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背後的認知差異

2020-12-16 騰訊網

  這幾天,一部名為《啥是佩奇》視頻在網絡上刷屏,佔據微博熱搜,並被王思聰、任素汐等大V相繼轉發。不得不說這是一次成功的營銷案例,它本來是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的宣傳片,這部電影將於春節檔上映。至於一直被尋找的佩奇,便是電影的主人公—一隻來自英國的小豬。

  其實佩奇是英國動畫片《小豬佩奇》中的卡通人物,在幾年前就被引進,已經獲得了不少孩子的喜愛。而在這次短片營銷之後,小豬佩奇的知名度大大增加了,甚至被不少中老年人所注意。

  那麼為何《啥是佩奇》能引發如此高的關注度?其實,《啥是佩奇》的劇情和電影本身並沒有太大的關聯,它更像是一個春節的宣傳片。

  故事並不複雜,在鄉村的老頭盼望兒子帶著孫子一起回家過年,電話中他問孫子想要什麼樣的禮物,答案是「佩奇」。這讓他很困惑,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是「佩奇」,問遍了全村才知道,佩奇是動畫片裡的豬,於是他便親手做了一個粉紅色的鼓風機版佩奇。

  很多人看後覺得很感動,這的確是個很有淚點的故事,結合了春節、親情、農村、老齡化等眾多熱點問題,因而它的爆紅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但是拋開那些催淚的因素,仔細分析人們就會發現這個故事實際是比較老套的。故事中所呈現的鄉村是落後和無知的,農民是沒有方法獲取信息的,不僅老人不知道佩奇是什麼,而且大多數村民也不知道佩奇是什麼,最後還是靠的是一個在北京當過保姆的「老三媳婦」才知道答案。

  這的確很符合主流敘述中的農村,長久以來在小說和電視劇中,人們所接受到的農村的形象就是如此,閉塞而又貧瘠,農民除了種田和養豬是沒有其他娛樂生活的。

  然而這真的是現實嗎?或者說從劇情上說是存在漏洞的,即便爺爺是老年人不會用手機搜索,難道其他村民也不知道嗎?

  在當下,手機在農村的使用率已經達到了很高的程度,抖音、快手和直播等甚至主打的就是農村市場,因而這完全不用太費周章,用手機搜索一下就知道了。或許從某種程度上說,劇中所呈現的農村更像城市中產所想像出的農村。

  同時,默默等待兒女回家的老人也就是熒幕上所展現的父母形象,他們沒有自己的生活,可以為子女付出一切。

  就像去年的「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的廣告,也是沿用的這一模板,留學美國的兒子想給異國朋友們做一盤番茄炒蛋,打電話問遠隔重洋的父母,父母就錄了一段小視頻手把手教他做,朋友們嘗後讚不絕口。

  之後聚會的時候朋友問中國和這裡的時差是多少,兒子這才意識到,父母是半夜四點多爬起來給他錄的做菜視頻。在電視劇中就更不用說了,這樣的人物就更多了,好像在人們的認知中,老人的形象就只能是如此。

  所以《啥是佩奇》依舊是個套路化的故事,打的是溫情牌,人們所討論的問題也大多是那些陳詞濫調,無非是告訴人們要去關愛老年人、過年就是要團圓等。但這個視頻也不只是一碗雞湯,或許取決於你從什麼角度去看它,拋開人物的身份和情感關係,這實際講的就是信息差的問題。

  對於孩子而言,他們看的大多數是動畫片,所以小豬佩奇對於他們而言,自然是了如指掌的。但是對於農民,他們不知道小豬佩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這既不是他們的娛樂項目也和他們的日常工作沒有關係。那麼反過來看,城裡的孩子也不會知道真實的豬是什麼樣的?

