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規飼養合理約束 文明養犬避免侵權

2020-12-15 人民網

近年來,為了加強養犬管理,維護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保證市容環境和社會公共秩序,多地出臺相關養犬管理規定。然而遛狗不牽繩、犬只隨地大小便、犬吠擾民、寵物傷人等不文明養犬行為所引發的糾紛依然時有發生。養狗是公民權利,但是飼養寵物的前提應是按照規定飼養及約束,尤其在出入公眾場所時,飼養人要嚴格按照相關養犬管理規定,看管好自己的犬只,儘量減少對周邊人的影響和傷害。

《法治日報》記者選取各地因養犬而產生的糾紛,提醒「鏟屎官」們養狗須盡到注意義務,以防產生各種不必要的糾紛,飼養寵物的同時要為尊重和保護他人加一份「保險」,讓文明養犬的觀念深入人心。

小區遛狗致人受傷

未牽狗繩有責當賠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宵鵬

5月13日早晨,家住河北省石家莊市某小區的劉某與宋某分別在小區遛狗,到達一處人員較少的地方後,劉某、宋某認為此處不會有人經過,便鬆開狗繩讓兩隻拉布拉多寵物犬(大型犬類)自由活動。

就在兩條狗帶著狗繩互相追逐跑跳時,同在該小區居住的王某某騎自行車行至此處後摔倒。劉某、宋某等人一起將王某某送往醫院就診,經診斷,王某某為左外踝撕脫性骨折,劉某支付了門診費610元。同日王某某轉入另一家醫院住院治療,住院治療11天,醫療費2萬元,劉某為王某某墊付了5000元。

隨後,王某某就賠償事宜未能與劉某、宋某協商成功,遂訴至石家莊市裕華區法院,要求劉某、宋某賠償其損失。

案件審理中,由於該小區的監控未拍攝到事發時的經過,原被告雙方就王某某倒地原因產生爭議。此外,法院還查明劉某、宋某飼養的犬只均未辦理養狗許可證。裕華法院經審理後認為,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規定,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礙他人生活。被告劉某、宋某違反飼養犬類的相關管理規定,無證養犬,未牽繩遛狗,造成原告王某某摔倒受傷,兩被告作為動物飼養人應當對由此給原告王某某造成的損害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法院認為,雖然沒有監控視頻證實導致原告摔倒受傷的原因確係軋到兩被告的狗繩所致,但根據原告及兩被告的陳述,事發時只有原告、兩被告及其所飼養的犬只在場,故即使原告不是軋到狗繩摔倒,兩被告飼養的大型犬具有一定危險性,不牽狗繩可能會對原告造成心理恐懼進而導致原告摔倒,據此認定兩被告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無法確定具體侵權人,被告劉某、宋某作為共同侵權人,應當對原告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

最終,法院判決被告劉某、宋某連帶賠償原告王某某各項損失2萬餘元。

大型犬脫韁咬傷人

飼養者賠償近十萬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平妮

□ 通訊員 曲衣羽

山東省榮成市的楊某與宋某的公司有業務往來,2019年5月,楊某到宋某公司提貨時在門外院子處等候,而宋某飼養的大型犬就在院子裡。楊某在院外的貨櫃附近散步時,該大型犬突然從貨櫃內衝出並咬傷楊某的左胳膊。經鑑定,楊某左腕關節功能部分喪失,構成十級傷殘,花費醫療費、護理費等近10萬元。由於雙方未能就損害賠償問題達成一致,楊某將宋某訴至法院。

榮成市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涉案大型犬飼養在相對開放的廠區院子裡的廢舊貨櫃處,位置相對隱蔽,故在本次事故中,即便楊某自身存在過錯,沒有盡到注意義務,也不能據此認定楊某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根據動物致害責任的構成要件,宋某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賠償楊某的全部損失,共計9.98萬元。

