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隨感(8): 精讀、複述、背誦

2021-02-06 長線英語

       如果一個人漢語水平足夠好,但英文詞彙和句式積累也夠多,但寫作仍然很不好,原因只會有一個——沒有背誦文章,甚至連精讀和複述都沒做過。我知道英語背單詞已經很困難了,背文章肯定難上加難,但背誦是非常有效的學習英語的方法。

        精讀可以給單詞和短語以背景,幫助我們積累地道的搭配,使我們寫作更加準確和地道。背誦肯定不會是一蹴而就的,要從精讀開始,對每一個小詞進行分析。先搞懂文章的每一個單詞和短語,然後把每一句的語法理清楚,然後把句內邏輯、句間邏輯、段間邏輯搞清楚。分析次數多了,你寫的英文作文,自然也就有邏輯了。通過多次精讀不僅可以記住單詞和短語,還可以給單詞背景,理解單詞的使用情境。我們背單詞最後就是要獲得使用情境,那樣才會正確使用。比如,漢語裡很多成語,如果仔細拆分去理解,我們很多情況不一定可以,但我們通過影視劇和日常生活學會成語的使用情境。碰到相同的情境,我們可以用出來就行。比如「五大三粗」,我們可能不知道是指身體哪五塊大,哪五塊粗,但我們知道如果一個比較胖large built,那用在ta身上肯定沒錯。

        

        英語也是一樣,我們只背單詞沒有出路的,必須還背短語,學搭配collocation,記住搭配的使用情境。比如以前說過「對...施加影響」,不是produce influence to, 是exert influence on, 那施加巨大影響就是exert tremendous influence on,  施加正面或負面影響就是 exert positive/negative/adverse influence on...。後面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表達,雖然好像exert再沒有碰到其它再多的用法,但這個短語四處可用,也不虧。「設置障礙」,不是put up barricade to或set barricade for,而是pose barricade on...。"激發潛能, 釋放潛能",只有 unleash your potentials, 基本沒有其它表達可以代替。從事有意義的工作,可以不用do a mearningful job, 可以用 perform a meaningful undertaking ...這些一定是反覆精讀過程中,自己慢慢去發現,去總結和積累,最後同化成自己的表達,這些寫出來的文章,才看著準確和地道。

        精讀過程中,反覆分析句子也是學習語法和激活消極詞彙的過程。比如我看見一個句子, "In his own lifetime Galileo was the centre of violent controversy; but the scientific dust has longsince settled, and today we can see even his famous clash with the Inquisition in something like its proper perspective. " 我發現一個問題,要表示「...已經很久了」long的位置是在have/has之後的。後來又看見這個句子,"We are so familiar with the fact that man ages, that people have for years assumed that the process of losing vigour with time, of becoming more likely to die the older we get, was something self-evident, like the cooling of a hot kettle or the wearing-out of a pair of shoes." 我知道如果想具體表示「....已經多少年」,可以把具體數字加上去,比如中國經濟已經連續增長四十年,就可以說China has for forty decades enjoyed a relentless upward growth. 最近我又看到一個句子,"But for me, she would have been long dead." 我發現,如果是"has/have been+adj"的話,long的位置,要在been之後,不是緊跟have之後。

       通過以上三個句子,這個用法,我基本是搞清楚了,也完全記住了。再看詞彙,從第一個句子中,我突然發現我在表達「激烈的爭論」可能之前老用heated debate,這在口語裡面合適,寫作和翻譯中可以用violent controversy代替了。當我看到 "I am always amazed when I hear people saying that sport creates goodwill between the nations, and that if only the common peoples of the world could meet one another at football or cricket, they would have no inclination to meet on the battlefield. "時,我就發現自己在虛擬語氣方面有所欠缺,這裡表示和現在事實相反,這個固定模式我記住了。我也發現我,碰到驚訝第一反應詞是surprise,以後可以用amaze。後來碰到其它虛擬語氣的句子,我就多留意,多次分析比較之後我把和過去、現在、未來相反的情況的基本模式都搞清楚了,甚至仔細去分析了might,would,should的不同,對省略if後把were,should,had提前也有足夠的敏感和深入的理解。


