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心理培訓與諮詢水平之真相——你不知道的心理界秘密8

2020-10-05 松鼠聊心理

大家好,我是松鼠,歡迎來到松鼠聊心理!

上期我給大家分享了常見的偽心理學騙術,如果朋友們遇到偽心理學,可以保持冷靜問一問自己:在正規的心理學教程體系中有沒有提到它?它的說法它的吹噓符不符合科學邏輯,在實際生活中可不可能?它能不能說出科學理論的依據?它有沒有和傳統的神秘文化掛上勾?

希望這些識別方法,能對朋友們有所幫助。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中國的心理培訓與心理諮詢水平之真相。



2001年,人社部開放了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認證。當時,社會大眾對心理諮詢師及心理諮詢還是非常陌生的。現在,社會大眾已經對心理醫生不在陌生了,在自己或者身邊親人遇到心理問題時,都知道去尋找專業的心理醫生去解決問題。這是近二十年來,心理諮詢行業的進步,也是心理行業的熱度在不斷的發酵。

2017年,國家停止了心理諮詢師的認證考證,依然有很多人在關注心理學、心理諮詢,也不斷的有人步入心理學、心理諮詢的求學之路,更有不少已經取得心理諮詢師職證書的學員仍在這條路上進行自我提升。

可見在當下,心理學、心理諮詢的熱度依然是很高的,但同時,無論是對求學者還是求助者來說,都需要面對一個問題:中國心理界目前的心理培訓與心理諮詢的專業水平如何?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對心理學有這樣一個印象,覺得心理學相當的好,也相當的專業,甚至包括在做心理學培訓的老師也認為,中國的心理學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有是相當高的水平。

然而,我今天,在這裡要給大家潑一潑冷水。這就是我看到的,跟大眾所認為的是完全相反的。

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中國的心理培訓和心理諮詢水平是相當低下的。也許,學習心理學的人和正在研究心理學的老師,聽到我這樣的說法,心裡可能會覺得很不舒服、很震撼,甚至很牴觸和排斥。

那就然我們來看看,實事到底是怎樣的吧。

首先,先來說說中國的心理培訓的現狀。

這裡說的心理培訓,主要針對心理服務行業裡面,對想學習心理學的人以及學了心理學需要做理論技能方面提升的人(不包括大學心理學教育)培訓教育。

它的真實狀況是什麼樣的呢?



一、心理諮詢師資格培訓實況

1、內容碎片化

在這種培訓行業裡面,無一例外,培訓的內容涉及到的範圍是不夠清晰的,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變態及健康心理學、心理測量學等,心理諮詢技能教材體系雖然都比較全面,但是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會了解到最基本的概念,對於最基本的心理現象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定義,相互之間有個什麼樣的邏輯關係,不同的學科知識之間相互是什麼樣的關聯關係,在所有的培訓裡面,都是沒有老師給你說得清楚說得明白的。所以,參加完培訓後一定是這種感覺是普遍的:只是對一些心理學概念和一部分理論說法有一個基本印象,但是並沒有搞清楚什麼是心理、什麼是心理現象,更沒有搞清心理現象包括哪一些,心理現象之間的邏輯關係又是什麼樣的。

譬如,哪些屬於心理動力現象,哪些屬於認知現象,哪些屬於行為現象,心理動力、認知、行為現象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什麼是需要,什麼是認知,什麼是行為……這些基本的問題,有幾個人在學習後能夠說清楚?

譬如,基本心理現象有哪些,社會心理現象有哪些,心理發展現象有哪些,心理健康現象有哪些,這四類心理現象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係……這些問題,有幾個人學習後能夠說清?

譬如,什麼是心理諮詢,心理諮詢的工作目標是什麼,達成心理諮詢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心理諮詢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心理諮詢目標達成必須經歷一個什麼樣的心理變化過程,心理諮詢目標如何達成……這些問題,有幾個人學習能夠說清楚?

