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你啦!感冒、驚厥、黃疸……請替娃拒絕這10個「常用偏方」!

2020-12-18 科學家庭育兒

哄睡故事——席奶奶討厭黑夜來自科學家庭育兒00:0006:30

你看乾貨文章,娃聽哄睡故事,戳左邊綠色按鈕

科長近日逛微博的時候看到一條新聞,氣不打一處來,都什麼年代了,怎麼還有如此愚昧迷信之人:

難以想像,2歲的孩子要承受多大的痛苦,父母無知,卻要孩子來買單!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一說,那些害人不淺的「育兒偏方」。

煮銀器水退燒

錯誤「偏方」

關於退燒的民間偏方可真是數不勝數。除了上面提到的「開水灌喉」,還有堅信用銀器煮水能退熱的:

快滿月的小軍軍發燒了,一家人找來網上傳授的偏方,用一對銀手鐲煮水給小軍軍喝,又泡了些珍珠粉給孩子「壓驚」,還用酒精擦身降溫,整整折騰了一夜。但小軍軍依然高燒39度,到第二天凌晨3點,孩子開始哭個不停,身上冒出很多紅疹,直到早晨7點左右,孩子的哭聲漸漸弱了,出現嗜睡症狀,連奶都不喝,一家人這才急了,輾轉2小時車程送孩子去醫院。可惜為時已晚,到醫院時孩子已經四肢冰涼,沒了呼吸,身上都已經出現了屍斑,醫生宣布搶救無效……

科學方法

1.當寶寶體溫<38.5℃時:

建議給寶寶多飲水、洗溫水浴,寶寶無明顯不適時,無需服退熱藥。有過熱性驚覺患兒38℃以下即可應用退熱藥。

2.當寶寶體溫≥38.5℃時:

① 3個月以上寶寶,選擇對乙醯氨基酚(泰諾林)。

② 6個月以上寶寶,建議選擇布洛芬(美林)。

3.當出現以下情況時,需要帶寶寶去醫院:

①3個月以下的寶寶,一旦出現發燒,建議立刻到兒科就診。

② 3個月以上寶寶發熱超過3天,發燒症狀沒有減輕,咳喘、耳痛等症狀相繼而來,就要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③寶寶出現反覆發熱、驚厥、耳溫、額溫超過 39.5℃、腋溫超過 38.9℃時,要立刻到兒科就診。

「點燈火」去黃疸

錯誤「偏方」

長沙有一位剛出生3天就全身發黃的寶寶,家裡老人覺得寶寶可能是撞邪了,就用點燃的燈芯草,戳在寶寶身上,進行「點燈火」驅邪。

結果孩子不僅黃疸沒去,身上還被戳出一個個血點,白白受了這麼大折磨······

科學方法

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正常的生理現象。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1.生理性黃疸:

生後2-3天出現,皮膚顏色呈淡黃色,黃疸常只限於面部和上半身。孩子一般情況良好,體溫、食慾正常,大小便顏色正常。

一般不需要進行幹預治療,可通過加強餵養、幫助排便等方法,讓新生兒安全度過黃疸期並逐漸消退。

2.病理性黃疸:

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常覆蓋全身,皮膚黏膜明顯發黃,膽紅素超過12mg/dl,孩子還伴有精神疲累、少哭、少動、少吃或體溫不穩定、大便顏色發白或小便顏色明顯發黃等症狀。

出現這些症狀多是寶寶肝膽系統存在病變,要及時診斷和治療!膽紅素超過15mg/dl,首選光療!

注意:如果寶寶是早產兒,無論出現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都要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倒背溺水兒童法」

錯誤「偏方」

有一張圖片曾刷屏了朋友圈:

這個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倒背溺水兒童」急救法是否靠譜呢?

