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的功與過——與你息息相關但你卻不知道的心理界秘密9
大家好,我是松鼠,歡迎來到松鼠聊心理!
上期我給大家分享了心理學界還有非常漫長的道路要走,同時我也要告訴大家,你們在選擇心理學培訓時,千萬不要盲目,首先要把基礎的理論知識搞清楚,千萬不要盲目的花錢去參加所謂的這個技術那個技術的培訓,一定要先打好基礎,把基本功搞紮實,然後再考慮拓展視野,嚴格來說,你們把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本技術,也就是三基,搞清楚明白了,那市面上這個技術那個工作室的培訓,你一眼就能看得出來是怎麼回事!
松鼠心理學苑堅持傳播科學的心理學,希望這些知識,能對朋友們有所幫助。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精神分析的功與過。
精神分析是引領我進入心理學大門的第一個心理學理論,我在四十年前,最早接受的和心理學有關的理論說法就是精神分析,可以說精神分析是我進入心理學的引路人也是我對心理學產生興趣的機緣。在我接觸精神分析的前二十年中,我和大多數人一樣也是沉迷於精神分析的,認為心理學除了精神分析捨我其誰,只有精神分析是最正宗最有價值的理論。後來,我對心理學心理諮詢心理服務的視野拓展了以後,我發現,這種認識和觀念是錯誤的。按照心理學科學的思維和邏輯,嚴格來說精神分析算不上是真正的心理學理論。
為什麼我說精神分析算不上現代心理學科學的理論呢?
現代科學誕生以後,所有的成為一個獨立的科學學科,它有一個基本的範式,那就是要通過科學的實證研究去發現這門科學所存在的自然現象以及現象運行的基本規律和背後邏輯。落在心理學上,那就是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規律的一門科學,心理學是需要通過科學的實證研究去研究所有心理現象及基本規律,實證研究有二種方式:一、通過大量心理現象的觀察,並對這些心理現象進行歸納分類,然後尋找生理神經,及現實生活中的客觀的規律,它不是用一種主觀臆想去猜想的。它是實際觀察研究心理現象抽象出心理的運動規律。
二、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一種心理現象的理論假設,然後再通過科學的實證研究去驗證,這樣得出來的理論它才具有相對的正確性,或者說和現實世界有一定相對吻合性。所以我們才要在科學領域裡面去判斷一種理論是否是科學的、是正確的、是有效的、是符合客觀實際的。
在這裡要提一下,其實我們人類對各種現象的觀察都是一種思想理論的範式,只是說,不同的思想理論的範式在於它和真實世界的吻合度有多高,正確性有多高。即使現代的物理學,它也不是百分之百反應的是真實的現實世界。那麼,凡是科學的一種思想理論,它要求在邏輯上要滿足三個條件:
一、邏輯自洽。
你的理論體系本身內部,你對你所研究的理論現象的解釋在邏輯上沒有矛盾,它能解釋的通。
二、邏輯他洽。
和別的人對同一種現象的解釋,在不能否證的情況下沒有衝突,你能解釋的通別人的理論。
二、邏輯續洽。
隨著人類對自然界的探索,因為人類的發展對自然界信息量的不斷增加,而增加的信息量依然能和你的理論保持一致性。
這種自洽他洽續洽並不代表這種理論一定就是和現實世界是完全一樣的,學心理學的都知道,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都是我們大腦建構出來的,而人類還在發展,真實世界到底如何還等著我們去探索。
從精神分析這樣一個理論體系來說,首先,它在邏輯三洽上是做不到。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來的就是所有心理現象都是精神現象,其實不然,心理學研究的心理現象並不包括心理現象所產生出來知識觀念理論,就是我們的心理活動通過認知得出來的人類文明的結果,寫在書上的用語言描述出來的,它並不是心理現象,它只是一種智力的成果而已。那麼我們所說的心理現象,比如需要情緒動機,認知現象比如感覺知覺記憶思維,以及心理表達現象如行為。這些東西才屬於心理的現象,我們所產生的思想並不屬於心理現象的範疇。而精神分析首先在概念上用精神這一個詞來包含心理現象和人類所有文明成果,所以在概念上它就不符合我們現代對心理學的定義: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客觀規律的科學。第二個在邏輯自洽上,弗洛伊德得出來的精神分析所有驅動力的根本動力是性驅力,從生物學和進化的角度來看似乎有一些道理,因為今天的人們已發出所有的生命體不過是基因複製基因的載體,而性就是基因結合的主題,但從人類的生存和心理運動來看,其實人的心理活動包括認知和行為,它並不完全是由性驅動的,比如個體它首先是要生存下來,保存自己的生命體,這個時候就不是性驅動了,而是安全需要生存需要了。弗洛伊德也發現自己的這種說法有問題,於是他又增加了營養本能生本能死本能,這個就表示了他最初提出來的一切心理活動都是性驅動的這種理論是有問題的,所以從邏輯自洽上他就說不通。這100多年來,心理科學的研究提出了非常多的理論,而且他們都有效的解釋了心理現象,但精神分析沒有辦法和這些理論相融,比如,人的整個大腦神經活動產生了我們的心理現象,而這樣大腦的驅動力就是機體平衡。比如說我們需要糖的能量,蛋白質提供機體的構造,需要有氧氣等,這就有了對物質的生理需要,它的性驅動力沒有辦法和這種生存需要來進行他洽,現代科學對心理學做出了大量的研究獲得的新信息,而精神分析同樣也解釋不了,續洽上是解釋不通的,這就說明了精神分析在理論上有很多的邏輯問題。舉個例子,弗洛伊德提出了101種防禦機制,大家比較熟悉的有移情、投射,而我們在觀察心理現象時,很多時候投射和移情很難區分,好像你用投射解釋可以,用移情解釋也對,這就存在了自相矛盾的問題了。如果一種理論從邏輯上出現了自相矛盾,那麼這個理論肯定是有問題的。綜上所述,精神分析它做為一種科學範式的理論它是不成立的,其實,在心理學界正規的尤其是上個世紀50年代以後,全球的大學裡心理學專業,已經不再把精神分析作為必讀科目了。這就是精神分析在心理學界的真實地位。
