試時接電話、心不在焉等等,這些都是非常不專業的表現。我們會對每位候選人禮貌接待直至面試結束。如果碰到不專業、不友善的面試官,建議候選者也可以現場批評指出,選擇不進入這樣的公司。
1、面試時間相對較短
面試時間的長短可以反映出面試官了解你的意願和了解的程度。一般我們是一個面試安排30分鐘。對每位候選人會簡單了解經歷、能力和崗位匹配情況,發現不滿意就會儘快結束面試,不耽誤雙方時間。
一般情況下,候選人遲到、年齡偏大(這個很多HR會不寫,但是事實)、衣著不得體等商務形象不過關、沒有注重商務禮儀、表達能力差、跳槽過度頻繁、經歷和能力與崗位需求不匹配、對面試沒有準備等等。這些表現都會促使面試官儘快結束面試。
2、沒有提及薪資
這包括兩方面,了解你現在的薪資水平和構成,介紹面試公司的薪資情況。如果在面試中沒有談及薪資問題,極大程度上表示面試官對你沒有足夠的興趣。
當然也不是說絕對,有時是出於了解行業薪資水平的情況下也會問到。也有的是HR面試後會由業務主管再進行複試,這時才會有職權提及薪資。
3、對你的面試表現或者職業規劃提出建議
這種情況是比較少的。有兩個來面試的市場總監,能力都不錯,一個太狂妄,一個對上一個老闆諸多不滿,文姐出於愛才之心提了兩句建議,希望能對後面的面試求職有幫助。還有一個熟人推薦面試的銷售總監,之前履歷完全不匹配,個性和能力也不合適,簡單聊了些職業規劃的建議。
面試官的建議
在面試結束前,有些不動聲色的專業面試官讓你判斷不了結果,建議你可以主動提問,比如下一步的面試安排、這個崗位候選人公司最注重的能力或者資源是什麼、規劃是什麼,觀察面試官回答的耐心程度、詳細和專業程度、面部表情等,基本就知道結果了。
無論面試結果是什麼,只是說明是否適合這家公司,調整好心態,必然有更合適的好公司在等待你。
本文由十餘年職場高管經驗的「文姐說職場」原創,從企業高管視角分享真實經歷和職場經驗,提高工作情商,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