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記者從自治區公安廳召開的《寧夏公安機關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便民利企15項措施》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此次推出的15項措施涉及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助力高質量發展、防範新型違法犯罪和行政審批便民化4個方面。
新聞通氣會現場。
據悉,去年8月,寧夏公安推出了《寧夏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便民利企14項措施》後,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好評。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持續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更好發揮公安機關服務發展、服務民生的職能作用,寧夏公安廳組織經偵、治安、食藥環、網安、交管、法制、出入境、森林公安局等多部門反覆研究論證,推出了15條措施。
新聞通氣會現場。
突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便民服務方面:包括全面推出「無人警局」自助辦理;為老年人、殘疾人及偏遠地區群眾提供便利服務;推行公安窗口7×24小時「全天候」服務。
涉及方便群眾入住、出行等方面:包括未攜帶身份證件區內戶籍旅客可通過「刷臉」入住、開通邊境管理通行證網上辦理業務、開放公章刻製備案信息查詢。
回應企業群眾交通安全新需求方面:包括為大中型企業、民營企業的公路客運、公交客運、旅遊客運、校車、貨運和危險品運輸車輛在每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提供車輛集中檢驗服務;為運輸企業車輛管理、駕駛人聘用提供便利;推廣應用機動車交強險電子保單,主要是車駕管業務便民利企措施。
圍繞防範新型違法犯罪方面:包括提供企業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合規性檢測服務,確保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建立「一二三」網絡安全培訓、服務保障機制,助力企業網絡安全。
圍繞助力高質量發展方面:包括為九大支柱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護航服務;在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高新科技企業和有智慧財產權保護需求的企業建立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站。有突出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包括在主要河道推廣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警長(公安局長)工作制、開通野生動物保護救助「綠色通道」。
新聞通氣會現場。
為保障出臺的15項措施落地,自治區公安廳將對各單位落實的情況進行跟進督導,強化執行力,兌現服務承諾,確保第一時間落地見效,惠及企業、惠及百姓,不斷提升公安機關服務全區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持續對前期推出的系列便民利民服務措施進行「回頭看」,確保便民利民服務措施的落實不走樣。(寧夏日報記者 劉惠媛 文/圖)
編輯:強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