在國內的心理學界心理諮詢界,精神分析仍佔據了大半壁江山,言必精神分析,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不管是作為求學者還是求助者對精神分析一定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我對精神分析是否定的,但從心理學和心理諮詢發展的角度來說,精神分析又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首先,精神分析對心理學理論的發展,在1910年代後,精神分析產生廣泛的影響,這種影響強力的促進了心理學理論的研究和發展。在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後,對心理學的研究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它促進了後來的行為主義、認知心理學、人本主義等理論的提出和發展,在這方面它有巨大的貢獻。第二,從今天來看其實沒有哪一個心理學的研究取向和視野提出了對心理現象一個整體的系統的解釋和思維,到目前為止,精神分析對心理現象的解釋思維它還是有它的優勢和價值的。比如精神分析是第一個提出了探索心理動力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個心理體系完成並真正探討了心理動力。所以它提出了心理動力,心理動力驅動心理活動,並伴隨相應的心理機制,精神分析也對此提出了意識和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的解釋,雖然這種解釋只是一種假設,得不到科學的論證,但至少它有一定的合理性,而這種研究心理活動機制的思維是具有開創性的。第三,它提出了心理是有結構的,如意識和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的結構,時至今日還沒有哪一個心理學理論提出心理結構這樣的思想,事實上我們的心理確實是有結構的,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這一點。
精神分析除了提出動力、機制和結構以外,它還提出了心理活動還有一個認知和表達的過程,仔細研究精神分析的思想它其實是一個具有比較完整的對心理存在的解釋體系。我們在研究心理現象,從理論邏輯上要去關注它的動力,它的結構,關注它運行的機制,及內部現象和外部活動的現象,整體上這幾種維度的思維,只有精神分析有,別的心理學理論都沒有這麼完整,所以精神分析這種整體性的理論思維,其實對心理學有很大的提示作用的,這種宏觀的思考是值得學習的。
另外,精神分析對心理諮詢是有巨大貢獻的,但是我們會發現,整個心理諮詢界在對待弗洛伊德卻是不公的,我們翻開心理學介紹心理諮詢產生的學術背景時,壓根就沒有提精神分析,倒是對心理測量的有所提及,韋特默的兒童矯正被認為是心理諮詢的開端,學生指導運動作為心理學實際運用,隨後美國開展職業指導運動,這都是心理諮詢的實際運用。其實我們現在心理諮詢嚴格來講是叫談話治療,這種治療會對心理求助者問題產生的原因會進行探索,對它的問題會出一個診斷或判斷,然後通過認知行為幹預等方式去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雖然這種方式不是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來的,但嚴格來說,這就是弗洛伊德在維也納拿到醫學博士後,他所開創的精神分析臨床實踐工作的基本流程。
雖然方式不完全一樣,但正是弗洛伊德這樣的實踐,才使得心理諮詢這樣一個專業領域在歐洲興起來了,並在二戰前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個期間處理心理問題基本上都是按照精神分析所建立的這些方式和方法來進行的,以至於到了今天在德國,精神分析也有一定的影響力。後來在美國,才有了人本治療,行為治療等,這也是在今天在全球,只要是做心理諮詢的人都繞不開精神分析的原因,是因為精神分析它所創建的這一套心理諮詢的基本範式,直到今天仍在諮詢室裡在面對求助者在使用。所以無論哪一個流派對心理學、心理諮詢的影響都沒有精神分析這麼巨大而深刻,這也是精神分析對於心理諮詢巨大的貢獻。這是精神分析對心理諮詢之功的兩個方面。而他的徒子徒孫也提出各種理論,其實這樣的一些理論帶來了我們在心理諮詢服務的另外一個應用的非常廣泛,被大眾接受的心理治療的一些工具,如繪畫、沙盤、音樂治療等等。這樣治療的一些思維及工具其實都是有精神分析的理論延伸出來的。雖然在治療中這些理論和工具,存在著許多問題,但在治療過程中,這些理論和工具的確都是發揮著一定的作用,是其有實際應用的價值的。
精神分析對於整個心理學和心理諮詢的貢獻我們大體上可以把它歸納為三個方面:
1、對心理現象研究的推動。
2、解決來訪者問題,對心理諮詢巨大的推動。
3、它提供了很多的有價值的心理分析的工具。
而精神分析之過,歸納起來大致如下:
1、精神分析給我們造成了一種局限,讓我們對心理學的理解很難轉向科學的認識和理性的邏輯思維,而沉迷於主觀臆想和猜測。
2、精神分析把自己的假設和臆想作為一種確定的東西對來訪者進行解釋,而當來訪者不相信的時候,又會對來訪者貼上標籤讓來訪者相信自己的問題,從而誤導來訪者。精神分析還讓來訪者過度關注自己早年生活當中不完善的地方,去尋求和解,所以它是一種問題思維並容易導致來訪者走向死胡同,而忽視了現實的需要滿足生存體驗。
3、過於追求精神分析所延伸出的投射工具,往往把方向帶偏。
以上,就是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精神分析的功與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