實際上,控水法基本控出的是胃內容物和胃內水,肺內的水很難控出來,因此「倒背」反而會增加誤吸風險,有害無益。

流言中提到的方法,可能是奔跑時的顛簸改變了孩子胸廓的形狀和體積,和按壓胸骨有類似的效果,但是由於按壓力量太弱,遠沒有心臟復甦的方法可靠。

科學方法

視溺水者實際情況做心肺復甦。

1.溺水者清醒,且有呼吸和脈搏:呼叫120,陪伴、保暖,等待救援人員或送醫院觀察。

2.昏迷,有呼吸有脈搏:呼叫120,清理口鼻異物,穩定側臥位,等待救援人員。觀察呼吸脈搏情況,必要時心肺復甦。

3.昏迷,無呼吸脈搏:立即清理口鼻異物,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這是窒息性心臟驟停的最佳急救順序。

持續心臟復甦至患者恢復呼吸脈搏或者急救人員到達。

新生兒要綁腿

錯誤「偏方」

不少老人家現在還秉持著「新生兒要綁腿,長大後腿才能又直又長」的觀點,其實傳統未必代表著正確。

這種俗稱「蠟燭包」的做法,把寶寶的胳臂和手緊緊束縛住,阻礙了血液循環,不利於骨骼自由發育別說預防O型腿了,將來還可能出現走路腿疼、跛行等狀況。

科學方法

美國兒科學會(AAP)表示,多數孩子2歲以前是O型腿,6歲以前是X型腿。但也有的孩子,要到8-9歲,甚至10歲,腿才變直。家長不必過於擔憂,也不需要什麼治療。

有一些少見的情況,O型腿和X型腿確實是由疾病引起的。比如:布朗特病、佝僂症、骨腫瘤、鉛或氟化物中毒、骨折後的不良癒合、發育不良或基因紊亂等。

這種情況下身體不會自行矯正,需要就醫。

卡魚刺吞飯糰或喝醋

錯誤「偏方」

吃魚不下心卡了魚刺,大人都說趕緊喝點醋或者吞點飯記好了。其實醋無法在食道停留軟化魚刺,而吞飯嚴重可能會喪命!

科學方法

停止進食,不要催吐,減少吞咽動作,儘快就醫!

不小心魚刺卡喉時,可以試著用鑷子夾出來;如果是大魚刺,我們無法確定位置或寶寶不配合時,應立即就醫。

流鼻血仰頭、塞棉球

錯誤「偏方」

止鼻血的3種錯誤處理方法:

1.仰頭:仰頭不能止血,還會使血液後流到咽喉部,吞咽入食道及胃腸,刺激胃腸黏膜產生不適感或嘔吐。

2.把同側胳膊舉起來: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3.用紙團或者棉花塞滿前鼻孔:這會使兒童本來很嬌嫩的鼻黏膜進一步撕破,加重鼻出血。此外,不乾淨的紙團或棉花會引起鼻腔感染。

科學方法

1. 身體前傾:讓寶寶坐下來,身體略微前傾,低頭並用嘴呼吸。

2. 按壓鼻翼:寶寶鼻子出血通常是在鼻腔前部,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寶寶的鼻翼兩側5-10分鐘,再鬆開看是否已經止血。

3. 用冷毛巾:用手按壓鼻翼的過程中,把冷毛巾敷在寶寶的額頭處,可有效止血。

維C泡騰片秒變「致命毒藥」!

錯誤「偏方」

因為家長給娃錯誤方式用藥,最終18個月大的孩子搶救無效死亡。選對藥很重要,會用藥更重要!

如果直接幹吞,維C泡騰片泡騰片會在口腔、食道或胃內崩解,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而造成腹脹、腹痛、打嗝,氣泡流入呼吸道,還可能造成嗆咳甚至窒息。

科學方法

一定要待泡騰片氣泡完全消失後,搖勻服用;一天不要超兩片。

1.先把泡騰片放在杯子底,然後燒一壺沸水,晾一下,溫度適中後,再倒入杯子。

2.水倒滿後,立刻把杯子蓋上,5分鐘後滋滋滋的聲音沒有了,再打開。

3.喝之前搖一搖,先用小口啜一點兒,然後再大口喝下去。

燙傷塗牙膏、醬油

錯誤「偏方」

說起這個相信很多寶爸寶媽會深有感觸,小時候一不小心燙傷了手指或者胳膊,家長就會趕忙給塗上牙膏,說這樣能止痛還不留疤痕。

但其實,牙膏、醬油並沒有對傷口起到清涼散熱的作用,甚至會影響燒傷處熱量的散發,引發感染,增加清理傷口的難度。

科學方法

口腔潰瘍塗抹食用鹽

錯誤「偏方」

科長小時候最怕口腔潰瘍了,因為不僅要承受潰瘍發作帶來的痛感,還要忍受「傷口上撒鹽」的鑽心之痛(捂臉笑)。

媽媽說口腔潰瘍抹鹽就好了,可事實證明,媽媽的話也不能都聽(捂臉表情)。

科學方法

可以給寶寶使用西瓜霜噴劑、冰硼散等,可能會加速潰瘍癒合。

也可以將維生素C片或者維生素B2片研碎撒於潰瘍處,每天2次。一般3—4次即可痊癒,但是初次用藥時,寶寶極可能會痛得嗷嗷大哭。

註:意可貼屬於糖皮激素藥,不適合小孩子用。

如何預防口腔潰瘍?