2、培訓時間短暫。

這樣的心理培訓課程,培訓時間都是非常短暫的,我之前也跟大家談過。絕大多數的心理諮詢師培訓機構,實際給學員的培訓時間,也就是1到2 周。自2002年,人社部開展心理諮詢師認證培訓以來,一直都是這樣的。就是去年10月份,中國心理學學會、中國心理諮詢師協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中科院四大家,在青島舉辦了一個聯席會議,整出了一個心理諮詢師職業技能認證標準的框架,重又啟動心理諮詢師職業技能認證培訓,規定的培訓課時為168個學時。168個學時,對於一個小白來說,即便是再高明的老師,想要把理論和技能從概念上搞明白就很不容易了,更別說真正的掌握技能了。然而,現在實際上做的培訓,依然是和以前人社部所做培訓狀態是差不多的,也就是10到15天,其培訓的結果,可想而知。

3、結果是什麼都沒學明白

我經常會說,參加這樣的培訓,根本就沒有走進心理學、心理諮詢的大門,只是把心理學、心理諮詢的門敲了一下,門都沒有推開。

這樣的培訓,不可能讓一個心理學、心理諮詢的小白,搞懂因為什麼心理、什麼是心理現象、心理現象包括哪些、培訓教材的各部分如基礎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到底在講些什麼,更別說掌握心理諮詢的技能了!

這裡,我簡要地給大家說說,什麼是基本心理現象,它包括哪些心理現象,相互之間又是什麼樣的邏輯關係,以便大家來比較一下,看看心理諮詢師考證培訓,到底讓你學到了些什麼。

基礎心理學講的是基本心理現象,也就是說我們任何人類的個體在任何一瞬間的心理活動過程中,會出現的基本現象是包括三個方面是:動力現象,認知現象,表達現象。動力現象包括需要、情緒和動機,認知現象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意識等等,表達現象也就是行為現象,是一個將內在心理活動即需要、情緒、動機和認知,通過表情、動作、語言呈現出來的現象。動力、認知、行為,這是一個連貫的一環套一套的心理活動過程。這個過程,實際是這樣展開的——環境發生改變,對機體的平衡造成擾動,於是需要就出現了,需要通過丘腦的神經活動,以情緒的方式讓我們的大腦意識到機體需要恢復平衡,情緒信號傳遞到前額皮層,前額皮層就按情緒的指令,調整整個大腦各功能區的興奮與抑制狀態,將哪些與解決眼前機體平衡問題不相干的功能區關閉起來,讓哪些與眼前機體平衡問題相關的功能區做好預備,這就有了動機,接下來,哪些與解決眼前機體平衡問題相關的功能區就開始工作,對環境信息進行辨識,對機體平衡狀況、環境及機體與環境的關係狀況,進行認知,做出判斷和決策,然後依據判斷和決策,指揮大腦皮層的運動中樞向相應的運動肌發出指令,運動肌接到指令後,便以表情、語言、動作與環境互動,這便有了行為,行為作用於環境,環境便對行為做出反饋,改變機體與環境的關係、供給恢復機體平衡所需的資源,以滿足個體的需要即維繫機體平衡。這就是一個基本的心理過程。參與此基本心理過程必不可少的心理現象,就是基本心理現象。

大家想一想,老師在給你們講基礎心理學時,把這樣一個邏輯過程講清楚了嗎?你搞清楚明白了嗎?

沒有,你所囫圇吞棗地記住的或者有些印象的,只是一些個別性的概念或斷章取義的一些說法而已,或者是大概講了哪些概念和內容。比如,你可能記得基礎心理學大概講了心理現象的神經基礎後,講的是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後面才講需要情緒動機,最後講的是氣質性格能力人格這些。其實,基礎心理學這樣的內容排序,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因為它並沒有按照基本心理活動過程的自然順序和邏輯來編排內容,而是次序顛倒的,講基本心理現象碎片化地給你進行介紹。更別說最後關於氣質、性格、能力能的部分,沒有明確告訴你,其實這些就是行為現象,而且根本就沒有涉及到行為的真實心理功能是什麼,更沒有從行為功能的效率角度,闡釋行為。


社會心理學,學的是什麼呢?第一部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就是自我與社會化,接下來就是講一些社會知覺問題,比如說社會態度、社會印象等,最後講社會影響如從眾、社會感染等等。你聽到後,了解到的都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和一些理論家對一些社會心理現象的假設性理論解釋。社會心理學到底講的什麼,你還是不知道。社會心理學與基礎心理學之間又是什麼邏輯關係你更不知道!

