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我很高興你能閱讀到這篇文章。相逢即是有緣,希望你看完這篇文章有不俗的感想,你的肯定是小編前進的動力。
又是名字惹得「禍」,菠蘿和鳳梨是同一種水果嗎?傻傻分不清!,菠蘿又被稱之為」黃梨「作為春季最受歡迎的水果之一,原產於南美洲,據了解,在16世紀的時候波羅傳入我國,這種熱帶水果在我國福建雲南等省份被廣泛種植,相信大家對菠蘿這種水果都不陌生,它獨特的味道和特有的香味兒也為它圈粉無數,深受吃貨們的喜愛,菠蘿也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水果,果實中含有豐富的水分、嗯無機鹽,各種維生素,而且還含有鈉、鐵,鈣等礦物質及大量纖維物質,他也經常被營養專家稱之為是」營養最豐富的解渴水果「。
了解完了菠蘿,我們再來了解一下菠蘿的」孿生姐妹花「鳳梨,鳳梨原產於巴西,是16世紀傳入中國,由於它的果皮是菠蘿蜜而色黃,液甜而酸,因尖端有綠葉似鳳尾,故名鳳梨」而得名,作為一種熱帶水果,它和對菠蘿是同一種水果不同的名稱。
這其實又是名字惹得「禍」,菠蘿和鳳梨其實就是同一種水果,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從學術角度解釋的話,首先從名字上來說,菠蘿剛剛傳入中國時,當時的菠蘿取名叫做菠蘿蜜,據說在佛語中菠蘿蜜是到達彼岸的意思,到後來流入中國之後,人們便去掉了一個字叫波羅,由於各國文化的影響,後又將「波羅」兩字改為菠蘿。
菠蘿從清朝時候傳入到我國臺灣省,由於菠蘿的外表上長了一簇葉子,所以當地人覺得菠蘿非常像鳳凰的尾巴,給他取了一個名字叫鳳梨鳳梨在臺語中諧 音是「 旺來」。它代表財源滾滾而來,象徵著興旺吉利的寓意。在我國臺灣省,過年、祭祀等一些重要節日的時候,都會擺放鳳梨來寓意著興旺吉利發大財。從名字上看,菠蘿和鳳梨就如同中國的車釐子跟櫻桃一樣,或者是桂圓和龍眼,其實都是同一種水果,只是叫法和名字不同罷了,原來又是名字惹的禍,才導致人們從主觀意識上覺得,鳳梨和菠蘿是完全不同的。
另外菠蘿和鳳梨從果肉上也有很大的區分,一般我們在削菠蘿的時候,鍋裡邊有刺,要挖出來就會留下一個個小坑,而削鳳梨的時候就不存在這個現象,一般我們在吃菠蘿的時候,都會將它在鹽水中浸泡一下,而我們吃鳳梨的時候可以直接使用,它們的口感體驗也不同,據了解,在臺灣省引進了一種叫無眼菠蘿的新品種,後來這個新品種從臺灣引進大陸,當地把這種無眼菠蘿叫做鳳梨,這種無眼菠蘿在內地爆火之後,很多人就認為這種菠蘿叫做鳳梨,其實上它還是菠蘿的一種,只不過是升級版而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