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開始的時候以為3d遊戲建模如此簡單,在學校的時候以為會建模,懂點基礎啥的,會點所謂的3D軟體就可以了!
其實那些都是非常膚淺的,當真正融入工作之後,才知道那些都只是皮毛,開始工作的時候,很多東西都不是我們能夠選擇的。比如公司,網上很多關於「剛出來的實習生是進大公司比較好?還是進小公司比較好?」誰都想進大公司,可是想想,自己有選擇的權利嗎?大公司需要菜鳥嗎?
如果你真的想要往這方面發展,你就要捨得投資,不單是金錢(學費),還有時間;我們好好算算這筆帳就很明白了,我們就拿4年的時間來換1輩子的時間,顯然都是非常值得的,不是嗎?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還年輕,還有奮鬥的機會,我要等到老了之後,驀然回首,卻空留遺憾。
在遊戲行業,3D建模師其實分為四個崗位:3D手繪角色建模師,3D手繪場景建模師,次世代角色建模師,次世代場景建模師。
3D手繪角色建模師做什麼?
3D手繪角色建模師根據角色原畫設計師的構思,將二維的東西在3d軟體裡面製作出來,最終得到的東西是模型(3Dmax)和貼圖(軟體PS、bodypaint),模型是物體的主要構架,貼圖是構架上的顏色和式樣。
3D手繪場景建模師做什麼?
3D手繪場景建模師跟3D角色工作的流程基本一致:模型+UV+貼圖。製作的類型是遊戲裡面建築,橋梁,車輛,機械,花草,樹木等物件的模型和貼圖的製作。
次世代建模師做什麼?
根據二維原畫設定製作中模;然後導進ZB進行高模雕刻;拓補低模(即在遊戲中展現的模型);拆分UV;烘焙貼圖(將高模細節映射到低模上面);繪製貼圖;引擎中調整。
3D手繪建模師和次世代建模師有什麼區別?
傳統3D手繪,只用製作低模,用最少的面表現出最好的效果,製作模型,分UV,畫貼圖,而且貼圖是純手繪上去的光影和結構。對美術設計師的美術功底要求較高。
次時代的模型有高模和低模,把高模的細節通過法線貼圖貼到低模上,來讓低模顯示高模的細節,貼圖是通過材質圖片的疊加來的。對模型的準確度要求較高。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美術基礎一般,對建模比較感興趣,但是人體結構不是很了解,性格開朗,溝通能力強,團隊配合意識強,相往管理方向走,比較適合3D場景。
美術基礎一般,對建模比較感興趣,但人體結構比較了解,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專研技術,相往主美,資深美術師方向走,比較適合學3D 角色。
沒有美術基礎,喜歡高精度模型和數字雕刻,喜歡超寫實的美術表現,比較適合學次世代專業。而且次世代將是遊戲美術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