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婆婆和媽媽》揭示四種家庭的四類老人

2021-01-15 撻撻不太甜

綜藝節目《婆婆和媽媽》看名字就知道有婆媳關係,裡面四對夫妻除了李晟的是媽媽錄節目,其他都是婆婆,四對夫妻四種相處模式,四位不同性格的老人家,發生了很多好玩的故事。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所以婆婆和媽媽就是節目的重點。

一、緊張型婆婆——麥迪娜婆婆

她主要緊張孫子姜來。

在去年的綜藝《新生日記》裡,姜潮和麥迪娜的兒子姜來出生,在參加這個節目的時候,姜來已經快一歲了。

總覺得是一轉眼的時間,就想起曾聽前輩講過多遍的,不用算年齡,看著孩子慢慢長大,就知道過了多少時間。

麥迪娜的婆婆是緊張潔癖型的,緊張到什麼程度呢,姜潮和麥迪娜在臥室床上和兒子玩,來寶哭了一聲就聽到和看到門口來自奶奶的關心;

潔癖到什麼程度呢,來寶最好不要在他們小夫妻的床上,來寶在家裡地上來回爬,也會擔心灰塵。

有網友羨慕,也有網友吐槽,羨慕婆婆這麼孩子的事,吐槽她身為奶奶,參與的太多。

這只是一部分,關於來寶,在教育孩子問題上,還有更多細小的事情上,麥迪娜和婆婆的意見都是不同的,這時候作為「夾心餅乾」的姜潮,就有些不知所措,節目裡他說,這事經常出現,一個是心愛的媳婦,一個是親愛的媽媽,他沒辦法「拉偏架」,一般就會離開。

待和麥迪娜單獨相處的時候,有時候他會大聲的說媳婦捧媽媽,也會大聲說媽媽捧媳婦,看得出來都是一些漿糊話,緩和關係用的,有時候也會讓麥迪娜讓著點,有脾氣衝自己發就好了。

曾因一條裙子想到自己不會永遠都在孩子身邊的麥迪娜婆婆,也是敏感的,她明白和媳婦的分歧,所以在出現冷場的時候,只要有臺階,她也會順勢而下,有時候還用自嘲和反諷自己來緩和氣氛,雖然矛盾都還在,但態度也在,倒也還是和諧。

作為旁觀者看他們的家庭,就是一個媽媽帶三個小孩,不同的是來寶是真小孩,姜潮和麥迪娜我覺得有小孩的一面,有媽媽在,孩子總是會很放鬆,這時候他們是孩子的一面;但也有成熟的一面,這時候他們是來寶的父母,想要用自己的方式養育兒子;還有一個是故意裝作小孩的一面,配合老人。

這塊我想說的是在某些老人眼裡,自己的孩子不論多大年齡也都是孩子,孩子還沒放心呢,又有了第三代。

那孩子養孩子,她就會非常擔心和緊張,節目裡可以看到,她是時刻準備著的狀態。所以簡單地說,老人沒放手,他們心疼老人,想讓老人慢慢接受孩子已經是成人了,所以一方面會故意顯示出自己孩子的一面,表示自己需要她,讓老人不失落,一方面又潛移默化的影響她,引導她,讓她慢慢接受新事物,轉移注意力,也慢慢接受現實,她的孩子姜潮已經是成人了,是一個孩子的爸爸。

二、實在型婆婆——伊能靜婆婆

這對婆媳最歡樂,伊能靜婆婆是個實在又聰明的人兒,有什麼說什麼,也會大智若愚的化解矛盾,而伊能靜也是真實但操心的媳婦,這倆人都是心好但有時候嘴快,但好就好在,她們什麼事都放在檯面上,說過就過去,不愉快也過了就忘。

在放出的三期中,小米粒沒有出現,所以對於孩子這方面兩個人什麼樣是看不到的。

這倒把秦昊給凸顯出來了。金牛座,不浪漫,不會說話,但會實實在在對人好的吃虧男。

因為曾經參加過一次節目,那時候米粒還小,秦昊就被很多人抨擊過,後來秦昊自己說,他不想參加節目,可伊能靜想要參加,倆人對壘,他敗下陣,但心裡有氣啊,所以在節目裡,他是和伊能靜對著幹來著。