其實社會心理學它介紹的是人類心理科學對社會心理現象研究的一些基本發現。

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人,從生下來的那一刻開始就是在社會環境當中來進行所有的基本心理活動,我們去考察一個人,在社會情景中的任何一個瞬間的心理活動,都是我剛才所說的基本心理現象的循環過程,只是在社會情景中,這個循環過程的具體心理活動那個內容,是受社會環境所影響的。所以,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人也會有社會性的心理動力,也就是社會性的心理需要、社會性的情緒反應和社會性的心理動機,接下來,也會有相應的社會性認知,只是在社會心理學中將其稱作社會知覺、社會印象等而已,再接下來,也必然會有社會性的行為表達了,譬如社會影響部分所介紹的從眾、社會感染等社會情景中人類共性行為反應。

可見,如果沒有將基本心理現象與社會心理現象之間的邏輯關係串聯起來,你如何能夠真正理解社會中的人的心理活動呢?

大家也學了健康與變態心理學,那健康與變態心理學和我們剛才所說的心理學又有什麼關係呢?有老師告訴你嗎?

沒有!

其實,健康與變態心理學講的是心理健康現象,也就每個個體心理健康水平是不一樣的,依據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可以將人類的心理健康水平分為不同的等級,譬如正常與異常,正常又可分為健康和不健康,異常又可分為精神病和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礙……等等。不同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心理表現或症狀,依據這些表現或症狀的特徵,我們可以將不同個體的心理健康程度進行歸類,譬如一個有輕度情緒、認知、行為失調的個體,我們可以界定其有所謂的一般心理問題,譬如一個人的思維形式與思維內容都出現了去邏輯化與去現實化,以及喪失自知力和行為理性控制力,如幻覺、妄想、行為失控而不自知,我們則可以界定為精神病。

然而,在同樣的社會環境下,不同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為什麼又會不同呢?這又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了,那就是心理發展的問題。

而發展心理學研究的心理發展現象,則提供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從以上介紹中,我們就可以理出一個基礎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與健康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知識之間的基本邏輯關係了。也就大致明白,為什麼一個心理諮詢師培訓,需要學習這些心理學的基礎理論知識。

然而,目前市面上,你幾乎找不到任何一家心理諮詢師考證培訓機構的培訓課程,能夠讓你擁有這樣一些對心理現象和教材內容的理解,更不可能讓你擁有心理診斷、心理諮詢的基本工作思維和實際操作能力。

你還會認為,心理諮詢師的基礎培訓,水平高嗎?

我可以負責的告訴大家,心理諮詢師考證培訓,無論是以前拿職業資格證還是現在拿職業技能證書,無論那些培訓機構,標榜自己是多麼牛的心理專家來上課,全國所有的心理培訓機構,沒有哪一個機構能在培訓過程中做到,讓參加培訓的學員聽懂聽明白,到底什麼是心理現象,心理現象包括哪一些,這些心理現象之間是個什麼樣的邏輯關係,這些學科之間有什麼關聯,更別說後面的心理諮詢的各項技能,比如診斷,比如關係建立,比如說心理會談,以及你運用這些技術是什麼回事,理論依據是什麼,他們的價值和作用,你在運用過程中應該有一個什麼樣的思路和工作方法。



二、心理諮詢師成長培訓實況

1、碎片化的心理技術培訓

很多人以為,取得心理諮詢資格證書後,就可以從事心理諮詢服務了。但實際是,一旦面對來訪者,卻感覺難以下手。於是,想要繼續從事心理服務,就不得不去提升,參加各種所謂的心理技術培訓。然而,一個又一個的培訓參加下來,卻發現,心理學好深奧,心理諮詢好難做。

心理學真的那麼深奧嗎?心理諮詢真的那麼難做嗎?其實不是!

為什麼那麼多接受技術培訓的人會有這樣一種印象呢?

其實這就是整個心理培訓行業,培訓水平是非常低劣造成的。這樣的心理諮詢師成長培訓,可以用「碎片化的技術培訓」這樣一個定義來概括。比如說開一個精神分析班,開一個認知行為訓練班,開一個催眠班,還有一些比較花哨的技術培訓,如繪畫治療,沙盤治療、舞動治療、O卡技術……等等。所有的這些東西姑且不談其技術本身有什麼問題,首先一點,它就是碎片化的。為什麼說是碎片化的呢?因為,姑且就算這些是心理技術,但所有的這些所謂的心理技術,只不過是基於某種很局限性的對心理現象的某種理觀點生發出來的方法,而這些方法,只不過是心理諮詢中眾多小技術工具中的一種,它們只能在心理諮詢中起輔助作用。學習這樣的技術,不僅不可能讓人擁有心理諮詢的系統理論知識、系統思維和技術功底,反而會讓你的理論知識、專業思維碎片化,讓你忽略基本的專業能力修煉。所以,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參加這種培訓,學的好的能夠學會一招半式,學的差的連一招半式都沒學到,無論學的好還是學的不好的,都只會讓你距離心理現象的真相越來越遠,最後把你迷失在迷霧中,讓感到心理現象好複雜好難理解,心理學好深奧,因為不同的流派對心理現象的解釋不一樣。

