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在山東

2021-01-07 太陽雨文學

王義尚(筆名冬蟲夏草),1957年生,山東定陶人,政府職員、中共黨員。曾受聘於山東菏澤新聞學院《記者搖籃》報編輯部副總編。自1979年在部隊發表作品,已發表作品3000餘件(約200萬字),相繼獲得「金獎」、「金馬獎」等。作品散見於《菏澤日報》《大眾日報》《牡丹文學》《作家與讀者》《現代作家文學》《時代文學》《文筆精華》《世界詩歌文學》《大西北詩人》《北極光》《文學縱橫》《當代文學精選》《當代華語名家文選》等一些文學網站近百家,獲省、市級表彰獎勵70餘次。新詩入選《齊魯文學作品年展2017》。系山東散文學會會員、菏澤市作協會員、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記者協會會員、華語作家聯誼研究會會員、中國詩歌網、中國作家網註冊會員等,江山文學網籤約作家、定陶區作協理事。

詩仙李白在山東(散文)

文/王義尚

李白出生在唐朝中亞的碎葉城,十幾歲的時候就獨自出門遊歷天下,先是到了湖北安陸一帶,娶妻生子。然後又去長安生活了幾年。到了公元736年,36歲的李白攜妻女來到山東,將妻兒安頓在東魯(今濟寧兗州),在濟寧任城縣一住就是二十三年,23年之後,才帶著兒女回四川老家了。

據說,當時李白有很多親戚都在山東做官。叔叔在任城當縣令,哥哥在中都(今汶上)當縣令,族弟李凝在單父(今單縣)為主簿,從祖李之芳在濟南當太守,近世族祖李輔在魯郡(今兗州)任都督……所以他也是來投奔親友的。自此,他便開始了在齊魯大地的遊歷生活,這些在他的詩文中都可以看到記載。這20多年,詩仙李白住在東魯,訪友攬勝,足跡遍及四十餘縣,幾乎走遍了山東所有的名山大川、古祠勝跡。

山東出好酒。公元736年,李白第一次行經汶上。《酬中都小吏攜鬥酒雙魚於逆旅見贈》:

魯酒若琥珀,汶魚紫錦鱗。

山東豪吏有俊氣,手攜此物贈遠人。

意氣相傾兩相顧,鬥酒雙魚表情素。

雙鰓呀呷鰭鬣張,撥剌銀盤欲飛去。

呼兒拂幾霜刃揮,紅肌花落白雪霏。

為君下箸一餐飽,醉著金鞍上馬歸。

用白話說是這麼個意思:魯地的酒色如琥珀,汶水魚紫鱗似錦。山東小吏豪爽好客,提來這兩樣東西送我。我倆意氣相投,兩條魚一杯酒以表情意。這魚活蹦亂跳的,就像要從銀盤中跳去似的。叫來廚子殺魚,那魚肉紅的像花白的像雪,好看又好吃。吃飽喝足,才醉蒙蒙地上馬歸去。

魯地美酒,朝貢紫錦魚,小吏赤城待客心。好酒和進貢的紅尾紫錦魚,都是用來款待李白的珍貴之物,小吏的一片熱情待客之心更是真誠又感人。引得李白豪興大發,烹魚煮酒,與小吏對酌,喝嗨了才走。《客中行》:「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白話版:蘭陵酒的甘醇芳香就像鬱金香一樣香氣四溢(這比喻簡直不能更形象),盛在玉碗裡,泛出琥珀色的光澤,那叫一個晶瑩迷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我這外地人。喝到最後,恍惚覺得這裡就是自己家鄉吧。「詩仙」的豪放氣派立刻彰顯,全詩句句在講「喝酒」,「美酒鬱金香」「玉碗琥珀光」,微黃透亮的酒倒進晶瑩透亮的白瓷酒碗,看來對蘭陵酒是真愛。

山東有名山、名水。李白先生遍遊齊魯,指定少不了來濟南觀賞一番。如《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

初謂鵲山近,寧知湖水遙?此行殊訪戴,自可緩歸橈(其一)