但這個節目裡,明顯就能看到秦昊的容光煥發,顯然與伊能靜在一起,他是開心幸福的,而因為有了女兒小米粒,他從看著就是硬漢的秦昊變成了遇到女兒的事就會忍不住哭的柔爸爸。

而伊能靜婆婆在與兒子媳婦相處的時候,避開了很多婆媳矛盾的坑,媳婦兒子意見不同的時候,她跟兒媳一個戰線;媳婦的想法她都支持;媳婦的心事她會開解;媳婦的願望(想聽讚美的話),她也私下裡的提醒兒子「要說好聽的話讚美媳婦」。

伊能靜也是把婆婆真的當成媽媽在相處,有啥說啥。一件事能圓滿一定是多方包容、理解、配合的結果,還有就是緣分,實在心大的婆婆遇到了情商智商雙高又體貼的媳婦,關係也很難處不好。

三、俏皮型嶽母——李佳航嶽母

她不太常出現,但出現的時候很有存在感,早上和女兒一起喝酒跳舞、對女婿惡作劇、與女婿開玩笑,在鏡頭下,覺得她也是最自然的一個媽媽。

李佳航寶寶在身邊,和姜潮家一樣都是兒子,但他大一點點,這小小一隻,會走路也會說點話。有一幕非常逗,李晟叫李佳航的時候他還跟著學,李晟喊「老公」,李晟兒子喊一聲「老公」,李晟說「是我老公」,她兒子復讀「我老公」,李晟說「是你爸爸」,她兒子說「你 爸 爸」緩緩地一個字一個字的說,就好像罵人,李晟回了一句「你爸爸」。

會說話的小孩剛說話的時候就是模仿身邊的人說話來豐富自己的詞彙的, 這一場也是李晟與兒子的小劇場了,說沒意思,看的時候可好玩了。

李佳航情緒不佳進了臥室,李晟拿著辣條,去當心理醫師;倆人在客廳對著手機跟著音樂搖擺;倆人在沙發膩著說話,這些時候李晟媽媽都是不在的。

雖然和兒子兒媳在一起生活,但她大多都照顧孫子,照顧他們的生活,很少打擾這夫妻倆,這個媽媽活潑之餘,有自己有生活有樂趣也有界限。

所以這一對,更多出境的是這夫妻倆。不知道是不是在嶽母面前女婿都是緊繃的,李佳航和兒子一起玩球的時候活力四射,嶽母來了後就成了「工具人」,這是他給自己的稱呼。

他覺得家裡被媳婦和嶽母照顧的很好,他呢,就做做取快遞、買買東西的活計,存在感不強,在和嶽母相處的時候,他會小心翼翼的對待,因為不是一個地方的人,說話方式還沒有融合好,所以有的時候李晟媽媽就是說一下,李佳航也會很認真的對待。

母女倆很自在,李佳航和李晟在一起也很舒服,就是三人在一起的時候,感覺李佳航就會放任自己是「工具人」,弱化自己的存在感。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自我保護,沒有安全感的人、社交恐懼症的人、甚乃至自卑的人都會這樣,在放不開的環境裡,弱化自己,回到自己的世界,這樣能放鬆很多,身體自我保護的給自己解壓。

李佳航說,他自己想取一個大快遞,是只有他能拿動的那種,看著就是個小可憐。

四、外冷內熱型婆婆——陳若儀婆婆

被神剪輯的「話題」,看正片也是個很可愛的老太太。

林志穎是偶像無疑,喜歡他的人都老了,他還是那個樣子。他和陳若儀的婚姻讓陳若儀經歷了多年的輿論,都說她配不上林志穎,如今倆人三個兒子,在一起多年,生活幸福。

林志穎是爸爸帶大的,11歲之後,林志穎與媽媽見面一年也就12次,看得出來,母子還是很生疏,陳若儀也是軟軟糯糯的人兒,三個人剛開始感覺就是尷尬,感覺在找話題,但還沒什麼可說的。