        精讀的兩大作用基本說清了,精讀完了做什麼,當然是去複述。看一個句子幾分鐘,然後試著把它說出來,然後去對比自己哪塊錯了,哪塊有遺漏,哪塊顛倒了...搞清楚為什麼,然後再試,直到能一字不差地把句子複述出來。這裡為什麼要強調一字不差,因為是一句句複述的,還沒到兩句兩句或一段一段複述。嚴格要求,就是強迫自己思考每個錯誤的原因,原因搞清楚了,下次不容易錯了啦,為後面多句複述和背誦打下基礎。有人可能問了,那我說完都忘了,我怎麼知道哪錯了。要麼錄音對比,要麼直接默寫。看完一句,然後把它默寫出來,然後對照原文批改,這樣不會丟失錯誤證據了吧。從一句句默寫到兩句兩句默寫,直到最後整段或整篇默寫。這個過程需要足夠耐心,我覺得學外語就是要有耐心。著急不管用,就是不斷發現錯誤,不斷去修正,最後對正確的東西形成深刻記憶。所以,智商太高的人,其實不適合學英語,他們更喜歡想明白一個定理或公式後可以用它解決很多問題的快感。

        在複述的過程中,我們的審美品位也可以得到極大的提升。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美的中文,更不知什麼是美的英文。簡而言之,就是沒有審美品位,翻譯出來的中文很晦澀很拗口,囉嗦中充斥被訛化的漢語。翻譯的英語,根本不知道去掉單調monotonous和囉嗦wordy的表達,連簡潔和豐富都做不到,更別說翻譯出漂亮形象的句子了。翻譯過程中的處理技巧也可以通過精讀後去慢慢感受,通過持久的感悟,慢慢形成簡潔的表達和豐富的句式。我還是提倡先積累,不要急著去創新。我前幾天看見,「困在家裡」,人家用的是 people are cooped up indoors,coop本來是指 家禽的籠子,疫情期間人們被困在家裡不能出門,類似於沒有多少自由的籠中之鳥。比如a relentlessly upward career trajectory 可以理解成「平步青雲」,去查 trajectory 發現它除了 彈道,還有 (事業等的)發展軌跡,起落,以後就可以用了,甚至a relentless upward也可以用來修飾其它東西不斷向上發展。riot有顏色五彩繽紛的意思,查字典碰到「a riot of profusion 萬紫千紅」,讀文章碰到了「petal falls in riotous profusion 落英繽紛」,是不是可以積累下來,以備後用? ream 指 紙張的 一個 單位,也有 很多的 意思,那 「diverse reams of extraordinary materials 卷帙浩繁,浩如煙海」,可以用來形容「書很多」... 

        更美的神來之筆,我們只可以欣賞,自己創造還是非常困難的。審美品位先提高,看得出別人的巧思,也就看見美了。余光中說過,因難見巧,因巧見美,知道別人翻譯時的難和巧,反覆琢磨,慢慢就有了自己創造美的可能性。比如把「若合一契」 翻譯成 「A and B are two halves of a deed」。deed 英文裡就有 契約 的意思。中英文在這一瞬間被完美統一了。把「一截送歐,一截遺美,一截環東國」 中崑崙山的一截一截又一截,翻譯成 crest,chest,rest,不僅把崑崙山比作了一個人,頭部 crest 送歐洲,胸腹部 chest 給美洲,剩下的 rest 雙腿留在中國,而且置於句首,形成了押韻的效果,讀起來朗朗上口。 「不愛紅裝愛武裝」 翻譯成 「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to powder the face」 ( 願面對火藥,不願臉上抹粉)。powder 一語雙關,先理解成火藥,指代武器,武裝,再理解成塗脂抹粉;face 也是一樣,先理解成 面對,再理解成 臉。把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翻譯成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更是多處押韻,使英文翻譯和中文一樣,具備義美、音美、形美 ... 這些都是可以更加細緻的精讀過程中積累和欣賞的,等欣賞多了,理解了別人創造美的思路和邏輯,自己寫出美的句子也指日可待了。