湖闊數千裡,湖光搖碧山。湖面正有月,獨送李膺還(其二)

水入北湖去,舟從南浦回。遙看鵲山轉,卻似送人來。(其三)

白話版:

[其一]老李,你說鵲山湖很近,來了才知道,這可真夠遠的!算了,反正也不趕時間,我們就慢慢划船回家吧。

[其二]湖面寬闊達幾千裡,湖光水波搖蕩著青山。湖西面正好有月亮,可以單獨送你李膺回府,不用怕天兒黑咯。

[其三]水向北邊流去,我們從南浦回府。遠處的鵲山就好像圍繞著船轉,要跟著送我們回家似的。在金代以前,鵲山腳下一直到大明湖北、華山腳下為一片汪洋,名叫「鵲山湖」。當時的鵲山湖水域遼闊,水面面積極大,趙孟曾做過畫作《鵲華秋色》。

還有與迷弟暢遊齊魯,說起李白先生的這位迷弟,也是聞名天下的大詩人。在他們相遇之前,這位迷弟就來過泰安,寫下著名詩篇——《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位迷弟就是「詩聖」杜甫先生,全篇詩詞沒用一句「我愛你,泰山」,完全白描展現出泰山的雄偉壯觀。東嶽泰山啥樣的?齊魯大地草木蔥蘢、生機勃勃。老天爺真是偏愛這裡,太陽照在高山上,為平原上投下巨大陰影。人在雲中走,飛鳥在眼前穿過。最後一語道破天機:山高人為峰!

山東有琴臺、名師。太白兄與小迷弟在河南洛陽遇到,兩人一見如故,相約同遊,後又遇到高適、陶沔先生,二人行變成四人遊,稱為四君子,共同遊歷。他們一起去單父(今菏澤單縣),在古琴臺彈琴懷古、孟渚澤騎馬射獵,一起喝酒寫詩;又去了曲阜、鄒縣遊玩,觀賞大庭庫,古木松風;據說這倆人還曾在飯顆山頭偶遇,也是緣分吶……倆人相親相愛到什麼程度呢,各位感受感受:「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杜甫小迷弟後來要去長安,太白兄在魯郡東堯祠亭上為他設宴餞行,依依惜別。《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這些天我們一起遊遍了這附近的山水人文景觀,每日痛飲大醉,你這一走,就不知道哪天才能再一起喝酒聊天咯。我們各自飄遠,只能現在痛快淋漓的喝完這些酒啦!總之一句話:不捨得你走啊,我的弟。

兗州的青蓮閣就是為紀念李白而建,因李白號稱青蓮居士,故得此名,這裡依山傍水,風景迷人。青蓮閣掩藏於兗州的一個角落,它無言地為一個詩人承諾。雖然簡陋,可有一顆紀念詩人的心,還有一個飽含詩歌汁液的靈魂。

山東有名樓。李白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位於山東省濟寧市的太白樓就是為了紀念李白而建的。那麼,這座樓與李白究竟有什麼關係?清朝的乾隆皇帝是駕臨濟寧次數最多的皇帝,他為何如此重視濟寧?在乾隆皇帝駐蹕濟寧期間,只要條件允許,他都會登臨濟寧的太白樓,這又是為什麼呢?

山東濟寧自古有「東魯之大郡,水陵之要衝」的稱謂,大運河穿城而過,運河岸邊有一樓,即太白樓(原名為「太白酒樓」,現坐落在濟寧市的文化路),其前身是唐代開元年間的賀蘭氏酒樓。據記載,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大詩人李白與夫人許氏及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遷居任城(濟寧),每天至此飲酒,寫下了許多詩篇。賀蘭氏酒樓也因李白經常光顧而名聲大振。

唐鹹通二年(861年),吳興人沈光敬慕李白,登賀蘭氏酒樓觀光,為該樓篆書「太白酒樓」匾額,並作《李翰林酒樓記》,從此賀蘭氏酒樓便改為「太白酒樓」,聞名於世。其後,在宋、金、元時期對該樓或重建或修葺,並「因白嘗醉虞此,故以名歸之」。酒樓原坐落於古任城東門裡,後任城因運河更道而北移,濟寧左衛指揮使狄崇在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重建「太白酒樓」時,以「謫仙」的寓意,依原樓的樣式,遷移於城牆上,並將「酒」字去掉,名為「太白樓」。