隨著接觸時間多了,慢慢的三個人說話也輕鬆許多,會開一些小玩笑,也會說自己的心情,這是林志穎媽媽早就想要的生活。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很早就與兒子分開,自己生活的關係,她表達感情的方式有些內斂,陳若儀送她的衣服,在兒子媳婦面前沒有表現多喜歡,但在姐妹那卻表示是媳婦買的,自己很喜歡這樣子,有點嘴硬心軟的感覺。

她多次想照相,與七個孫子,與家人,可都無法實現,這次做節目,看得出來她也是很珍惜與兒子一家相處的機會。

視頻預告剪輯她說話犀利,作為婆婆對兒媳陳若儀嚴苛,也只不過是因為不熟悉,她應該也有些緊張的吧。

婆婆、媽媽、媳婦、女婿,這是一幫後來的親人,關係微妙,處好了也會非常親,處不好就是雞飛狗跳一地雞毛。

這四家代表四種家庭模式,裡面的每一個人都會有很多相同感受和處境的普通民眾,看著就能帶入自己的生活,有矛盾有歡笑,套用秦昊的一句話「婆婆是通情達理,媽媽是美麗善良,所以這份幸福,婆婆媽媽值得擁有。」

撻撻不太甜:用文字,溫暖你的心,一起探索內心世界的奧秘。本文為作者原創,寫作不易,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私刪)