食物相剋

錯誤「偏方」

豆漿和雞蛋不能同食:「據說」豆漿裡有一種叫做胰蛋白酶抑制劑的東西,會阻礙蛋白質的吸收,雞蛋裡的營養都浪費掉啦!

事實是:豆漿只要是煮熟的,那麼胰蛋白酶抑制劑早就已經失去活性死翹翹了,根本不會再抑制蛋白吸收。

科學方法

喜歡早上給自己、或給寶寶來份豆漿配雞蛋的話,一點都不用顧忌,只要保證豆漿熟透就沒問題!

錯誤「偏方」

蝦和維生素C不能同食:「據說」蝦裡含有砷,維C和砷碰到一起,就會產生一種叫做五氧化二砷的東東,也就是俗稱的「砒霜」。嚇壞寶寶了!

事實是:蝦裡面的砷含量極低,而且幾乎不能被維C破壞。再說了,就算真的起反應了,要想達到中毒劑量,估計得吃幾十斤蝦才夠數,就咱們平時那點兒進食量,根本用不著擔心!

科學方法

什麼檸檬基圍蝦之類的,只要不過敏,就盡情做給寶寶吃吧!

其實,不光上面提到的這些,還有很多錯誤育兒觀念也是不可信的,比如寶寶脹氣時在肚臍周圍塗清涼油能消除脹氣,寶寶尿液可以治療鵝口瘡,遇到喪事寶寶會中邪,塗母乳能讓毛髮變黑等等。

你還聽說過什麼樣的奇葩「育兒偏方」嗎?

科學家庭育兒團隊原創

【科學家庭育兒】國家級出版傳媒機構專業團隊,聯合百名育兒專家與萬千家庭一起,專注寶寶的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家庭親子關係處理

