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6日晚跟隨戶外團隊奔赴 五臺山 。
大朝臺路線:佛光寺(大巴)-豆村(換成當地車)-南臺(徒步)-夜宿大南莊-金閣寺(當地交通)- 獅子 窩-西臺(徒步)-中臺頂(徒步)-澡池寺(徒步)-北臺(徒步)-鴻門巖(當地交通)- 東臺 (當地交通)-臺懷鎮。佛光寺-歷史悠久,寺內佛教文物珍貴,故有「 亞洲 佛光」之稱佛光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99)。 敦煌 壁畫上的唐中葉繪製的 五臺山 圖,佛光寺就居顯要地位。宣宗復法,大中十一年(857)京都 女弟子寧公遇和高僧願誠主持重建。現存東大殿及殿內彩塑、壁畫等,即是這次重建後的遺物。金代於寺內前院兩側建文殊、普賢二殿。元代補修殿頂,添配脊獸;明清重建天王殿、伽蘭殿、香風花雨樓、關帝殿、萬善堂等;清末普賢殿焚毀;民國初年增築窯洞和南北廂房,始成今日規模。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居第三。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
佛光寺裡面遊客不多,走在這千年古寺裡,靜靜地看著這些歷史久遠的古建築,壁畫,真的感嘆古人的智慧
離開佛光寺,在豆村吃過午飯,換乘當地小交通把我們送到南臺入口處。從這裡開始徒步到南臺臺頂穿過茂密的小樹林,到達寬敞的草地和公路上。
草地上隨處可見的黃色小花和狼毒花好漂亮, 五臺山 的小牛也特別乾淨漂亮。哈哈南臺頂-錦繡峰,也稱仙花山。位於臺懷鎮南20公裡。 五臺山 其它四臺為連綿起伏的一列山脈,唯南臺另為一峰。臺頂海拔2485米,屬五臺之中較低的一座。臺頂建有普濟寺,主供智慧文殊,屬文殊 菩薩五 大化 身之一。
從南臺下山我們徒步到大南莊,今晚我們將在大南莊住宿。農莊在金閣寺山腳下,大家決定明天早晨早起去看看金閣寺。金閣寺-這是一座融中印文化於一體的梵語花宮。當時的寺院富麗堂皇,規模宏偉,寺中金閣高達百餘尺,有上、中、下三層,雕梁面棟,高聳入雲。因殿頂「鑄銅塗金為瓦」,「照耀山谷」,寺廟就取名為金閣寺。
從金閣寺出來,回到農莊,吃了早飯,乘坐當地小交通經過 獅子 窩。 獅子 窩東鄰竹林寺,南近金閣寺,與五臺一線相連,是 五臺山 的要衝。 獅子 窩,亦名大護國文殊寺,始建於明萬曆十四年,是 五臺山 著名的大道場之一。
繼續上車趕路到西臺集合。很多人還是徒步走在塵土飛揚的土路上,我想就是一種信仰和堅持吧。小車直接把我們送到西臺臺頂。
五臺山 西臺-名為掛月峰,位於臺懷鎮西13公裡,海拔2773米,臺頂平如掌,面積300餘畝。掛月峰的形狀,遠望猶如一隻翩翩起舞的開屏孔雀。每當明月高照,山泉潺潺,頗有詩情畫意的境界,月墜峰巔之際,恰如懸鏡。法雷寺,是西臺頂的一座寺院,是隋文帝下詔建造的。在西臺朝拜結束,趕往中臺。中臺的風景很美,尤其走在去中臺的路上,天地相接,白色的雲朵像一塊塊棉花糖,一路美景,令人留戀。
中臺頂-它位於臺懷鎮 西北 10公裡。的形狀如雄獅,海拔2894米,僅次於北臺頂,為 五臺山 五大主峰之第二高度。中臺頂建有一寺院,名曰演教寺,寺內供「儒童文殊 菩薩 」。中臺頂巨石堆積,石面雜生苔蘚,陽光照射,碧翠生輝,如蛟龍騰起,人們稱之為「龍翻石」。創建於隋代。 五臺山 氣象站就建於中臺頂上。在中臺,我們趕上吃齋飯時間,在這裡吃齋飯,齋飯後需要自己洗碗筷。從中臺到西臺,海拔越來越高,風越來越大,天氣越來越冷,景色也是越來越美啦。看到圖片裡面白色的嗎,是冰哈,6月份依然沒有融化。
北臺-葉鬥峰為 五臺山 北臺名,以驚險取勝,位於臺懷鎮以北5公裡,海拔高度為3061.1米。是 五臺山諸峰中的最高峰,也是華北地區的最高點,素有"華北屋脊"之稱。北臺葉鬥峰上有靈應寺,寺內供有無垢文殊 菩薩 臺頂。
今天計劃要在 東臺 掛單,所以朝拜北臺後,看到天氣陰沉下來,並且開始有小雨滴落下,擔心天氣,於是匆匆趕往 東臺 ,從北臺下山時看到大片烏雲遮住臺懷鎮上空,大雨在臺懷鎮上空,而我們只感受到很小的雨滴,大自然真是變幻無窮。
從北臺到 東臺 因為海拔比較高,沿途的景色是非常漂亮的。牛兒在自由地行走,吃草。白雲仿佛就在你身邊,一路行走,也是一種享受。路上隨處可見叩長頭的虔誠信徒。能夠走下來,感覺也是一次身體和心靈的洗禮。
終於看到鴻門巖的牌坊,感覺雙腿像灌了鉛一樣,實在走不動了,看到有當地小交通,於是和車上的人約好拼車到東臺其實如果徒步,半個小時也就爬上去了,但是一天的徒步,真的是不想走了。四個輪子還是很快的,10分鐘把我們送到東臺望海峰,趕上齋飯,吃過齋飯,今晚掛單東臺。東臺的日落好美。
五臺山 東臺 -位於臺懷鎮東10公裡,海拔2795米,面積100餘畝, 東臺 名望海峰, 東臺 頂上「蒸雲浴日,爽氣澄秋,東望明霞,如陂似鏡,即大海也,」。由於海拔高,臺頂氣溫低,盛夏時節,仍須穿棉衣。次日清晨大家早起看日出,雖然冷,但是看到日出的那一刻,旭日東升,新的一天滿血復活
在東臺吃早餐,男女必須分開坐,吃飯時不許說話,排隊打飯。吃過齋飯,大家迅速從東臺出發,我們選擇坐當地小交通去臺懷鎮。這樣選擇是為了節省時間,想多在臺懷鎮看看。很快車子把我們送到臺懷鎮入口,我們下車,分別去了羅睺寺,塔院寺,五爺廟,黛螺頂,殊像寺,菩薩頂。因為這次主要是徒步大朝臺,所以臺懷鎮內的寺廟就是走馬觀花看,以後有機會一定去臺懷鎮仔細看看都說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
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和黃廟共存的佛教道場,這次五臺山大朝臺,領隊把原計劃逆時針改為順時針朝臺,我雖然沒有全程徒步下來,但是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讓自己看到了堅持的力量。尤其第二天從西臺徒步到東臺,全程4萬多步,一步步走下來,很有成就感
我喜歡大朝臺路上的風景,藍天,白雲牛兒馬兒自由自在,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佩服那些自始至終徒步走完的隊友們。
回到家很久還是會想起五臺山大朝臺路上的風景,回想起大家一起走過的路……美好,令人難以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