相關焦點

  • 俗語:「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什麼意思?老人對一個家庭很重要!
    在父母活著的時候,盡孝道給父母多一些關愛和幫助,尊敬和愛戴他們;父母不在的時候,也要時常去緬懷他們,畢竟沒有父母的培養和教育,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尊老愛幼作為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向受每個中華子孫的認同。在如何對待老人這方面,有一句俗語說的很好,這句話是這麼說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 霑益區大坡鄉童之夢開展「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重陽節主題教育活動
    孝敬長輩、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培養幼兒尊敬老人、感恩老人的品德,使敬老愛老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並由愛老、愛家推及到愛國家、愛社會,進一步樹立幼兒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10月25日,大坡鄉童之夢兒園以「老人節」為鍥機積極開展「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系列活動。
  •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3類老人帶出的娃更優秀,你家有嗎?
    文|好幼師育兒媽媽帶崽是這樣的?在眾人看來,奶奶帶娃會產生許多的不利因素:老方式、不乾淨,沒有科學、孩子不聰明?老人帶娃缺點真的這麼多?NO,這三個類老人帶娃,孩子越帶越聰明。‍有一雙非常有愛的老人養育下,孩子會得到一樣世間最珍貴的東西:愛。而一個有愛的孩子擁有一雙天使之眼,他會細細地觀察身邊的一切,會去思考別人的需要,也會去深入地觀察自己的內心變化,想著不斷的修正自己,也會更多的去付出自己的行動。
  • 家有這四種婆婆的家庭,女人最好別嫁,結了婚只有受氣的份
    家有這四種婆婆的家庭,女人最好別嫁,結了婚只有受氣的份對於女人來說,婚姻是一輩子的事情,在婚姻裡面,不僅僅只要兩個人的生活,還有著另外一個新角色的出現,這就是婆婆。女人在結婚前一定要睜大眼睛,家有這四種婆婆的家庭,最好別嫁一、單親家庭婆婆單親獨子的家庭,婆婆一般對兒子會過火寵愛,假如老公對你很黏糊的話,那你就完蛋了,婆婆一定會認為是你和她爭寵,她也就會想方設法的來刁難你了
  •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跟老人一起生活,要牢記這3句古訓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人與人之間是相互,老人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在相處時也會有一些他們的問題是需要改正的。 但作為年輕一代的晚輩,我們更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端正自己的行為,以求和老人之間融洽相處。
  •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其實是一代人造出來的心靈雞湯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其實是我們這代人造出來的心靈雞湯,在麻痺自己的同時想影響下一代。隨著社會進步,晚年生活的時間不斷延長。上世紀,平均壽命只有60多歲,上有老下有小的時間一般也就20年左右。而現在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人的壽命達到80歲以上,100多歲的長壽老人也不是稀奇的事了,上有老的時間也隨之延長。現階段許多70歲的老人依然在承擔父母的養老重任,出現了老人照顧更老的人的現象。在這個階段,往往老人不能自理、疾病纏身還無經濟能力,如果子女身體硬朗還好,如果也是身患疾病呢?
  •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鍾南山百歲舅媽,百歲姑媽,樂於助人享高壽
    中國人向來有敬老愛老的傳統,人們把老人看作一個家庭的吉祥物。「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一個家庭中有老人被認為是有福氣。在人們的印象之中,八十歲絕對算老人了。八十多歲的鐘南山卻顛覆了這個固有觀念,已經八十多歲的他,耳不聾,眼不花,腿腳利落,反應靈敏,記憶力很多年輕人都比不上。
  •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並不盡然,女士哭訴長壽老人險些要了全家的命
    可以先收藏再練哦~導語:歲月能催人老,是年輕美貌的最大敵人,同時也能給予我們經歷和記憶的寶藏。家裡有個老人,也就意味著有個活寶,他們的生命記錄著比我們更久遠的智慧和文化傳承。老人們有豐富的經驗,可以給我們人生中遇到的坎坷給出建設性的意見和提點,不過也並不一定就是個人間寶藏。當一個在家裡位重權高,人人都敬三分的老人,有著不好的脾氣時,是挺要命的。
  •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感謝婆婆為我付出那麼多,感謝你讓我懂得感恩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感謝婆婆為我付出那麼多,感謝你讓我懂得感恩。我覺得我婆婆應該算得上是一個好婆婆了吧。為什麼呢?因為我和老公結婚八年多了,自從我兒子生下來後就沒跟我睡過,一直都是跟婆婆睡的。其實我當初之所以和我老公結婚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我的這個好婆婆。因為我在娘家的時候是獨生子女,家裡只有我一個寶貝女兒,當然都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看待。雖然家裡不是特別有錢,但是從來也沒有吃過苦,所以結婚的時候,我爸爸媽媽就害怕我吃苦,怕我過得不好。還沒結婚的時候就來到我老公家裡的時候,我看見我婆第一眼的時候就覺得特別親近。
