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示家人二首》
近代的中國千瘡百孔,縱觀整個近代史,事實上都是中華民族被外族侵略的一部血淚史。其中最為慘烈的,當屬由日本單方面挑起的
侵華戰爭
,
更是使得千萬中華同胞喪失了生命。
最終,
中國形成了統一抗日民族戰線
,全國人民攜手抵禦住了日本的侵略,使得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計劃化為泡影,日本又自食戰爭惡果,在多方圍攻下無條件投降,日本軍國主義政府至此宣告了滅亡。
然而,戰後的日本卻不吸取歷史的經驗與教訓,不但全面否認自己的侵華事實,拒絕對中國進行官方層面的道歉,
反而將侵華戰爭中的甲級戰犯視為英雄
,安葬在了靖國神社中,每年都大加祭祀。為此,中國人民感到了屈辱與憤慨,終於,
此前有一位熱血青年在抵達日本後,火燒了日本靖國神社
,如今,他的生活怎樣了呢?
一、愛國者劉強
唐朝時,中國作為世界上的頂尖強國,每年都有大量的日本使者前來朝聖,中國也十分樂意將先進的技術傳授給日本,
中國和日本在歷史上本是一衣帶水的友好臨邦。
然而近代後,
中國的實力大幅衰落,日本便對中國富饒廣袤的領土產生了覬覦之心
,隨後便發起了臭名昭著的侵華戰爭。
日本作為侵華戰爭的發起者,對於中華大地上的千萬冤魂,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的,然而,日本政府與民間不但不對中國的受害者懷有歉意,
反而極度仇恨中國。
日本將中國視為民族大敵,
如今仍然夥同美國等西方盟友從戰略上打壓中國。
無論是拒絕承認歷史,還是仍在對中國惡意打壓,日本的諸多罪行觸目驚心,令中國人深惡痛絕。日本靖國神社祭拜甲級戰犯的行為更是使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日本仍然在覬覦中國的領土。
祭拜戰犯,即昭示著自己亡中華之心不死,也充斥著對於在戰爭中無辜死去的百姓的輕蔑,
正因如此,方才有了中國激進愛國青年火燒靖國神社之事。
這名火燒靖國神社的中國青年叫做劉強,起初,胸懷國際主義理想的他,對日本本國的百姓也抱有好感與友善。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在
2011年3月11日
日本福島發生了超強的9級大地震死傷無數,而劉強懷著中日友好的美好願望,加入志願者團隊,前往日本開始了為期兩個多月的支援工作,期間,
他參加了包括獻血在內的多項志願者活動。
然而,來自中國的善意卻被短時的日本政府無情踐踏。
12月18日,時任韓國總統李明博訪問日本,會同時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彥進行了會談,雙方起初還處在和平友好的討論氛圍之中,
當問題深入到「慰安婦」等歷史遺留問題後,日本撕下了虛偽的友善面孔,開始變得胡攪蠻纏,一度被相關媒體捅出,引發了國際社會的極大憤慨。
中國和韓國都曾是日本侵略戰爭時期慰安婦制度的受害國,日本單方面拒絕承認此事,甚至對慰安婦實施人格上的羞辱,甚至聲稱都是這些女性自願的,令無數中國人惱怒。這一點更是觸碰到了劉強的神經,
因為劉強的外祖母,便曾是一位慘遭日軍迫害的慰安婦。
劉強的怒火被日本政府的無恥行徑徹底點燃,因此,他便決定將心中的怒火宣洩到供奉
甲級戰犯的「聖地」——靖國神社。
在製備作案工具並規劃好行動路線後,劉強開始準備行動。然而,劉強
畢竟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
他不願意遷怒於日本的普通百姓,只是希望讓日本當政者明白,他們的無恥行徑為世界人民帶來的傷害。
因此,劉強選擇了一個行人較少的時間段,以燃燒瓶點燃了靖國神社大門外的柱子,火勢蔓延的很快,但因為救援的及時,很快便被控制住了,雖然這把大火併沒有燒掉靖國神社,但卻點燃了
隱藏在各國人民心中的火藥桶,一時引發了軒然大波。
二、接受審判
劉強深知,他的行為會招致日本慘無人道的報復,於是在東窗事發前,他便逃跑到了韓國,在日本的強烈施壓下,韓國警方對劉強逮捕並進行了審判,正所謂中韓友好靠日本,由於劉強所做的事情引起了韓國民眾的強烈支持與同情。
在無數韓國民眾對於韓國執法機構的施壓下,劉強象徵性的被判刑10月,據悉,在獄中,韓國方面竭其所能,為劉強提供了款待。
而因為劉強的帶動作用,韓國本國群眾連續多日爆發了針對日本醜惡行徑的抗議遊行示威活動。
經過了漫長的10月,日本對此仍然懷恨在心,對韓國提出了無理的要求,希望能夠將劉強引渡到日本,並接受審判,如果韓國答應,劉強無異於被送入虎口。
可劉強畢竟是一位中國人,為了一名中國人,韓國不敢與日本徹底鬧掰,在韓國政府立場左右搖擺不定時,
中國政府強力出手,率先將劉強接回了祖國
,終於,劉強安全了。
三、回國後的生活
回國後的劉強十分的低調,他不希望自己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因為據他所說:「媒體應該多報導一些更有價值的新聞,我只不過是一個縱火犯,不足為道。」確實,他確實是一名縱火犯,不僅點燃了日本靖國神社的柱子,更點燃了長久積壓在中韓人民心中的憤慨,點燃了人們的愛國熱情。
劉強本身就是一位品學兼優的歷史系的大學生,回國後,他加入了
「琉球歷史研究會
」,站在支持琉球獨立的正義立場上,常年奔波實地考察,經常奮戰到深夜整理資料,仍然是當年的那位熱血青年。這也算是令人滿意的一個結局,
一位愛國者
,儘管行為偏激,
但也應該有個美好的結局。
結語
漫長的歷史中,劉強的歷史註定只能激起一點小小的水花,雖然他火燒靖國神社的行為刺痛了日本極右翼政客的心臟,但是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日長久以來的歷史分歧。我們都知道,
落後必然挨打,
如今的日本鐵下心來與美國站在一起,共同打壓遏制中國,正是因為中國的實力尚不夠強大。
劉強的愛國主義行為固然值得讚頌,卻不值得我們的青年人去學習。
所謂愛國,不需要採取這種極端的手段,而是要將愛國主義落實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
學生做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工人做好崗位上的螺絲釘,官員實心實意為人民服務,如此下去,中國怎能不崛起?這便是愛國在每一個人身上的具體體現。
距離火燒靖國神社已經過去了九年,九年間,中國又實現了
無數從無到有的突破
。中國的航母艦隊從九年前的一個都沒有,到擴增到了兩個航母群,第三艘航母也即將下海,中國初步具有了遠海作戰的能力。
九年間,中國的生產總值又翻了一番,中國在世界熱點問題上的話語權愈發具有重量,這些都離不開每一位中國人的堅守。
期待著國家有這樣一天,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參考資料:《示家人二首》 《道德經》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