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唯一書法真跡,雖25個字卻是無價之寶,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

2020-12-13 小七聊書畫

文 / 小七

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會想到很多自己喜歡的書法家,有的網友喜歡楷書鼻祖鍾繇的書法,鍾繇那在三國可是非常有名的人物,特別是在書法方面的造詣更是非常的高,贏得了書法愛好者的喜歡,而且還影響了很多後世著名的書法家,就連書聖王羲之都是鍾繇的徒孫,可見鍾繇的書法造詣非常的高。不過今天我們說的這幅書法作品卻是李白的書法真跡,這幅書法作品叫《上陽臺帖》,也是李白唯一的一幅書法真跡。

李白大家都不陌生,談到李白我們都知道他是唐朝著名的詩人,他的很多詩都被納入了我們的教材中,每當詩到李白的詩大家的腦海中也會幻想出夢幻一般的美景吧?可是很多人聽到李白還會寫書法就有點驚訝了,難道李白還是一位書法高手嗎?原來在我們的古代書法是每文人墨客的基本功,特別是作為一名詩人更是對自己的書法水平要求很高,試想一位詩人滿腹經綸,而自己不會寫書法那是非常的尷尬,因此很多的詩人都是書法高手,李白也是一位書法高手,書法水平完全能稱得上是書法家的級別了!

當聊到李白的書法真跡那真的是非常的珍貴,當今世上也僅存有一幅,這幅書法作品就是李白的《上陽臺帖》,這幅書法作品創作於天寶三年(744年),是李白用草書字體寫得,能夠保存到現在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因為是李白的唯一書法真跡,所以這幅書法作品也被稱為是國家一級文物,被珍藏在了我國的北京故宮博物館,很多喜歡書法的愛好者也去過北京故宮博物館欣賞過李白的這幅書法真跡吧?

面對這幅書法作品的時候小七感受到了李白書法的精湛,整幅書法作品一氣呵成,筆法流暢自然,雖然只有25個字卻給人一種氣勢磅礴的感覺,我們都知道李白在古代不僅是一位詩人,同時也是一位劍客高手,因此李白在寫這幅書法的時候把自己的劍道也融入到了書法中,我們從這幅書法作品中能感受到筆法的凌厲,有的字體非常的大,用墨也非常的濃厚,有的字體則是非常的小用墨也是非常的輕,這種大小不一的變化讓我們感受到了李白書法藝術的精髓,這樣的書法境界也贏得了後世書法愛好者的稱讚。

這幅書法作品能夠保存下來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歷史中有很多人收藏過這幅書法作品,我們看到這幅書法作品中也有很多收藏者的題詞,最為著名的就是宋徽宗的題詞,宋徽宗是一位藝術家,特別是在書法方面也有其獨到的造詣,他的瘦金體非常的有名,我們看到李白的這幅書法作品中還有宋徽宗用瘦金體寫下的題詞,這也證明這幅李白的書法作品流傳下來的證據是可靠的,李白的書法作品就非常的無價了,再加上宋徽宗的瘦金體這幅書法作品顯得更加的珍貴。

到了民國的時候這幅李白的書法真跡《上陽臺帖》差點流失海外,當時被民國四大才子之一的張伯駒所買下,因此這幅書法作品才被留在了中國,張伯駒到了晚年的時候將這幅書法作品還有《平復帖》、《草書》等八幅國寶級書法作品無償捐贈給了故宮博物館,當時政府給張伯駒20萬獎勵但是張伯駒沒要,李白的這幅書法真跡之所以能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張伯駒先生也是有著很大的關係。平時要想看到李白的書法真跡那也是非常的難,因為到現在只展覽過2次,一次是在2009年故宮慶祝60周年的時候展出過,第二次是在2018年張伯駒誕辰120周年的時候展出過,僅有的2次展出也說明李白的這幅書法真跡非常的珍貴。