1952年在舊城牆上重建,重建後的太白樓建築通高20餘米,坐北朝南,十間兩層,鬥拱飛簷,雄偉壯麗,系古樓閣式建築。上有李白塑像,碑碣林立,樓門西向,環以圍牆。高約4.5米的原城牆氣勢雄偉,巍峨壯觀。樓為兩層重簷歇山式建築,灰瓦頂,青磚砌體,朱欄遊廊環繞,佔地面積約4000餘平方米,二層簷下,高懸一楷書匾額,上書「太白樓」三字。樓上正廳北壁上方鑲有明代人所書「太白詩酒英豪」大字石匾,字體豐碩,遒勁豪放,下嵌李白、杜甫、賀知章全身陰線刻「三公畫像石」。樓的北牆鑲嵌的兩副對聯特別引人注目。一副「把酒臨風,看帶郭千家,何處青山留謝朓;登高望遠,指布帆一片,當年春水別汪倫」,由當時濟寧知州王鹿泉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太白樓時,落成撰聯懸樓中,十四年後,王鹿泉逝世,濟寧各界人士感念王鹿泉政績,由羅振玉篆書,刻石永存。另一副是武陵人王以敏集太白詩句的楹聯 「青天騎白龍,我欲因之夢吳越;長風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表達了對李白高尚品格的敬仰。樓的遊廊和院內有《李白任城廳壁記》和自唐以來歷代文人墨客的讚詞詩賦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樓》等刻石碑碣60餘塊,還有罕見的李白手書「壯觀」鬥字方碑。

遠觀太白樓,翹角飛簷,凌空而立,蔚為壯觀。樓之四周院內,青松掩映,花木扶疏,方磚鋪路,古樸典雅。登樓四觀,高樓矗立,車水人流,古運河內舟來帆往,為太白樓增彩。

李白(公元701~762年),有「詩仙」之譽。據不完全統計,在李白傳世的980餘首詩文中,作於齊魯或在他地所作但涉及齊魯自然人文的詩文近180首(篇),約佔其詩文總數的18%,這些詩文,極大地豐富了齊魯文化寶庫。也正是由於李白與山東的這種親密感情,《舊唐書·李白傳》、《南部新書》、《諺周詩話》等歷史典籍中才誤將其稱為山東人。

2020年2月9日(農曆正月十六撰稿)