  這或許就說明人們並不能脫離具體的情境來判定誰比較高級,雖然在網際網路時代,總有所謂的熱點和熱詞出現,好像不知道這些就是落伍了。但這很可能只是一種偏見而已,因為每個人在接收信息的時候都會存在著側重點,他們會選擇那些對他們而言最有用或是最感興趣的事情。

  從這個角度來看,「代溝」或許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不止在家庭中,即便是在同齡人中也會存在著很大的信息差異。就像喜歡漫威的人會認為蜘蛛俠和鋼鐵俠應該是人盡皆知的,然而對於那些對漫畫毫無興趣的人而言,他們則根本就不知道這些人物到底是誰。

  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會存在著一些信息盲點,這是人人都無法避免的事情。但是這是否可以解讀為某些信息就比另一些要更為高級呢?宣傳片中所呈現的內容似乎在暗示爺爺和村裡人不知道佩奇是一件落伍的事情,雖然村裡人的各種舉動很有喜感,但是這種詼諧又何嘗不是帶著一絲嫌棄。

  就像有些人所言,這個視頻是在告訴我們年輕人要對老人進行「認知升級」,不要讓他們落伍了。其實這種說法是存在著很大的漏洞的,且帶有某種居高臨下的語氣。

  就拿《啥是佩奇》中的情節來說,為什麼是爺爺費心的去了解什麼是佩奇?實際上孩子也可以來農村看一下真實的豬是怎麼樣的,這對他而言未嘗不是一次「認知升級」,因為他會體驗到一種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客觀的說,這並不是導演和編劇的問題,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就是如此,人們經常會產生一些莫名的鄙視鏈,覺得知道某些信息的人就是高端的,如果你不知道那就代表你品味很低或者很土。

  最典型的就是電視劇鄙視鏈,追英劇的鄙視追美劇的,追美劇的鄙視追日劇的,追日劇的鄙視追韓劇的,追韓劇的鄙視追港臺劇的,追港臺劇的鄙視追內地劇的。不可否認電視劇在質量上的確是存在著差異,但是以此來抬高自己身份的手段就沒有必要了。

  因為按照這個方式,每個人勢必都會在某些方面處於鄙視鏈的底層。你可能看的是英劇,但與此同時,你卻喜歡聽流行音樂,那麼在這時候依據音樂圈的鄙視鏈,你就將被看做是沒有品位的。

  或許有人會說,正是爺爺出於對孫子的愛,讓他主動去接觸一些不屬於他認知範圍內的事物。但是人們應該意識到,打破認知壁壘靠的既不是迎合,也不是居高臨下的賜予,而是人們自己對某些事物產生了興趣,想要去更多的了解它。

  就像柴靜在《看見》中所言:「以前「新聞調查」老說啟蒙,我一直以為是說媒體需要去啟蒙大眾。後來才知道康德對啟蒙的定義不是誰去教化誰,而是「人擺脫自身造就的蒙昧」。

  這麼看來,這個視頻也許並不溫馨,反而體現出的是老人的卑微和無奈,為了引起兒女的關注他們不得不去迎合各種流行的喜好。可能當人們在說「信息差」或是「信息鴻溝」的時候也應該意識到,沒有任何一樣事物應該被所有人所認識,甚至成為一種鄙視鏈。你有喜歡小豬佩奇的權力,其他人也有不去了解的權力。