2、赤腳醫生式的學生

我在接觸了很多這樣的學員,在他們身上發現了一些共同的現象。

現象一:進入到了某種取向的死胡同裡面,也就是只關注到了一種技術一種理論(這是上次直播中我重點講述的問題,如果沒有聽過的朋友可以去看下我上次的直播,或者查閱上期的文章)。這樣的一種取向只會讓你的思維越來越局限,你只會越來越關注自己所學的那塊,而走不出來。

現象二:你學的永遠只會是一招半式。這就有點像以前的赤腳醫生,他們只知道一些關於疾病和藥物的碎片化知識,所以一個病人來了,應該怎麼診斷,用哪種藥物,藥理又是什麼,用下去會起什麼作用都是不清楚的,他只能機械的根據一些基本症狀來運用自己知道的藥物來進行治療,他沒法準確的做出診斷。前面提到的心理培訓體系所能培訓出來的專業人員的水平,也與這樣的赤腳醫生相當。

這就是中國心理培訓的現狀!

這樣培訓出來的心理工作者,在整個考證過程中,對心理現象,心理運行邏輯、心理技能、心理諮詢思路都是如我前面講的狀態,再加上這種碎片化的培訓,必然讓心理諮詢師的視野很局限,只知道一些概念性的定義,散碎的理論,鸚鵡學舌的技術和方法,因為做事的時候沒有最基本的理論思維,沒有最基本的工作思路,只能憑感覺憑經驗,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是那裡。有很多的學習心理諮詢的,對心理學很熱愛,想要往這個方面走職業道路的人,經過了很多年的自學、培訓、技能提升班,他們在面對來訪者時,還是會困惑,面對來訪者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做,其根源就在中國的心理培訓整體水平還很低。


十幾年前,心理諮詢這個行業正剛剛開始興起的時候,大家參加培訓,相互交流,抱團取暖,叫朋輩督導,也會有專業老師有經驗的老師,來給大家分享。有一次,我做指導的時候遇到一位來自貴州的心理諮詢師,他問了我一個問題:我是六年以前拿證的,因為我自身在婚姻當中,在對孩子教育當中,心裡有所困惑,所以對心理學產生興趣,進行了學習並考取了證書,並花了六年時間到處學習提升,自己也開了一家工作室,在工作中,突然發現,自己在面對求助者的時候,不知道如何下手,她因此而困惑來求助我。我告訴她,這是因為她學的的都是些碎片化的心理諮詢理念和方法,在這樣的過程中,她自身會因此而去調整並改善家庭關係,這是有益的,沒錯。但是,在面對求助者的時候,沒有基本的理論基礎,沒有基本的工作思維,沒有基本的系統的技術和方法,不知道自己所學的東西怎麼在來訪者身上去運用。不懂得如何收集資料,不懂得如何去做診斷,更別說後面如何去處理。目前,在我們整個心理界,包括培訓的老師,更別說去求學的學員,都是沒有診斷的概念的,更別說做出診斷,完全憑感覺憑印象去貼標籤,什麼這是內在小孩,什麼創作情緒,這些其實都不是診斷。我們在心理學診斷體系中,變態心理學中,分為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又分為一般問題,嚴重問題,心理異常裡又分為精神病與非精神病性障礙,所有這些東西,它能告訴你心理哪個地方出了問題嗎?不能!心理與身體類似,是有結構的,我們的心理活動無非就是動力認知行為,那什麼強迫症抑鬱症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是動力出了問題?還是認知出了問題?還是行為出了問題?還是三者都有問題,他們之間的問題又是怎麼樣邏輯關係?變態心理學的診斷體系不能告訴你這些,其他所謂流派對來訪者問題的判斷,譬如這是投射,那是移情,同樣不能告訴你這些!即使是心理診斷學裡面告訴我們要找病因,也是說不清楚求助者問題的真正原因和機制的。