相關焦點

  • 李白大草愛酒帖 飄然物外一詩仙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響譽古今的大詩人,被稱為「詩仙」,似有仙風道骨,飄然物外,不為塵累,任取一詩,可見一斑。說到浪漫主義李白,總離不開兩樣東西,詩與酒,酒與詩。同時代的另一詩聖杜甫有詩讚曰:「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書與酒,特別是最能表達情性的大草書,唐朝在藝術上真是全方位地達到巔峰,「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顛張」(張旭)、「狂素」(懷素),湧現出的兩位傑出的書法藝術大師,把草書推向最高的頂峰!
  • 詩仙李白到底是哪裡人?為何他的生死都是謎?
    在我國詩歌史上,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八個字來評價詩仙李白,應該還是比較公允的。詩仙李太白李白的存在在很多人看來是神一般的存在,他那飄逸豪放的詩歌,那仗劍行天下的俠肝義膽,那不畏權貴的錚錚傲骨…關於李白的出生,新舊唐書給出了不同的觀點。新唐書稱李白是山東人,而舊唐書刪掉了這一說法。目前來看,關於李白的生世,中國大陸普遍認可的說法也就是結合新舊唐書和郭沫若研究的觀點:李白,祖籍甘肅成紀(),先世因罪遷往西域,李白出生於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五歲時隨父親李客回遷,於四川安家。
  • 詩仙李白淪為記者?詩興大發卻成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燈泡!
    動畫中的詩仙李白李白與唐玄宗楊貴妃之間的事,可謂國史上的一段佳話,歷來被文人墨客和史家們不斷深挖細掘。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01:詩仙李白,無法撼動的「詩道」泰鬥李白在我國詩歌史上,可謂是無法撼動的泰鬥。
  •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文/成長新視點序言: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化載體,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源遠流長,群星璀璨。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強大的國家實力、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深厚的文化沉澱,為唐詩的繁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營養,湧現出了眾多偉大、傑出的詩人,把我國詩歌藝術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李白和杜甫,就是裡面傑出的代表。一、浪漫主義的偉大代表,詩仙李白。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風貌、代表盛唐詩歌高度藝術成就的,是偉大詩人李白。李白是一位性格豪邁、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嚮往建功立業的詩人。
  • 我的偶像作文:狂放詩仙李白
    而我的偶像,是一個半輩子流浪漂泊的狂放詩仙——李白。他出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他經歷過繁華的大唐盛世,遭受過安史之亂的磨難,他總是在失敗與成功之間徘徊。但無論如何,他的詩與情懷,從未被世人忘記。我把李白當作偶像,是因為他有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樂觀。
  • 王者榮耀說的沒錯,詩仙李白真的是一名劍客
    李白對於我們來說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我們從小就會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唐朝的詩人當中,他的影響力,那絕對算得上首屈一指的存在,他也因此被後人稱為詩仙。作為詩人的李白,他還有著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劍客,沒錯!就是劍客。
  • 為什麼經常有人說詩仙李白是外國人
    文/寂寞的紅酒李白,是我國唐朝時期的大詩人,素有「詩仙」的美譽。如果有人說李白是外國人,人們一定會感到奇怪,因為連一年級的小學生都知道李白是中國人。不過,在國內外確實就有一些人在質疑李白的出身,認為李白是外國人,主要原因就是李白出生在西域的碎葉城,也就是現在的吉爾吉斯斯坦的託克馬克市,離我國的新疆還有很遠的距離。有的人還信誓旦旦的說他是西域的胡人。那麼李白到底是不是中國人?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李白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首先,李白出身在中亞的吉爾吉斯斯坦不假,但李白出生在我國最強盛的朝代唐朝。
  • 代表著半個盛唐的詩仙李白,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詩仙李白的名號冠絕古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口吐出半個盛唐的評價,也讓李白的詩成為了唐朝最富有代表性的詩句。而如人才為何難以入仕,是客觀的影響還是自身的意願?而李白又是怎樣一個讓人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人物呢?
