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爭論鳳梨和菠蘿究竟是不是一種水果,其實鳳梨和菠蘿應該算是表親,不管是口感還是營養是有一定差異的。鳳梨、菠蘿傻傻分不清楚,還有一種叫菠蘿蜜的亞熱帶水果,更是讓網友摸不著頭腦。
在小編老家廣西,只有菠蘿的稱呼,鳳梨也是這些年才了解的,菠蘿蜜因為是長在樹上的,我們叫木菠蘿。先來看看外觀上。

你知道那種才是正確的嗎?後面再告訴大家,下面這個是菠蘿蜜,是長在樹上的,菠蘿、鳳梨是長在地上的。


鳳梨和菠蘿的區別
鳳梨產自臺灣,和大陸的菠蘿品種不太一樣而已,其實都是屬於鳳梨科的水果,叫法不同而已。
大陸商家會把鳳梨賣出高價格,除了「洋氣」的名字外也是因為運輸、關稅成本不一樣,價格高點也正常。
鳳梨和菠蘿的吃法
菠蘿的吃法一般得用鹽水浸泡,小時候別人說菠蘿不泡,肚子會被「割」,大概的意思是傷胃把。其實這麼做主要是為了去除菠蘿的酸性,讓甜度更能出來。
鳳梨的吃法就比較簡單了,直接吃就行了,還有抖音教的手撕「水果鳳梨」,這樣吃起來確實洋氣。

鳳梨和菠蘿挑選方法
小編經常教大家怎麼挑選水果,其實沒什麼訣竅,也不懂什麼生物科技知識,吃多了自然就有經驗了。
1、看顏色。越黃證明越成熟,也越甜;
2、聞味道。這個方法適用所有水果,水果成熟後都會有獨特的果香,同時也能分辨出果實是否過熟甚至有腐爛;
3、掐硬度。雖然會被賣水果的老闆白眼,但是這個方法是最直接了解果實是否成熟的現象,太硬一般成熟度不夠,太軟一般過熟,放不了幾天。
波羅蜜的挑選方法
整個菠蘿蜜買的估計只有我們兩廣沿海一帶,因為價格確實便宜,而且農村幾乎每家都有種,每棵樹上的口味都不一樣。
簡單的區分為「幹包」和「溼包」,在超市賣的一般是把波羅蜜摳出來賣的,多數是「幹包」,「溼包」很難摳出來,用重慶話說就是有點「趴」。「溼包」比「幹包」甜得多,只是吃起來比較麻煩而已。

老家的菠蘿蜜除了本地產的之外,多是從越南進口過來的,也非常便宜,內陸地區賣得實在太貴了。

這個是不是和榴槤長得差不多呢,哎~又讓網友們分不清了。
菠蘿蜜和榴槤的區別
榴槤味道很多人認為是臭的,菠蘿蜜味道有點接近香蕉味,可以認為香的就是菠蘿蜜,臭的就是榴槤。
榴槤的表皮刺扎人,菠蘿蜜表皮較平滑;
榴槤個頭較小,菠蘿蜜較大,一般10-20多斤。
好了就跟大家聊到這裡,如果大家對小吃、美食、水果感興趣,請持續關注臺歐美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