        複述或默寫做得多了,感覺文章從詞彙、短語、語法、邏輯框架都已經很自然了。就可以背誦,或者整篇默寫了。最開始可以採用回譯的方法,先把英文翻譯成漢語,和參考譯文去對比修改,然後根據自己譯文,去試著翻譯成英文,再回到文章裡去對比修改。後面通過多次回譯,多次朗讀,跟讀音頻材料等方法去加深印象,不斷朝背誦目標去邁進。所以,我一直提倡,英語學習資料一定要有譯文和音頻。說實話,背誦當做目標可以,真的背誦還是很難的。我到現在,也是對精讀過無數遍的文章做到了極其熟悉,看一小時後,背也能背出來,但維持不了太久。如果對中文材料非常熟悉,那肯定不一樣了,如果先把中文背熟,然後就是翻譯的事。只是中文沒多少值得我們背誦的,我最近兩年一直看一本翻譯古代散文的書,羅經國老先生從《古文觀止》選了32篇翻譯成了英文,翻譯水平很高,雖然偶有錯誤,但值得背誦。可以先把古文背熟,再去背翻譯的英文。還有個方法,降低背誦篇目的難度,去選擇比現有水平低一兩個層次的,發現就容易背住了,但還是去主動提高自己水平,讓它超過正常文章的水平更靠譜。

         說了這麼多,背誦有用,非常有用,這是其一。需要從精讀、複述開始,慢慢過渡到背誦,這是其二。最後,想說說材料的選擇,很多人學習了很多套教材,邊學邊扔,就像玉米地的狗熊一樣。其實,以前下過功夫的教材,尤其是已經達到正常難度的英語教材,不要學完就扔了。學完還可以從上面選喜歡的熟讀背誦嘛,學得多而雜真不如學得少而精。我的目標就是把10本以內的教材,精讀到幾乎能背誦的程度。並且,從零開始學一本教材,還是挺辛苦的,好好下過功夫的教材都可以作為精讀教材。比如,我覺得大學期間的教材,一學期八篇1000-2000字的文章,裡面單詞、短語、語法等都很熟了,非常具有精讀的價值。還有之前自學了很多遍新概念3和4,也是非常經典的文章。今天統計了一下,新三60篇文章,總共不到23000詞,新四48篇文章,總共不到19000詞。如果能精讀成誦十萬詞左右的正常難度的文章,我相信你肯定比我寫的好了。    