寵物狗被車撞致死

未束犬鏈責任自擔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紅旗

□ 通訊員 張棣 鄭豔媛

4月22日7時30分許,趙某帶著寵物狗下樓去拔電動車充電器。由於沒有狗繩束縛,寵物狗在小區道路來回奔跑,與李女士所駕駛的兩輪電動自行車相撞後死亡。著急上班的李女士主動留下自己的詳細住址、手機號、身份證影像照片,並承諾下班後再協商賠償事宜。後因協商未果,趙某將李女士訴至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人民法院,要求李女士賠償各項損失共計3200元。

庭審中,李女士認為自己不應該賠償原告損失,理由是小區物業公司規定業主遛狗要牽繩,趙某卻沒有給自家寵物狗牽狗繩,而且突然躥出來的寵物狗讓自己的身心也受到了驚嚇。

法院審理後認為,根據當地政府飼養犬只的相關規定,攜犬出戶時,應當為犬系束犬鏈,由成年人牽領,攜犬人應當攜帶養犬登記證明,並避讓老年人、殘疾人、孕婦和兒童。本案中,原告的寵物犬在小區道路上活動,因原告沒有按照規定為其寵物犬系束犬鏈,致使該寵物犬死亡,故原告主張被告向其支付各項損失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案件宣判後,原被告均表示服判息訴。

聞犬吠路人驚摔殘

非接觸傷害亦擔責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 通訊員 俞衝

2019年3月的一天,家住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的楊女士在小區裡遇到了正在遛狗的鄰居王女士。當時王女士身邊跟著一隻未拴繩的泰迪犬,泰迪突然吠叫,楊女士驚嚇之餘不慎摔倒。起身後的楊女士立即報警,民警到場後,雙方同意自行協商。隨即王女士陪同楊女士及家屬到醫院檢查治療。

經診斷,楊女士右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後經司法鑑定,構成十級傷殘。楊女士住院期間,王女士墊付了2.8萬元醫藥費。但出院後,雙方就傷殘賠償一事多次協商均未能達成一致。於是,楊女士向長興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王女士及其丈夫賠償各項費用共計10萬餘元。

庭審中,被告王女士辯稱:「因為狗突然叫了幾聲,她受到驚嚇往後退的過程中自己不慎摔倒。狗都沒有碰到她,為什麼要我承擔責任?」而受傷的楊女士則認為:「遛狗沒有採取任何防護措施,就應承擔全部責任。」

法院審理認為,本案的關鍵在於認定狗的吠叫與原告摔倒受傷之間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係,以及對損害結果的參與程度。本案中,雖然涉案的狗是一隻小型的泰迪犬,但犬類動物存在一定攻擊性以及傳染疫病危險性,且被告遛狗時未採取任何防護措施,事發時與原告相距較近,足以使人產生緊張情緒,故狗的行為與原告受傷之間具有因果關係。另一方面,原告作為一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面對狗的吠叫應當具有基本的避讓常識及相應的應急處理能力。

綜上,法院酌定被告負主要責任,承擔本次事故損失80%的責任,賠償原告楊女士醫療費、鑑定費、殘疾賠償金等共計9萬餘元。

流浪狗咬傷過路人

投食者須承擔責任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從武

□ 通訊員 房佳偉

7月30日,新疆建設兵團第二師二十四團居民封某的父親在小區散步時被一條小狗咬傷。封某找到「狗主人」苟某,向其索要醫療費、營養費等。但苟某表示咬傷封某父親的是一條流浪狗,自己只是看它可憐才經常餵食,並非狗主人。隨後,當地司法所介入。經過調查了解,發現傷人小狗確實是流浪狗,由於苟某經常喂,周邊鄰居均認為這條狗為苟某飼養。

於是,司法所工作人員向苟某進行了釋法說理,收留他人遺棄、逃逸的流浪寵物,在收養人和寵物主人之間形成無因管理法律關係,收養人可能會因該法律關係的建立而對寵物造成他人的損失承擔責任。因為苟某長期且固定對流浪狗進行投食,故可認定其為無因管理人,此時該寵物的實際控制權屬於苟某,為了方便受害人及時得到救濟,保障受害人的權利,應由無因管理人賠償受害人的損失,但依據無因管理的規則,無因管理人在賠償損失後可以向寵物主人追償。