相關焦點

  • 農村奶奶專用偏方給寶寶治病,是福是禍?
    但對於嬰幼兒來說,要相當慎重,非常慎重,尤其是一些農村老人帶娃,專用偏方給寶寶治病,風險非常高。黃疸對於剛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很多新生兒都會出現黃疸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臉部、胸部以及腿部等部位的皮膚發黃。我的寶寶出生一天後同樣出現了黃疸的症狀,屬於輕微的,在產科的時候,醫生測量告知黃疸數值較低,正常情況1-2周會自行消退,所以我們就正常辦理出院了。回到家裡,我婆婆從老家拿了一些不知名的樹葉子,說是治療黃疸的偏方,熱水熬半個小時後,再涼溫了給寶寶泡澡,就這樣一直泡了一周,黃疸並沒有好轉,反而加重了很多,並且致使寶寶的面部增加了一些白顏色的小水泡。
  • 奶奶和姥姥為給娃去黃疸,曬太陽的操作絕了,網友:滿滿的都是愛
    不過黃疸是正常的現象,它會隨著時間慢慢消失。雖說這個現象會自然消失,但是視頻中寶寶的姥姥和奶奶還是擔心,想方設法用些"土方法"來幫助寶寶的去黃疸。奶奶和姥姥為給娃去黃疸,將寶寶抱在懷裡,在家中的窗戶下曬太陽。太陽曬得老人的臉有些不適,老人只好用毛巾遮住自己的臉,繼續抱著寶寶曬太陽。
  • 出生僅8天,因黃疸死亡?娃出現這些症狀,別輕視
    還是拿出「祖傳」的秘方,開始「治」黃疸?想知道這些做法對不對,接著往下看��今天,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將傾囊相授,把你想知道的「新生兒黃疸」所有知識,全部告訴你!讓你成為媽媽圈裡的「小紅人」!1生理性 or 病理性?一張圖辯別!
  • 請媽媽們注意啦!治療新生兒黃疸慎用中草藥
    ,寶寶的黃疸不但不退反而有可能迅速加重,所以就發生了以上的事情:洗著洗著就洗進醫院了。尤其是蠶豆病引起的新生兒黃疸,若達到光療標準時就需要積極住院光療,別相信什麼偏方洗洗就能退黃,別因為一時糊塗就耽誤了小孩的病情,造成膽紅素腦病落下的後遺症。
  • 【常用小偏方】尿頻
    故可去溼熱、利黃疸,為治黃疸之要藥。蒲公英能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治熱淋澀痛、溼熱黃疸。車前葉與之相合,相須相使,齊奏清熱祛溼、解毒退黃之功。對急性黃疸型肝炎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民間方2.》↓車前銀耳冰糖湯。【食材】新鮮車前葉60克或幹品20克,銀耳10克,冰糖適量。【做法】將車前葉和銀耳放入鍋中,水煮5分鐘,加入冰糖,稍燉即成。
  • 新生兒寶寶黃疸,奶奶用「滾雞蛋」偏方至其全身蠟黃
    近日,長沙市第三醫院新生兒科收治了一位全身「黃染」的新生兒小昊昊,出院後的第二天,媽媽發現小昊昊皮膚有些發黃,奶奶聽信「偏方」,用毛巾包裹著雞蛋,揉在昊昊臉上、後背、四肢上,連著 「治療」了兩天,小昊昊不僅沒見好,皮膚還越來越黃,總是昏昏沉沉,奶量明顯減少,昊昊的爸媽這才趕緊將他送醫。
  • 比發燒更可嚇人的是驚厥!2歲娃因TA喪命!應對記住3個字
    天氣變冷,最難熬的還是家長們,感冒、流感、肺炎瘋狂襲擊,身體再結實的娃兒也扛不住! 尤其是有過熱性驚厥的娃,不管中招什麼病,只要發燒,就有驚厥的風險,家長簡直提心弔膽。
  • 黃疸怎麼治療 八大偏方治療黃疸
    黃疸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有許多人都得過黃疸這種疾病,黃疸症狀是皮膚變黃,黃疸會影響大家的生活,那麼請問黃疸怎麼治療?黃疸的症狀是什麼?治療黃疸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黃疸怎麼治療1、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特點新生兒黃疸是在嬰兒出生後一天內出現,新生兒黃疸的時間一般都超過兩周,而早產的嬰兒就是在3周以上;黃疸在出生後消失復現並進行性加重。
  • 開水灌喉、老鼠泡油……那些中國式偏方,還要害多少孩子?
    爸媽使不得——每晚20:20,等你哦。作者:暖暖媽來源:暖暖媽愛分享(ID:nnmafx)前段時間阿嬌在微博上發自己的後背刮痧照,看到的第一眼,我簡直驚恐到下巴都要掉了!這還是人的背嗎?這簡直活脫脫的就像一具被剝掉了皮的「焦屍」啊!
  • 感冒拖成鼻竇炎,嚴重會影響娃智力
    還有一位媽媽告訴科大大,她家寶寶感冒後一直流膿鼻涕,家裡沒當回事兒,結果突然發高燒去檢查,才發現得了鼻竇炎!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為了寶寶們的健康,今天必須要馬不停蹄的來解惑!科大大特意請(綁)來了鼻竇炎本竇來給大家做詳細解答。閒言碎語不多講,趕緊掏出本本來,劃重點啦!
