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編制會計報表,總結某一會計期間經濟活動的狀況,必須定期進行結帳工作,而月末以及年末的結帳讓會計感到十分忙碌,因此希望本文能幫助大家了解結帳的方法和程序。
結帳的概念
滿足不同方面的會計信息需求,定期編制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財務報告,是會計核算工作十分重要的內容。為在會計期末時提供報表與數據,分類帳中各營業收入與費用類帳戶就必須包括本會計期間的數額。結帳就是在本期內發生的經紀業務全部入帳的基礎上,按規定方法結算出本期發生額合計和期末餘額,並將其餘額結轉下期或者轉入新帳的過程。
結帳的內容
對於利潤表帳戶與資產負債表帳戶,結帳方法是不一樣的。結帳前必須將本期發生的全部經濟業務登記入帳,所以在結帳時首先要查明這些業務是否已經全部入帳,在此基礎上,按照權責發生制核算基礎的要求編制調整分錄,其中包括攤銷已經登帳的待攤費用和預收收益、計提本期應負擔但尚未支付的應付或計提費用、確認已經實現但尚未收到的應收收益等,再據已登記入帳。
編制結帳分錄
對於各種收入和費用類帳戶的餘額,應在有關帳戶之間進行結轉,也就是將這些反映損益的收入和費用類帳戶如「主營業務收入」「財務費用」等損益類帳戶的餘額全部轉入「本年利潤」帳戶,以便在這些損益類帳簿上重新記錄下一個會計期間的業務。上一個會計期間的成果不帶到下一會計期間,每個會計期間開始時經營成果的計算都是從零開始。
結帳分錄需登記在相應帳簿中,並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結轉收入,另一部分是結轉費用。帳結法通過編制結帳分錄並過入各個帳戶,可在平時的每個月末或是集中於年末進行。如果是集中在年末,平時可保持各損益帳戶的餘額不變,使得各損益類帳戶累計地反映全年收入與費用的情況。平時的月末,為編制利潤表,可在報表中對有關收入與費用進行結帳。但無論用哪種方法,年末必須按照帳結法結平各損益類帳戶。
結帳注意事項
結帳時,應當結出各帳戶的期末餘額,需要解除當月發生額的,應在摘要欄內註明「本月合計」字樣並在下面通欄劃單紅線;需要結出本年累計發生額的,應在摘要欄內註明「本年累計」字樣,全年累計發生額下面應當通欄劃雙紅線;本年各帳戶年末轉入下年應在摘要欄註明「結轉下年」的字樣。
總之,結帳可進一步提高已經記錄的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按自然月結帳可以與稅務同步,減少不必要的稅務風險。有些企業會規定結帳日後到下月一日前用不開具發票等手段來減少差異,但這樣對企業的經營不利,也不符合稅法的規定。另外,很多財務數據來自非財務部門,對於自定義結帳日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結果會導致數據的不準確,這也是會計在實務中需要格外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