相關焦點

  • 學英語到底要不要背誦?如何通過有效方式培養英語思維?
    林語堂,他在《英文學習法》中詳細的談了學習英語的各個方面。他說我們學習英文的目標是「學習現代通行活用的英語」,聽講寫讀四事並重。他強調「學習英語唯一的正軌,不出仿效與熟誦;仿效即整句的仿效,熟誦則仿效時候必須迴環練習,必使能順口而出而後已。凡能依這方法讀英文的,無不成功,而且這極容易,真是學習英語的康莊大道。」
  • 英語啟蒙:如何系統學習《新概念英語》?
    精讀。系統化的精讀訓練。要說精讀教材,無論是知名度,還是內容質量,多年以來,還沒有哪一套教材,比得上《新概念英語》。無數的英語培訓機構,都使用它作為培訓教材。更有大量的家長,用它作為英語啟蒙的教材。相信群眾,相信群眾的選擇。
  • 這篇文章有點長,主講英語口語學習方法:複述法
    1,英語 複述技巧複述練習一定要循序漸進,從一兩句開始,聽完後用英語表述說出來。剛開始時,因語言表達能力、技巧等方面原因,往往複述接近於背誦。接下來小編告訴你英語複述技巧。學英語離不開記憶,記憶不是死記硬背,要有靈活性。複述就是一種很好的自我訓練口語,記憶單詞的句子的形式。複述有兩種常見的方法:一是閱讀後複述,一是《聽故事記單詞》後複述。後種方法更好些,這種方法既練聽力,又練口語表達能力。
  • 記憶與背誦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記憶和背誦的具體方法:        第一、在精力充沛時背誦。背誦既是一種單調,又是一種強度較大的勞動。因此就應該選擇在精力充沛的時候背誦,這樣才不會打消對英語的興趣,才能越背越有勁。相反,若選擇在非常疲憊的狀態下背誦,原來對英語的興趣也會消磨殆盡。再說,疲勞時背誦的效果也極差。        第二、重複。有些人說一個單詞我為何就是背不出來呢?我告訴你原因吧:你重複的太少了。要想背誦不但要重複,還應每隔一段時間就重複。
  • 背誦真的對英語學習有幫助嗎?
    這個字指的是一種特殊的記憶方法,注意,東亞語境裡的「背誦」,不是記憶,只是記憶的一種特殊手法:通過大聲朗讀的方式,眼看嘴念耳聽,不斷重複,直到達到記憶效果。記憶的方法有很多,不止背誦這一個的,比如默記,比如默寫,比如回憶,比如複述,高級一點的比如記憶宮殿等等。
  • 大學英語學習的正確打開方式
    作者:胡景茜來源:北京新東方學校英語怎麼學?學習英語最合適的方法到底在哪?很多大學生一直找不到適合自己學習英語的方法,苦苦求問大學英語怎麼學?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大學的英語學習方法,教你正確打開大學英語學習的大門。詞彙是學習英語的基石其實背單詞是英語學習中不可避免的。那如何才能科學地背單詞呢?
  • 掌握《新概念英語》學習四步法,輕鬆告別英語小白,秒變學霸!
    《新概念英語》是一套系統化的教材,每個單元之間都是循序漸進,形成一個學習的閉環的。但是大多數學生學習《新概念英語》的方法就是先學習單詞。語法句型再通讀課文,僅僅這樣去學習,不能完全把這本系統性的教材利最佳利用。
  • 文科理科都對記憶有要求,用複述式的記憶法,記得住
    學習的過程是離不開學生記憶的,很多科目都要進行考驗同學們的背功。所謂背功就是指通過自己把知識記憶在腦海中是否能夠牢固的能力,所以很多同學一碰到文科要大量背誦,就叫苦不堪,感覺太難了,完全可以沒有解決辦法把整段內容都背下來,而且即便背下來也是一種短時記住,過一會全忘記了。
  • 英語口語輔導:模仿+複述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英語口語輔導:模仿+複述 2012-12-17 14:31 來源:聽力課堂 作者:
  • 論英語學習中精讀的重要性
    02精讀的妙用事實上,就語言學習來說,一本好書精讀5遍的效果遠高於匆匆瀏覽5本書。讀一本書,不僅僅是語言學習,還有文化浸染、博物知識掌握等等。但僅就語言文字的學習來說,要想領略並學到作家的遣詞造句的妙處,沒有三五遍是不行的,這還是指的學習的語言是母語的情況。如果是外語,可想而知三五遍是少不了的了。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就是說以前晦澀難懂的文言學習,哪怕是再晦澀的文字,讀了百遍後都會明白。英語也是這樣,越讀生詞越少,越讀越通透,越讀那些作家的文法技巧才能變成你的東西,為你所用。
  • 寒假學習有樂趣:iEnglish上線精讀、默讀、語法遊戲功能
    結合用戶的實際需求,避免孩子假期學習的枯燥、無趣與逆反心理,iEnglish類母語英語學習訓練系統在1月8日迎來重大升級,一次性完成中高考語法訓練遊戲系統、精讀(美國)功能、默讀功能等全新板塊和系統功能的上線,為憂慮的家長提供完美的寒假學習解決方案。
  • 如何像她一樣不痛苦地學習英語?