  • 蓋世詩仙李白的一首《別匡山》,豪情萬丈,早已無心戀清境
    歷代文人中詩仙李白的「俠客夢」是最為濃烈且執著說起一個「劍」字,眼前便很自然地會出現一位身著白衣、星目劍眉的英俊男兒,但見他手執長劍矗立風中,衣袂飄飄盡顯俠客風範。自古寶劍配英雄。這些人之中,想必詩仙李白的「俠客夢」是最為濃烈且執著的。如果此生能被上蒼賦予善於描畫的天賦的話,我定然會為詩仙描摹一個這樣的形象:身著錦緞白衫、手執寶劍,凝神而視,氣概非凡。後人的印象中李白是一位弱不禁風的寒酸文人,手無縛雞之力,整日只是與酒為伴,盡做些與詩為友、以書度日的不切實際的事情。如果你真的這樣想李白,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 最能表現詩仙李白「仙氣」的3首詩,讀來令人神往!
    唐朝詩人輩出,湧現出詩仙、詩聖、詩佛、詩豪、詩鬼等詩中靈傑。眾所周知,詩仙就是大詩人李白,是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與詩聖杜甫並立為唐朝兩座不可超越的巔峰。李白之所以被稱為「詩仙」,在於其詩歌善於寫高、寫渺,頗具「仙氣」,藝術精湛,且不乏思想的深刻性。以下3首李白的詩歌,可謂充滿「仙氣」,最能代表「詩仙」的風格。
  • 千古之謎,詩仙李白的出生地在何處
    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詩人,被後人尊稱為「詩仙」。由於李白傑出的文學成就,讓他的生平經歷也成了後代學者的研究重點。李白的籍貫是甘肅天水,這一點沒有任何爭議。他的族叔李陽冰親自說過,「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
  • 李白號稱詩仙,為何七律連有些二流詩人都敵不過?專家:詩壇之幸
    詩仙、詩聖、詩鬼、詩豪、詩奴、詩魔,幾千年詩壇,能有個名號當真是件很洋氣、很了不得的事。而在這眾多名號中,「詩仙」二字分量特別重。頂著「詩仙」之名,按道理水平自然要比一般的詩人高明不少,但事實上,有一種詩體李白卻連有些二流詩人都敵不過,這就是七律。
  • 李白:詩仙之名聞天下
    提到李白,我們立刻會想到「詩仙」,會想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確,李白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歷史人物了,他的詩歌,歷來受到很高的評價,至今仍廣為傳誦。
  • 一首不合規則的七律,竟然好到詩仙李白不敢題詩
    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的黃鶴樓聞名遐邇,從古至今無數文人墨客均在此題詩留字,詩仙李白也曾登臨黃鶴樓卻未題詩,這是為什麼呢?傳說他因為看到一首當時無名詩人的詩寫的太好而放棄題詩,這是一首什麼詩呢?這首詩有什麼好呢?
  • 李白雖是不羈狂放的詩仙,但也孤單落寞,終身沒有完成他的抱負!
    詩仙李白他是怎樣的詩人呢?讓人印象最深的恐怕還是「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感覺,李白的詩中實在經常出現「獨」字,「孤獨,一如愛情與死亡,是文人尤其詩人筆下一個永恆的主題」。李白的孤獨是曠世的也是憤世的,是「終日醉,頹然臥前楹」的澆愁。
  • 網友:文採堪比詩仙李白!
    歷史的大詩人、大文豪非常的多,比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他們的詩句能夠引起眾人的共鳴。現如今的學生們也是非常的有文採,他們改編的打油詩也是琅琅上口!上學時,你編寫過哪些打油詩?接下來先看一下網友們的故事~~~這些學生的文採真的是不錯!
  • 當詩仙李白遭遇詩鬼李賀,各寫下一首同名詩,千年來難分高下
    詩仙和詩鬼,一個仙姿渺渺,一個鬼才凌厲,難於比較。不過就像華山論劍,不分出個高下,似乎總是令人覺得遺憾。還好歷史總是創造了許多比試的舞臺,比如二人就曾經各寫下一首同名詩《將進酒》。李白那首,堪稱李白最高水平代表作,好像佔盡了優勢。
  • 被後人稱為詩仙的李白,他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呢?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合稱為"大李杜"。李白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
  • 詩仙李白唯一25字傳世行書真跡,毛主席都愛不釋手,你見過嗎?
    這首詩估計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吧,小學就會背了,它的作者李白也是不能再熟了,從小學到高中他的詩經常出現在課本裡,每一首都是經典,詩仙的名頭可不是白來的。傅抱石《李太白像》(局部)然而李白的書法水平那也是沒的說,或許是詩仙的名氣太大蓋住了他的書法成就,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
  • 李白不僅是詩仙,還是寫詞高手,這首詞流傳千古,幾乎無人能超越
    以李白的才學和影響力,無愧於詩仙的尊稱,也無愧於謫仙人的稱號。殊不知,李白不僅是詩仙,還是寫詞高手,他的這首詞流傳千古,幾乎無人能超越。《憶秦娥·簫聲咽》唐代:李白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翻閱唐代文獻,並未發現李白的這首作品,所以就有人提出質疑,認為《憶秦娥》乃後人假借李白之名創作。但是,北宋末年的文學家邵博,在《邵氏聞見後錄》中明確提出,這就是李白的作品,至此再無爭議。筆者覺得,雖然宋詞久負盛名,甚至讓人誤認為詞起源於宋代,但以李白的才華和思想境界,寫出《憶秦娥》並不奇怪。