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曝光四十四條錯誤的育兒法,別讓經驗偏方害了娃

2020-09-03 每日時訊報導

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婦幼健康事業發展報告(2019)》統計,2018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8.4‰,其中2017年因早產、先天性心臟病、出生窒息等死亡的5歲以下兒童不到56%。很多孩子都是因為養護不當,離開了這個世界。

上海一位奶奶經常嚼飯餵孫子,導致孩子感染細菌死亡。

貴州一位爺爺讓2歲多的孩子喝酒暖身,孩子當場昏迷,腦部發育受損。

山東一位奶奶用鍋底灰給剛滿月的孩子擦「馬牙」,孩子最終感染病菌引發敗血症死亡。

老一輩總結流傳下來的一些育兒經驗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三翻六坐、七滾八爬」等,確實易懂好用。

但還有很多育兒做法是缺乏醫學根據的,如果全盤相信使用,不僅對孩子的生長發育無益,嚴重的還會危及寶寶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一生也難以彌補的遺憾。

錯誤育兒行為盤點,看看你中招了沒

《人民日報》官微就曾統計發布了44個錯誤民間育兒法,有的甚至致命。這裡選放幾個易踩的雷區,家長們快來對照看看!

這條微博迅速得到了眾多網友的點讚和吐槽:「老人帶娃,這些全中!說他們自己遭訓,不說孩子遭罪,這屆爸爸媽媽太難了!」

是的,面對隔代育兒的衝突,你與老人的爭辯似乎永遠佔不到上風。

「好心幫你們帶孩子,還落一身埋怨,我一把年紀了容易嗎?」

「嫌我帶得不好,你找別人帶去啊!」

「你當年就是這麼被養大的,現在不也挺好的?」

遇到這三連靈魂拷問,子女們縱有一肚皮的話也得偃旗息鼓、啞口無言。

你也可以選擇用科學理論捍衛自己的立場,在邏輯上痛快地駁斥他們,但這樣做無疑在情感上狠狠地傷了年邁父母的心。

老一輩總想為孩子打理好一切,父母則想讓孩子獨立成長。

老一輩用過去人的經驗去衡量、去要求孩子的養法,新一代父母則通過書本和網際網路努力追求科學育兒。

雖然觀念有別、方法不同,但兩代人關愛孩子的心情沒有差別,都在盡己所能想把孩子養好。

同為友軍,各位爸爸媽媽也別再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針鋒相對了,對老人多一點包容和耐心、多用用巧勁和妙招,放下分歧、尋求共識,寶寶才能養得省力、長得健康!

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

老一輩錯誤育兒觀念怎麼破

1、父母才是養育孩子的主力

一位朋友跟我說:「我兒子一點道理都不講,都4歲了還總用撒潑打滾達到目的,都是爺爺奶奶把孩子教壞了!」

這個教壞孩子的鍋,爺爺奶奶不背。

在《育兒大師》節目中,育兒專家陽子說,她懷孕時孩子姥姥就跟她約定:「在咱們家[養]和[育]是分開的兩件事,養孩子是我們老人的事,但教育孩子是你們小倆口的事。」

這位姥姥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兩代人的育兒分歧,很多時候是因為分工不明確導致互相埋怨。

老人們責任心強、富有耐心,適合承擔讓孩子吃飽穿暖的工作,滿足孩子對安全感和情感交流的需求。

而年輕父母思維活躍,能快速學習和消化新事物、新思想,應該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孩子性格培養、心智開發等方面的教育責任。

所以別總在事後抱怨老人了,父母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責任人。

2、對老人多一些關心和理解

在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中,軒軒和皓皓的姥姥設置了家法制度,兄弟倆因為淘氣搗蛋,經常會被打屁股。

媽媽冉瑩穎雖然不同意姥姥的做法,但從來沒有正面硬懟過姥姥,都是私下跟姥姥溫和溝通、達成共識。

冉瑩穎在另一期節目中提到,姥姥曾在灶旁站了六七個小時為女婿熬雞湯,為了讓女兒休息好每天一大早就陷入忙碌。

她始終認同和肯定姥姥對這個家的付出,對姥姥的強勢給予溫柔的包容,給孩子們營造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

