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唯一25字傳世行書真跡,毛主席都愛不釋手,你見過嗎?

2021-02-13 行書學堂

 

床前明月光,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估計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吧,小學就會背了,它的作者李白也是不能再熟了,從小學到高中他的詩經常出現在課本裡,每一首都是經典,詩仙的名頭可不是白來的。

傅抱石《李太白像》(局部)

然而李白的書法水平那也是沒的說,或許是詩仙的名氣太大蓋住了他的書法成就,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

清 蘇六朋《太白醉酒圖》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李白唯一的書法真跡上陽臺帖》,曾讓歷代書法大家讚不絕口,就連毛主席都是它的粉絲。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請把手機橫過來)

李白寫詩奔放奇特、氣勢磅礴、飄逸灑脫,這與他信奉道教有密切的關係。李白自幼便飽讀詩書,諸子百家無所不窺,尤喜道家思想。20歲時,李白便開始隱居岷山習道。25歲時,他出離蜀地,在江陵結識道士司馬承禎,司馬承禎與李白一見如故,贊李白有「仙風道骨」。

天寶三年(744年),李白與杜甫、高適同遊王屋山陽臺宮。李白欲尋訪司馬承禎,待到達陽臺觀後,方知他已經仙逝,無緣再見。悲從中來的李白,對著司馬承禎畫的一幅高十六尺,長九十五尺的山水壁畫,留下了千古名篇《上陽臺帖》:

 山高水長,物象千萬,

非有老筆,清壯可窮。

 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


《上陽臺帖》一共25個字,全篇用行草書寫,筆墨酣暢,神採飛揚。無論章法、筆法還是結體,都給人以豪放縱逸、雄壯遼闊之感。恰是《李白墓碑》中稱其「思高筆逸」的絕佳寫照。

《上陽臺帖》上密密麻麻的印章和題字就顯示出它非同一般的地位

在這些題字中,正文右上方「唐李太白上陽臺」 和引首「青蓮逸翰」幾個字看著是不是頗為熟悉?

引首乾隆題「青蓮逸翰」四字

宋徽宗趙佶題「唐李太白上陽臺」(宋徽宗著名的瘦金體)

帖後還有一跋:「太白嘗作行書 ' 乘興踏月,西入酒家,不覺人物兩忘,身在世外 ' 一帖,字畫飄逸,豪氣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詩鳴也。」  這幾個字可是價值千金啊。以趙佶的書畫造詣,如此推崇李白的書法,可見李白的書法不流凡俗。

宋徽宗題跋

下面是元代著名收藏家張晏的題跋,張晏雖然名氣不大,但他的老爹張文謙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這可是忽必烈的「張良」,張晏本人的文學欣賞水平高不高,從他收藏過的文物就可以看出,懷素《食魚帖》、顏真卿《祭侄文稿》都成為他的藏品。

  

張晏題跋

張晏跋曰:「謫仙(李白)嘗云:歐、虞、褚、陸真書奴耳。自以流出於胸中,非若他人積習可到。觀其飄飄然有凌雲之態,高出塵寰得物外之妙。嘗遍觀晉唐法帖,而忽展此書,不覺令人清爽。」   

張晏可是看過很多書法大家真跡的人,對李白的這幅作品有如此評價,可見李白的書法是很見功力的。他的書法與其人個性奔放豪邁相一致,不拘法度,超逸神妙。

元代書法家歐陽玄在觀賞了詩仙李白的此帖後,題詩云:「唐家公子錦袍仙,文採風流六百年。不見屋梁明月色,空餘翰墨化雲煙。」 

歐陽玄是當時的國子監祭酒,國子監是當時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歐陽玄相當於現在的中央黨校校長兼教育部部長,他的評價可謂是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的。   

歐陽玄題跋

沒錯,《上陽臺帖》像多數傳世書畫一樣,曾經被最愛搞收藏的兩位皇帝宋徽宗和乾隆收入內府。及至清末,也並沒有逃過流出宮外、散落民間的一般「套路」。不過在此之後,《上陽臺帖》卻有過一段與眾不同的「奇遇」。 

1937年,大收藏家張伯駒以六萬銀元自古董商人郭葆昌手中購得《上陽臺帖》。據說,當時二人協商好《上陽臺帖》《中秋帖》和《伯遠帖》共20萬銀元,張以6萬銀元押金先取走三帖,餘款此後補齊。不過後來其財務狀況一直未見好轉,只能忍痛將「二希」歸還。 

 《上陽臺帖》卷首下端鈐有「張伯駒珍藏印」 

1953年大年初一,毛主席派秘書給張家送來四色年禮,張伯駒感激萬分,通過統戰部部長徐冰把珍藏多年的《上陽臺帖》回贈給主席,並附信一封。信中言明:「現將李白僅存於世的書法墨跡《上陽臺帖》呈獻毛主席,謹供觀賞」。  

毛主席在故宮  

毛主席收到此帖後,觀賞數日,十分愛惜,但後來仍囑中央辦公廳將之轉交故宮博物院珍藏, 稱「連城之寶,不敢歸諸己手」。

毛主席的這一句「不敢歸諸己手」,讓更多人有機會見到李白的唯一傳世墨寶,遙想詩仙風姿。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必刪。