我曾經做過一個小實驗,就是拿一個案例,給不同的心理諮詢師去做診斷,結果,做了八到十年左右的,十個諮詢師會得出五六個不同的診斷,做了五年左右會得出七八個不同的診斷,至於剛入行不久的一二年的,十個人會得出十三四個不同的診斷。

假如你去看醫生,遇到的是這樣一種情形,你會是什麼感覺?要知道,面對任何問題要去解決好,首要的是把問題搞清楚,做出準確的判斷,才有可能有正確、有效的處理方案出來。

這就是目前的,我們大家面臨的職業技能成長培訓過程中的一種狀態,這樣的一種培訓水平能夠培訓出合格的專業的,有良好功底和技術的諮詢師嗎?不可能!

最近,我開了一個三基班,三基指的是: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本技術。有一些老師和學員來聽公開課,他們都會來訴苦:學了很多年,依然搞不清楚人類的心理活動到底是怎麼回事?心理諮詢到底該怎麼做?普遍的都搞不明白,這就是我們培訓導致的,這就是我們培訓水平低下造成的!我們的培訓老師可能在某一方面非常專業,但是卻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的,更不了解系統心理諮詢的專業技術,這樣的一個行業狀態能培訓出什麼樣的心理諮詢師,可想而知!



三、心理服務的水平現狀

我這些年,在做心理諮詢師督導的過程中,發現一個普遍的規律,很多比較資深的心理諮詢師,甚至是很多行業頭銜的心理老師,在做心理諮詢過程中的專業思維和能力,簡直是讓人不忍足睹,在第一次心理諮詢見面會談時,目標在哪兒搞不清楚的?所以一上來,就完全沒有方向,來訪者說到哪裡是哪裡,盲目地跟著來訪者走,甚至在首次諮詢中,就試圖運用催眠的技術,沙盤的技術,多麼的荒繆!完全沒有收集資料的基本概念。首次心理諮詢的基本目標就是二個,一個就是收集資料,二是建立信任。如果你水平更高些,首次諮詢就應該把診斷搞清楚,把諮詢的方向搞清楚,籤訂諮詢協議,這才是首次諮詢要做的事。

這就是心理界的真實狀態,這樣的狀態就一個結果,就是求助者諮詢了好幾個心理諮詢師花了無數的時間和精力和金錢,但是一直都不能解決問題,到最後對心理諮詢對心理諮詢師失去了信任!這不是我們心理諮詢師的問題,而是心理培訓的問題,我看到在大量熱愛心理學的人,這種熱愛精神,這種勤奮學習的勁頭,是非常非常可嘉,但是很不幸,我們目前的培訓就是這樣一個水平,就必然導致了這樣的一個結果。

以上,就是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中國的心理培訓與諮詢水平之真相,心理學界還有非常漫長的道路要走,同時我也要告訴大家,你們在選擇心理學培訓時,千萬不要盲目,首先要把基礎的理論知識搞清楚,千萬不要盲目的花錢去參加所謂的這個技術那個技術的培訓,一定要先打好基礎,把基本功搞紮實,然後再考慮拓展視野,嚴格來說,你們把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本技術,也就是三基,搞清楚明白了,那市面上這個技術那個工作室的培訓,你一眼就能看得出來是怎麼回事!