但在現實生活中,我看到很多年輕父母對老人說話都不太溫柔:

「爸,我都說了多少次了,不要給孩子吃果凍,你怎麼不聽呢?」

「媽,不要餵孩子吃飯了,你看她被你慣的什麼都不會,到時去幼兒園怎麼辦!」

如果我們多體諒下老人的想法和難處,換一種溝通方式,也許結果會截然不同。

比如「爸,你今天辛苦了,注意多休息,今天聽同事講她給孩子吃了果凍,醫生說吃這個不好,很容易噎到孩子。」

「媽,您孫女要上幼兒園了,如果不學著自己吃飯,到時在幼兒園吃不飽,吃虧挨餓的可是您孫女啊!」

相信這些暖心的話,一定會讓老人更願意接受你的建議。

3、抓大放小,守住原則

有一次我在餐廳吃飯,看到一個小男孩奔跑時不小心碰到了桌角,痛得大哭起來。

孩子奶奶立刻拉起孩子的手打桌子:「都怪桌子碰疼了寶寶,桌子壞,我們打它!」

孩子媽媽看到這一幕,並沒有上前制止,而是在老人安撫完孩子後,拉起小男孩的手放到桌子上說:「寶寶,你剛才用手打了桌子,你的手手疼,桌子也很疼,快來安慰一下桌子吧!」

孩子摸了摸桌子,想了想說:「媽媽,桌子好可憐,我以後不要打桌子了,我自己走路小心點不碰桌子,這樣我們倆都不疼。」

我忍不住為這位媽媽點讚。她的處理方式,既沒有駁斥奶奶的教育方法,又讓孩子學到了看待問題的正確角度,實在是太機智了。

其實養育孩子這件事,哪裡有絕對正確可言,教育是不可能完美的。

對於老人的偶爾「跑偏」,爸爸媽媽們不必如臨大敵、斤斤計較,只要大方向和重要的教育原則是對的,孩子就能從中受益。

4、反覆溝通,堅持到底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越來越多的老人克服了對家鄉的牽掛,跟隨子女來到陌生的都市,背負起幫子女帶娃的責任,默默付出犧牲。

可以說,每一個外表強硬的老人,內心也都存在著孤獨、惶恐的情緒。

想讓老人放下一輩子的成見,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在育兒這條路上,我們做子女的請對父母多一些耐心、多嘗試幾次,就像當初父母把你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養大一樣!

好啦,快用米寶爸爸老師的辦法試一下吧!