  校訂:吳巍 / 姚色豐 | 圖源:網絡

  ▌新生訂閱號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啥是佩奇,佩奇是啥?
    如果之前有人問啥是佩奇,我會告訴他佩奇是動畫片裡的一隻粉紅小豬,而現在我想很多人都否定了我這個答案吧。「啥是佩奇?」「佩奇就是容易被忽略的親情。」前兩天《啥是佩奇》的先導片,這個僅有5分40秒的視頻一經播出,便走紅網絡,其中那個朋克風的小豬佩奇被網友成為2019年最走心的新年禮物。
  • 啥是佩奇是什麼梗 啥是佩奇為什麼這麼火
    最近在朋友圈和微博上都可以看到一個新詞——啥是佩奇,很多網友不知道佩奇因為什麼又火了一把,啥是佩奇到底是什麼梗,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啥是佩奇》其實是部電影的宣傳片,由大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導演張大鵬執導。
  • 「啥是佩奇」火了《小豬佩奇過大年》預售卻很冷清
    《啥是佩奇》火了,無論是朋友圈、微博熱搜還是百度搜索,這幾天「佩奇」都成了搜索的高頻詞,就連跟著蹭熱點的都能因此多獲得一些點擊量。然而,作為春節檔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的宣傳片,《啥是佩奇》在電影促銷方面起到的「帶貨」作用卻並不明顯。
  • 啥是佩奇?啥是證件翻譯?
    最近,整個朋友圈都被一個叫《啥是佩奇》的短片刷屏了,短片幽默中帶著感動,被逗笑的同時又看得熱淚盈眶。《啥是佩奇》以小見大,講的其實是一個暖心的故事。《小豬佩奇過大年》預告片圍繞「啥是佩奇」展開,卻講述了一個普通中國家庭的感人小故事。一位鄉下的老爺爺在山上給兒子打電話(信號不好),爺爺問孫子過年要什麼禮物,孫子說:「佩奇」!可由於手機信號不好,孫子再說些什麼,來人就聽不見了。
  • 《啥是佩奇》未帶來《小豬佩奇過大年》預售高增長
    原標題:現象級宣傳片並未帶來《小豬佩奇過大年》預售的高增長 《啥是佩奇》為何不「帶貨」?   《啥是佩奇》火了,無論是朋友圈、微博熱搜還是百度搜索,這幾天「佩奇」都成了搜索的高頻詞,就連跟著蹭熱點的都能因此多獲得一些點擊量。
  • 《啥是佩奇》出了「續集」
    這條名為《歡迎回到粉豬村》的短片延續了《啥是佩奇》的背景,只不過從原本的故事線中跳脫出來,聚焦了曾拍攝廣告的這群村民們——這個外景地北方山村因為《啥是佩奇》一炮而紅,成為了遊客慕名而來的打卡聖地「粉豬村」,曾經的放羊大爺一邊放羊,還兼顧與遊客合影拍照的業務。
  • 《啥是佩奇》這條爆紅網絡的短片刷新了我們對於廣告片的認知
    「啥是佩奇?」昨天晚上這個短片可謂是刷爆了大家的微博時間線以及朋友圈,無論是普通網友還是各路大V都紛紛加入了對這個問題的討論。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啥事佩奇?答案當然很簡單,就是當初那頭被網友們玩壞了的「社會人」——小豬佩奇。
  • 在《啥是佩奇》之前,《小豬佩奇》本就自帶「城裡人的高貴」
    2019年1月6日,賀歲動畫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的官方微博發布了微電影預告片《啥是佩奇》。一天之內,在多個流量平臺的推動下,這個短片迅速躥紅,引發熱烈討論。《啥是佩奇》劇照。導演張大鵬別出心裁地用一個5分40秒的微電影《啥是佩奇》取代了常規預告片進行電影的前期宣傳。影片以幼兒對「小豬佩奇」的廣泛喜愛為背景,講述了生活在農村的爺爺聽說城裡的孫子過年想要「佩奇」做禮物,於是到處打聽什麼是佩奇,經過一系列誤認,終於用鼓風機親手焊制了一個「工業朋克風」佩奇,進城過團圓年送到孫子手裡的故事。
  • 佩奇刷屏!啥是佩奇?我為何甘願上當和轉發?
    連國民老公思聰和韓大才子都忍不住點讚有多服氣話不多說,看正片2019 年聽到的第一句最暖的話:啥是佩奇「佩奇是啥,字典裡該有吧」,爺爺這樣想著。但可惜的是翻閱了半天也沒找到關於「佩奇」的半點線索,只有「佩帶」...
  • 啥是佩奇,見證最質樸的親情
    今早刷微博,被一個名字叫做啥是佩奇的短視頻吸引住,佩奇,因為其可愛的形象和搞笑的生活方式備受大人和小孩的喜愛。而且是火了很久的動畫片的一個人物形象,而且今年也是豬年,佩奇估計又要火一年。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是食品包裝袋上,很多玩偶,甚至很多吃的蛋糕等等,都是可愛的佩奇,佩奇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很久了,怎麼還會有人問啥是佩奇呢,出於好奇,我點開了視頻最開始是一個鄉村的老爺爺在電話裡期盼著親人過年回來,得知了孫子喜歡佩奇,