相關焦點

  • 與你息息相關但你卻不知道的心理界的秘密2
    聽到我這樣說,大家可能很震驚,可能會說:中國有那麼多大學開辦了心理學專業,心理學服務界還有那麼的大咖和權威,這些年,中國的心理界有了很多的發展,也做了很多的事,自己也學了很多心理學的知識,有崇拜的老師,同時在學習中也得到了不小的成長和提升,身邊也有很多朋友也通過心理學解決了問題,你為什麼這麼說呢?
  • 與你息息相關但你卻不知道的心理界的秘密1
    大家好,我是松鼠,歡迎來到松鼠聊心理!無論是從事心理學的人,還是熱愛心理學的人,在學習心理學的人,亦或是希望從心理服務當中獲得成長的,還有許多對心理學關注的朋友,其實都有一個困惑:那就是心理界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特別是中國的心理界。
  • 與你息息相關但你卻不知道的心理界的秘密3
    大家好,我是松鼠,歡迎來到松鼠聊心理! 上期我們談到了關於心理界的大家所不了解的現象,比如說整個心理學存在什麼問題,心理諮詢存在什麼問題,而且還是相對正規的心理界,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我們在學習心理學的時候,或者要求助心理學時,遇到偽心理學時怎麼辦?
  • 精神分析的功與過——與你息息相關但你卻不知道的心理界秘密9
    精神分析的功與過——與你息息相關但你卻不知道的心理界秘密9大家好,我是松鼠,歡迎來到松鼠聊心理!上期我給大家分享了心理學界還有非常漫長的道路要走,同時我也要告訴大家,你們在選擇心理學培訓時,千萬不要盲目,首先要把基礎的理論知識搞清楚,千萬不要盲目的花錢去參加所謂的這個技術那個技術的培訓,一定要先打好基礎,把基本功搞紮實,然後再考慮拓展視野,嚴格來說,你們把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本技術,也就是三基,搞清楚明白了,那市面上這個技術那個工作室的培訓,你一眼就能看得出來是怎麼回事!
  • 心理諮詢取向的過與錯——與你息息相關但你卻不知道的秘密6
    心理諮詢取向的過與錯——與你息息相關但你卻不知道的秘密6大家好,我是松鼠,歡迎來到松鼠聊心理!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心理諮詢取向的過與錯。什麼是心理諮詢取向?通俗地說就是心理諮詢師採用什麼樣的技術和方法來做心理諮詢。有的求助者也會直接要求心理諮詢師:如我要催眠、我要精神分析等等。
  • 心靈雞湯背後的秘密-與你息息相關但你卻不知道的心理界的秘密4
    大家好,我是松鼠,歡迎來到松鼠聊心理! 上期我給大家分享了社會上常見的偽心理學,即所謂的靈修班之類,很多的人在跟隨學習,並有趨之若鶩之勢。其實這些東西,根本就不是心理學,不過就是一些古老的文化垃圾和糟粕,被別有用心地拿出來貼上「心理學」的標籤,經過一番包裝後進行販賣的文化垃圾。這些東西,其實和心理學一點關係也沒有。
  • 上海市心理學會臨床心理與心理諮詢督導專業委員會心理諮詢師技能水平培訓招生簡章
    基於中國心理諮詢師本土化的特點並結合國際通行標準,為規範和提升心理諮詢師的專業技能水平,特開展心理諮詢師專業技能水平培訓項目。通過本專委會指導下的培訓能夠為有志於從事心理諮詢服務的助人者或從業者通過系統學習心理諮詢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握心理諮詢實踐操作技能。一、心理諮詢行業前景1.
  • 上海市心理學會臨床心理與心理諮詢督導專業委員會心理諮詢師技能水平(初級)培訓招生簡章
    基於中國心理諮詢師本土化的特點並結合國際通行標準,為規範和提升心理諮詢師的專業技能水平,特開展心理諮詢師專業技能水平培訓項目。通過本專委會指導下的培訓能夠為有志於從事心理諮詢服務的助人者或從業者通過系統學習心理諮詢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握心理諮詢實踐操作技能。一、心理諮詢行業前景1.
  • 關於心理諮詢的事實和真相,負責任的心理諮詢師會這樣告訴你
    心理諮詢作為西方的科學產物進入中國不過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其深根於西方文化下的諮詢理論、流派、診斷測評等等體系都在中國本土的心理學家的努力下不斷做著適應性的發展,對於每一個中國的心理諮詢師而言,學習心理學和心理諮詢最原汁原味的西方體系以及在本土實踐過程中所做出的思考和整合都十分重要。
  • 最新論壇:心理諮詢職業水平的評價
    第十二屆中國心理健康服務創新論壇本屆主題:心理諮詢職業水平的評價主辦單位:常州全人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 心理服務研究中心根據今年9月8日中科院心理所發布的消息,「『心理諮詢師職業水平評價規範研製』項目啟動會議在京召開。
  •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諮詢基礎培訓》開始招生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繁忙的工作壓得人喘不過氣,心理壓力大,焦躁不安……漫漫職場怠惰又迷茫,想尋求工作轉型,但苦於沒有方向,缺乏經驗……夫妻、婆媳、鄰裡間關係緊張,不知知道他們心裡怎麼想?關係如何改善?跟上司、客戶、同事交流不暢、如何捕捉心理,提高辦事效率?總是本能地做出一些不良行為,自身也很討厭,但不知如何改善?