關於育兒,或許你還有很多問題

沒關係,米寶爸爸一直關注家長們的需求

我們將不斷推出能解決大家育兒問題的內容

相關焦點

  • 曝光10條錯誤育兒法,別讓老一輩經驗害了娃,建議新手爸媽收藏
    文 | 果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老一輩的育兒經驗,有些可取,有些卻值得我們商榷,不能全部照搬,得辯證對待,否則害了娃還不自知。以下這些常見的錯誤育兒經驗,我們一起來盤點下,新手爸媽們別再踩坑了。
  • 孩子無端哭鬧,婆婆用偏方壓驚害苦孩子,這些糟糕育兒建議別亂用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寶寶剛出生,新晉寶媽育兒經驗不足,往往都會聽老一輩兒的育兒建議,確實,有了這些建議寶媽們也學到一些育兒的知識。但也不能排除老人們的傳統觀點都對,很多老人的育兒經驗之談,可能對孩子沒有幫助只有危害,這些糟糕的育兒建議你遇到了嗎?孩子無端哭鬧,婆婆用偏方「壓驚」致感染,害苦了孩子小劉是兒科急診的護士,前天夜裡傳來幾聲呼喊「護士快來,看看我家孩子怎麼啦?」
  • 2020「奪命育兒偏方」盤點,千萬別給孩子用
    , 有些偏方只是無用,有些偏方卻還會要娃命。儘管我們一直強調不要聽信什麼育兒偏方,可還是有不少家長,把偏方奉為「神藥」,最終惡果,只能由孩子來買單。鉛中毒小寶寶愛流口水是很正常的現象,偏偏有些家長,把寶寶流口水當作是「病」,還特意尋來「偏方」來治,最後差點害了娃。
  • 別讓「偏方」害了孩子
    別讓「偏方」害了孩子寶寶發燒用酒精擦能退燒?別讓「偏方」害了孩子寶寶發燒用酒精擦能退燒?別讓「偏方」害了孩子寶寶發燒用酒精擦能退燒?別讓「偏方」害了孩子寶寶發燒用酒精擦能退燒?別讓「偏方」害了孩子寶寶發燒用酒精擦能退燒?別讓「偏方」害了孩子
  • 剃胎髮、把尿、學步車、餵水……44個錯誤育兒方法,別再這樣害娃
    隨手一搜,因養護者養護不當造成的嬰兒傷亡事件就不少:在媽媽網論壇上,無知父母輕信「偏方」最後害了孩子的討論也屢屢看到!大A說:網上看到一退燒偏方:把蛋清灑在紗布上貼在額頭能退燒,我就病急亂投醫,試了試,結果燒沒退下來,我家寶寶額頭上,臉上不一會就出了好多紅疙瘩,嚇死我了。
  • 2歲萌娃發高燒,奶奶做法害娃差點變「腦癱」,醫生:無知害了娃
    2歲萌娃發高燒,奶奶做法害娃差點變「腦癱」,醫生:無知害了娃劉女士的寶寶一歲多,每到換季,就容易感冒發燒,去醫院也花了不少錢。一天半夜,孩子哭鬧不止,摸了身體十分滾燙。一測體溫將近38度,劉女士和丈夫趕忙想帶孩子去醫院。孩子奶奶跟兒媳婦說:「三更半夜去醫院太麻煩了,我用酒精給他擦擦身體,保準能降溫。」
  • 那些糟糕的育兒建議,你還在聽嗎?別讓錯誤的經驗毀了孩子
    隨著科學育兒的觀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按照心理學家,營養師,醫生的專業意見養育自己的孩子。特別是新生兒,因為無法表達,更是牽絆著父母的心。但育兒的路千萬條,最重要的是避開那些陳腐,落後,錯誤的育兒理念,以免傷害寶寶和產婦。
  • 媳婦生了個胖小子,婆婆好心來幫忙,育兒「陋習」卻差點害了娃
    老人不辭辛苦幫忙坐月子帶孩子,本是一件好事,為小家庭減輕了很大的負擔,但是有些老人,帶娃思想比較老舊,對科學育兒知識不了解,跟「半吊子」的寶媽一起帶娃,經常會鬧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甚至把一些育兒陋習用在孩子身上,差點害了娃的健康!
  • 這幾種育兒陋習「害」娃不淺,老人再堅持,寶媽也要拒絕
    老人不辭辛苦幫忙坐月子帶孩子,本是一件好事,為小家庭減輕了很大的負擔,但是有些老人,帶娃思想比較老舊,對科學育兒知識不了解,跟「半吊子」的寶媽一起帶娃,經常會鬧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甚至把一些育兒陋習用在孩子身上,差點害了娃的健康!
  • 這些育兒偏方,千萬不能信!