本文原創,不得抄襲,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李白唯一書法真跡,雖25字卻一字千金!如今成故宮鎮館之寶!
    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一幅書法作品叫《上陽臺帖》,這幅書法作品也是李白唯一的一幅書法真跡被保存了下來。大家聽到李白這個名字那非常的熟悉,我們從小都是背著李白的詩長大的,但是卻從沒有見過李白的書法真跡,或許還有很多網友懷疑李白的字到底達到書法美了嗎?
  • 李白唯一書法真跡欣賞,雖25字卻是國寶!宋朝皇帝最喜歡!
    ,他們的字完全達到了書法藝術美,今天小七就為大家介紹一位書法愛好者,他就是唐朝的著名詩人李白!說到李白有很多的網友都非常的喜歡吧,特別是他的詩那更是非常的有名,而且有很多的詩還被我們的小學教材所收錄,但是很少有人看過李白的書法作品吧,所幸的是李白的一幅書法真跡還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聽到這裡以後各位書法愛好者是不是也非常的好奇呢?這幅書法真跡到底保存在哪裡呢?那絕是一幅無價之寶。
  • 李白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跡,毛主席愛不釋手!
    宋 梁楷《李白行吟圖》 《上陽臺帖》, 李白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跡李白自幼便飽讀詩書,諸子百家無所不窺,尤喜道家思想。20歲時,李白便開始隱居岷山習道。25歲時,他出離蜀地,在江陵結識道士司馬承禎,司馬承禎與李白一見如故,贊李白有「仙風道骨」。
  • 詩仙李白唯一25字傳世行書真跡,毛主席都愛不釋手,你見過嗎?
    清 蘇六朋《太白醉酒圖》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李白唯一的書法真跡《上陽臺帖》,曾讓歷代書法大家讚不絕口,就連毛主席都是它的粉絲。《上陽臺帖》一共25個字,全篇用行草書寫,筆墨酣暢,神採飛揚。無論章法、筆法還是結體,都給人以豪放縱逸、雄壯遼闊之感。恰是《李白墓碑》中稱其「思高筆逸」的絕佳寫照。
  • 王羲之唯一書法真跡欣賞,雖62字卻價值連城!日本人視為國寶!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而在我國古代書法家中最有名的那就是書聖王羲之,他的書法作品《蘭亭序》更是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所以王羲之的書法那在我國是無人能超越的,但是說到王羲之的書法那在我國的書法界是一大遺憾
  • 李白《上陽臺帖》,師法張旭,唯一傳世書法真跡,國寶級文物!
    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書法家。書學張旭,善行草,墨跡《上陽臺帖》,被認為是李白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亦是國家一級文物中的國寶級別。《上陽臺帖》的創作背景,恍然如隔世《上陽臺帖》是李白尋找故人,但是發現故人已經逝去,感慨之下而寫的書法作品。開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三歲,他離開故鄉而踏上遠遊的徵途。
  • 李白的一幅書法真跡,也是一首勸酒詩,短短40字盡顯豪邁大氣
    眾所周知,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詩人,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白的書法也是一絕。可惜他留存下來的作品不多,《上陽臺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認為是李白唯一的傳世之作。一個「寒」字突出了當時悽冷徹骨的環境,李白在立冬時節曾寫過一首詩,詩云「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這樣寒冷的天氣正適合圍爐飲酒,這就為後文的勸酒埋下了伏筆。「雪花大如手」,這是個比喻,是為了進一步突出當時天氣之寒冷。
  • 王羲之真跡雖28字,卻是臺北博物館鎮館之寶,地位堪比蘭亭序!
    ,但是遺憾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不知道下落何處,我們如今能看到的都是臨摹作品!不過在我國的臺北博物館裡有一幅王羲之的書法作品,雖然只有26個字,但是地位堪比《蘭亭序》!如果你是書法愛好者,肯定也知道臺北博物館的作品是王羲之的哪一幅書法作品吧?
  • 王羲之4幅書法作品,有幅真跡珍藏在日本,名氣不輸《蘭亭序》!
    不過王羲之的作品中除了《蘭亭序》外還有很多知名的作品,接下來我們看另外3幅,最後一幅王羲之真跡至今保存完好,被珍藏在日本的博物館,而且名氣不輸《蘭亭序》,下面我們一起來也解剩下的3幅書法作品吧!上面的這幅書法作品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我們看到這幅作品中蓋滿了很多印章,而且還有乾隆皇帝的題字,這也看出乾隆皇帝非常的喜歡書聖王羲之的書法作品,看到這樣的書法作品以後大家是不是更加覺著書聖王羲之的書法非常的漂亮呢?接下來的這幅書法作品也非常的經典。
  • 馬未都:日本有一件李白真跡,到現在都沒要回來,我曾親眼看見過
