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叫舊貌換新顏——河北工程大學駐營裡鄉西下莊村工作組駐村...

2020-12-19 澎湃新聞

2018年,河北工程大學駐平山縣營裡鄉西下莊村工作組進村後,多次走訪每一戶村民,利用較短時間走遍了西下莊村的山山水水,了解了戶情民情村情,並多次與村兩委商討,與村裡黨員和群眾座談,制定了《西下莊村2018-2020年三年扶貧工作規劃》,每年都要制定細緻的工作計劃,確定了夯實兩個產業,落實兩項工程,「扶志」與「扶智」結合,鞏固與提高並重的工作思路。兩個產業即羊肚菌種植產業和連翹種植產業,兩項工程即飲水工程和蓄水池修復工程。2018年、2019年羊肚菌種植獲利合計13萬餘元,連翹種植示範引領作用初步顯現,2019年飲水工程竣工通水,2020年底蓄水池修復工程完工。

邀請專家勘測飲水工程

為了群眾致富,幫扶工作不能留遺憾

西下莊村位於平山縣西部深山區,距山西10華裡,全村128戶,人口30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8戶,貧困人口146人。由於地處偏遠,這裡不僅資源匱乏、經濟落後,而且基礎設施陳舊,百姓生產生活條件很差。因為貧窮,年輕人出外發展定居,村裡常住人口只有四五十人,多為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因為貧窮,村集體無收入和積累,基礎設施陳舊、落後,生產生活條件極其艱苦。我們駐村伊始,走一遍村裡的街道,唉聲嘆氣,遍訪村裡的貧困戶,潸然淚下。因為貧困,使我們一度感覺束手無策,這擺脫貧困從哪裡下手啊!但轉念一想,如果不貧窮,黨和政府派我們來幹啥!於是我們暗下決心,幹不好工作不罷休,不擺脫貧困不收兵!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和摸索,確定了一手抓產業發展、一手抓基礎設施改善的工作思路。

走訪村民

2017年年初,受西下莊村存在野生羊肚菌的啟發,決定進行羊肚菌人工種植。羊肚菌具有防癌抗癌、抗炎抗菌、美容護膚、活血化瘀的功效,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與冬蟲夏草功能相同,是一種不含任何激素、無任何副作用的天然補品,屬珍稀的食、藥兩用真菌,是一種很珍貴的天然補品,市場價格很高,市場前景很好。

說了算,定了幹。駐村工作組利用學校優勢,聘請本校專家教授多次進行實地考察,並對當地氣候及生產設施進行了反覆論證。當年10月中旬,由學校投資30萬元,建起了佔地6畝多33個羊肚菌種植大棚,學校免費提供了菌種及營養袋等,並於11月初全部進行試種。2018年,在管理技術尚不成熟的情況下,收穫羊肚菌300多斤,獲利2.34萬元,2019年收穫1000餘斤,獲利10餘萬元。而羊肚菌種植也是西下莊村第一個扶貧產業項目。

---2018年—2019年,投資7.8萬元,種植中藥材連翹20畝14800棵。

---投資15萬元,鋪設管道2200米,建設25立方米蓄水池兩個,解決了村民安全飲水問題。

---硬化通村路4華裡

---安裝太陽能路燈30套---建設了兩座跨河小橋---修建了三處停車場

---硬化了全部村內道路

---修建了3個垃圾池---修建防滲農田水渠1500米---修建護河壩300餘米 ---修建蓄水塘壩5個

---建設文化廣場一處,村民文化活動中心一個

---建設村級衛生室一個

這就是駐村工作組近5年來成績單。

專家實地指導羊肚菌養殖

2019年10月的某天晚上,村民劉栓成請我們駐村工作組吃晚飯。飯桌上除了幾個簡單的炒菜就是一鍋熱氣騰騰的營裡大鍋菜及油香撲鼻的烙餅,他以村裡待客的最高禮遇款待我們。老劉今年76歲,是村裡出了名的倔老頭,從來不無緣無故去吃別人家飯,也極少讓別人來自己家吃飯,但這已是「倔老頭」第三次請我們吃飯了!2019年春節假期返村後,連續10天被村民請去吃飯。村裡還有一戶村民戶主叫魏驢小,已經87歲了,前幾年因為子女養豬場佔地及汙染跟村委會及村民關係很緊張,官司都打到中院了,但就是這麼一個老人,卻隔三差五的給我們工作組送菜和雞蛋,怎麼解釋推辭都不行,老魏總是說:你們不要,就是小瞧我這黃土埋半截的老頭子了。

跟村民交往密切,有什麼事總是找駐村工作組解決。村民智聯風某天深夜發病,電話打到駐村隊員手機上,駐村隊員立即開車帶她到15裡外的鄉衛生院就診;村民劉蘭書凌晨4點敲開工作組駐地大門,胃疼得要命,工作組趕緊找藥、倒水,不一會兒,疼止住了。2018年7月的一天晚上,大雨傾盆,工作組隊員惦記著村裡3戶居住條件較差的村民,穿著雨衣,打著強光手電,挨家挨戶巡查,確認平安無事才返回駐地......

