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有哪些要求?

2020-12-25 碧輝騰樂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行業的發展都越來越趨於智能化,這樣的背景下促使市場優秀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成比例增加。網際網路信息的發展推動了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將其合理的運用在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中,加快了教育改革的進程,完善了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率,保證了教學質量,增加了教學資源,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減少了教學成本,因此網際網路下運用的在線開放課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總體要求

一、教學內容與資源。根據預設教學目標、學科特點、學生認知規律及教學方式,圍繞學科核心概念及教學內容和資源間關係,碎片化組織教學內容及資源、設臵教學情境,形成圍繞知識點展開、清晰表達知識框架的短視頻模塊集。每個短視頻以5-15分鐘時長為宜,針對各模塊知識點或專題應設臵內嵌測試的作業題或討論題,以幫助學習者掌握學習內容或測試學習者學習效果。每門課程應有負責人介紹、課程介紹、教學大綱、預備知識、教學輔導、參考資料、考核方式、在線作業、在線題庫和在線答疑等。課程設臵應與本校課堂教學的要求相當。高等職業教育要重視課程內容的應用性和實用性,強化工程能力的培養,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

二、教學設計與方法。要遵循有效教學的基本規律,結合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的特徵與需求進行整體的教學設計。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科學規劃在線學習資源,明確學業評價策略和學習激勵措施。課程設計、教學安排和呈現方式符合學習者移動學習和混合式教學的需求。開展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翻轉課堂等多種方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優先支持具有混合式學習等改革實踐經驗的課程。

三、教學活動與評價。要重視學習任務與活動設計,積極開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種教學模式的學習,通過網頁插入式在線測試、即時網上輔導反饋、線上線下討論、網上作業提交和批改、網上社區討論等,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資源共享、問題交流和協作學習。 建立多元化學習評價體系,探索線上和線下融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多元化考核評價模式,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過程性學習和體驗式學習。課程成績由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綜合評定。

四、教學效果與影響。要注重對教學效果的跟蹤評價並開展教學研究工作。基於大數據信息採集分析,全程記錄和跟蹤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過程、內容、反饋,全面跟蹤和掌握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行為,改進學校及教師的教學質量,促進因材施教。