相關焦點

  • 李白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跡,毛主席愛不釋手!
    文玩 | 字畫 | 品鑑 | 茶道 唐代大詩人李白竟有書法傳世? 而且毛主席日夜觀摩、愛不釋手? 確有其事!
  • 他用461套四合院的錢,買下李白唯一傳世書法真跡,如今估值多少
    如果你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擁有一套房子,是多麼讓人羨慕嫉妒恨的事。在北京除了房子之外,還有四合院這種形式的居住型建築物,要想在北京買一套四合院,那得需要上億的資金,這樣讓人望而卻步的價格,但他用461套四合院的錢,買下李白唯一傳世書法真跡,如今估值多少?
  • 李白《上陽臺帖》,師法張旭,唯一傳世書法真跡,國寶級文物!
    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書法家。書學張旭,善行草,墨跡《上陽臺帖》,被認為是李白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亦是國家一級文物中的國寶級別。天寶三年(744年),李白厭倦了御用文人的生活,離開了皇宮,並再次到王屋山陽臺觀,尋訪司馬承禎,但是等到達陽臺觀後,才得知司馬承禎已經仙逝。不見其人,惟睹其書法,於是書寫了《上陽臺帖》。此帖引首,有乾隆皇帝所題「青蓮逸翰」四字。
  • 李白唯一書法真跡欣賞,雖25字卻是國寶!宋朝皇帝最喜歡!
    ,他們的字完全達到了書法藝術美,今天小七就為大家介紹一位書法愛好者,他就是唐朝的著名詩人李白!說到李白有很多的網友都非常的喜歡吧,特別是他的詩那更是非常的有名,而且有很多的詩還被我們的小學教材所收錄,但是很少有人看過李白的書法作品吧,所幸的是李白的一幅書法真跡還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聽到這裡以後各位書法愛好者是不是也非常的好奇呢?這幅書法真跡到底保存在哪裡呢?那絕是一幅無價之寶。
  • 李白唯一書法真跡,雖25字卻一字千金!如今成故宮鎮館之寶!
    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一幅書法作品叫《上陽臺帖》,這幅書法作品也是李白唯一的一幅書法真跡被保存了下來。大家聽到李白這個名字那非常的熟悉,我們從小都是背著李白的詩長大的,但是卻從沒有見過李白的書法真跡,或許還有很多網友懷疑李白的字到底達到書法美了嗎?
  • 李白唯一書法真跡,雖25個字卻是無價之寶,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
    不過今天我們說的這幅書法作品卻是李白的書法真跡,這幅書法作品叫《上陽臺帖》,也是李白唯一的一幅書法真跡。李白大家都不陌生,談到李白我們都知道他是唐朝著名的詩人,他的很多詩都被納入了我們的教材中,每當詩到李白的詩大家的腦海中也會幻想出夢幻一般的美景吧?可是很多人聽到李白還會寫書法就有點驚訝了,難道李白還是一位書法高手嗎?
  • 大詩人李白,草書寫27字《愛酒帖》,王鐸親筆題跋,專家評:假的
    大詩人李白,草書寫27字《愛酒帖》,王鐸親筆題跋,專家評:假的。唐代的浪漫主義大詩人李白,關於他的生平,我相信就不用在這裡多費筆墨進行介紹了,大家對他都很熟悉。別說我們成年人了,就是沒幾歲的小學生,隨口也能誦讀出幾篇李白的經典詩作,可見「詩仙」李白並非浪得虛名。因為在詩詞方面的超凡表現,不光李白的詩備受後人關注,在書法方面,李白也有名篇傳世。雖然數量不多,但寥寥幾個字就能看出李白下筆的瀟灑和不羈。
  • 李白詠月詩行書四幅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有「詩仙」 , 「詩俠」之稱。李白作詩千首,有《李太白集》傳世。他的一生 ,絕大部分卻在漫遊中度過 ,遊歷遍跡大半個中國 。
  • 李白大草愛酒帖 飄然物外一詩仙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響譽古今的大詩人,被稱為「詩仙」,似有仙風道骨,飄然物外,不為塵累,任取一詩,可見一斑。說到浪漫主義李白,總離不開兩樣東西,詩與酒,酒與詩。同時代的另一詩聖杜甫有詩讚曰:「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書與酒,特別是最能表達情性的大草書,唐朝在藝術上真是全方位地達到巔峰,「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顛張」(張旭)、「狂素」(懷素),湧現出的兩位傑出的書法藝術大師,把草書推向最高的頂峰!
  • 李白傳世孤本賞析:書法界內爭議不斷、疑點重重的25字草書