按照省委組織部要求,工作組每年組織6次走親慰問,工程大學幫扶責任人20餘名全部參與。為村民送來米麵油、牙膏、香皂等生活用品,每到一家,噓寒問暖,促膝談心;每年春種蔬菜,駐村隊員都要從邯鄲運送茄子、青椒、西紅柿等蔬菜幼苗3000餘棵,分給村民栽植;每年春種土豆,駐村隊員都要從邯鄲運送高產土豆希森3號種子800餘斤,分給村民種植。

稱量、打包羊肚菌

村民的農副產品總是通過工作組銷售:土豆銷到學校食堂,每年1萬斤左右,蜂蜜、土雞蛋、核桃、花椒、幹豆角等總是高於市場價格;幫助劉青書、魏書成等6戶村民建起了農家院,發展民宿產業。拉來客源,增加農戶收入;清潔型煤趕不上供應,工作隊組織貨源,一次性運來型煤13噸,以解群眾燃眉之急;組織魏改雲、尹連風到石家莊市免費進行家政服務培訓,並取得育嬰證。

駐村工作隊員的電話張貼到每一個角落,群眾的事無小事,只要村民有需求,工作隊總是全力以赴幫助解決;除了春節放假,工作隊員從來沒有脫過崗。默默奉獻的背後總有一些感人的事情。

第一書記李林凱的母親,醫院幾次發出病危通知書,為了不影響扶貧工作,家人瞞著李書記,母親離世後,他才接到家人通知,驅車6小時,看到的是在邯鄲市殯儀館母親冰涼的遺體。男兒有淚不輕彈,李書記長跪不起、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銷售土豆

工作組成員徐祥林日夜奮戰在安全飲水第一線,修建蓄水池時不慎摔倒,造成手掌骨折,徐祥林同志輕傷不下火線,整個手上纏著厚厚的繃帶,堅持工作,沒休一天假,直到通水。工作組成員劉子煬同志是工作隊年齡最小的,駐村扶貧時孩子才剛滿兩周,每次背起行囊離家回村,孩子總是哭著牽著他的手說:爸爸,你剛回來又要走!到後來。小劉每次回村都是讓妻子把孩子支開,偷偷的離開家門……

疫情防控關乎百姓生命安全,不能搞馬虎。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的來襲使得扶貧工作又面臨著新的挑戰。正月初十工作組就急急忙忙開車趕回西下莊村,並隨車帶來了防疫物資:口罩、消毒液、體溫計等。為了村民安全,嚴格執行隔離14天的規定。同時指導村兩委有序地開展防疫工作,對村中街道和村民庭院進行噴灑消毒。督促村民佩戴口罩出行、禁止聚眾聊天、保持安全的交流距離,協同村兩委對外來人員進行認真排查,進村口設置關卡測量體溫、詢問來源地等。經過不懈的努力,西下莊村圓滿完成防疫任務。

黨建工作是扶貧的源動力,不能走形式

做好黨建工作

指導西下莊村黨支部認真做好「三會一課」,在重大工程上要求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一監督」程序進行,把黨建工作抓在每一個環節中。組織在村黨員觀看「學習強國」中的相關錄像;在七.一和十.一重大節日裡組織升國旗、重溫入黨誓詞;遇到村兩委班子成員有不和諧的聲音,主動和相關人員談心談話,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破解難題、促進團結,努力提升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為脫貧攻堅提供組織保障。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收官之年,鞏固脫貧成效,提升脫貧質量,任務依然艱巨。我們將以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耐得住寒冬,才等得到花開自勉,建立長期幫扶機制,建立永久合作關係,做西下莊村脫貧致富永遠的夥伴。」工作組隊員紛紛表示。