  • 《小豬佩奇過大年》失敗了,《啥是佩奇》或許應該背鍋
    說實話,我不太信這個答案,因為「啥是佩奇」早已刷遍了微博和朋友圈。於是我追問:「《啥是佩奇》的病毒營銷非常成功,難道這樣還不足以製造10億量級的票房嗎?」對方扶了一下眼鏡,笑著說:「《啥是佩奇》完全沒用,這個營銷手段選錯了。小豬佩奇嘛,就是小孩子看到了影訊,鬧著要大人帶自己去看的。小孩子會看到《啥是佩奇》嗎?看得懂嗎?」
  • 「粉紅豬小妹」問你《啥是佩奇》?99%的人都沒搞明白
    但是,為了騙你們點進來 乛乛小雪相信,你們的朋友圈已經被「啥是佩奇」霸屏了~但是,小雪想問一個問題,你們看過《小豬佩奇》的動畫片嗎?小雪特意找出了《小豬佩奇》的動畫片,看了第一季的前兩集才知道,《小豬佩奇》的故事是圍繞小豬佩奇與家人的愉快經歷,幽默而有趣,藉此宣揚傳統家庭觀念與友情,鼓勵小朋友們體驗生活的動畫片。
  • 《啥是佩奇》刷屏,同款鼓風機上線,看到價格後:還是自製吧!
    到底啥是佩奇,一時間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借著這股熱度,各種關於「啥是佩奇」的報導和衍生動作就都出現了,短片的劇情其實簡單,爺爺為了給孫子準備新年禮物,只能通過模糊不清的「佩奇」去探索,最後通過一臺很普通的鼓風機製作了「硬核版」小豬佩奇,不僅驚豔了屏幕前的用戶,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碰撞出的溫暖。
  • 《啥是佩奇》:一場城市精英主義對鄉村的虛假想像
    圖片來自短片《啥是佩奇》。 文 | 張豐 一大早就被《啥是佩奇》的短片刷屏了。 短片《啥是佩奇》。 從敘事的角度看,這個短片還是非常精巧的。在鄉村的老頭盼望兒子帶著孫子一起回家過年,電話中他問兒子,孫子想要什麼樣的禮物,答案是「佩奇」,這可難壞了這位農村老大爺,他不知道佩奇為何物,於是,就開始了「尋找佩奇」的過程。
  • 品牌營銷:啥是佩奇?藝術+商業+IP+場景,2019年初刷屏級電影廣告片
    大家好,我是智遠,今天我們來聊聊刷屏級的作品,電影:《啥是佩奇》,從昨天晚上到今天早起,一部5分鐘的預告短片《啥是佩奇》刷爆了朋友圈,我的朋友圈也簡直是爆了的瘋狂轉載,趕緊打開微博:就連校長王思聰和一些大V+明星也對其進行了轉發,對於好奇的我也忍不住趕緊百度去搜索了下,啥是佩奇。
  • 《啥是佩奇》導演揭秘:鐵打小豬如何刷爆朋友圈?
    《啥是佩奇》導演揭秘:鐵打小豬如何刷爆朋友圈? 原標題: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8日電 題:《啥是佩奇》導演揭秘幕後:「鐵打小豬」如何刷爆朋友圈?
  • 2019年史上最感人最催人淚下的老大爺,《啥是佩奇》
    「佩奇是啥,字典裡該有吧」老漢這樣想著。但可惜的是翻閱了半天也沒找到關於「佩奇」的半點線索,倒是有配種。。。   黃土高原   離兒子約定好回來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老漢也一直在用他所知道的方法去打聽「佩奇」到底是啥,因為他孫子說想要佩奇,別說還真被他找到了
  • 網店自稱提供《啥是佩奇》鼓風機原型 攝製方:我們自製的
    《啥是佩奇》視頻截圖1月18日,隨著《小豬佩奇過大年》的預告片《啥是佩奇》的上映和迅速走紅,片中爺爺為孫子自製的「鼓風機佩奇」引來大量網友的追捧。記者發現,鹹魚等線上交易網站迅速上線一批「電影同款佩奇」,並賣出高價。
  • 啥是佩奇?啥是光頭強,是國產自製還是國外引進?
    《啥是佩奇》,動畫片裡粉紅色的小豬,除了這些還知道什麼,國產的、國外引進的,那光頭強、喜洋洋灰太狼這些又有哪些的呢?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他們僅僅需要知道這些就可以了,但對於那些正在津津有味看著動畫片的孩子父母來說,知道就有點太少了,又怎樣去和孩子更親近的交流。
  • 啥是佩奇?它是「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更是一個符號
    放下王小波的那本名為《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的書,思緒還停留在書中那隻跳出人們設置好的生活軌跡的特立獨行的豬身上,為它的傳奇生活暗自驚奇的時候,收到了一條分享的短片《啥是佩奇》。心裡嘀咕著,佩奇不就是一部宣揚傳統家庭觀念與友情,鼓勵小朋友們體驗生活的英國學前動畫片中的小主角嗎?難道出現了另一個搞出了大動作的佩奇?帶著這個疑問打開了這個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