    唐代草書發展到一個新的巔峰,尤其在盛唐時期,皇宮內府、王公大臣、士大夫等文化一族都熱衷於揮灑幾筆草書,堪稱草書盛世。身處於盛唐,李白自然也是擅寫草書的,大多數人了解李白都是從他放浪形骸、豪邁大氣的詩開始的,而對其書法作品不甚了解,畢竟詩仙李白傳世詩篇一千餘首,而墨寶流世僅一篇《上陽臺帖》。
  • 大家見過毛主席的真跡嗎?它竟然隱藏在這裡!
    毛主席的偉大不僅僅是他拯救了舊中國,他也是偉大的書法家和詩詞家!沒想到毛主席的真跡就珍藏在身邊——華南農業大學校史館裡!「華南農學院」是1952年毛主席親筆提名,該校1909年建校,幾度更名,1984年更名為華南農業大學。
  • 馬未都:日本有一件李白真跡,到現在都沒要回來,我曾親眼看見過
    馬未都:日本有一件李白真跡,到現在都沒要回來,我曾親眼看見過李白真跡難尋,在國內學術界已經是共識。目前已知國內流傳於世的李白真跡,存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上陽臺帖》。《上陽臺帖》也被國內自媒體吹捧得特別厲害,稱其為李白唯一的真跡云云。
  • 史上最浪漫劍客,留下一紙25字墨跡,卻成無上國寶。網友:沒想到
    史上最浪漫劍客,留下一紙25字墨跡,卻成無上國寶。網友:沒想到,真的沒想到。唐唐中華,上下幾千年,出現了很多相當厲害的劍客,但相當多一部分屬於那種謠傳型劍客,有假的自然就有真的,一些劍客是史料記載的真實存在的,今天咱們就來一觀古代歷史真實存在的劍客。
  • 王羲之唯一的傳世書法真跡,卻流落日本1300多年,日本卻拒絕歸還
    學習書法的初學者剛開始都學過「永字八法」用筆法,「永字八法」這個字包括了點、橫、豎、鉤、挑、撇、短撇、捺等八種筆法,相傳這一筆影響後世的用筆法,就是王羲之發明的。一天晚上,王羲之深夜在房間裡練習寫字,忽然有個老神仙飄進他的房間,老神仙看到王羲之的字後覺得寫得很好,忍不住讚賞起來,便在王羲之手上寫了一個字,告訴他將來要學到這個字的秘訣,老神仙說完就走了,他給王羲之寫的字就是「永」。7歲時,王羲之跟隨女書法家衛夫人臨摹書法至12歲。
  • 詩仙李白在山東
    詩仙李白在山東(散文)文/王義尚李白出生在唐朝中亞的碎葉城,十幾歲的時候就獨自出門遊歷天下,先是到了湖北安陸一帶,娶妻生子。然後又去長安生活了幾年。到了公元736年,36歲的李白攜妻女來到山東,將妻兒安頓在東魯(今濟寧兗州),在濟寧任城縣一住就是二十三年,23年之後,才帶著兒女回四川老家了。據說,當時李白有很多親戚都在山東做官。
  • 詩仙李白年輕時寫的一首詩,狂放不羈,56字寫盡他的自信與傲慢
    #讀唐詩,必讀李杜,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便是唐詩的兩座大山。李白曾經在二十出頭的時候拜會了當時比較有聲望的李邕,李邕年長,李白年少,二人話不投機,遭到了書法家李北海的白眼,李白哪裡受得了這個,當即來了個睚眥必報,賦詩一首給李邕。詩仙李白這首年輕時寫的詩,狂放不羈,56字寫盡他的自信與傲慢。《上李邕》唐·李白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 李白的一幅書法真跡,也是一首勸酒詩,短短40字盡顯豪邁大氣
    眾所周知,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詩人,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白的書法也是一絕。可惜他留存下來的作品不多,《上陽臺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認為是李白唯一的傳世之作。但其實李白還有一幅詩帖,很多專家都曾鑑定過,確實是他的真跡,這幅詩帖就是《嘲王歷陽不肯飲酒》,是李白寫的一首「勸酒詩」。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
  • 一種普通的果物,竟因為詩仙李白的代言火了,這是怎麼回事?
    今天我們要來看的這一首小詠物詩,那就是詩仙李白先生的種草典範。我們都知道詩仙是個最愛玩的人,一生走遍祖國河山,嘗盡天下美食,見過數不清的好玩的玩意兒。他向我們安利的東西總能引起我們極大的好奇心。詩仙就是牛啊,人家幾筆下來,什麼俗物都能閃閃惹人愛。這要是放在今天,天哪,詩仙該賺多少錢啊!
  • 晚清留學生狀元夏同龢,傳世精品行書真跡欣賞,書風嫻熟俊邁灑脫
    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書法藝術是書法家在傳承中國文學的內在修養的展現工具,其表現的書法風格的神韻,往往揭露了書者的本人的精氣神。
  • 懷素《小草千字文》紙本真跡
    懷素能做詩,與李白、杜甫、蘇渙等詩人都有交往。傳世墨跡有《自敘帖》、《小草千字文》(千金帖)紙本、《聖母帖》和《論書帖》等。李白有《草書歌行》贊其「草書天下稱獨步」,謂其草書天下第一;顏真卿撰寫《懷素上人草書歌序》詠其為「僧中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