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2 10:57圖文來源: 紫金山新聞
科技創新,文化賦能。當文化擁抱科技,碰撞出的不僅僅是靈感的火花,更是關乎新型業態、智慧生活乃至產業變革的未來圖景。
10月23日—25日,「2020中國(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化科技融交會」)將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本次展會由江蘇省委宣傳部、省科學技術廳、省委網信辦、省文旅廳、省廣電局、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科技局、市文旅局、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承辦。展會以「新時代、新體系、新體驗」為主題,在3天內舉辦90多場各類活動,吸引近600家企事業單位參展參會,持續釋放文化和科技融合效能,為「創新名城 美麗古都」奉獻一場文化科技融合的新盛宴,為文化科技融合樹立行業發展風向標。
南京首創文化科技融合品牌展會,3年來不斷創新升級
南京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國首個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在2013年便被評為第二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隨著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快速推進,2016年,數字創意產業首次成為「十三五」時期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五大支柱之一,它與文化領域的結合——數字文化產業早已興起,新的風口已然降臨。南京敏銳地抓住這一新變。多年以來,南京一直將文化產業納入全市「4+4+1」主導產業體系,把「文化+科技」寫入「1號文件」,著力打造全國文化科技融合示範中心。
文化是科技創新的土壤,科技是文化發展的槓桿。南京文化底蘊深厚,科技創新活躍,在推進創新名城建設中,更加注重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文化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2018年,南京將成功舉辦九屆的「南京文化創意產業交易會」更名轉型為「中國(南京)文化科技融合成果交易會」,構建了全國領先的文化科技融合展會平臺。名稱的變化,顯示出南京擁抱時代,搶佔先機的決心和願景。
2020文化科技融交會推出《浮山之白》沉浸式藝術展。
此後,南京文化科技融交會不斷創新求變,為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樹立行業發展風向標。
2019年,科技部、中宣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作為落實指導意見的首個專題展會,2019年南京文化科技融交會創新劃分展區。根據指導意見精神,以產業劃分板塊,將主場館分為國家基地成果、創新技術與文化體驗、內容生產與傳播現代化、產業支撐體系建設成果等四個特色板塊,集中展示優勢主導產業、促進集群集聚發展。
今年4月26日,江蘇省科學技術廳、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提升中國(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服務效能,探索舉辦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峰會,推動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創新應用,打造交流對接平臺。今年7月24日,為貫徹落實科技部等六部門指導意見和省有關實施意見精神,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壯大新型文化業態,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創新能力,促進全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市科技局、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財政局、市文旅局等共同研究制定了《關於促進南京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實施方案》,將重點任務和主要目標以政策形式落實到位。
江蘇銳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沉浸式影片。
在前兩屆的基礎上,2020南京文化科技融交會再度升級,創新辦展模式,首創「大會展+」模式:一是雲上線下雙線辦展,展商不僅能夠在線分享自身的產品和技術,還能在線直播,以更加生動的形式推廣服務;二是利用線上展覽構建產業招商「三庫一平臺」,搭建開放、共享、交互的線上展示平臺,持續沉澱全省項目招商庫、全球合作夥伴庫、產業人才庫。
國內外一流企業紛紛參展,本土企業展現「南京力量」
南京文化科技融交會倡導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原則,承擔聚合新創意、培育新業態、發展新經濟的職能,為企業釋放新動能、創造新商機、謀求新發展。
2018年和2019年文化科技融交會,服務各類市場主體近3000家,累計達成交易近300億元,接待行業觀眾超過5萬人次。今年,已有592家企事業主體報名參加文化科技融交會,其中,既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寧波、深圳南山、蘇州高新區、上海科技館、敦煌研究院、浙江報業傳媒集團等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也包括百度、螞蟻鏈、藍色光標、哈工大機器人、達瓦科技、數碼視訊、梟龍科技、優必選等國內外知名的行業一流企業,參展企業的行業關聯性與代表性與往年相比更上一層樓。
作為展會的東道主,南京的參展陣容空前強大。在今年參加文化科技融交會的企業中,南京本土企業參展數量達到312家。