  • 揭秘丨「昂貴」的心理諮詢鮮為人知的真相
    諮詢頻率:根據團體要求,諮詢周期一般為10次(部分團體可能為20次),一般每周開展一次。上述價格,均指具有正規心理諮詢職業資質的醫院和機構的平均水平(個別機構可能價格會更高),同時極不推薦某寶上面幾十塊錢的所謂心理諮詢,你可以把那個視為簡單的電話陪聊。
  • 偽心理學的騙術——與你息息相關但你卻不知道的心理界秘密7
    大家好,我是松鼠,歡迎來到松鼠聊心理!上期我給大家分享了心理諮詢取向的問題,一個人的問題想要得到解決,先要得到需要的支持緩解情緒,然後解決認知的問題,最終是要解決行為的問題,所以單獨的一個取向一個流派,他只是在一個斷層在工作,他很難真正讀懂求助者的內心世界的!更不可能系統完整有效地解決求助者問題的!
  • 【內含優惠】重磅: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主辦!心理諮詢職業技能培訓來了!
    ★心理諮詢職業技能培訓是什麼 ★心理諮詢師證考試自17年9月取消以來,很多計劃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夥伴都在等待著新的國家認證制度出臺,關注著:「沒有了認證還怎麼做諮詢師?」然而,目前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或許不是「無證可考」,而是「有證無質」。
  • 對家庭教育中-心理諮詢的憂慮
    疫情期後,無論是工作室還是網絡求助的來訪者比較多,大部分是關於婚姻、家庭關係緊張、孩子厭學、不上學、焦慮、抑鬱症等狀況。也從教育與心理界同行了解到全國各地出現的學生自殺、傷人、精神失常等諸多案例;但令人震驚的是,很多家長要不是不懂得心理學知識,忽視孩子的問題與感受,把孩子的問題一直歸於孩子的不聽話,不認真學習,不理解父母上;要不就是一直向後拖,直到孩子快瘋掉的時候才過來求助。
  • 東海心協:2021年心理諮詢培訓招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成立於1951年,作為我國唯一的國家級頂尖心理學權威機構,其繼續教育學院回應各方呼聲,在人社部國家心理諮詢師專家組成員的指導下,組織院內外專家開發了一套 「心理諮詢培訓課程」。通過支持社會機構開展培訓和實施綜合考試檢驗學員培訓質量的方式,推廣本項目,繼續滿足社會各界學習心理學和心理諮詢知識技能的入門需要。
  • 2021年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認證心理諮詢職業技能培訓考試報名開始啦
    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重點人群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落實聯防聯控機制發【2020】34號《關於印發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方案的通知》中強調的各地要對心理服務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專業志願者等開展培訓,提升服務水平這一政策。
  • 心理諮詢師都是高大上的嗎?真實的心理諮詢行業,外人並不了解
    還是你由於某種機緣巧合,多少接觸過一些內幕。但無論如何,我想,這篇文章將會帶給你一個不同的視角。讓你親臨到一線的心理學和心理諮詢行業,來看看心理諮詢當中的那些不為外人所知的事兒。那麼不同時滿足上麵條件的人能不能報考心理諮詢師考試呢?答案是也可以。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假如你是非心理學相關專業的本科生,那麼只需要參加相應的職業培訓,完成規定的學時,即可報名參加考試。又或者你只有專科學歷,能否報考心理諮詢師考試呢?
  • 南閣子心理諮詢,你首選的成都心理諮詢公司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競爭的不斷加劇,人們的壓力也隨之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人在無形中步入心理亞健康狀態,心理諮詢的需求日益增長。據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亞健康人群數量高達60%,不僅各分類人群差異明顯,且主要表現為恐慌、焦慮、失眠煩躁、孤獨、輕率、情感障礙、思維紊亂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產生自殺念頭,應當引起重視。
  • ​你眼中的心理諮詢是這樣的嗎?事實真相是這樣的
    與普通人不同的是,當出現問題,他能夠及時覺察、找到方法,調整改變,他內心清楚知道自己的問題是什麼,並尋求解決途徑,或者即使找不到問題所在,但是能夠覺察有問題的存在,他會努力去尋找表象背後的真相、需求,如果發現問題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他懂得及時求助。 唯一的不同是擁有比較強大的內心,會對未來有比普通人更多的掌控力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