司法所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苟某的餵養行為讓小狗產生食物依賴,使其長期生活在附近。苟某與該流浪狗之間已經形成了比較固定的餵養事實。苟某作為餵養人,沒有約束流浪狗或者送到其他公益機構等,而是任性而為,最終導致封某的父親在經過時被該流浪狗咬傷,因此苟某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最後,經過司法所工作人員的調解,苟某同意支付封某父親醫療費、營養費等共計600元。

法規集市

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

第七十八條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第七十九條 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條 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二條 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三條 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第八十四條 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

老胡點評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寵物尤其是寵物犬能夠給人們帶來情感慰藉,使閒暇時光變得豐富多彩,因此日益受到人們的寵愛和依賴。

然而,在飼養寵物尤其是在養犬的過程中,如果任意而為,不守公德、不遵法律,就可能給他人造成傷害。近年來,由於養犬而引發的糾紛多發頻發:遛狗不牽繩驚嚇他人、犬只隨地大小便汙染環境、深夜犬吠幹擾別人休息、甚至烈性犬只咬傷過路行人等,這些糾紛對社會環境的和諧穩定帶來隱患,應當引起重視。

首先,有關部門應當積極開展寵物飼養法律法規和道德規範的宣傳教育,使人們牢固樹立依法飼養、文明飼養的理念,在滿足自己興趣愛好的同時,也應當尊重他人不受幹擾、不受損害的權利,消除糾紛隱患,避免矛盾發生。其次,包括村居委員會、物業服務機構在內的基層組織應當切實發揮自治、管理作用,對寵物飼養方面違反法律道德的行為及時幹預,對寵物飼養而引發的矛盾糾紛及時排查調處,使人們生活居住的環境更加平安、祥和。(胡勇)