來源│平山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高鵬展

責編│李巨濤

監製│邢建軍

實行林長制,實現林長治。

生態家園保護好,森林防火少不了。

放火燒山,牢底坐穿。

建設秀美山川,護林防火當先。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駐村扶貧故事】凝心靜氣助脫貧 誓叫舊貌換新顏——河北工程大學駐營裡鄉西下莊村工作組駐村幫扶故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唐山:遵化新店子鎮東北宅村換新顏
    東北宅村換新顏啦!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唐建勳 通訊員 周宏武、劉春寶)「村委會設施簡陋,村街道全是泥濘的土路,垃圾到處都是,衛生極差,村民家庭戶戶都在門外堆放柴禾,雞、鴨等家禽在院外飼養……我們工作組看了很是揪心。」駐遵化市新店子鎮東北宅村工作組組長馬保江4月9日的民情日記這樣寫道。如今再來東北宅村,已經是舊貌換新顏了。
  • 郵儲銀行「駐村工作隊」 帶領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郵儲銀行營山縣支行作為合面村的定點幫扶單位,於2016年4月選派優秀黨員幹部彭德萍擔任合面村第一書記,2018年5月又選派2名優秀年輕幹部形成駐村工作隊。在彭德萍的帶領下,駐村工作隊上坡下坎、深入田間地頭,挨家挨戶走訪貧困戶摸情況,手把手指導村民做產業。2019年,合面村成功甩掉窮「帽子」,291名貧困人口全部如期脫貧,人均年收入達5415元,村貌更是大變樣。
  • 唐山市物價局駐村工作組用「心」幫扶得民心
    工作組全體成員把村子當成自己的「家」,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把真情獻給百姓,用實幹踐行諾言,扎紮實實開展工作,使分包村的各項工作都舊貌換新顏,群眾對工作組的工作好評如潮。  駐村,就得真抓實幹  「駐村,就得真抓實幹」,這是工作組的座右銘。
  • 精準扶貧讓廟窪舊貌換新顏
    原標題:精準扶貧讓廟窪舊貌換新顏   果品交易
  • ...時間駐過4個村 見證山村巨變丨大方縣理化鄉金雞村第一書記劉永彬
    我叫劉永彬,2015年8月,我又回到基層一線參與駐村扶貧工作,5年時間,我先後在大方縣雨衝鄉鵬銀村、鳴放村,牛場鄉新莊村,理化鄉金雞村開展駐村工作。最讓我難忘的還是2018年在鳴放村駐村的日子,我曾在那裡與戰友們向貧困發起總攻,同村民們一起分享擺脫貧困的喜悅,見證了那片土地舊貌換新顏的美麗嬗變。鳴放村屬於大方縣61個深度貧困村之一。到鳴放村擔任第一書記,破除交通瓶頸是擺在我面前的首要任務。
  • 唐山:玉田環保局駐村工作組為村民辦實事
    玉田縣環保局駐村工作組:夜晚點亮路燈 農民笑逐顏開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孟凡俊、徐喆)「這下可好了,下夜班安全多了,感謝共產黨給我們村派來的好幹部,路燈雖小,但真解決大問題了!」一提起玉田縣環保局駐黃土橋村工作組幫村裡安裝路燈的事,村民們笑逐顏開。  駐村工作組組長李士平在與村民聊天中了解到,黃土橋村的路雖好走了,可村裡上路的車也多了,大小交通事故沒少出,大的車毀人亡,小的胳膊腿腳扭傷,問題主要是村裡這條路沒有路燈造成的。
  • 舊貌換新顏,沿河深山有個3D彩繪網紅村
    《關於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後明確蘇州市「一對一」結對幫扶銅仁市,張家港市與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結成幫扶對子,2018年3月,張家港市善港村與高峰村籤訂整村幫扶協議,派出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高峰村。
  • 回鄉駐村,回報鄉親 ——記興賓區正龍鄉大安村工作組組長葉棟財
    回鄉駐村,回報鄉親 ——記興賓區正龍鄉大安村工作組組長葉棟財 2020-12-16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把心掏給了村民」——記河北省委組織部駐淶源縣北黃土嶺村第...
    河北日報編者按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駐村第一書記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牢記初心、肩負使命,把幫扶村當成第二故鄉,日夜奮戰在脫貧第一線。「郭書記駐村3年多了,他總想著為村民多幹些事!」村黨支部書記池海青說,他把心掏給了村民,實事一個接著一個幹,在脫貧致富的道上奮力領跑。掏真心、換真情,和群眾擰成一股繩「到最艱苦的地方,啃最硬的骨頭!」