    馬未都:日本有一件李白真跡,到現在都沒要回來,我曾親眼看見過李白真跡難尋,在國內學術界已經是共識。目前已知國內流傳於世的李白真跡,存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上陽臺帖》。《上陽臺帖》也被國內自媒體吹捧得特別厲害,稱其為李白唯一的真跡云云。
  • 李白傳世孤本賞析:書法界內爭議不斷、疑點重重的25字草書
    身處於盛唐,李白自然也是擅寫草書的,大多數人了解李白都是從他放浪形骸、豪邁大氣的詩開始的,而對其書法作品不甚了解,畢竟詩仙李白傳世詩篇一千餘首,而墨寶流世僅一篇《上陽臺帖》。李白的書法師承張旭一脈,風格飄逸恍若有仙氣,與詩作能夠恰如其分的結合。
  • 王羲之《平安帖》,雖只有4行27字,卻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而王羲之一生當中書法代表作非常的多,比較有名的有《蘭亭序》、《喪亂帖》、《快雪時晴帖》等等,而我們今天介紹的這幅書法作品是王羲之的《平安帖》,這幅書法作品如今珍藏在了我國的臺北故宮博物館,雖然只是唐朝著名書法家的摹本,但是也是百分之百的還原了王羲之的真跡,所以我們通過唐朝摹本也能間接的也解到王羲之筆法的精妙。
  • 姚政:量子文物藝術品檢測儀大顯神威——王羲之書法真跡橫空出世
    略有點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人都知道,他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名氣如雷貫耳,是唯一享有「書聖」之美譽的書法泰鬥。此幅《絲布衣帖》手卷橫300 釐米,縱30.5 釐米,其中王羲之書法橫220釐米。41行,166字。見下圖:
  • 王羲之唯一現世書法真跡:僅僅62字,千年前被日本收藏,視為國寶
    王羲之,站在中國書法史頂峰的人物,《蘭亭序》更是頂峰之作,是公認的「天下第一行書」,沒有之一。《蘭亭序》是王羲之47歲時所作,內容是描述自己和友人會聚蘭亭的之事,內容共計327個字,逸筆天成,而且變化結構、轉換筆法,匠心獨運而又不毫無安排造作的痕跡。
  • 李白草書真跡《上陽臺帖》,被張伯駒收藏,並轉贈給故宮博物院
    相信大家都知道,作為一位文化名人,李白在中國歷史上的貢獻,是其他人無法比擬的,由他創作的詩文,至今仍然被人廣為傳誦,同樣也是中小學的經典教材。不過卻很少有人知道,李白創作的狂草書法,同樣讓人非常痴迷,曾經被著名收藏家張伯駒,以六萬塊大洋的價格,買下了他的一幅草書作品,一時間亮瞎了大家的眼睛。
  • 李白最值錢的一首詩,僅16字卻被宋徽宗乾隆爭搶,現代人很少聽過
    不過要說起大眾最熟悉的唐代詩人,非李白莫屬。李白的詩現存1000多首,《蜀道難》、《將進酒》《俠客行》都是經典名篇。按道理說,李白的詩藝術價值應該相差不大。但李白曾經寫過一首特殊的四言詩,這首詩超越了其他任何的李白作品,被稱為「李白最值錢的一首詩」。為什麼呢?因為這首四言詩是唯一一首以李白書法真跡形式保存下來的,至於詩的內容,現代人很少聽過。
  • 上陽臺帖--李白詩仙字更仙
    但題安期生詩石刻下注「李白撰」,未著書人,是否李白自書還成問題。隱靜寺詩,葉昌熾《語石》卷二說它是「以人重」,「未必真跡」。那末要從碑刻中看李白親筆的字跡,實在很不容易了。許多明顯偽託,加題「太白」的石刻不詳舉。此《上陽臺帖》為唐代詩人李白書自詠四言詩,是李白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共二十五字(釋文: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何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
  • 史上最浪漫劍客,留下一紙25字墨跡,卻成無上國寶。網友:沒想到
    史上最浪漫劍客,留下一紙25字墨跡,卻成無上國寶。網友:沒想到,真的沒想到。唐唐中華,上下幾千年,出現了很多相當厲害的劍客,但相當多一部分屬於那種謠傳型劍客,有假的自然就有真的,一些劍客是史料記載的真實存在的,今天咱們就來一觀古代歷史真實存在的劍客。
  • 王羲之唯一的傳世書法真跡,卻流落日本1300多年,日本卻拒絕歸還
    學習書法的初學者剛開始都學過「永字八法」用筆法,「永字八法」這個字包括了點、橫、豎、鉤、挑、撇、短撇、捺等八種筆法,相傳這一筆影響後世的用筆法,就是王羲之發明的。一天晚上,王羲之深夜在房間裡練習寫字,忽然有個老神仙飄進他的房間,老神仙看到王羲之的字後覺得寫得很好,忍不住讚賞起來,便在王羲之手上寫了一個字,告訴他將來要學到這個字的秘訣,老神仙說完就走了,他給王羲之寫的字就是「永」。7歲時,王羲之跟隨女書法家衛夫人臨摹書法至12歲。
  • 和珅書法真跡被故宮收藏,模仿乾隆筆跡,可以假亂真!
    他在學詩、寫詞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常與乾隆一起作詩詞,賞書法。可以說和珅的成功,離不開他的才學,更離不開他的書法。和珅的書法寫得好,從他上奏的奏摺中就可見一斑。和紳的書法,刻意模仿乾隆御筆,可以說是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和珅以寫楷書為主,風格典雅莊重,字跡清秀娟麗,就連故宮博物院中都藏有和珅的書法真跡。和珅阿諛奉承的功力極高,就連書法也透露著對乾隆的諂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