相關焦點

  •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城管局開展文明養犬宣傳活動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郝儒冰)為進一步規範轄區居民文明養犬行為,提高居民群眾的文明養犬素養,營造整潔有序、安全和諧的城市環境,12月6日,新城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開展了「遵守養犬規定,共創文明城市」宣傳活動。
  • 做文明養犬人!致北辰區廣大養犬居民的一封信~
    致北辰區廣大養犬居民的一封信廣大北辰居民朋友們: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飼養寵物犬成為部分居民的一種生活方式,但隨之而來的不文明養犬行為也時有發生,廣大居民反映強烈。犬只的行為折射的是養犬人的文明意識和文明行為,反映的是居民的文明素質和城市的文明程度。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揚共築美好生活夢想的時代新風,著力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打造優美和諧、安全健康的人居環境,我們向廣大居民朋友們發出文明養犬的一封信:一要遵規守約,依法養犬。
  • 牽好「安全繩」 做個文明養犬人
    有些人自認為自家的狗不傷人,或者把家犬的「自由行」看作瀟灑、個性的標籤,把自由充分賦予了家寵,卻也把安全隱患留給了社會。所以,養犬人一定要牢牢牽好「安全繩」,做個文明的養犬人。  首先,要提高文明養犬的自覺性。要善於從惡狗傷人事件中汲取教訓,正視自己的養犬行為,主動防疫,主動繫繩。
  • 犬只傷人何時休? 深圳養犬不能任性傷害他人要擔責!
    2018年1至10月,「犬只傷人」警情就已經達到3010起,與2017年全年基本持平。「因養犬不文明由此引發的糾紛、矛盾等日漸突出,存在治安隱患,應引起整個社會的關注。」深圳市公安局治安巡警支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治理這一問題,還有賴於提高養狗者的文明素質,依法依規文明養犬。
  • 文明養犬 共建和諧
    活動中,工作人員通過向市民發放《市民文明手冊》《關於開展專項治理整頓城市不文明養犬行為的公告》等宣傳單,規範倡導市民文明養犬,為文明城市創建做貢獻。尖山區還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到興化社區河畔小區等居民區,開展文明養犬社區宣傳活動。
  • 拉緊文明養犬的繩索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至一千二百四十七條規定得很清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均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刑法明確的過失致人死亡罪要點,結合新聞報導所說,「平時狗很兇,鄰居也沒有拴過狗。」犬只主人對自己所養的犬只看管不力,導致悲劇發生,當然要承擔法律責任。
  • 文明養犬需要法治良藥
    筆者認為,促進市民文明養犬,法治良藥必不可少,對那些無視規矩、任性而為的人,必須追究責任,警示文明的底線。近年來,寵物造成的意外傷害事件越來越頻繁地進入公眾視野,這充分暴露出不文明養犬帶來的社會問題。養犬雖是個人喜好,他人無權幹涉,但犬只並不能像人一樣約束自己的行為,一旦進入公共空間,造成的一些不文明現象和安全問題就不是養犬人的個人問題了,而是影響社會和諧的安全問題、社會問題。
  • 遛狗,別讓文明「溜走」!養犬不文明行為,一定不要有
    這也給大家帶來了不小的困擾▼早上7點鐘左右,記者在錦繡廣場、人民廣場看到,各種寵物狗在沒有繩索約束的情況下,跟著主人撒歡奔跑著。現在是文明社會,我們要文明養狗,多為他人著想一下。 春華秋實:喜歡寵物無可厚非,但一些狗主人遛狗不牽繩,小狗很容易往馬路上闖,嚴重影響交通安全,或者出現咬人事件,後果不堪設想。 唏哩呼嚕:要知道小狗不咬自己家人,不能代表它不咬陌生人。
  • 《聊城市養犬管理條例》發布會召開 依法文明養犬有了實體法規範
    該《條例》立足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規範養犬管理行為,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對加強養犬管理,保障公民人身安全和健康,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改善城鄉環境衛生,建設文明和諧城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加強養犬管理,規範養犬行為,需要養犬人、政府和社會各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文明養犬既是養犬人應有的社會公德,也是法規規定的義務,因此條例第三條將「養犬人自律」放在立法原則的首要位置。條例第七條規定養犬人應當依法養犬、文明養犬,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不得損害他人合法權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也應當尊重依法文明養犬人。同時條例鼓勵、支持基層組織、社會公眾共同參與到文明養犬宣傳、監督等活動中來。
  • 我市不文明養犬整治初見成效 市民文明養犬習慣正在逐步形成
    何秀玲告訴記者,現在小區裡居民們文明養犬的習慣正在形成,文明城市需要文明養犬,這也是每個養犬人的義務。「晶片信息包含了養犬人身份證號、家庭住址以及犬只類別等內容。」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犬類管理科民警田青山介紹說,要文明養犬和依法養犬,養犬立法後,不容許在景區、大型公共場所等地方遛狗。