  • 廣州增城瓜嶺村舊貌換新顏 積極發展農旅產業
    廣州增城瓜嶺村舊貌換新顏 積極發展農旅產業
  • 電鋸與「積分超市」——移民村舊貌換新顏的「秘籍」
    12月14日 12:33 來源:新華網 作者:許晉豫、甦醒 編輯:黎鑫   新華社銀川12月14日電 題:電鋸與「積分超市」——移民村舊貌換新顏的
  • 大唐國際駐村第一書記:牢記心中大寫的「扶」
    用情扶——有一種情叫勝似親人年近古稀的趙順夫婦是蔚縣草溝堡鄉東莊子村的精準扶貧戶,他們想得到的是扶貧工作組會來幫他們,想不到的是不僅自己的病得到醫治,還能增加收入。趙順患有糖尿病合併嚴重病發症,妻子王鳳平患Ⅲ級高危高血壓。
  • 山鄉巨變奔小康——燕山大學承德圍場銀裡駐村扶貧記
    原標題:山鄉巨變奔小康——燕山大學承德圍場銀裡駐村扶貧記雖然是身處海拔900米的燕山深處,夏至後第二天的中午天氣依然很熱。在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銀窩溝鄉銀裡村,幾位老人在村頭樹蔭下乘涼閒聊。得知記者採訪扶貧工作,68歲的老黨員聶俊鳳搶先誇讚起了燕大駐村扶貧隊:「才五年光景,我們真可以說是活在『銀窩窩裡』了。
  • 一家三代都在這裡出生 一婦嬰西院舊貌換新顏
    一家三代都在這裡出生 一婦嬰西院舊貌換新顏 2020-10-16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駐村書記對話代表委員|牛棚裡「雲聊」如何做好貧困地區產業扶貧
    化希青蘭州理工大學派駐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五家鄉下莊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蘭州理工大學財務處項目管理科科長柴強全國政協委員,甘肅農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甘肅省乾旱生境作物學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常務副主任。
  • ...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記陽明區五林鎮慶豐村駐村工作隊員張慧興
    8月6日 星期四天氣:27/17℃ 多雲局部陣雨,西南風3-4級明日:15/25℃ 多雲「過去慶豐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戶5人,都是因病致貧,無勞動能力;如今慶豐村舊貌換新顏
  • 【我的扶貧故事】 安順市公安局派駐紫雲自治縣宗地鎮山腳村駐村工作組成員汪彪
    【我的扶貧故事】 人民警察為人民 脫貧攻堅顯擔當丨安順市公安局派駐紫雲自治縣宗地鎮山腳村駐村工作組成員汪彪近三年的駐村生活,我見證了一個村莊翻天覆地的變化,並有幸地為群眾增收致富過上幸福生活做過自己所能及的貢獻,這份經歷將是我一生的寶貴財富。
  • 黃陂「靠杯」文化街舊貌換新顏
    黃陂「靠杯」文化街舊貌換新顏 胡沛 徐文婷 蔡早勤 實習生 肖秋月剷除3000平方米油汙「牛皮癬」黃陂「靠杯」文化街舊貌換新顏本報訊(通訊員 胡沛 徐文婷 記者 蔡早勤 實習生 肖秋月)昨日,在浙江工作回到黃陂家鄉探親的方先生感嘆:「這裡的髒、亂、差不見了,潔、亮、美回來了」。
  • ...虛度駐村的每一天」丨六盤水市鐘山區青林鄉海發村駐村書記林金秀
    「常懷愛民之心,擅謀富民之策,恪守為民之責」,駐村的日子裡,六盤水市鐘山區青林鄉海發村林金秀仍然保持著每換一個民情日記本,都將這句話寫在本子扉頁的習慣。  2017年4月,鐘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員林金秀主動請纓,到了鐘山區最邊遠、最貧困的北部金盆鄉營盤村當了一名駐村扶貧幹部。8月,因深度貧困村青林鄉海發村第一書記空缺,林金秀又被調整到青林鄉海發村擔任第一書記,踏上了駐村工作新徵程。
  • 「我的扶貧故事」不畏艱辛 砥礪前行丨惠水縣好花紅鎮百鳥河村駐村...
    我叫楊紅芬,是貴州黔南惠水縣好花紅鎮扶貧工作站的一名工作人員,同時也是惠水縣好花紅鎮百鳥河村的一名駐村幹部。2017年8月,因工作需要,有幸能成為鎮扶貧站其中一員並負責指導三都片區的業務工作。  回想剛剛到扶貧站的時候,從一名包村幹部到一名業務指導員,業務不熟悉的我是一頭霧水,如何指導片區八個村做到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精準,貧困戶申報有哪些程序,教育、醫療、住房、搬遷都有哪些政策,問題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