    年輕人相信科學育兒,老人說自己有育兒經驗,所以在育兒這件事上老人和寶媽們總會有很多的矛盾,尤其是有些老人對孩子使用的那些所謂的「育兒偏方」,所以作為媽媽的我們,一定要懂得甄別,別讓這些偏方傷害了孩子。
  • 人民日報曝光:別亂給孩子買書,小心「毒繪本」害了一代孩子
    在前段時間,人民日報曝光了一系列的兒童繪本讀物,這些不合格的兒童讀物將會引導孩子往不正確的地方發展,人民日報也強烈譴責了這種為了利益而不顧我國兒童健康的行為。這些類型的繪本都可以稱之為「毒繪本」,因為這些繪本會給孩子的身心帶來巨大的傷害,人民日報就曾呼籲我們廣大民眾
  • 3種餵飯方式害娃不淺,再愛孩子也別對他這樣做,比吃不飽要嚴重
    導讀:3種餵飯方式害娃不淺,再愛孩子也別對他這樣做,比吃不飽要嚴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種餵飯方式害娃不淺,再愛孩子也別對他這樣做,比吃不飽要嚴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剛滿月嬰兒遊泳窒息死亡:錯誤的育兒方式,毀滅孩子一生
    但這依舊阻止不了很多新手爸媽盲目地嘗試各種新奇的育兒項目,這歸根結底還是他們沒有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今天,我就想跟大家好好嘮叨下錯誤的育兒觀念,併科普一些科學的育兒方式,希望對初為人父/目的你們提供一點幫助。
  • 你相信「偏方土辦法」嗎?別再讓你的無知害了幼小孩子
    「土方法」「老偏方」這些沒有科學依據的做法害人不淺啊! 你相信「偏方土辦法」嗎? 有時聽家裡長輩說的可真了,還有點相信。但如果你要把這土方法用到我孩子身上,再有用我也不敢嘗試。
  • 老人以下「假帶娃」的行為,正在害苦孩子,年輕家長要阻止
    文|好孕姐隔代育兒,在我們國家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年輕家長生活壓力大,帶孩子分身乏術,只能搬來家裡長輩當「救兵」,幫忙帶娃。因為,年輕家長認為,家裡長輩育兒經驗豐富,和孩子又有血緣關係,總不會苛待了孩子吧。但是世事無絕對,老人中也有人出現「假帶娃」的行為。
  • 要想護娃周全,這些育兒謠言趁早弄清真相,別再傻傻堅信
    很多新手媽媽帶娃基本上就是在拿娃練手,由於自己沒有帶娃經驗,自己的很多育兒方法都是從過來人那裡道聽途說的。也不管方法科學不科學,只管照搬照用,然而這樣的育兒方式,存在著很多缺陷,很可能還會害娃不淺。所以說,照顧孩子不要一味地的只憑著經驗之談。
  • 感冒、驚厥、黃疸……請替娃拒絕這10個「常用偏方」!
    哄睡故事——席奶奶討厭黑夜來自科學家庭育兒00:0006:30你看乾貨文章,娃聽哄睡故事,戳左邊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一說,那些害人不淺的「育兒偏方」。七錯誤「偏方」因為家長給娃錯誤方式用藥,最終18其實,不光上面提到的這些,還有很多錯誤育兒觀念也是不可信的,比如寶寶脹氣時在肚臍周圍塗清涼油能消除脹氣,寶寶尿液可以治療鵝口瘡,遇到喪事寶寶會中邪,塗母乳能讓毛髮變黑等等。
  • 1歲寶寶起溼疹,使用偏方後病情反加重,小心這些「民間育兒法」
    婆婆來自鄉下,是地道的農村人,性格很好,彤彤媽和婆婆之前雖然也接觸不多,但總的來說婆媳關係還挺融洽,老人通情達理,彤彤媽也不矯情,帶娃這幾天相處得都很愉快。不過婆婆帶了一陣孩子之後,彤彤媽還是發現了一點兒問題,老人什麼都好,就是在帶孩子這件事上有些固執,不僅溺愛孩子,還總會有一些不良的育兒習慣。
  • 穿開襠褲,睡扁頭,老人的這些錯誤育兒法,父母順從坑的就是娃
    現在很多新手爸媽缺乏育兒經驗,因此會向老一輩的人尋求幫助。但是老人的育兒方法真的就科學嗎?我們經常能看到老人帶孩子時,會讓寶寶穿開襠褲、睡扁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