  • 首先排除四類老人,容易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雖然有了婆婆的幫助,小敏確實輕鬆了不少,但隨著相處的深入,她越來越發現自己無法忍受婆婆身上的一些「惡習」了。由於常年生活在老家,節儉的已經根深蒂固,平時一頓吃不完的飯菜,婆婆都剩到第二天再吃,小敏說過很多次也不聽。
  • 懷孕如同照妖鏡,婆婆的反應看清人性,有這四種待遇的兒媳該偷笑
    很多兒媳婦和婆婆的矛盾在懷孕的時候就爆發了,女人懷孕可以說是一面照妖鏡,婆婆是否是真的對兒媳婦好,一照就清楚。如果女性在懷孕時,有以下這四種待遇,說明她遇到了一個好婆婆,嫁到了一個好人家,以後有福了。婆婆要想得到兒媳婦的尊重,就要先尊重兒媳婦,先對她付出,而不是整天對她惡言相向,在言語以及行為上都不尊重她,事事挑刺。只有真誠地去尊重兒媳婦,真心地把她當一家人,讓她感受到尊重以及被接納,她才會去尊重婆婆,把她當媽媽一樣看待,這樣才能營造和諧的家庭。
  •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能啃則啃
    兒媳遇到別人就誇婆婆,外人羨慕「有這樣婆婆的媳婦像塊寶」。隨著長大的孫子,阿婆發現他口袋裡的錢,就像一個擰不緊的水龍頭,總是滴答作響沒完沒了。兒媳們索要金錢的頻率和數量都在增加。幾年前的娃娃,一份報紙英語班要七八千元,在阿婆學會更多單詞之前,他再也不會去了。
  • 媽媽帶和老人帶有啥差別?家有這幾類老人,媽媽最好自己帶娃!
    媽媽帶孩子和老人帶孩子,到底有哪些差別呢?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呢?@青青草:「兒子從出生到上學一直都是我自己帶,從小就培養他良好的習慣,給他樹立規矩,在我面前從來不會無理取鬧。差別一:規則意識媽媽由於思想意識超前,對孩子的教育格外注重,給孩子灌輸好的思想和理念,對孩子會更有原則,面對孩子哭的時候也能正確對待,讓孩子明白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讓孩子提前適應初會規則。
  • 真正寵愛孩子的奶奶都有哪些表現?你家婆婆是這樣的人嗎!
    文丨合格父母導語或許你曾聽過一些媽媽在抱怨自己的婆婆,婆婆平時在和自己的老朋友聚堆聊天的時候會說自己很喜歡自己的小孫女,但是只有孩子媽媽知道,婆婆在家並不怎麼管孩子,即使是和孩子在一個小區,看孩子也並不會有多主動。
  • 與婆婆有育兒衝突怎麼辦?或許你可以學學「隔代幫忙」
    03隔代撫養-婆婆變成了媽媽有個朋友曾問我一個問題:如何從老人身邊「搶回」自己的孩子?朋友由於工作忙,孩子迫不得已交給婆婆撫養,平日只有周末才會去看看孩子。我跟朋友分析了一下婆婆為什麼不願意放手,或許也是目前很多老人不願意放手孩子的理由。一、為了補償自己早期在養育孩子方面的遺憾婆婆年輕時為了養家不得不拼命工作,很少陪伴兒子,便把陪伴時間償還給了孫子。另外認識到當年養育兒子時使用了錯誤的教育方式,比如「棒棍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
  • 家裡有「長壽」老人。是有福還是災難?真相很難聽,但真實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家裡的老人長壽」不是一件好事。這也是很多謠言,讓很多人想到開始認為家裡有長壽老人不是好事嗎?這已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很多人說這樣說真的很難過。如果老人看到了會有多難過?
  • 獨生子和獨生女的家庭,在父母老後,會有哪些差別?
    文 | 齊麗娟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嚴禁非法轉載現在生了女兒和生了兒子,家庭在以後的生活會有什麼區別嗎?在父母老了之後,家裡有女兒的和有兒子的會有什麼差別呢?不過雖然如此,這些女兒的擔子也會越來越重,終究需要有人幫助自己分擔,那麼最後成家的時候,對父母的關心自然而然也就會越來越少了,而且由於還有婆家的婆婆公公需要照顧,對自己的父母只能抽空關心一下。如果家裡是兒子的話,畢竟兒子本身就有贍養老人的義務,那麼無論自己如何成家立業,都必須照顧老人。雖然兒子在小的時候大都比較調皮搗蛋,但是還算比較可靠的。
  • 一個家庭的不順,總是離不開這四種人的「禍害」,看看你家有嗎?
    在《易經》裡開篇也說過:「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這句話的的意思:講的就是一個家庭的運勢是否好壞?和這家人的整體習慣作風有著非常強大的關係。我們反觀社會,其實也不難發現。可是有一點大家得搞明白:所謂的尊老,是尊敬那些值得令人尊重、是歷經歲月坎坷之後沉澱下來,那一份值得令人學習敬佩的涵養;而不是指的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因為有的老人行為舉止真的不值得令人尊重。就我們生活中,為老不尊的現象也是比較多的。
  • 有兩個兒子的家庭,為何婆婆總偏心其中一個兒媳?大多是這些原因
    有人曾說,婆婆不是媽,所以對待婆婆要像對待老闆一樣,要敬愛、要順從。其實不然,兒子結婚前的幸福可能和媽媽沒有太大關係,但是結婚後的幸福和婆婆脫不了關係。婆婆待兒媳好了,兒子的婚姻幸福指數直線上升。有多個兒子的婆婆更是如此,如何對晚輩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尤為重要。但是平心而論,要對所有的兒媳都一視同仁,婆婆做起來確實有些困難。
  • 奶奶是不是真的疼愛孫子,看這四個方面就一目了然,根本瞞不住
    文|西紅柿媽媽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就在大家都羨慕有婆婆帶娃的家庭時,有些寶媽卻感到有苦難言。奶奶是不是真的疼愛孫子,看這四個方面就一目了然,嘴上說得再好聽也沒用,根本瞞不住。第一個:奶奶是否把帶娃當作完成任務燕子告訴閨蜜,其實婆婆幾乎天天都這樣,婆婆在家門口換好鞋等著她回來,只要她一回家,就趕緊把娃交到她手裡,自己趕緊去跳舞,恨不得一分鐘都不想多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