  • 霞浦一家長輕信偏方,往6個月嬰兒耳朵滴黃鱔血治中耳炎,結果…
    用黃鱔血治療中耳炎,半歲寶寶的耳朵爛了 10日上午,寧德霞浦的一名家長帶著6個月大的男嬰嘟嘟(化名)奔進霞浦縣醫院耳鼻喉科,大聲喊道:「醫生,我家孩子耳朵還在紅腫,還有黃水流出,幾天不見好。」 接診的正是近日被派駐到霞浦縣醫院下鄉幫扶的劉俊平醫生。
  • 熱氣蒸鼻治感冒?忽冷忽熱天白領網上求偏方
    本市近日氣候忽冷忽熱,辦公樓內患感冒的人又多了起來。不少白領又開始流行從網上尋求治療感冒偏方,繼去年「鼻子裡插根蔥,上班路上隨身帶瓶可樂煮姜喝……」等類似帖子,今年的「用熱氣『蒸鼻』、吃『紅色食品』等」近日在網友間傳播,引起很多跟帖關注。  民間治療感冒偏方有用嗎?
  • 黃疸常用藥茵梔黃已對嬰幼兒禁用!請讓更多媽媽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董麼麼summer這兩天關於茵梔黃「實力坑娃」的事,讓很多媽媽人心惶惶。想到小小包剛出生的時候,被醫生開的就是這種藥。吃完藥小小包雖然黃疸褪去了,但是在他吃藥那幾天,頻繁拉肚子的情況,還是讓我挺揪心的。現在,終於有人將這件事公布出來了,讓我在氣憤的同時,也鬆了一口氣。畢竟,茵梔黃早一天被「封殺」,以後就會避免很多黃疸寶寶受苦。
  • 感冒了怎麼辦 這些偏方可以治療感冒
    感冒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一種疾病,基本上可以說每個人都得過感冒,特別是小孩,會經常得感冒,那麼請問感冒了怎麼辦?治療感冒的偏方是什麼?孕婦感冒了怎麼辦?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以下列出三種常用的止痛藥,也有消炎解熱作用:阿司匹林;撲熱息痛,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2、抗生素:西醫中的抗生素是一種很好的抗生素藥物,而感冒雖然說是由病毒引起的,不過要是繼發細菌感染,抗生素則可考慮使用。如果沒有細菌感染抗生素便不應使用,以免產生抗藥性細菌。
  • 你相信「偏方土辦法」嗎?別再讓你的無知害了幼小孩子
    「土方法」「老偏方」這些沒有科學依據的做法害人不淺啊! 你相信「偏方土辦法」嗎? 有時聽家裡長輩說的可真了,還有點相信。但如果你要把這土方法用到我孩子身上,再有用我也不敢嘗試。
  • 常見感冒有哪幾種?推薦3個偏方緩解症狀
    原標題:常見感冒有哪幾種?推薦3個偏方緩解症狀   感冒是很容易患有的疾病,這類疾病產生原因多數都是著涼造成,在秋季和冬季的時候,這樣的疾病比較容易出現,在患有感冒疾病後,要及時的進行治療,這樣對疾病控制才會有很好幫助,使得疾病不會在繼續發展,那著涼感冒的最快緩解辦法是什麼呢?下面就詳細介紹下。
  • 感冒、乳腺炎不能餵母乳?六個流傳已久的謠言,媽媽輕信餓了娃
    這六個母乳餵養的謠言,你聽過幾個 第1個謠言:生下來沒奶的,先給孩子喝點奶粉 喝母乳那可是要使盡吃奶力,喝奶粉那就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大口大口地喝進去,一旦新生兒先喝容易喝的到的奶粉,就會對難喝的到的母乳望而生畏,不願意去花力氣喝母乳了。
  • 黃疸要停母乳,曬太陽?這些方法會害了娃
    小麗嚇壞了,趕緊抱著兒子去醫院,醫生告訴她這是新生兒黃疸,她家寶寶屬於生理性,問題不太大。而且特意囑咐她,千萬不要盲目給孩子停母乳。坊間對於新生兒黃疸有很多說法,@相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也得過黃疸,婆婆說因為我餵奶的原因,吃了奶粉就好。還好沒聽她的,及時送醫院就醫,想想都後怕。
  • 準媽媽必讀:什麼是「核黃疸」,新生兒黃疸到底有多可怕?
    這是街坊鄰居誇孩子的常用語句。都知道成都人喜歡打麻將,有這麼一位新媽媽,小心翼翼的懷胎十月,好不容易卸貨了。「他娘的,一年沒打麻將了,這下要玩個夠!」於是背著孩子搓麻將。每次麻友都說「這孩子好理性,不哭不鬧的,真好帶!"但是這孩子總不哭,吃得也不好,終於引起麻麻重視,送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麻麻,這孩子得的是「核黃疸」,會引起腦癱,將來極有可能落下後遺症。
  • 感冒捂汗易虛脫 最忽悠人的9個治感冒偏方
    原標題:感冒捂汗易虛脫 最忽悠人的9個治感冒偏方   感冒是最常見的一種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進入冬季氣溫慢慢下降,感冒的人數也越來越多。除了看醫生買藥,不少人也會偏信很多治感冒的偏方。但是,不是所有的偏方都有效的。亂用偏方,小心越治越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