江蘇銳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智能AR牆繪 。
穿越2000年間的古都金陵和現代南京,品味歷史留下的韻味;從水墨江南的一葉輕舟到波瀾壯闊的大運河,眨眼間已走過半個地球;走進梵谷名畫,感受色彩碰撞......近日,記者來到江蘇銳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數字科技+文化」的體驗,讓人直呼過癮。「『穿越』是一個熱門題材,我們通過裸眼3D技術將南京文化故事與之相結合,觀眾在展館就能夠穿梭南京發展的時光隧道,成為南京發展的見證者。」江蘇銳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王海洋說。江蘇銳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2018年開始,每年都參加文化科技融交會。該公司市場總監王海洋告訴記者,融交會讓他們收穫了很多。「首先是提升了企業知名度,增加了業務量。」他說,文化融交會是全國關注的文化科技盛宴,這兩年參會後,吸引了很多內人士合作,為企業拓展了業務。而通過這個平臺,他們也尋找到了合作企業,並且參展的過程中可以與其他企業交流, 「了解、學習行業最新動態,能看到行業新的技術,對我們有很大啟發。」
南京奧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AR換裝設備。
全市各個板塊都拿出了文化科技融合的「拳頭產品」,以科技感十足的方式展示南京文化產業發展成果:南京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首推「沉浸式講解」,觀眾從歷史的「旁觀者」變身「參與者」,親身「經歷」中國歷史的一些瞬間;圍繞南京「世界文學之都」IP,南京華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一條故事線為背景,將「展臺」變成「戲臺」,遊客通過VR設備就能進入故事成為其中一個角色,親身穿越體驗古都往事……
通過文化科技融交會,南京也正在夯實自己的文化產業版圖。2013年,南京便被評為第二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形成了建鄴高新區等5家分基地,深耕各自的產業重點領域,形成一條縱跨長江南北、紫金山內外的城市「文化外環」。今年融交會,南京基地展區將由各分基地,遴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科技企業及其產品參展,展出內容覆蓋創意設計、移動遊戲、光電傳媒、未來網絡和數字教育等多個產業方向,展現南京基地的文化科技融合成果。
南京靈瞳影視動畫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動畫創作。
據了解,本屆融交會期間,將嵌入式舉辦「文化產業資源共享會」等招商推介活動,集中展示南京優質項目和營商環境。目前,已收集意向籤約項目30多個。
主題論壇大咖「論劍」,現場體驗妙不可言
「新時代、新體系、新體驗」,新科技賦能文化新體驗。南京是歷史文化古都,也是一座充滿勃勃生機的創新名城,2020南京文化科技融交會亮點紛呈,各類活動超過90場。
作為首個在全國打造文化科技融合服務平臺和成果展覽交易平臺的城市,多年來,南京不斷把文化科技融合引向深入。每屆文化融交會上的「文化科技融合熱點和趨勢論壇」,從數字文博、科技和新文創、閱讀終端、數字視頻、數字藝術等新興業態,到數字經濟,關注的不僅是新興文化業態,更是整個文化產業鏈。今年的第三屆文化和科技融合熱點和趨勢論壇,將聚焦數字經濟。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作題為《打造「活力故宮」 讓文物的靈魂活起來》的主題演講,中宣部文改辦副主任、巡視員高書生將現場介紹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架構和建設路徑,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將講述上海科技館依託數字科技的知識展示,華為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將發表《見雲、見智、見未來》的主題演講,宋城演藝總裁張嫻現場分享新時代下旅遊演藝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封面傳媒董事長方埜將講述媒體融合如何縱深發展。
使用南京睿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Nibiru Studio(一款互動實時三維的數字引擎)製作的成品。
以往,時間和空間皆不可破,有了沉浸式體驗(VR),「打破」時空,唾手可得。而有了AI智能技術,則為我們生活插上「智慧的翅膀」。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服務平臺,百度將在2020文化科技融交會現場展示基於百度大腦AI開放平臺的智能創作能力、基於百度飛槳的「AI智能作畫互動體驗」、基於百度自然語義理解技術與平臺的「百度文心」平臺、基於百度AR等技術應用於非遺傳承的互動和展示案例。這些都將給參觀者帶來妙不可言的參觀體驗。
本屆文化科技融交會除了給參觀者帶來為期3天的「VR、AI產業短期遊學」,更有華山論劍——第二屆中國沉浸產業發展論壇。沉浸論壇去年引起行業內廣泛關注,今年也進行了升級,邀請了國家文化科技創新聯盟主席代旭、上海幻境CEO江傑、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馬晨騁、加拿大魔方文化發展公司聯合創始人郭梅君、專注於沉浸式體驗設計的媒體和服務公司NeXT SCENE的創始人MUSO等眾多專注於沉浸產業發展的業內嘉賓作現場演講。
除了展示行業性的發展成果、前沿科技,不少企業也帶來了文化科技融合的體驗項目。來自深圳南山區的創客工場將為觀眾提供機器人狙火線狙擊體驗項目,體驗觀眾可以操作機器人射擊場地內的球瓶;敦煌研究院將現場推出全新的洞窟虛擬體驗,觀眾可以互動體驗勞度叉鬥聖變的數位化內容;大象虛擬實境科技有限公司將現場打造沉浸式虛擬實境交互體驗空間MR劇院,能夠滿足多人交互體驗……市文投集團黨委副書記王力表示,文化和科技融合,歸根到底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歡迎廣大市民前去現場參觀體驗。
南報融媒體記者 邢虹 翟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