相關焦點

  • 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特色與優勢
    教育部於2018年1月1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推出了首批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在線開放課程也被稱為慕課,首批入選的490門課程包括468門本科教育課程和22門專科高等職業教育課程,以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為重點,涵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創新創業課以及思想政治課等。
  • 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深度解讀
    1月15日,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導,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主辦的「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推進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正式公布了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結果。此次認定為世界範圍內首次國家層面認定舉措。
  • 淺談首批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1月15日,教育部宣布我國將推出首批入選課程以本科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為重點的「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其中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創新創業課以及思想政治課程,入選的課程從整體上代表了當前我國在線開放課程的最高水平。
  • 速讀 • 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這也是繼去年教育部公布第一批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後,第二年繼續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的工作,代表著教育部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方面持續加碼。 從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的結果看,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和應用的成果在持續擴大,覆蓋了更多不同層次的學校、不同專業的課程。
  • 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推進會舉行 學堂在線成精品慕課行業典範
    北京2018年1月16日電 /美通社/ -- 為寫好高等教育「奮進之筆」,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教學改革,示範帶動我國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深入發展,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實現高等教育質量的「變軌超車」,教育部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推進會於2018
  • 我校5門課程立項為首批四川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為順應「網際網路+」國家發展戰略,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促進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應用共享,切實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四川省教育廳2016年11月正式啟動「十三五」高等學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工作,計劃2016-2020年期間評審認定600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創新創業教育類課程、專業課程(含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
  • 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上線 未來將建設600門精品課程
    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上線。手機截圖  華龍網10月18日15時58分訊(記者 劉豔)今(18)日,「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上線儀式暨應用培訓會」舉行,這標誌著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正式上線,我市高校學生可在線選學平臺上的精品課程。  近年來,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又稱「慕課」)等新型在線開放課程和學習平臺興起。
  • 教育部推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北大清華課程入選
    打破高校「圍牆」,在線也能聽清華北大精品課程。1月15日,上遊新聞記者從教育部新聞辦官方微信獲悉,教育部1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正式推出了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其中,清華、北大等一流大學建設的344門課程入選,佔比70.2%。教育部認定的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有哪些?
  • 教育部首次正式推出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新華網北京1月15日電 教育部1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有關情況。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了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背景和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有關情況。2015年,印發了《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提出慕課建設要以「高校主體、政府支持、社會參與」為方針,加強應用共享,加強規範建設。2016年6月,印發了《關於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部屬高校大力推進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並提供專項資金和政策保障。
  • 我院《數值天氣預報》課程入選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示了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結果,我院《數值天氣預報》課程入選,這是教育部「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計劃實施以來,我校大氣科學專業首批立項建設的在線課程。《數值天氣預報》在線開放課程由陳海山教授牽頭,與閔錦忠教授、邵海燕博士、段明鏗副教授、施寧副教授、陳耀登教授、馬旭林副教授、俞淼教授、劉鵬副教授和王祥博士共同錄製。
  • 這10年,從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在線開放課程到一流本科課程
    ,並就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提出實施意見。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建設項目進行了審核,淘汰其中一部分質量未達到要求的課程,最終確定了2886門課程獲得有效期為5年的「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稱號。》(教高〔2015〕3號),提出要建設一批以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為代表、課程應用與教學服務相融通的優質在線開放課程。
  • 河海大學著力加強在線開放課程建設
    中國水利網站訊 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河海大學紮實推進一流課程「雙萬計劃」建設,著力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鼓勵和支持教師開展教學方式改革創新,探索新的課程教學模式,打造品牌「金課」,不斷提高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  創新教學理念,推動課堂革命。
  • 教育部推首批四百九十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介紹首批推出的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據介紹,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積極參與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為主建設的344門課程入選,佔比70.2%。首批課程中,選課人數超過10萬人次的有78門,佔比15.9%。在國際著名課程平臺上線的12門我國在線開放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 新鄉醫學院5門在線開放課程入選「精品」名單
    日前,河南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河南省高等學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立項建設名單。新鄉醫學院王松濤老師負責的《局部解剖學》、白瑞櫻老師負責的《人體生理學》、楊慈清老師負責的《現代分子生物學》、張東軍老師負責的《變態心理學》和劉燕老師負責的《計算機基礎》等5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成功獲批。
  • 喜報:我校七門課程獲第四批海南省高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為進一步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推進我省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省教育廳印發了《海南省教育廳關於公布第四批海南省高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名單的通知》(瓊教高〔2020〕104號),認定40門課程為第四批海南省高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我校《旅遊經濟學》、《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論》、《弟子規與人生修煉》《商務禮儀》《信息技術基礎》《創新創業與企業家精神》和《創新創業基礎》7門課程獲得認定。
  • 高教司吳巖司長在「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新聞發布會」上的...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  吳巖  新年伊始,教育部首次正式推出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這不僅在中國是第一次,在國際上也是第一次。同時,這也是為落實教育部提出的寫好教育「奮進之筆」要求,交出的一份高等教育「得意之作」。
  • 801門高校課程入選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
    801門高校課程入選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 2019-01-23 來源:《中國教育報》   本報北京1月22日訊(記者 李澈)近日,教育部發布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結果
  •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兩門課程獲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認定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高職)認定」結果,蕪湖職業技術學院汽車與航空學院張秋華老師主持的《汽車故障診斷與維修》和賈慧利老師主持的《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兩門課程雙雙入選,這是該校課程首次獲得認定。
  • 教育部推出首批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情況介紹
    、推出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背景   2012年以來,作為網際網路和高等教育結合的產物,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慕課)迅速在世界範圍興起,這種新型課程及教學模式打破了教育的時空界限、學校的圍牆,顛覆傳統大學課堂教與學的方式。
  • 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
    為加快推進適合我國國情的在線開放課程和平臺建設,促進課程應用,加強組織管理,現提出以下意見。支持具有學科專業優勢和現代教育技術優勢的高校,以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課、受眾面廣量大的公共課和專業核心課程為重點,建設適合網絡傳播和教學活動的內容質量高、教學效果好的在線開放課程。鼓勵高校間通過協同創新和集成創新的方式建設滿足不同教學需要、不同學習需求的在線開放課程或課程群。有組織地建設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等在線開放課程。    (二)認定一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