    學英語後,發現做事竟然有了極強的專注力。在一般人眼裡,英語文章是要背誦的,而英語單詞、短語也要通過死記硬背來積累,所以學習英語是極為痛苦的一件事情。在碰到Grace之前,我也是這樣想的,覺得英文屬於文科嘛,記性好會背就可以了。學了幾個月後,我才發現我一開始就思維定勢了,原來英語並不是一門學科,而是一項技能,技能只有通過反覆訓練,用科學的方法才能快速掌握。
  • 一文講透英語精英成長之路
    大學英語四級的閱讀能力也就相當於美國母語孩子小學三四年級的閱讀能力。你覺得低嗎,如果你想想現在中國小學三年級孩子能讀什麼樣的中文文學作品,你會發現可能都高估了這個四級閱讀的能力值。方法論誤區二:學習口語表達應該找人教口語,尤其從日常口語學。一個前提,我們談的不是成人口語。口語學習需要練習,去哪裡練習,就靠外教每周25分鐘練習夠不夠?
  • 名師點撥大學英語學習方法完全指南
    詞彙篇  詞彙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詞彙量才能進行外語的聽、說、讀、寫、譯訓練。根據《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大學英語詞彙的學習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重要階段:即四級,六級,六級後階段。四級詞彙是4200個,六級詞彙在此基礎上增加1300個,六級後再加1000個。
  • 背誦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途徑
    學習語言最好的、最先進的方法在中國:第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第二,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第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第四,一回生,二回熟!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些名言,但可惜的是,沒有幾個人能做到!所以,成功的人永遠是少數!2.「背誦」是學好英語的「唯一方法」,絕對沒有第二個出路!要每個月、甚至每個星期都舉行老師和學生的背誦大賽!3.
  • 學習策略章節學習總結
    研究表明,做筆記有助於學習者對材料進行深加工,建立新知識與已有知識之間的聯繫,同時也有助於控制學習者自己的認知過程。2.SQ3R法最早提出的閱讀策略是羅賓遜(F.P.Robinson,1961)的SQ3R法。"SQ3R"是survey,question,read,recite和review這五個英語詞詞頭的縮寫,表示瀏覽、提問、閱讀、複述和複習。瀏覽。
  • 英語啟蒙階段到英語自主閱讀階段的輕鬆跨越
    二、遇到生詞時,運用圖畫或者文字留出的線索去猜測和推測,鍛鍊英語思維,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通過持續的英語閱讀,鍛鍊英語思維,不可以去背誦單詞或語法,也可以在短時間內自然習得生詞,在會讀這些生詞之後才會有讀下去的興趣。
  • 從港大到哈佛,這位學霸再次證明:背誦,遠比我們想像的更重要
    在那些無限豔羨的父母眼中,這個「別人家的孩子」能修煉出無敵人生,一定是智商超群的,但提到求學之路,陳頡祺最願意談的學習經驗竟然是精讀和背誦。但是他卻說:背誦和記憶帶他走進了名校。陳頡祺一直有一個習慣——喜歡精讀和背誦,甚至一字不漏。你在他身上找不到那種淺閱讀養出來的浮躁。
  • 教育心理學,教師考編知識點——常用的複述策略有哪些
    首先我們要理解什麼叫做複述策略,所謂的複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過程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學習材料或刺激的方式,以便學生將注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上。這裡我們必須要注意的是重現學習,只有把之前的學習重新在自己的腦袋裡過一遍加深印象,這樣才能達到將注意力維持在一個好的水平上。那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常用的複述策略有哪些呢?一、排除幹擾。
  • 想提高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可以這樣練
    Listening聽力學習資料:可從免費的網絡資源裡下載相關學習音頻、視頻或購買英語聽力書籍等,或者直接從手上有的英語課本開始學。從英語音標,自然拼讀,到日常對話,再到學術文章,逐步深入。最後,再聽寫或複述一遍)。這樣有助於提高辨音和單詞拼寫。如果一開始時就有很多單詞不會,建議先學單詞,然後跟讀錄音,直到基本上可以跟上錄音的速度了進行聽寫。聽寫在短期內提高英語聽力是最見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