  • 泰安警方開展第七次「不文明養犬」集中整治
    為決勝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規範市民養犬行為,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泰安警方聯合有關部門開展第七次「不文明養犬」集中整治!重點加強對城鄉結合部、舊村改造拆遷區、建設工地的巡查力度,對發現的流浪犬及時、有效的進行捕捉,對沒有採取有效約束措施,放任犬只外出的違法行為及時進行查處,堅決杜絕街面流浪犬四處流竄現象發生。
  • 首府居民文明養犬常識小問答
    「對家裡有寵物或者準備養寵物的市民有哪些方面的提示?如果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備受不文明養犬行為的困擾可以通過哪些途徑進行反映?」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給出了具體回答。關於文明養犬方面,對家裡有寵物或者準備養寵物的市民有哪些方面的提示?
  • 烈性犬傷人事件引熱議 養犬管理差在「末端落實」
    而且,有的飼養者不使用牽引鏈,任狗亂跑亂叫,有的把狗帶進了電梯,卻不給狗帶護具,嚇得老人小孩躲著走。近年來,養狗的人越來越多,因不文明養狗、違規養狗引發的各種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惡狗傷人,法律責任在人身上。分析近期發生的這些事件,不難發現養犬人的違規或過失之處。比如大連咬死女童的藏獒系抱養,犬主人未按規定辦理手續;北京昌平的肇事犬主人雖然辦理了養犬登記證,卻未按規定拴養。
  • 首例養犬人遺棄寵物犬案被查處 浦東警方開展文明養犬宣傳
    近年來,飼養寵物犬成了不少市民的選擇,但犬吠擾民、犬只傷人、隨地排便等問題也隨之而來。如何規範市民養犬行為,營造健康、和諧、整潔的環境成了城市管理者所面對的問題。8月8日,浦東警方開展「文明城市、依法養犬」宣傳,走進轄區久金商場進行法制宣傳、犬只免疫、辦證登記、動物領養等活動。
  • 文明養犬,寵愛有方——長興和平幼兒園開展「小手拉大手,共做文明養犬人」的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狗狗和人之間的故事令人感動,隨著人們飼養寵物越來越普遍,各種不文明養犬的現象也隨之產生‍。為樹立家長和幼兒文明養犬意識,保障大家健康和人身安全,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助推我園文明創建工作,結合我園實際情況,按照宣傳教育、引導勸導的原則,著力解決公共場所遛犬不束犬鏈繩、犬類擾民傷人、犬糞不清理等不文明養犬問題,為公眾創造良好文明的生活環境,我們開展了「文明養犬,寵愛有方」活動。
  • 哈士奇溜出門連傷四人 不屬於青島禁養犬品種
    半島記者調查發現,不拴犬繩等不文明養犬行為仍存在,狗傷人的事件也不鮮見。對此,島城相關部門也出臺政策,為市民養犬拴上「文明之繩」。而且近段時間,本報也曾接到多條不文明養犬的線索,例如,雕塑園附近有人帶著未拴繩的寵物狗在沙灘跑來跑去,中山公園早上存在遛狗不拴繩的現象。「天熱了,一些家長帶著孩子在外面玩,有些養狗的居民不拴繩,狗在小區亂跑,對老人和孩子的安全帶來威脅。而且一些人遛狗時狗拉的糞便也不管。」市民王女士說。市民宋先生建議,不管犬只大小,希望遛狗時都給狗戴上嘴套,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狗傷人事件發生。
  • 合肥:治理養犬 居民各得其樂
    現場受訪的幾位市民不約而同地表示:尊重養犬人的喜好,但希望能按規定飼養。6月1日起,《合肥市養犬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條例》規定,合肥市養犬管理按照重點管理區域和一般管理區域實行分區域管理。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分局組織民警深入社區,開展養犬管理宣傳、入戶上門走訪及「文明養犬宣傳教育和向不文明養犬行為說不」專項宣傳活動,並通過媒體曝光違規養犬行為,引導轄區居民依規養犬、文明養犬。截至目前,該分局累計開展各種形式的集中宣傳60餘場次,發放宣傳單3萬餘份,勸阻不文明養犬行為2000餘起。
  • 肥城多人不文明養犬被查處!
    近日,根據文明城市創建和肥城市文明養犬專項行動要求,肥城警方針對近期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文明養犬問題突出地區,持續深入開展不文明養犬行為專項整治行動。有多人被罰8月25日不文明養犬行為專項整治8月28日不文明養犬行為專項整治
  • 社區文明 ▎南新莊社區紮實推進「文明養犬」集中宣傳工作
    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飼養寵物犬,愛犬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溫馨,拉近了人與動物的距離,但諸多不文明的養犬行為,不僅破壞了社區環境影響鄰裡和諧,還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以「網格」為單位展開「地毯式」入戶走訪,宣傳「全覆蓋」無死角逐一登記居民養犬情況,將犬只、犬型、疫苗情況、飼養方式等登記在冊,為犬只建立檔案。
  • @郴州人,文明養犬必須知道這些新規
    你知道現在養犬需要申報嗎?你身邊有不文明養犬行為嗎?……9月4日市公安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發布《關於規範市城區養犬管理通告》一起來看看到底怎麼回事吧~~《通告》要求城區飼養犬只應到公安機關登記、年檢,在犬只頸部佩帶公安機關發放的犬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